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大大大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一、引入课题。
教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看一幅画,谁能来给大家介绍这幅画的内容?教师:战争与和平,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利用画面的目的是尽快进入情景,但实际反应来看,效果不是很好。
二、学生初读课文,将体会最深的地方与同桌交流。
三、班上交流,学习课文。
1、体会两年多来一节。
教师的提问:你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然后抽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以学定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是将评价只是当做老师行为不是很恰当。
2、体会第三自然段,教师请学生找找有几个听见了,几个和平。
体会意思并自由感情朗读。
请自认为读得好的同学起立朗读。
然后全班齐读。
这段话的学习教师基本上是让学生读完的,反复的读。
但是我们的感觉是没有很好的体现层次性要求,有点泛泛而读的感觉。
3、试着体会作者对父亲才华横溢而又英年早逝的痛苦而复杂的心情。
也是先个别朗读,再全班朗读。
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进行评价:爸爸是个怎样的人?通过一个劲儿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复杂,也将究竟怎样复杂的问题进行了回避。
在学生评价之后,教师是否应该让学生说说自己评价的理由呢?4、学生自读课文剩下的段落,用横线划出对世界局势进行描写的句子。
思考:你想知道什么?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朗读今天一段。
教师提问:和平之花是指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教师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这一步拓展得很好,但是稍觉肤浅。
我觉得顺序应该调整为:先展示资料。
然后再回头体会文中句子。
如果学生没有深刻体会思想感情,表现出的可能仅是一些虚假的激情。
三、总结课文,引导实践。
L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堂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你幸福吗?(播放课件:一组表现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画面)。
师: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师:当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着幸福、安宁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还有许多人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一个中国孩子面对战争所发出的呼声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提出问题,整体感知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那个中国孩子是谁?生:他为什么有呼声?生:他的呼声是什么?师:同学们,带着我们想弄明白的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批划)三、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这个中国孩子是谁?生:这个中国孩子的名字叫雷利。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我是从课文的最后一行知道的。
师:你真会学习,这是一篇书信体裁的文章,所以你在这封信的落款处看到了。
【文体知识的渗透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体现了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随时随地地关注。
】师:那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呢?生:他发出的呼声是“和平”。
师:说具体点,到书中去找一找。
生:雷利发出的呼声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他为什么要发出这个呼声呢?生:因为他不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失去父亲、母亲。
师:那是因为他自己失去了父亲,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来自由地读读这篇文章,把描写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同桌、小组间交流感受。
(生自读交流)师: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生:他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我从课文中“两年以前……壮烈牺牲”知道的。
师:你从这儿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
所以,联合国的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生齐读“卓越的观察员,在……”)师:还有谁有不同的体会?生:我觉得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反馈与调整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效果与反思
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部分学生反映课堂节奏较快,需要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得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阅读相关文献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老师会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文章,让学生在家中自主阅读。
社会实践
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探访抗战老兵或参加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对人们的影响和亲情的可贵。
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孩子一起阅读相关文献、讨论问题等,增进亲子关系。
制定目标
多媒体教学软件
提供在线学习、作业提交、在线测试等功能,方便师生互动和教学管理。
网络教学平台
如数学软件、物理模拟实验软件等,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模拟实验。
学科专业软件
用于展示PPT、视频等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投影仪
教师用于制作课件、查阅资料等,学生用于完成作业和上网查找资料。
电脑
根据课程需要,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如物理实验器材、化学实验药品等。
教学进度过快
提前了解学生背景和需求
通过课前调查或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需求,为教学做好准备。
谢谢
THANKS
时间安排
定期评估
反馈与调整
在学期开始时,老师会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老师会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分配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任务。
老师会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堂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2、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前准备:1.搜集家庭一起外出游玩的照片。
2.搜集近年来的局部战争情况资料。
