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专项练习
通假字练习集及答案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通假字的本字。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3植其
本字:
本字: 杖
Ko
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5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丕?
6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7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8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以送公子。通假字:
通假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 本字: 本字:
本字:
本字:
通
本字:
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_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
本字:
本字: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
本字:
本字:
17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通假字:本字:
⑪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通假字:
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同同通同同同同通通同同同通同同同通同同通通通通通同通同:通同通同通通通同同同同同同通同
:::::::::::::::::::::::::::宁:::::::::::::::
不材裁采采仓藏廛唱钞雠鉏绌从从从淬厝错当当当当党道得吊丁读度队敚堕而而而尔尔尔尔尔蕃反
否”;吗。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28、曲终收拨当心画(同“划”,用拨子)拨 2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同“花”,花朵 )
30、扁鹊望桓候而还走(同“旋”,掉转 ) 31、秦王还柱而走(同“绕”,环绕 )
32、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
10、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同“才”刚刚 )
11、仓鹰击于殿上(同“苍”青色 )
12、齐与楚从亲( 同“纵”合纵 ) 13、既陈而后击之(同“阵”布阵 ) 14、屈平既绌( 同“黜”罢免) 1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同“德”感恩,感谢恩惠 ) 16、一夜飞度镜湖月( 同“渡”,渡过 ) 17、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同“尔”,你的)
)
82、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
83、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同“晻”暗沉沉 )
84、顷之,烟炎张天(同“焰”火焰 )
85、日以尽矣(同“已”已经 )
86、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同“犹”像 ) 87、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 同“矣”啊 )
88、皆阳应曰( 同“佯”假装)
8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 )
通假字
1. 召有司( 官员 )案图(同“按”,察看 ) 2. 愿伯具(详细地)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背叛 ) 3、设九宾于廷(同“傧”,迎宾的人)
4、汉军罢,弗能追(同“疲”,疲乏 ) 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散开 )
6、不复一一自辨(同“辨”,辨别 ) 7、焉用亡郑以陪邻( 同“倍”,增加 ) 8、不( 同“否” )者,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 将要 )为所( 被 )虏 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同“曝”晒 )
98、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同“猝”突然,仓促) 99、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同“债”债务 )
古代汉语通假字含答案

44. 沙鸥翔集, 锦鳞 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
1. 犯霜露,冒 尘 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 见君。
青青,通 “菁菁” ,花叶茂盛的 趼,通“茧”。
45. 杞过有人忧天地崩 坠,身亡所寄, 废 寝食者。
寤,通 “牾”。
46. 涛澜汹涌, 风云开 阖。
3.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阖,同 “合”。
佗,通 “他”。
47. 曹孟德、 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 陆逊之所 骋鹜。
5. 命子封 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48. 膑至,庞涓恐其 贤於己,疾之。
阙地及泉,隧而相 见,其 谁 曰不然? 擣,同 “捣”。
50. 今梁赵相攻, 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 罢於内。
8. 孝子不 匮,永 锡尔类。
罢,通 “疲”。
锡,通 “赐”。
51. 是我一 举解赵 之围 而收獘於魏也。
9. 责收毕,以何市而返? 獘,通 “弊 “,疲惫。
责,同 “债 ”。
52.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 军半至 10. 券徧合,起, 矫命以责赐诸民。
趣,通 “趋”。
徧,通 “遍”。
53. 马陵道 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11.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 爱子其民。
陕,同 “狭”。
拊,同 “抚”。
54. 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
12. 文倦于事, 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
希,同 “稀”。
懧,同 “懦 “。
55. 莫春者,春服既成。
13.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 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莫,同 “暮”。
介,通 “芥 ”。
14. 颁百者不 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 “斑” 。
15.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
涂,通 “途 ”。
16. 井蛙不可以 语 于海者,拘于虚也。
虚,通 “墟 ”。
17.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生之所通,人 处 一焉 卒,通 “萃18.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 。
19.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
20. 张良出,要项伯。
64篇通假字统计

