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作用机制的进展
非诺贝特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E et fe o baeo olgnsnhs f ada b o ls n smehns f c n f rt ncl e yteio ricf rbat a di ca i of i a s c i s t m
Z HAO a .a ,Z Xio y n HAO La .o U i.i。 ZHANG n . a iny u ,S Jn1 n Xi g k i
,
( . eat etfC ril y teF hH si l P , ic u n7 0 0 N nxa 2 D p r n o C ri oy 1 D p r n ado g , i o t Ynh a 5 0 4, i i ; . eat t m o o h f t pa o f g me ado g , f l T n d o i lte o r layMe i l n e i , i n7 0 3 ,h a x ; . eate t T oai S re , a g uH s t , ut Mitr d a i r t X 10 8 S a n i 3 Dp r n o h rc ugr pa h F h i c U v sy a m f c y te f l t o i l Nn xaMei lU i r t, icu n7 0 0 N n xa C ia h f i e H s t i i dc n esy Ynh a 5 0 4, ig i , hn ) A a d p ao i f g a v i
和 10t o L组IⅢ型胶原 mR A表达水平均较糜酶组显著 减少 ( 0 m / x / 、 N P<0 0 ) . 1 。②不 同浓度 的非诺贝特 预处 理组 c F的 T F1 G 一1 3 蛋 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减少 , 其中 5 0和 10i o L组均较糜酶组 明显 减少 ( 0 ̄ l m/ P<00 , 0 0 ) .5 P< . 1 。③不 同浓 度的非诺 贝特
悦思立普非诺贝酸片不仅能降脂,对糖尿病治疗的益处多多

非诺贝特不仅能降脂,竟然对糖尿病治疗的益处这么大?!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血脂、血压异常的情况比比皆是,诊疗现状不容乐观。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脂具备这些特点: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2.甘油三酯(TG)升高;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或轻度升高;小而密LDL-C(sdLDL-C)颗粒增多。
所以一款好的降脂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如非诺贝酸(悦思立普)是非诺贝特经酶裂解形成的活性代谢产物,血脂高的人应该会比较了解,非诺贝酸.用于降低高度甘油三酯血症(≥500mg/dL)成人患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成人患者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高血脂症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
除了常规的降脂作用,非诺贝酸对于糖尿病患者还有一些降脂外作用:1.可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高甘油三酯血症,并伴低HDL-C血症(HDL-C≤1.0mmol/L);LDL-C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临床研究发现,非诺贝特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有保护作用,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进展,减少激光治疗需求,以及减缓微量白蛋白尿进展,并能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性截肢风险。
ADA指南关于启动降脂药物的建议:1. <4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果LDL-C≥2.6mmol/L;高血压、吸烟、超重和肥胖;早发ASCVD家族史三项均不存在,可以不予以贝特类药物治疗。
2.>40岁的糖尿病患者,即使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应予以中等强度贝特类药物治疗。
3.>75岁或<4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应予以中/高强度贝特类药物疗;4.40~75岁糖尿病患者,应予以高强度贝特类药物治疗;任何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只要合并ASCVD,均应予以高强度贝特类药物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非诺贝特不仅能降脂,对糖尿病治疗的益处多多”的介绍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症首推非诺贝酸(悦思立普)用于降脂,并且能够延缓2型糖尿病带来的血管病变,可谓一举两得。
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1).