3.了解联合国、维和部队情况。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孩子们,很高兴又你们见面了。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生活中的图画,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一组孩子们快乐生活的照片)师: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他们很自由。
生:我觉得他们很快乐。
师:是呀,他们很快乐很幸福,可是这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来,孩子们,大声地齐读课题。
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二、研读课文,品读感悟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中国孩子雷利,他发出的呼声是:(出示课件: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生: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师:雷利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呢?请你说。
生:因为他的父亲在执行维和行动中牺牲了。
师:对呀,因为雷利的爸爸因为战争而牺牲了。
那么,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师:谁来读一读阅读导航?请你读。
(出示课件)生:阅读导航:1、默读课文2——5自然段,在文中找出描写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
2、读一读,想一想,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师:孩子们,明白了吗?开始吧!生:明白了。
师:好,开始吧!生默读课文师: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我觉得雷利的爸爸是一个很出色的人。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
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生:“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出示句子)(把“出色”这个词变成红色)师:你还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爸爸的出色?生:精通。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1)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孩子们,刚才你们的那一声甜甜的“老师好!”,老师感到好幸福好幸福。
孩子们,能把你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吗?生:愿意。
生1:能认识刘老师,我感到很幸福。
生2:一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很幸福。
生3:过生日的时候,我感到很幸福。
……师:现在,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着。
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不信,请看(课件出示战争场面及战争带来的后果。
)师:令人心惊胆战的炮声中,一座座高楼大厦变成了废墟,惊慌失措的人们四处逃窜,躲避着随时可能飞来的炮弹。
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大声地哭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啊?师:看到这些情况,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战争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生:痛苦、残忍、憎恨、悲痛……师:是啊!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和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尽情享受阳光。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二、质疑读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师: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过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能根据课题提出几个问题吗?生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生2:他向谁发出了什么呼声?生3: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师:孩子们真会提问题,待会儿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2、检测课前预习情况。
(1)、检测生字。
师: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先来展示一下你对生字的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师:这是本课要会读会写的生字新词,在预习时,发现哪些生字新词容易读错,谁愿来当当小老师,给同学们提醒一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质课教案教学实录 (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一、激趣设疑入课师:(师课前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啊!你们看:鸟语花香、阳光明媚、小朋友们无忧无虑地成长……可是,这美好日子并不属于所有的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请看(课件出示战争的画面)凄苦的面庞,充满泪水的双眼,这些都是生活在战争中的儿童!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生:那些孩子很可怜。
生:战争太可恶了。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中国孩子,去聆听——(指向课题,示意学生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展学评导定教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这些生词语。
(出示词语:维护、牺牲、谢意、沉浸、凯旋、征衣、凝固、阿姨、精通、贡献、圣坛、罪恶、呼吁、健康、永驻人间)生:指名读、齐读。
师:谁能提醒大家书写这两个字时应注意什么?(出示“凯”“姨”)生:“凯”字的第六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弯钩,右边是“几”,不是“攵”。
生:“姨”字右边不要少写一横。
师:伸出手指跟老师来一起写“凯”这个字。
(师范写生字,生伸出手指跟写)师:请在你的田字格里把这个字写两遍。
师:请看这个词语,这有两个句子,你觉得“凯旋”在哪个句子中用的最恰当?(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理解“凯旋”的意思及用法)师:扫清了字词障碍,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借助老师给出的提示完成阅读任务。
(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课件。
)师: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这篇课文是中国孩子(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痛诉了战争的(罪恶),呼喊的是(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读解感悟明意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完成以下自学内容:(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加以体会。
(学生按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篇1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外两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谈谈你的感受吗?生:老师,我认为不管是“小夜莺”,还是雨来,他们都非常勇敢!生:他们的机智、勇敢让我们非常敬佩。
生: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镇定自如,真是胆识过人。
