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_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当堂检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 施,以及用图表及数据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材 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水污染严重,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工业用水重 复利用率低,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低,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大,居民人 均用水量大,说明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质的好坏与工农业排放废水有关, 与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有关,径流量小,则水体的自净能力弱、水质差。解 决水资源浪费问题,只能靠节水措施,农业中提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中 应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居民则需加强节水意识。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答案:(1)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严重,且水资源利用率低。 (2)B ①流域内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生产、 生活排污量大;②流域 内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河流的自净能力差 (3)负 不是 (4)增强节水意识,工农业发展节水技术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坡地的植被具有哪些环境效益? 提示:坡地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把不稳定的地表径流转化为稳定的地下径流,稳定 水流,减少水患。 落叶还可提高土壤肥力,树木可以减少大雨对土壤的侵 蚀。 (2)坡地的植被破坏后会带来哪些问题? 提示:毁林之后,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加剧,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侵蚀带来的泥沙淤积河道,引发洪涝灾害,农田被淹。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人教版(选修6)3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滴灌
人教版(选修6)3可再生资源合理开 发利用与保护
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三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底依次是:
滴灌、旋转式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 所以,从节流角度,滴灌人教、版旋(选修发转6利)式3用可与再喷保生护灌资源是合理农开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中国水资源的前景 中国是世界上13大贫水国之一 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到16亿,那是人均水资源量将 降低到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以下,形势更趋严峻。
人教版(选修6)3可再生资源合理开 发利用与保护
人教版(选修6)3可再生资源合理开 发利用与保护
P50:活动
世 界 水 日
3月22日
人教版(选修6)3可再生资源合理开 发利用与保护
活动提示
▪ 可以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的现状,了解 学校日常用水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 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 水的建议和方案。通过讨论,使学生 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 惯和帮助周围人群节约用水的意识,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等。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界 人口 增长
经济 继续 发展
世
界
水 的 需
水 资
求
源
量
形
不
势
断 增 加
更 加
严
峻
人教版(选修6)3可再生资源合理开 发利用与保护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世界淡水紧缺的问题呢? 2、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措施 修筑水库 开渠引水
(2)海水淡化的应用现状
(1)中东一些产油国家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厂, 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等 。 (2)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天津开展了海 水淡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推行生态农业 ,提高灌溉效率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农业 节水 )
推行清洁生产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效率及重复利用 率(工业节水 )
加强宣传 ,节约生活用水 ,提高节水意识 (生活节水)
土地退化 的概念 表现
防治措施
2.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 ,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
(2)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我国进行了南水北调东
线和西线工程的建设 ,东线和西线工程各有哪些优缺点 ?
提示:南水北调东线和西线工程的优缺点 ,如下表所示:
优点
缺点
东线
可调水量大 ,可以利用京 水质差 ,黄河以南河段河
杭大运河作为输水渠道 , 流不能自流 ,需逐级提水 ,
工程量小
消耗能源多
主要措施 开发水源
进行生态 环境建设
采取全面 节水措施
1.解决中国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
修坝蓄水
修渠调水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退田还湖
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提高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 ,全面改变 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 涸的现象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 ,保护水资源 (依法)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开源: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 地下水 、废水处理 再利用、 海水淡化 、人工降雨等。 (2)节流 ①农业 :改进 灌溉技术 ,降低灌水定额。 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污水资源化。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 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 地下水。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提高环境对 水的涵蓄能力。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推行生态农业 ,提高灌溉效率;推行清洁生产 ,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用水效率 ;遵守《 水法》,保护水资源 ;改变日常消费 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课件 (共29张ppt)

【迁移应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23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_华__北___地__区__径__流___量__季__节__、___年__际__变__化__大___,__径__流__量___小__。 ②人为原因: _工__农___业__发__展__迅___速__,__人__口__密___度__大__,__水___污__染__、__浪___费__ _严__重__,__缺___少__水__资__源___综__合__利__用___设__施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南__水___北__调______, 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强__化__节__水___意__识__,__在___节__水__、__治__污___的__前____ _提__下___调__水___。
自主学习:
1、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还会出现短缺问题? 提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和经济活动需水量大增; 水污染;水浪费等。 2、我国华北与西北,哪个地区缺水最严重?为什么? 提示: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因为华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活 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大,且水污染与浪费现象严重。 3、地球上有大量的海水,目前为什么不大力推广海水淡化来解决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4 日星期 三下午1 1时55 分3秒23 :55:032 1.8.4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下午 11时55 分21.8. 423:55 August 4,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8 月4日 星期三1 1时55 分3秒23 :55:034 August 202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1.下列属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节流措施是( )。
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②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③海水淡化 ④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既属“开源”又属“节流”的是(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共37张)

2018.05.25
什么是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概念:是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
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 的资源
分类: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水、土地、生物资源这些可再生资
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答:否。如果 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 其 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就会退化、解体。
3、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⑶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 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能力,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本课结束,祝学习愉快!
例 下图为“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四国 的土地资源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 的相应国家。 A__英__国____,B__中__国____, C_日__本_____,D__印__度____。 (2)图中耕地比重最大的 国家是__印__度____,该国人 均耕地变化趋势为 _日__趋__减__少_。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
界
世界
水
人口
的
增长
需
求
水 资 源
量
形பைடு நூலகம்
不
势
经济
断
继续
增
发展
加
更 加
严
峻
2、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短缺”的解决措施=多来点+少用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_0

