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知识竞赛
唐诗三百首知识竞赛考题以及知识点名言名句总结.docx

国学唐诗三百首知识竞赛考题以及知识点名言名句总结一,选择题1、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下列诗人中,生活在晚唐的是( D)。
A. 王维B.陈子昂C.李白D.李商隐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A、李白 B 、杜甫 C、李商隐 D 、李清照3、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
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李清照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A、诗经B、唐诗三百首 C 、论语 D 、大学5.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国学6.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A 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在来D失不在来7.唐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指的是( C )A、中秋节B、元宵节C、重阳节D、春节8.《游子吟》的作者是( A )。
A、孟郊B、苏轼C、王安石D、杨万9、“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 A )A 游山西村B乡村四月C天净沙·秋思D已亥杂诗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 )A 杜甫B李白C孟浩然D王维二,填空题1.大漠孤烟直 _ _ _____ 2 .细雨鱼儿出 _______ 3 .脚著谢公屐 _______4.浮云游子意 ___ ____ 5.香雾云鬟湿 _______ 6.慈母手中线 _______国学7.山随平野尽_______ 8.草枯鹰眼疾_______ 9.绿树村边合_____ __10.两水夹明镜_______a、清晖玉臂寒 b .游子身上衣圆 e .微风燕子斜f .身登青云梯g .落日故人情c .江入大荒流h .青山郭外斜d .长河落日i .双桥落彩虹j .雪尽马蹄轻三. 在下列横线上填出有关色彩的词11.一枝杏出墙来12.野径云俱13.千里莺啼 ___映红14.日照香炉生 ___烟15.风中 ___叶树,灯下头人16.___云生处有人家四. 填地名17.即从 ___穿巫峡 18 .夜泊 ___近酒家 19 .西出 ___无故人 20 .春风不度 ___关21.___亲友如相问 22 .烟花三月下 ___ 23.此地空余 ___24 .___寺北贾亭西25.坑灰未冷 ___乱 26 .___回望绣成堆有关描写“日””月”的句子:1.______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词知识竞赛模拟试题

诗词知识竞赛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 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哪首词?(《辛弃疾》)2.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讽刺小说《警世通言》中有一则讲述懒散和节俭的故事,其中一个人被描述为“懒于疏理,则竹筵遍地;负于节俭,则车车车车”,请问这个人的名字是?(邓华)3.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写的是哪个季节?(春季)4.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紫钗记》中的女主人公是谁?(薛平贵)5. 宋代诗人苏轼的诗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描述了什么?(人生和月亮的变化)二、选择题1. 杜牧的《秋夕》中“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描写了哪种情景?A. 秋天涼爽的晚上B. 河畔弹琵琶的歌者C. 忘情的旅客D. 寂寞的主人答案:B2. 下面哪一句不是杜甫的《春望》中的原句?A. 玉房秋露滴幽簟,金作雨声金作灯B. 几时回首窥云霞,路遶艰难路转遥C. 明妃陌上春欝川,寫成二十四度轉D. 幾人趯趯到門前,通倚笑視持一端答案:D3. 下列与李白无关的是?A. 乘舆老翁B. 月下独酌C. 朗调D. 江雪答案:C三、简答题1. 《红楼梦》中的“宝黛之争”是指谁和谁之间的情感纠葛?简要描述一下。
2. 请简要解释古代文学中的“四书五经”分别指的是哪些书籍。
3.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有哪些?简要介绍其中一首作品。
四、综合题请结合所学的古代文学知识,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位你最喜爱的古代文学家及他的代表作,表达你对他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以上为诗词知识竞赛模拟试题,祝你答题顺利,收获满满的知识成果!。
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及答案【篇一:小学诗歌知识竞赛题及答案】p class=txt>6、“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松树》《竹石》《梅花》)4、《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 )6、贾岛的《游子吟》歌颂的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三、选择题。
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b、王维c、王昌龄d、杜牧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a、《忆江南》b、《滁州西涧》c、《咏柳》d、《游园不值》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中写的名胜是( d)。
a、泰山b、华山c、黄山d、庐山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写的是(b )。
1a、花b、风c、竹d、水 6、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a、《诗经》b、《论语》c、《老子》d、《礼记》1、诗人李贺人称( )。
a、诗仙b、诗圣c、诗囚d、诗鬼2、选出李白的作品:( )a《咏鹅》 b《登鹳雀楼》 c《送元二使安西》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的《小池》。
a、杨万里b、苏轼c、贺知章d、陆游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a、春夜景色b、夏夜景色c、秋夜景色d、冬夜景色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赞美( )的诗。
a、父爱b、母爱c、师爱d、友情6、唐朝诗人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a.推 b.敲 c.扣 d、拉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d、李白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1)春色(2)梨花(3)雪景2.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江苏“扬子杯”中华优秀传统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江苏“扬子杯”中华优秀传统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2. 《春晓》的作者是谁?A. 孟浩然B. 王之涣C. 李清照D. 杜甫3.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静夜思》?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二、填空题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句诗出自_______的《枫桥夜泊》。
A. 王之涣B. 张继C. 杜甫D. 白居易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A. 王之涣B. 杜甫C. 王维D. 李白三、简答题1. 请简述《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的生活时代和主要成就。
2. 请解释“借景抒情”这一诗歌表现手法,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中华优秀传统诗词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2. 请分析一下李白的诗歌风格,并选取一首其代表作进行解读。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二、填空题1. B2. C三、简答题1. 王之涣生活在唐朝,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豪放情感著称,其中《登鹳雀楼》是其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2. “借景抒情”是指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通过黄河的奔流来抒发作者对人生的豪放态度。
四、论述题1. 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当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还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诗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2. 李白的诗歌风格以豪放、奔放、激情澎湃著称。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代表作《将进酒》中,他通过豪放的词句和激昂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挑战,展现了其独特的诗歌风格。
三年级诗歌知识竞赛