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1)】目的研究显示非诺贝特可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这种作用主归功于其调脂作用。
近年来其调脂外作用是研究的热点。
本实验旨在探讨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非诺贝特是否可通过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诱导类似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方法本试验选择健康对照20例和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24例,后者接受非诺贝特(200mg/d)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以及血清中血脂水平、NO、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下降,NO生成减少,MDA、TNF-α水平明显升高,非诺贝特治疗8周后明显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增加NO的生成,降低MDA、TNF-α水平。
结论结果提示非诺贝特诱导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与激动PPARα受体调脂、抗氧化和抗感染反应有关。
【关键词】非诺贝特;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高甘油三酯血症;肿瘤坏死因子;丙二醛;一氧化氮Effect of fenofibrate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hypertriglyceridemic patients【Abstract】 Objective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fenofibrate, a ligand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 (PPARα), attenuated the impairment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hyperlipidemic individuals. Although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fenofibrate were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its lipid-regulating effects, much attention was paid to its no-lipid-regulating actions. Methods 20 healthy controls and 24 hypertriglyceridemic subjects to receive fenofibrate treatment (200mg/d)were mecrui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Serum levelsof nitric oxide (NO),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 were measured. Endothelial function assessed byflow-mediated dilation (FMD) of the brachial artery was perform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serum levels of MDA and TNF-α were markedly elevated, and the level of NO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ncomitantly with impaired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8-week treatment with fenofibrat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levated levels of MDA and TNF-α, attenuated the decreased level of NO and improved endothelial function.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eneficialeffect of fenofibrate on the endothelium in hypertriglyceridemic individuals may be related to lipid-regulating effect,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via activating PPARα receptor.【Key words】 fenofibrate;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 ;hypertriglyceridemia;tumor necrosis factor-α;malondialdehyde;nitric oxide循证医学证实高甘油三酯(TG),尤其是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TG水平,升高HDL可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的预后。
非诺贝特片的作用机制

非诺贝特片的作用机制
非诺贝特片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是一
种止痛药。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脑内的疼痛中枢,来缓解身
体的疼痛感受。
首先,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抑制体内一种叫做环
氧化酶的酶,从而减少了花生四烯酸的合成。
花生四烯酸是一种前体
分子,可以合成炎症介质的前身,例如血栓素和白三烯。
这样,阿司
匹林可以减少坏死组织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和炎症的症状。
其次,对乙酰氨基酚也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体内
一种叫做痛觉前传递系统的酶,从而缓解疼痛感受。
对乙酰氨基酚还
可以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性,从而减少了蛋白质激酶的合成,从而进
一步缓解了炎症反应和疼痛。
第三,咖啡因是一种可口性刺激剂,可以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的兴奋中枢来增强人体的警觉性和注意力,从而提高人体的精神状态。
咖啡因还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从而降低了血压,缓解了头痛等的疼痛感受。
最后,由于非诺贝特片是三种不同成分的组合,因此可以同时发挥多种不同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止痛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综上所述,非诺贝特片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疼痛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抑制痛觉前传递系统和提高精神状态等多种不同的途径来缓解身体的疼痛感受,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但是,使用非诺贝特片时也要注意剂量和时限,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贝特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资料讲解

• 贝特类药物治疗也能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减少游离脂肪酸合成TG。 此外,贝特通过降低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 制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进而减少脂肪酸向TG的合成。
贝特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的新的疑问
• The actions of fibrates are considered to be mediated via PPAR-α, but the data sugge HDL-C are different. Thus, the mechanisms mediating the changes of these lipids following fibrate treatment may vary.
