基金资助突破翻译出版困境_李丽

合集下载

动态建构的文艺学边界

动态建构的文艺学边界

第24卷第1期2018年1月山东工会论坛Shandong Trade Unions'TribuneV ol.24 No.1Jan.201898收稿日期:2017-10-23作者简介:李丽(1980-),女,山东济南人,文学硕士,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文史哲】动态建构的文艺学边界李 丽(山东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摘 要]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但文学终究不会消亡,对此“文学人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文学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文艺学,其边界问题正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

文艺学的边界是一个持续动态的建构过程,是在经历大幅扩展后而进行适当收缩、而后再扩展再收缩的过程,这种过程包含着时代和历史的因素及文艺学本身规律的要求。

边界问题的出现是文艺学发展过程中必定面临的问题,对文艺学边界的研究是文艺学的自省和自救,其效果要由实践来检验。

[关键词]文艺学边界;动态建构;文学人口[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文化厅2017年度“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论君子文化与审美人格塑造研究”(项目编号:CZ17100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8)01-0098-04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与内容,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学领域的确在不断地扩展,而对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艺学学科来说,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纵观整个人类文学史,许多思想家都对文学作品的某一个领域甚至多个领域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发人深思、给人启发的观点。

可以说现存的文艺学、诗学、诗论等领域的专著是十分丰富的,毫无疑问,这是后人应该继承的宝贵财产。

然而,就文艺学的发展现况来看,人们对文艺学的边界问题,出现了多元化的观点。

站在文学和文艺学研究前沿的学者们,对文学和文艺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向做出新的思考,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什么原因使得许多人发出了文学面临终结的感叹?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文艺学研究者这样迫切地想把文艺学的边界进行重新划定?这几个问题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下面就对这几个问题做一下探讨。

从翻译图书现状看图书翻译人才的培养

从翻译图书现状看图书翻译人才的培养

从翻译图书现状看图书翻译人才的培养作者:刘大馨来源:《出版参考》2010年第05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出版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引进版图书翻译出版已日益成为出版业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与此极不匹配的是国内高水平图书翻译人才的稀缺与翻译书稿品质的下滑。

翻译图书的现状据中国版本图书馆统计,1978年至1990年,全国共出版翻译类作品2.85万种,1995年至2004年,翻译类新书的出版数量达10.75万种,增长了数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几乎都在出版从国外引进的图书。

而在引进、翻译类图书红火兴旺的背后,图书翻译却面临着非常棘手的供需矛盾。

难译:现在组织策划引进版图书出版的编辑,都会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就是:译者太难找,尤其是优秀的译者。

英语书籍翻译人才奇货可居,其他小语种的翻译更是全线告急。

难读:读者普遍感觉现在的翻译书内容生硬呆板,语言晦涩难懂,需要反复琢磨才能依稀体味出译文的含义,但常常还是雾里看花。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简单——译者自己就没理解明白。

传统上讲求的“信、达、雅”的翻译准则,现在能落实“信”和“达”就已经很不错了。

产生的原因1.现在出版业普遍追求高速度,殊不知翻译工作的性质并不完全适用快餐式的工作方式,好的译文是要靠字斟句酌的反复推敲而来,仓促之间交出的糟糕文稿甚至会毁掉一部经典。

有的出版单位看好了海外的畅销书后,先把版权抢到手,然后临时组织业余翻译的杂牌军短时间拼凑完成,于是低成本、低质量的蹩脚译作纷纷出炉。

2.我们约请的译者大多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教师及科研人员,但现在高校与科研单位更多的不将翻译作品作为职称评定的成果指标。

加之翻译几十万字的一整本书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成效却又抵不上写一篇三五千字的论文。

现在社会上可以提供翻译服务的公司也是鱼龙混杂,名为聘请专业译者翻译,很多都是使用计算机翻译软件进行文字转换,结果造成译稿是中国字,但根本不是通顺的中国话,质量无从保证的局面。