高考64篇易错通假字专项练习1、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劝学》2、虽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3、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4、北有鱼,其名为鲲。
《逍遥游》5、小不及大,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6、汤之问棘也是。
《逍遥游》7、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
《逍遥游》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逍遥游》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10、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师说》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12、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13、氓之,抱布贸丝。
来贸丝,来即我谋。
我愆期,子无良媒。
《氓》14、嗟鸠兮,无食桑葚!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也。
女之耽兮,不可也!《氓》15、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
《离骚》16、忳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离骚》17、何方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1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
《离骚》19、进不入以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离骚》20、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
《离骚》21、所守或亲,化为狼与豺。
《蜀道难》22、人生如梦,一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23、学而时习之,不亦乎?《论语》24、诲知之乎!《论语》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也。
《论语》26、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
《鱼我所欲也》2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鱼我所欲也》28、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29、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1、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通假字(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通假字(含答案)[ ] A.其真无马邪?B.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同舍生皆被绮绣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四支僵劲不能动B.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C.同舍生皆被绮绣D.食之不能尽其材B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C.夕日欲颓,沉鳞竞跃D.吞天沃日,势极雄豪A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B、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D、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
D[ ]A.蝉者千转不穷B.略无阙处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D.有为者辟若掘井C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百废具兴B.恶能无纪C.属予作文以记之D.云归而岩穴暝D7、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8、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B.才美不外见C.其真无马邪D.安求其能千里也D[ ] 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C10、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四支僵劲不能动B.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C.同舍生皆被绮绣D.食之不能尽其材B11、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 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C12、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略无阕处________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傧者更道________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圣人非所熙也。
________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________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练习题

文言文通假字练习题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通译: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通译: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译:4、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通译:5、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通译:6、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通译:7、一夜飞度镜湖月。
通译:8、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通译:9、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通译:10、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通译:1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通译:12、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通译:13、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通译:14、距关,毋内诸侯。
通译:1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通译:1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通译:1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通译:18、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通译:1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通译:2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译:21、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通译:22、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译:23、玉盘珍羞直万钱。
通译:24、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通译:25、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通译:26、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通译:27、昂其直,居为奇货。
通译:2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通译:29、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通译:3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译:31、或师焉,或不焉通译:3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通译:通译:1。
通假字练习题及答案

一、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3.秦伯说,与郑人盟()4.虽悔之,亦无及已然王之所大欲可知已()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6.令壮者无取老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而摩厉之于义()8.请姑无庸战()9.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将免者以告()10.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1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12.徐公来,孰视之()1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4.少益耆食,和于身也()15.太后盛气而揖之()16.必勿使反()17.而恐太后玉体之有郄也()18.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19.无乃尔是过与()20.于嗟鸠兮于嗟女兮()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3.虽有槁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暴霜露,斩荆棘()24.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小知不及大知()26.君子生非异也()27.暴秦之欲无厌()28.不辩牛马()29.百有余年矣虫跃去尺有咫()30.始皇既没()31.赢粮而景从景从云合()32.距关,毋内诸侯()33.威振四海()34.倔起阡陌之中()35.非抗于九国之师()36.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敗()37.张良出,要项伯()38.具言臣之不敢倍德()3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0.令将军与臣有郤()41.因击沛公于坐()42.沛公不胜桮杓()43.谨使臣奉白璧一双()44.虽趣舍万殊()45.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46.振之以威怒()47.犹可说也不可说也()48.俨骖騑于上路()49.隰则有泮()50.云销雨霁,彩彻区明()51.所赖君子见机()52.当与秦相较()53.与子同泽()54.爱而不见()55.至莫夜月明()56.南声函胡,北音清越()57.某所,而母立于兹()58.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59.敛赀财以送其行()60.亦曷故哉()二、随堂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文言文通假字专项练习 - 答案