• 研究表明,单纯激动PPARα仅能调节血脂,而同时激动PPARα,γ/ δ理论上则可以起到协同降低血糖的作用.由于高血脂患者多数都有 不同程度的高血糖,反之亦然,因此,“多靶点协同治疗”概念对于 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世界各国学者也在不断开发 PPARα/γ/δ混合型激动剂,其中以日本学者Yuichi Hashimoto领 导的课题组在混合型PPARα/δ激动剂方面做了较大贡献,开发了以 3,4一二取代苯丙酸为骨架的PPARα/δ双重激动剂,并总结了这类 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经典的贝特类药物对PPARα选择性较高,但对其亲和力较弱,近年来 ,基于PPARα的激动剂开发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受体亲和性展开的,其 中意大利学者Amoroso课题组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并以氯贝特为 模型药物,总结了高活性PPARα激动剂的构效关系。
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e r g r e s s i o n i n mi I d — t o — m o d e r a t e n o n p r o l f e r a i f v e d i a b e t i c et r i n o p a t h y( D R) . T h e r o l e o f f e n o i f b r a t e i n t h e
【 Ab s t r a c t 】 F e n o i f b r a t e ,w h i c h i s a p e r o x i s o m e p r o l i f e r a t o r - a e t i v a t e d r e c e p t o r仅 ( P P A R c t )a g o n i s t ,
ha S n g h  ̄,S ha n d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f o Me d i c i n e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8 0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Z HE NG h i 。 E m a i l : z z h e n g 8 8 @ s j t u . e d u . c n
p a ho t g e n e s i s o f d i a b e t i c et r i n o p a hy t i s a ss o c i a t e d w i t l l i t s a n t i - i n f l a mma t o r y p r o p e r t i e s .T h e e f e c t nd a me c h a n i s ms o f f e n o i f b r a t e i n 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d i a b e t i c et r i n o p a t h y a r e r e v i e w e d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
非诺贝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李婷

苯氧基]-2 -甲 基 丙 酸 异 丙 酯,其 酯 键 在 体 内 经 组 织及血浆中的酯酶迅速水解,形成其活性代谢产 物非诺贝特酸[3]。非诺贝特吸收后主要在肝、肾、 肠道分布,在肝脏和肾脏内经羧基还原以及葡萄 糖醛酸化后大部分经肾脏排泄出体外。
细胞周期调控失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非诺贝特 通 过 诱 导 细 胞 周 期 阻 滞 产 生 抗 肿 瘤 作 用,这种细胞周期阻滞多为 G1 期细胞周期阻滞, 并与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 性激酶抑制蛋白(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CKIs) 有关。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非诺贝 特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 D1( cylinD1) 和 E2F1 诱 导 G1 期细胞周期阻 滞[7]。在 套 细 胞 淋 巴 瘤 中, CylinD1 下调与 G1 期细胞周期阻滞相关[5]。在肝 癌细胞中,非诺贝特诱导 G1 期细胞周期阻滞并伴 随 cyclinA、cyclin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 制蛋白-1(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1, CKI-1) 以及 E2F1 的下调和 p27 的上调[13]。这种 G1 期细胞周期阻滞同样存在于非诺贝特抑制胶 质母细胞瘤生长的作用中[6]。但在髓母细胞瘤中 非诺 贝 特 则 诱 导 G1 期 和 G2 / M 期 细 胞 周 期 阻 滞[14],这种细胞周期阻滞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 ) 有关。但 是,非诺贝特如何下调 cyclins 或上调 CKIs 的机制 仍不清楚。
非诺贝特片作用机制

非诺贝特片作用机制1. 介绍非诺贝特片是一种药物,广泛用于各种炎症和疼痛的治疗。
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类别,具有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
非诺贝特片通过抑制体内特定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从而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痛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诺贝特片的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解释其工作原理,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相关内容。
2. 分子水平作用机制非诺贝特片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其对环氧化酶的影响。
环氧化酶是一类酶,负责催化花生四烯酸(一种类型的脂肪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这些物质在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非诺贝特片通过与环氧化酶发生反应,抑制其活性。
具体而言,非诺贝特片通过竞争性地结合到环氧化酶的活性位点上,阻断了环氧化酶与花生四烯酸之间的结合,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之一,能够引起疼痛、红肿和发热等症状。
非诺贝特片对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消除相关的症状。
3. 细胞水平作用机制在细胞水平,非诺贝特片的作用主要涉及其对炎症介质的调节。
炎症反应通常伴随着炎症介质的释放,这些介质能够引起疼痛、红肿等症状。
非诺贝特片通过抑制特定的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少了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除了对前列腺素的影响外,非诺贝特片还可以抑制其他炎症介质的合成,如白三烯和血栓素等。
这些介质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引起血管扩张、血小板聚集等方式影响炎症过程。
非诺贝特片通过调节这些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实现抗炎作用,减轻炎症引起的症状。
4. 药物相互作用非诺贝特片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情况:•抗凝药物:非诺贝特片与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这是因为非诺贝特片的抗血小板作用和抗凝药物的抗凝作用可能存在相互增强的效果。
•利尿药:非诺贝特片与某些利尿药(如利尿酮类药物)合用时,可能会降低利尿药的效果,导致体内多余的水分潴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肿 扩大有密切 的关系 。⑥患者性格 和情 绪 :性格暴 躁且情绪 易激动 者 ,其脑 出血有较高 的活动性 出血发生率 。
3 脑 出血 早期 血肿 扩大 的 临床后 果
i r ee r mo h g [ _N  ̄ou g19 , () 9 -9 . n a r a h r a e ] e s , 0 22 : 51 9 tc b le JJ r 9 7 1 [ 】 F j T n k T k u h ,t 1 e tmae l g me t n 3 ui i aaa R,a e c i e a . mao n a e n S H r i s o t eu t crba h m r a e ] uo ug1 9 ,O 1 p n n o s nr ee rl e or g [ .Ne s ,9 48 () a i a h JJ r r :
ptns t i r eerle o hg [ . r e19 , ( : 5 a etwi t cr ahm r ae ] t k , 7 81 1 . i hna b J S o 9 2 ) —
[ ] Heb ti , c a mb r 5 r sen DJS h u u g HH. p re so n rc rb a Hy e tn in i ta ee r l
Ne rl17 ,05 :1— 1 . u o,9 43 ()4 24 4
[] 褚 晓凡 , , 可 夫 , . 出血 继 续 出血 重复 C 对 照 观察 I ] 6 陈实 马 等脑 T f.