从功能对等角度下看新闻的编译

从功能对等角度下看新闻的编译

作者: 李丽[1];徐志凤[1]
作者机构: [1]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学教育
页码: 18-20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9期
主题词: 功能对等;校园新闻;编译;策略
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不断迈进,国家间的交流早就不在局限于国家与国家、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交流.校园网站也成了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证明大学软、硬实力的重要平台.如今,许多大学官网除了中文,还可以设置成其他语言,如:英语、日语等.目的是方便国内外学子可以通过校园新闻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向,以及相关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我校读书,同时促进中外文化与学术上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各方面的不断进步,逐步提升学校知名度.作为学校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学校官网的新闻板块及时更新学校发生的重要新闻,同时注重新闻内容的准确性,严格把控新闻的质量,尤其是新闻译文的质量.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外宣效果,好的新闻编译甚至可以提升学校的对外形象与声誉.因此,本篇论文以校园网站的中英新闻为例,探讨一下功能对等理论对新闻编译的指导作用.。

本位观照外位参照浅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李丽

本位观照外位参照浅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李丽

第9卷第8期2012年8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ug.2012Vol.9No.8前言我国每年有在校大学生两千多万,其中大多数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学英语课程是这些非英语专业在校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的公共必修课。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学生提出了一般、较高和更高等三个层次的要求。

仅就一般要求而言,在翻译方面规定学生当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

这就指出大学英语学生在翻译方面应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译文应通顺并尽量避免错误;同时对大学英语教学在通常的听、说、读、写之外提出了新的任务,即在双语翻译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做到语言基本正确,译文通顺达意。

然而,事实是学生在做翻译练习时总感觉摸不着头脑,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因而,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改变理念。

本文且从“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角度做初步探讨。

一、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概念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两种语言的交流[2]P 63-88。

因而译者不能只注重原语(对大学英语学生来说主语是汉语),也不能只注重译入语(英语),应该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本位观照,外位参照。

“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概念是刘宓庆先生在《翻译与语言哲学》一书中提出的。

所谓“位”就是基本立足点,“本位观”就是站在本体的基本立足点上观察事物。

“外位”相对于“本位”而言,主要指以外国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为基本立足点,并以此为依据和依归[3]P 19-36。

对于“本位”需要“观照”,而对于“外位”需要“参照”。

“观照”指人作为主体对外在客体的全局性审视、剖析、思考、推断、定夺和抉择。

“观照”具有意向性、意识性、批判性和充分理性,因而对客体的抉择不是片面的,而是着眼于整体的、全方位的及多维的分析,是一种“知己知彼”的策略。

演讲稿:与爱同行春常在

演讲稿:与爱同行春常在

演讲稿:与爱同行春常在尊敬的领导、评委,亲爱的朋友们:今年三月的一天,春光明媚。

在湖南邵阳一个简陋的工棚里,一位曾经充满厌世情绪自我封闭长达五年的90后——罗杰的家里,又一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编外妈妈”。

她坐在轮椅上,笑容可掬,亲密无间地同罗杰谈学习谈人生谈理想。

罗杰也不再沉默寡言,在“编外妈妈”的开导下,他终于敞开心扉,向“妈妈”倾诉着自己对“妈妈”的想念对生活的热爱。

这位特殊的“编外妈妈”,就是我们湖南的张海迪,中国的海伦·凯勒——李丽。

就在她做客罗杰家撒播爱的阳光时,“李丽爱心公益事业”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春秋。

十年来,李丽进学校进机关进监狱开展励志感恩讲座250余场次,面向社会面向家庭共接待面对面心理辅导3000余案次,总受益人达60万人!人们都说“爱的路上千万里呀。

”李丽的爱心之路其实充满了无限艰辛:一岁的时候,李丽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腰肌以下全面瘫痪,双腿像煮熟的面条一样,怎么也站立不起来;青少年时期,先后接受过手术40余次,身上有切口270余处,至今还装有6块钢板;为了生计,她卖水饺摆烟摊开打字店,像春燕衔泥一般,经营着自己惨淡的人生;31岁的时候,接手经营一家濒临倒闭的加油站,谁知七年之后,她的加油站也因政策调整决策失误而倒闭出局,负债数百万!2002年5月,命运再次发难,从郴州回衡阳的出差途中,“砰”的一声巨响,李丽乘坐的车子被另一台车子撞得面目全非。

当人们从变形的车厢中抬出李丽时,李丽浑身是血,8处骨折,住院时光面部的伤痕就缝了89针,89针哪!谁也没有想到,年届四十的李丽还没有丢掉拐杖,却又终生坐上了轮椅!出院后的李丽曾经想到了自杀:从波涛汹涌的湘江岸边滚下去,结束自己卑微的生命。