三、填空题
4.《赠刘景文》诗中的前两句写景,抓住“
“
”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
三、填空题
5.《夜书所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羁旅思归之情。
三、填空题
6.《孟子》中告诫我们仁爱的人要关爱他人,有礼貌 的人要尊敬他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下列古诗与诗人不对应的是哪一项?( ) A.《大林寺桃花》 唐 韦应物 B.《所见》 清 袁枚 C.《忆江南》 唐 白居易 D.《采莲曲》 唐 王昌龄
一、选择题
3.下面对古诗《山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B.因为傍晚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 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C.“霜叶”与“二月花”相比,与作者表达的情感 无关。 D.“霜叶”与“二月花”相比,不仅仅是色彩更鲜 艳,而且更耐寒,经得起风霜的考验。
四、简答题
2.请你简要分析《大林寺桃花》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 样的情绪?
四、简答题
3.结合你学过的诗,如《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等,谈谈怎样写出春天的景色的。
四、简答题
4.读《滁洲西涧》这首诗,请你展开想象,为我们描 绘一下诗中所呈现的画面。
四、简答题
5.《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并说说诗中描述的景色。
三年级诗歌知识竞赛
环节1:“智”在必得
内容:每组必答(人均1题,按选手号顺序作答) 答对得10分,答错不得分
一、选择题
1. 今天的辩论会开得很成功,下面哪一句适合谈 活动的收获?( ) A.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C.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D.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中华诗词大赛选择题及解答

中华诗词大赛选择题及解答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朝代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A. 北宋
B. 南唐
C. 隋朝
D. 宋朝
2. 请问《静夜思》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之涣
C. 杜甫
D. 白居易
3. 以下哪首诗是王之涣所著?
A. 《登鹳雀楼》
B. 《望庐山瀑布》
C. 《春望》
D. 《月夜忆舍弟》
4. 请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
A. 李白《静夜思》
B. 杜甫《月夜忆舍弟》
C. 王之涣《登鹳雀楼》
D. 白居易《琵琶行》
5. 以下哪个诗人被誉为“诗仙”?
A. 王之涣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二、解答
1. 答案:D. 宋朝
解析: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之涣等。
而宋朝虽然也有许多优秀的诗人,但不是唐朝的诗人。
2. 答案:A. 李白
解析:《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
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3. 答案:A. 《登鹳雀楼》
解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绘鹳雀楼景象的诗,表
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叹。
4. 答案:A. 李白《静夜思》
解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月光照在床前,疑似地上霜的景象。
5. 答案:B. 李白
解析: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想象丰富,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2024版诗歌知识竞赛完整版PPT课件