3.3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二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中第1个课时的内容,整本教材的第二章至第四章探讨了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等主要问题的形成原因、过程、危害及防治措施,始终贯穿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互关系主线,线索清晰。
依据本节课的课标,结合本地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二、学情分析:可再生资源是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学生们通过对前面地理的学习,以及高一必修一第三章对这部分内容也有涉及,所以对这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布以及水资源的有限性;理解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会分析归纳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学会分析水资源的分布,通过材料分析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通过交流合作并结合凤翔湿地公园污水处理措施的案例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提高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凤翔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的措施及分析海口适用哪些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五、教学方法图表分析,自主探究归纳,小组合作交流与讨论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给学生分发学案,周末实地考察探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展示目标在上个周25号,海口发生了一件令我们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那就是海口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是因为我们比较注重对湿地的保护。
海口市的湿地资源丰富,其中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就是凤翔湿地公园。
在那宽广碧绿的草坪上,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十分醒目。
可见水资源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人教版(选修6)3.3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_作为基本国策。
活动提示
可以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的现状,了解 学校日常用水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 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 水的建议和方案。通过讨论,使学生 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 惯和帮助周围人群节约用水的意识,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等。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可再生资源
概念:是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
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 的资源
分类: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否。如果 开发利用的强度 超过 其 ,它就会退化、解体。 自我更新的能力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水资源现状
开 源
合理开发与 提取地下水 废水处理再利用 海水淡化 人工降雨
1.修筑水库
2.开渠引水
3.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4.废水处理
5.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设备
P48:案3例 海水淡化
通过案例阅读能够分析、归纳目前海水淡 化的方法和局限性。
(1)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反渗析 蒸馏法:用各种能源将海水蒸发,冷凝 后取得淡水留下盐分。 反渗析法:在一定压力下使海水通过半 透膜,淡水可以通过而盐分被留下。
第三节
本节学习目的及重难点
学习目的: 1.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难点: 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难点:
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太阳能有哪些优缺点?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
一、可再生资源:
1.概念:
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
虽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再生,但是如果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就会退化、解体。
所以对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非常重要。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复习提问:
世界淡水紧缺原因?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
(1)开源
①修筑水库、开渠引水
②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③废水处理再利用
④海水淡化
⑤人工降雨等
案3例海水淡化
通过案例阅读能够分析、归纳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和局限性。
1.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用各种能源将海水蒸发,冷凝后取得淡水留下盐分。
反渗析法:在一定压力下使海水通过半透膜,淡水可以通过而盐分被留下。
2.海水淡化的现状:中东一些产油国家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厂。
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等、我国天津等地区。
3.局限性: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运用的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成本将有望降低。
⑵节流
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定额。
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复习提问
中国北方缺水的原因
水南多北少
地南少北多
→加剧缺水
1.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l 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以下,形势更趋严峻。
2.已做工作: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已经从1980年的3158立方米,减至2002年的537立方米;从1998年起,已对200多个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
3.措施:
⑴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⑶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⑷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⑸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
⑹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阅读我国《水法》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规定
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
1.解决水资源问题,既要有技术措施、科学管理,还要有法律约束等。
2.理解关于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和实行供用水合同制的节约用水原则。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保护水资源综台措施的规定。
活动世界水日活动
活动提示本活动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的现状,使学生了解学校日常用水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
通过讨论,使学生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节约用水的
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等。
活动建议
1.教师首先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及评价指标,为学生进行有效活动指明方向;
2.据学校用水状况,设计学校用水现状调查表,调查的时间一般选3—5天比较合适;
3.调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但小组内需有明确分工与合作;
4.调查结果以小论文或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等形式进行;
5.对学校可行的节水途径和节水方案的提出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等。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
到21世纪中叶,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
复习提问: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2.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⑶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建议:在讲述本部分时,应结合当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解,以增强理解的直观性。
)
阅读怎样衡量土地的质量
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
学会分析土地质量的高低:要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具体分析。
(对于本部分的教学,最好结合当地实例进行)
1.从农业利用的角度分析:
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壤层的厚度、土壤肥力水平、距水源远近、潜水的深度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
2.从工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角度分析:
地基的稳定性、承压性、受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等)和气象灾害(暴雨、大风等)威胁的程度。
此外,在衡量土地质量时,还应注意土地的通达性,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点的远近、交通情况等,因为这些因素影响劳动力与机械到达该土地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表现:
⑴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
提问:
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那些地方?
土壤侵蚀定义: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当前世界土壤侵蚀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6。
耕地的土壤侵蚀现象更为严重,受不同程度侵蚀的耕地占1/4以上。
⑵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⑶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案④例土壤侵蚀导致石漠化(石漠化是与我国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并列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
)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上,属于南方地区的山区);
2.回顾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等特点;
3.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木,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最终导致石漠化。
阅读土地退化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危害
提示通过阅读了解土地退化对各地造成的危害巨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危害程度。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
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应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⑵具体措施。
①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②工程措施
包括水利工程和水上保持工程。
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
③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例如,等高耕作,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等,同时,发展合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板书设计 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