但李丽最终没有这样做,她选择了活着选择了回报。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坐着轮椅来到衡阳市雁南监狱。

高墙深院内, 2000多名服刑人员面色凝重,正襟危坐。

李丽的轮椅被工作人员抬到了讲台,开始了她人生当中第一次爱的讲座。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学术图书出版研究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学术图书出版研究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学术图书出版探究近年来,中国政府以推动文化沟通为目标,乐观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这一战略也逐渐扩展到推感人文沟通和学术探究。

为了增进各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学术沟通,中国政府提出了“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学术图书出版探究。

“丝路书香工程”是中国政府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传播中国学术文化,增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学术沟通与合作。

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息扩大,中国的学术效果和文化资源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

通过资助学术图书的翻译和出版,中国政府期望能够将中国学术传统与当代效果翻译成其他国家的文字,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该工程重点资助学术图书的翻译,既包括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翻译版,也包括当代学术效果的译作。

这些图书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经济、法律等。

通过这些翻译作品的出版发行,让世界各国的读者能够更加深度地了解中国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丝路书香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中国政府与各国学术界密切合作,选择合适的翻译人才和出版机构,确保翻译质量和出版效果。

同时,政府也向参与翻译工作的翻译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宁专业素养。

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也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学术界提供了珍贵的进修资源。

通过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增进思想碰撞和学术合作,推动翻译图书对学术社区的影响。

此外,这一工程还有助于加强中外学术界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中外学者通过翻译图书的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学术效果和思想观点,增进学术界的互通有无。

这种学术沟通不仅推动了学术界的进步,还扩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增进了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

“丝路书香工程”的实施使中国学术与文化得以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并为世界学术界提供了更多的沟通合作机会。

同时,它也有助于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学术沟通和学问传承,为增进区域合作和共同进步做出了乐观贡献。

2021年李丽学术活动总结稿

2021年李丽学术活动总结稿

李丽学术活动总结稿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校内日常学术活动总结表学院学术活动名称学术活动的类型学术活动涉及的学科领域参加学术活动的对象研究生参与情况外国语学院《从杂合的角度看全球环境下中译本中体现出来的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诉求》学术沙龙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硕士□√外国语学院09级和10级语言学方向全体研究生参与此次活动201*年6月7日下午430,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于外国语学院会议室成功举行了第三次由学生主讲的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

这也是本学期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最后一次学术沙龙活动。

主讲人为外国语学院201*级研究生李丽同学,汇报了她的毕业论文《从杂合的角度看全球环境下中译本中体现出来的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诉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同时参加研讨的有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雪琴教授以及外国语学院09级、10级语言学方向的全体研究生。

此次活动为本学期我院研究生校内日常学术活动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另一方面为马上就要做开题报告的10级研究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受益匪浅。

在活动开展期间,李丽同学首先汇报了此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学术活动的主要内容(照片另附)指出全球化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导致普遍性诉求被贴上了西方强势文化的标签,对弱势文化带来不利。

因此,在强势文化文本翻译成弱势文化文本过程中,怎样处理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差异显得异常重要。

接着,李丽同学介绍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杂合理论,然后对什么是杂合理论,杂合理论与翻译的关系,怎样结合杂合理论和翻译的普遍性及差异性诉求作了一一详细的说明。

然后,她结合《暮光之城》中的具体的案例,论述了此译本如何体现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诉求。

活动最后,由赵雪琴教授对李丽的论文做了评论,提出了几个问题并给于意见和建议,同时鼓励在场学生积极发言提问。

在座的研究生响应热烈,踊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疑惑以及建议,现场学术气氛浓厚。

最后,研讨会在大家积极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学术活动时间及场地安排活动时间6月7日下午430活动地点外国语学院会议室1、茶水、水果等200元经费明细2、演讲费200元3、摄影费50元4、打复印费50元合计经费500元扩展阅读李丽发言稿201*年高考总结李丽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随着12年的毕业生踏上高等学府的征程,一中的校园里又更替了新的力量。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2013年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2013年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13年简介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崛起,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为了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高我国学术界的国际影响力,国家社科基金于2013年启动了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资助翻译、出版和推广我国优秀学术作品,促进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认知。