文言文复习之通假字专项训练1 、答案: C解析:(“畔”通“叛”,“衿”通“襟”、“亡”通“无”。
)2 、答案: D解析:(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以”通“已”;“邪”通“耶”;有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3 、答案: C解析:(“弊”通“敝”,困顿不堪;“景”通“影”;“有”通“又”)4 、答案: D解析:(“从”通“纵”,“衡”通“横”)5 、答案: A( 解析:“知”通“智”,“说”通“悦”,“生”通“性” )6 、答案: A解析:(“有”通“又”;“无”通“毋”;“从”通“纵”。
)7 、答案: B解析:(①“培”通“凭”;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耐”;⑥“辩”通“变”)8 、答案: D解析:(“见”通“现”;“ 食” 通“ 饲”;“ 邪”通“ 耶”;)9 、答案: D解析:(“ 诎” 通“ 曲”;“有”通“又”;“ 衡”通“ 横”。
)10 、答案: C解析:(“要”通“邀”;“具”通“俱”;“说”通“悦”)11 、答案: B解析:(“强”通“僵” )12 、答案: C解析:(“反”通“ 返”)13 、答案: A 解析:(“ 屈” 通“曲” )14 、答案: D解析:(曒曒(ji ǎ oji ǎ o) 通“皎皎” ;“辟”通“僻”;“ 僇” 通“戮” )15 、答案: D解析:(“见”通“现”;“ 唱” 通“ 倡”;“ 邪”通“ 耶”;)16 、答案: A解析:(“罔” 通“网” )17 、答案: A解析:( A 项,“女”通“汝”,“食”通“蚀”,“而”通“尔”。
B 项,“错”通“措”,“无”通“毋”,“乡”通“向”,“知”通“智”。
C 项,“莫”通“暮”,“知”通“智”,“毋吾以也”中没有通假字。
D 项,“矢”通“誓”,“芸”通“耘”,“而”通“尔”,“辟”通“避”。
)18 、答案: B解析:(“邪”通“耶”;“知”通“智”;“辩”通“辨”)19 、答案: B解析:(希—稀;莫—暮;与—欤)20 、答案: D解析(“衡”通“横”;“辩”通“辨”;“闵”通“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专项练习1.下列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③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④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荆轲刺秦王》)⑤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⑦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⑧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核舟记》)A.②④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⑦⑧ D.③④⑥⑦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②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赤壁之战》)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⑤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游褒禅山记》)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⑦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而行。
(《信陵君窃符救赵》)⑧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A.①③④⑦ B.③⑤⑦⑧ C.③④⑤⑧ D.③④⑤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②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③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论》)④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赤壁之战》)⑤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⑥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孔雀东南飞》)⑦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⑧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A.①③⑤⑦B.①③⑤⑧ C.③⑤⑥⑧ D.②⑤⑦⑧4.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③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⑤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
(《促织》)⑥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⑦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⑧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⑥⑧ D.③⑤⑦⑧5.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赤壁之战》)②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③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指南录>后序》)④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促织》)⑤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⑥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促织》)⑦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屈原列传》)⑧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⑧ C.③④⑥⑦ D.③④⑦⑧6.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荆轲刺秦王》)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捕蛇者说》)③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赤壁之战》)⑥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孔雀东南飞》)⑦被明月兮宝璐。
(《涉江》)⑧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屈原列传》)A.①④⑤⑦ B.①④⑦⑧ C.④⑥⑦⑧ D.③④⑥⑦7.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③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信陵君窃符救赵》)④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齐桓晋文之事》)⑤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涉江》)⑥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指南录>后序》)⑦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信陵君窃符救赵》)⑧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经·硕鼠》)A.②④⑥⑦ B.④⑥⑦⑧ C.②④⑦⑧ D.②④⑥⑦8.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②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④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⑤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⑥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指南录>后序》)⑦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⑧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壁之战》)A.①②④⑥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⑦ D.④⑤⑦⑧9.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指南录>后序》)②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口技》)③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④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⑥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察今》)⑦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讽齐王纳谏》)⑧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A.①②⑤⑧ B.①③⑥⑦ C.③⑤⑥⑦ D.③⑤⑦⑧10.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
(《雁荡山》)③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孔雀东南飞》)④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⑤鲁肃独不言。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⑥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之战》)⑧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A.①③④⑥ B.②④⑥⑧ C.③⑤⑦⑧ D.③④⑥⑧1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写出所通的字。
①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
(《赤壁之战》)②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③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促织》)⑤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⑥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⑧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浪淘沙》)⑨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至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⑩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 1-10题:通假字专项练习参考答案1-10题:1.①无通假字②报—赴③无通假字④还—环⑤无通假字⑥惠—慧⑦无通假字⑧衡—横2.①反—返②雷—擂③无通假字④无通假字⑤无通假字⑥无通假字⑦决—诀⑧菁—精3.①无通假字②被—披③无通假字④禽—擒⑤无通假字⑥取—娶⑦诎—屈⑧无通假字4.①无通假字②板—版③无通假字④倍—背⑤裁—才⑥无通假字⑦唱—倡⑧无通假字。
5.①无通假字②绌—黜③无通假字④无通假字⑤厝—措⑥而—尔⑦反—返⑧无通假字6.①决—诀②无通假字③无通假字④畔—叛⑤无通假字⑥无通假字⑦被—披⑧内—纳。
7.①无通假字②无—勿③无通假字④罔—网⑤无通假字⑥无通假字⑦乡—向⑧女—汝。
8.①乡—向②取—娶③无通假字④振—震⑤无通假字⑥无通假字⑦信—伸⑧无通假字9.①展—辗②无通假字③被—披④无通假字⑤受—授⑥无通假字⑦孰—熟⑧奉—捧。
10.①无通假字②无通假字③藏—脏④適—谪⑤无通假字⑥指—旨⑦无通假字⑧要—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