生:我认为战争太残酷了,我憎恨战争。
生:我觉得如果世界没有战争那多好!生:战争虽然残酷,但小英雄们用勇敢、智慧,用正义去争取和平,消灭战争,值得我们学习。
师:是啊,战争是残酷的,它充满了血腥。
我们虽然不能阻止战争的发生,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不信,听一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出示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二、质疑激趣师: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这个中国孩子是谁?生:他为什么要发出呼声?生:他发出了什么样的呼声?师:走进课文,置身于小作者的内心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三、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读课文?(教师指名朗读,朗读中进行正音指导)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读完后交流主要内容,教师鼓励与点评有机结合。
)四、品读感悟1.体会“痛失父亲”师:沐浴着和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可这一切对于文中的小朋友来说,却永远永远失去了。
请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师:再次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
(学生边读边用心体会,然后反馈)生:当我读到“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心里很难受,爸爸为了维护和平离家而去,他的承诺永远不会实现了,“我”永远失去了最亲爱的爸爸,孩子多可怜呀!师:是啊!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就这样因为战争而破碎了。
生:“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堂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_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堂实录一、课前谈话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战争的资料,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争的残酷,做认知和情感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对战争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面对战争“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生:(齐读课题)师:(在“呼声”下面标着重号)让我们再读一遍。
师:这是我们北京的中学生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课前都读了吗?现在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读课文声音很小)师:其实你的声音很好听,读得也很动情,让大家都听到怎么样?生:(读得声音大且很投入)师:你表现得真不错。
看来同学们都认真读了这封信,请告诉大家,雷利在这封信中发出了什么呼声?生:雷利在这封信中呼吁“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生:雷利发出了“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
师:(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师:这是一封呼唤和平,控诉战争的信,饱含着小作者真挚的感情。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封信,标出你最受感动的段落,多读几遍,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写在书边上。
(学生自由品读,教师和学生同读书共交流。
)[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对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反复阅读。
这里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主标画、自主探究、自主品味,充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这篇课文,感情浓烈,感人肺腑,引导学生标出和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品味、体会,进入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这里,与文本的对话,主要是倾听。
]师:我发现同学们圈点标画写,读得很认真、很投入,我们交流一下好吗?生:我最受感动的是(有感情地读第三段),我感受到爸爸虽然牺牲了,但死不瞑目,他多么渴望世界永远和平!生:让我最受感动的是第七自然段,雷利发自肺腹的呼吁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向往。
生:我认为雷利的呼声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呼声!师:对!是我们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生:我读了第四段最受感动,因为雷利的爸爸是一位优秀的爸爸,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太让人婉惜啦!生:第三段最让我感动,因为分别时“我”和爸爸约好了,他回来的时候送我一顶“蓝蓝”,“我”送他一束最美的鲜花,可我们接到的却是爸爸的灵柩,看到的是爸爸满身鲜血,雷利当时一定悲痛欲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1)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孩子们,刚才你们的那一声甜甜的“老师好!”,老师感到好幸福好幸福。
孩子们,能把你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吗?生:愿意。
生1:能认识刘老师,我感到很幸福。
生2:一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很幸福。
生3:过生日的时候,我感到很幸福。
……师:现在,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着。
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不信,请看(课件出示战争场面及战争带来的后果。
)师:令人心惊胆战的炮声中,一座座高楼大厦变成了废墟,惊慌失措的人们四处逃窜,躲避着随时可能飞来的炮弹。
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大声地哭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啊?师:看到这些情况,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战争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生:痛苦、残忍、憎恨、悲痛……师:是啊!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和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尽情享受阳光。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二、质疑读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师: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过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能根据课题提出几个问题吗?生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生2:他向谁发出了什么呼声?生3: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师:孩子们真会提问题,待会儿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2、检测课前预习情况。
(1)、检测生字。
师: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先来展示一下你对生字的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师:这是本课要会读会写的生字新词,在预习时,发现哪些生字新词容易读错,谁愿来当当小老师,给同学们提醒一下。