该项目主要由国家社科基金下属的我国社会科学院和我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承办。

项目将重点支持对我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优秀学术作品进行翻译和出版,并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推广中华学术成果。

2013年,该项目的资助总额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对多个学术领域的翻译项目进行了资助。

在2013年的项目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中华学术外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的学者和翻译人才。

他们通过翻译和出版我国学术经典著作、重要论文和专著,将我国学术成果介绍给了国际学术界,推动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

这些翻译成果涵盖了我国哲学的经典著作、历史学家的重要论文、文学作品的翻译和评论,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著作等多个领域。

这些成果的出版和推广,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学术界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也有助于丰富国际学术界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除了资助和支持翻译出版工作之外,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还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组织国际研讨会、出版国际学术期刊等方式,促进了国际学术界对我国学术的关注和认知。

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为我国学术界搭建了与国际同行交流和合作的评台,也为国际学术界了解和关注我国学术成果提供了机会。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13年的开展,为促进中华学术成果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资助翻译和出版工作、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该项目在推动中华学术成果对外传播,提升我国学术界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信随着该项目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中华学术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会不断提升,为增进世界对我国学术的认知和理解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7月/6日/第007版
世界出版
基金资助突破翻译出版困境
商报记者李丽编译
在美国,一本翻译作品的销量达到3000册就很值得庆祝了,而出版一本翻译图书的成本约为3.5万美元,比普通原创图书高出1万美元。

虽整体而言,美国出版社对翻译资助基金仍知之甚少,但为了能顺利出版翻译作品,一些出版社正努力探求向各种翻译资助基金寻求帮助。

在美国,出版翻译作品是项赔本的买卖。

如果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反而不太正常。

一本翻译作品在美国的销量能突破2000册就已经是老天有眼,达到3000册则很值得庆祝了。

“美国出版社出版一本普通原则图书的成本大约是2.5万美元,至于翻译图书这一数字则接近3.5万美元。

”乍得・波斯特作为美国翻译小说生存状态的重要发言人和Dalkey ArchivePress出版社的策划编辑,日前在采访设在美国的德国图书事务所时如是说。

尽管如此,一些勇敢的编辑和出版商仍然顶住业内人士的种种非议,设法让独立出版社和非赢利机构利用有限的翻译资助基金,把全球的文学精华引入到美国。

为了能顺利出版翻译作品,一些出版社转向诸如NEA的部分美国基金组织寻求帮助,但是在优先资助的对象中,翻译文学往往排在视觉艺术或音乐等项目的后面。

其中,PEN美国中心基金最高可给译者个人提供3000美元的津贴,资助他们翻译那些有希望被出版的外文作品。

在欧洲,一个资助本国文学被翻译介绍到海外的机构网络正在蓬勃发展。

从爱沙尼亚到匈牙利,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提供这种对外翻译资助,并大多通过政府的文化事务管理部门来实施。

许多亚洲国家也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类似的项目。

各国规定的资助范围和限制各不相同,但平均资助额度为翻译总费用的40%~70%,有一些项目会对列入其推荐书目的作品提供更高额度的翻译资助。

群岛图书公司(ArchipelagoBooks)是美国一家专门出版翻译作品的非赢利性出版社,它仅依靠外国的翻译资助就可以保持经营平衡和再版书目的不断增加。

公司创办人吉尔・斯库曼说:“虽然我们在开展翻译出版业务之前就知道有资助基金存在,但能得到这些基金的大力支持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

”文学风险投资基金(Lit-erary Ventures Fund)曾经和群岛图书公司合作出版了该社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本书《太阳之门》(Gate of the Sun,伊莱亚斯著),该基金组织的负责人认为,美国人尚未充分利用外国的翻译资助,原因是大多数美国出版商都还没有申请资助的意识。

相比之下,Grove/Atlantic出版社比大多数美国同行更了解各种外国翻译补助津贴,并从葡萄牙图书与图书馆协会(Por-tuguese Institute for Book and Li-braries,vww.iplb.pt)赢得了一项资助。

尽管如此,该社编辑艾米・汉德蕾仍然表示:“我们在出版法国的《凯瑟琳女士的性生活》(The Sexual Life ofCatherine M,……)一书时,没能得到资助,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法国有这样的资助项目。