武 汉: 国脑 血 管疾病 专题 研讨 会 论文集 , 9. 全 1 7 9
[ 】 C e TC e D, u C 't 1 r ge s no y etn ie 7 h n S , h n S Hs Y e a. o rsi f p r s P o h e v i r ee rl e r a e ] u o g , 8 , ( 1: 0 — 5 4 n a r a h mor g [ . rl y 9 93 1) 5 9 1 1 . tc b h J Ne o 1 9 1 [] Ke e E B r e J ,c e b r , 1 t e leigi y e 8 l yR , e r R S h i e P t . i edn h p — l g n g e a Ac v b n r n ieit c rb a h mor a e c mp ldtmo rp y J. t s nr e e rl e r g : o u e o ga h [] e v a h
[] Ka u , ro Y ma  ̄ H,t 1 nag mat f p na e u 1 z i Nai mi a m生 活动性 出血 的情况不一样 ,而丘脑 出血 则有较高 的活动性 出血发生
率 。 ④血肿形 态 :许 多学者 及报 道均认 为患 者颅 内出血 而头颅 C 或 T
5l57 一 .
脑 出血 患者 早期 再发 出血致 血肿进 一 步扩 大者 ,可 使脑 水肿 加 重 ,严重者 可引起脑疝 等并发症 ,从 而导致早期死 亡。所 以脑 出血早 期 血肿显著 扩大者会导致 临床病情加 重、症状恶 化及 高致残率 、高病
死 率等 。
[] Br tTBrd rc , tai e 1 al e rh g rwt 4 ot , o eik J h r R,t . r h mor a ego hi Ko aE y n
he a om a. n i vesi to o h nii m o r ge nd m t A n tga i n f t e i talhe r ha a
4 脑 出血 早期 血肿 扩大 的评 估
判断脑 出血早期血肿 扩大的重要 方法 是及时复查 头颅 C 或MR 。 T I
i r ee rl e r a e ] tk ,9 6 7 1) 1 8 —7 7 n a rba h mor g [ . o e1 9 , (0: 7 3 1 8 . tc h JS 2
[] Br d r kJ , otT T msc , 1 tae r v laino 2 o ei PBrt G,o ikTe a. r —al e au t f c t Ul y o
同时 ,以下 临床指 征也是提示脑 出血血肿 可能扩 大 ”l :①入 院前有 明 显 高血压 ,人 院时收缩压 >20 mH ( m H - . 3P ) ,尤其 > 0m g 1 m g 01 k a 3
rbe dn s gc r mim C 5 - b ldeyh o ye [ . c e le ig u i h o u r l ee r t c rsJ Arh n ia r ]
MR 提示血 肿形态 不规则常提示 易于 出现 活动性 出血 ,而 圆形 血肿更 I 为 稳定 ,预 后更好 。⑤肝病 和酗酒 :国外有学者 报道 分析 ,脑 出血患
者合 并存在肝 功能异常 的,易发生早 期再 出血 ,而且 ,严重肝 损害者 的血肿扩 大率 约为肝功 能正常 者3 左右 。同时也 发现饮酒 量多寡 与 倍
21 0 2年 7月第 1 0卷 第 2 1期
血者 ,其早 期的血肿扩大 发生率 明显 增加 。③出血 部位 :出血 部位对 血肿 是否继 续扩大有很 大影响 川 ,颅 内具 体不 同部位 出血 ,其再发
・
文献综 述 ・ 4 6 7
下腔 出血另论 ),如 存在 明确 的凝血功能 障碍 、肝功 能异 常或糖尿病 者 ,则有 针对性用药 ,予 以相应 使用止血 药、纠正肝功能及 控制过高 血糖 。现在许多学者 认为手术对 活动性脑 出血 的确切效果 尚不十分清 楚 。有待我们进 一步探 讨。 参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