模拟演练,提高应试能力
利用历年竞赛试题进行模拟演练
01
熟悉题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
02
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和答题经验,共同进步。
针对性地进行弱项强化训练
03
如针对鉴赏类题目,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2023
PART 06
现场互动环节设置建议
REPORTING
新生代
强调诗歌的个性和创新性,注重 表现诗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代
表诗人有海子、西川等。
中外诗歌比较与鉴赏
中西方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中西方诗歌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探讨中西方诗歌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各自特 点。
比较中西方诗歌在主题选择、情感表达方面 的异同。
中西方诗歌的艺术手法与风格
中西方诗歌的鉴赏与评价
分析中西方诗歌在艺术手法、风格等方面的 差异与共性。
报名方式
通过学校官方渠道或指定报名平台 完成报名,提交队员名单及相关资 料。
竞赛形式及时间安排
竞赛形式
采用团队竞技形式,每支代表队由3名 选手组成,分别进行必答题、抢答题 和风险题三个环节的比赛。
时间安排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将在报名截止后公 布。
评分标准与奖项设置
2023
REPORTING
诗歌知识竞赛完整版 PPT课件
2023
目录
• 竞赛背景与目的 • 竞赛规则与流程 • 诗歌知识梳理 • 竞赛题目类型及解析 • 备战策略与技巧分享 • 现场互动环节设置建议
2023
PART 01
竞赛背景与目的
REPORTING
诗歌知识竞赛的起源
诗歌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诗歌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A. 《春晓》B.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C. 《望岳》D. 《江雪》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苏轼D. 柳永答案:C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答案:A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安石B. 苏轼C. 杜甫D. 李白答案:C6.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李商隐答案:A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陆游B. 苏轼C. 王安石D. 李白答案:A8.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A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张九龄C. 李白D. 杜甫答案:B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_________,夜泊牛渚怀古”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的名句。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12. “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宋代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名句。
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13. “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中的名句。
答案:秦时明月汉时关14. “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
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15. “_________,对海而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春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 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 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的下一句是( ) 1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的前一句指杏花村” 的前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1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的下一句是 ( )
34、《春晓》的作者是( 3 ) (1)李白 (2)杜甫 (3)孟浩然
35、《赠汪伦》的作者是( 1 ) (1)李白 (2)杜甫 (3)孟浩然
36、《秋思》的作者是( 3 ) (1)李白 (2)杜甫 (3)张籍
37、“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 )用得最 3 传神,把春天写活了。 (1)春 (2)风 (3)绿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2 )。 (1)红色 (2)花 (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 3 )共此时”是张九 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 )的《别董大》。 1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42、《小池》的作者是( 3 ) (1)杜牧 (2)苏轼 (3)杨万里
43、被称为“诗仙”的是诗人是( 3 ) (1)杜甫 (2)李贺 (3)李白
44、被称为“诗圣”的是( 1 (2)李贺
)
(1)杜甫
(3)李白
45、《咏鹅》是骆宾王( 3 )岁时写的诗。 (1)9岁 (2)8岁 (3)7岁 46、《赋得古草原送别》是白居易( 2 )岁 时写的诗。 (1)12岁 (2)16岁 (3) 14岁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 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 是人们常(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 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 洒飞流,我不禁想起李白: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 诗句。
38、《山行》的作者是( 1 ) (1) 杜牧 (2)杜甫 (3)张籍
3 3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的诗句。 (1)李白 (2)杜甫 (3)王之涣
)
4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是( )的诗句。 2 (1)李白 (2)元稹 (3)张籍
4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2 )的诗句 (1)岑参 (2)高适 (3)王勃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 2 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坐”的意思是( )。 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 的下句是( 3 )。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 1 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自杜甫的( )。 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是( 1 )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22.《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 元代的( 2 )。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1 )。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 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 不得其解。就在我(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 朗,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 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我赶 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 霜叶红于二月花 )。爷爷,您 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 地笑了。
53、“李杜”是指( ) 3 (1)李白和杜牧 (2)李商隐和杜甫(3) 李白和杜甫
54、《相思》的作者是( (1)白居易 (2)王维
2
) (3)孟浩然
3 ) 55、《春日》的作者是( (1)杨万里 (2)陈子昂 (3)朱熹
补充诗句
补充诗句 1、“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下一句是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1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的上一句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
13、“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前一句是 日出江花红胜 ( )
火
1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前一句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前一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 ( )
2、“随风潜入夜”的上一句是 ( 润物细无声 )
3、“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下一句是 ( 早有蜻蜓立上头 )
4、“遥知不是雪”的下一句是 ( 为有暗香来 )
5、“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 ( 道是无晴却有晴 )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上一句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窗 ( )
诗歌知识竞赛
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更上一层楼
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 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
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 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7、“欲穷千里目”的下一句是更上一层楼 ( ) 8、“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 唯见长江天际流 ( )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前一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是( )
10、“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的前一句是( )
1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的下一句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 2 乐府· 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下句是( 3 )。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 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 1 )。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51、“唐宋八大家”的是( 1 ) (1)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 辙,王安石、曾巩 (2)杜甫、李白、欧阳修,苏洵、苏轼、苏 辙,王安石、曾巩 (3)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杨万里
52、“初唐四杰”是指( 2 ) (1)王勃、苏轼、卢照邻、骆宾王 (2)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王勃、杨炯、卢照邻、李白
47、《示儿》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 写的 (1)辛弃疾 (2)陆游 (3)屈原
2)
4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 的作者是( ) (1)李白 (2)王伦 (3)贺知章
49、“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是指 3 ( ) (1)李白 (2)项羽 (3)李广
3 50、“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是( )的诗句 (1)王之涣 (2)韩愈 (3)王翰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中的“君”是指( )。 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 分别是( )的诗句。 3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 李煜、李商隐
3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是( 3 )的诗句 (1)李白 (2)苏轼 (3)王安石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 )的诗句。 1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的是( )。 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 )的《无题》。 3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 的下句是( )。 3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叶绍翁的( )。 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1 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