结果,自此之后,法国文化部开始对其翻译资助项目进行大力宣传,其网站是。

相比美国出版商的不甚了解,翻译津贴却是很多外国出版商都知道的基本知识。

“根据我的经验,那些提供翻译资助的机构往往和欧洲出版商接触密切,和美国出版商的联系就弱得多。

”汉德蕾说。

看过去几年波兰图书学会(Book Institute of Poland)资助出版的图书目录,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在总计500多种受资助出版的波兰图书中,只有10本是由美国出版社出版的(其中3本出自Archipelago公司),而法国和德国分别出版了27本和43本。

美国人之所以获得的资助少,不是因为美国人被资助基金组织回绝的次数最多,而是他们根本就没申请资助。

Nan A. Talese/Doubleday公司曾经在丹麦文学中心的帮助下,从丹麦文学艺术委员会申请到
一项资助,翻译出版丹麦作家克里斯蒂安・君格森所著的心理惊悚小说《例外》(The Ex-ception),该书在丹麦畅销书排行榜的上榜时间长达一年半。

此书的美国编辑洛纳・欧文说,和丹麦文学艺术委员会的合作对他们非常有帮助。

尽管其资助额度通常只有3500美元到8500美元,根本不足以支付整个翻译费用,但作者还可以参加丹麦艺术委员会的出访团,出席在国外举办的图书首发式和图书巡回宣传。

同样,挪威海外文学组织(Nor-wegian Literature Abroad,www.norla.no)也赞助作者在海外推广被资助出版的图书,并像其他资助基金一样进行传统的翻译资助。

挪威海外文学组织创建于1978年,是欧洲最早的翻译资助项目之一,资助出版的图书超过1000种。

兰登书屋曾经接受该组织的资助在英国出版了挪威犯罪文学作家卡林・佛苏姆和乔・尼斯博的小说。

在美国,去年7月哈考特出版了佛苏姆的《拿着蜡烛的恶魔》(Devil Holds theCandle),8月Vintage公司推出了尼斯博的《魔鬼之星》(The Devil′s Star)。

挪威海外文学组织还资助提交给外国出版商的样本翻译以及图书概述和各种图书基本要素的翻译。

其他比较重要的欧洲翻译资助组织还有荷兰的荷兰文学生产翻译基金(Foundation for Production andTranslation of Dutch Literature,www.nlpvf.nl/)和瑞典的瑞典学院(SwedishInstitute in Sweden, www.si.se)。

而拥有30年历史的德国歌德学院(Goethe-Institut,www.goethe.de)已资助了4000多种德语书被译成45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在亚洲,一些资助项目诸如日本文学出版计划(Japanese LiteraturePublishing Project)和韩国文学翻译学会(Korean Literary Translation Insti-tute)则更多地意识到,他们需要向世界推广其文学和文化,而不仅仅是提供本国图书的翻译资助。

日本文学出版计划(www.jlpp.jp)的做法是代理翻译推广书目中的书稿,之后将完整的译稿交给指定的出版商。

在图书翻译版本出版后,它再出钱购买2000册免费分发给世界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和教育机构。

此外,它还会分担译作的出版成本。

韩国文学翻译学会则根据要翻译出版的韩国古典文学或当代文学作品的长度和翻译难度,提供最高为大约1.66万美元的翻译资助,并提供上限为3000美元的营销费用用于在目标国家展开推广。

但是资助一般都是有限制条件的,比较典型的是只有当翻译图书出版后寄送样本给有关资助机构,资助机构才会提供给出版社翻译津贴。

可对于那些资金紧张的出版社来讲,不先拿到补贴就没办法开始翻译工作。

特别的限制条件可能令申请资助的过程变得冗长而繁琐,有时还会因为没有在最后出版的图书中注明由某某机构赞助出版而错失已获批准的资助津贴。

尽管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在美国诺顿出版社(Norton)的责任编辑罗伯特・威尔身上,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罗伯特本来已经获得歌德学院的慷慨承诺,赞助其出版Wolfgang G. Koep-pen所著的《悲伤事件》(A Sad Affair),但由于书出版之后,没有在版权页上按资助要求注明此书由歌德学院赞助出版,歌德学院拒绝兑现资助津贴。

后来幸亏有一名熟悉德国文化的重要人士从中调停,才使资助最终得以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