生1:“给予”的“给”应读“jǐ”。
生2:“充满”的“充”应读翘舌音。
生3:“沉浸”的“浸”不能读成“qìn”。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师:为了避免这些生字写错,谁愿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提醒一下。
生1:“妻”上下结构,下面是个“女”字。
生2:“凯”的左下部分不能写成“己”。
生3:“予”不能写成“矛”。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四个词语,注意“手腕”的“腕”应读四声“wàn”。
(2)、检测课文。
师:我们再来展示一下你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这个中国孩子叫什么名字吗?生:雷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课文的署名处知道的。
师:你真会读书。
这是一篇书信体的文章,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书信体的文章包括哪五个部分的内容呢?生: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师:孩子们真能干,能把学过的知识牢记在脑海里。
师:他向谁发出了呼声?生: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师:只是向加利先生发出呼吁吗?生:向整个国际社会。
师:那他发出了什么样的呼声呢?生:和平。
师:说具体点,到书中去找一找。
生:“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师贴“和平”)师: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呢?生:为了母亲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3)、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师:那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个中国孩子雷利对在执行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爸爸的怀念和赞颂及对国际社会发出的呼吁。
(或:课文先写问候和表示真诚的谢意,再写对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的回忆和怀念,最后是对世界和平的呼吁。
)三、重点探究,感悟形象。
1、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师:那雷利的爸爸倒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把描写爸爸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读一读,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同桌、小组间交流一下。
(师表扬会读书的学生:“孩子们真会读书,真的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哦!)2、分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老师辅导。
3、自由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1)、从加利先生对爸爸的高度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可以看出“我”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优秀的维和战士。
)理解“卓越”的意思。
了解“维和部队”。
师: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人?生:爸爸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我从课文中“两年以前……壮烈牺牲”知道的。
师:你从这儿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
所以,联合国的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 (生齐读“卓越的观察员,在……与公正的素质”)师:“卓越”的意思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师:大家知道“维和部队”是一种什么样的部队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课件出示:“维和部队“的资料。
)师:还有什么地方能够看出爸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
生:“爸爸的嘴张着……”师:还有要补充的吗?(2)、从“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看出爸爸是以身殉职,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师:爸爸流了那么多的血,说明爸爸死得很壮烈。
他在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着和平。
(3)、从爸爸临上飞机前说的话,可以看出爸爸对执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充满了信心。
师:爸爸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爱妻子、爱儿子的人。
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生:“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一顶蓝盔。
”师:还有谁想来试一试?(一生再读)师:谁来说一说她读得怎么样?生:读出了爸爸对妈妈和我那深情的爱。
师:这句话只是表现了爸爸对妈妈和我的爱吗?和家人分别,应该还有什么?生:留恋或依依不舍。
师:那谁再来试一下?来师:他读得怎么样呢?生:还是不够突出依依不舍的味道。
师:哦,你来试试吧!(生有感情地读)师:读得非常棒!从你的朗读声中,不仅仅体会到了爸爸对妈妈的爱,老师还听出了爸爸非常舍不得离开我们,师:爸爸临行前说了一句什么话?生:“他说……‘蓝盔’”。
师:这句话中的“一定”说明了什么?生:爸爸对这次出行充满了信心。
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生:肯定的语气。
师:肯定些,也就是坚定的语气。
你很会体会,你能不能读一读?(生读爸爸的话)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生齐读)(4)、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看出爸爸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有知识的人。
师:爸爸不但是一个爱和平、爱家庭的人,还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爸爸还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师:“硕士”的意思是:非常有才华、有知识的人。
师:爸爸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有知识的人,有这样的爸爸,我们应该感到(生:骄傲、自豪)。
谁想来试一试?(生读)师:有点自豪了,还有谁想再来试一试?(生读)师:非常自豪!掌声送给他!师:如果你是这位中国孩子,有这样的爸爸,你会感到自豪吗?生:会。
师:把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连成一句话,自豪地说一说。
(出示课件: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和平、爱家庭、有知识。
)生:爸爸是一个爱和平、爱家庭、有知识的人。
四、入情入境,潜心会文师:这样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亲的父亲,怎能不让雷利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是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能够早日归来,把那顶蓝盔亲手戴在自己的头上啊!好,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个中国孩子雷利,你和爸爸约好了,你和妈妈捧着鲜花到机场去接他。
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爸爸胜利归来,一家人在机场幸福团聚的场面,好不好?好,开始!师激情旁白:机场,醉人的鲜花、蓝盔、拥抱、热烈的掌声、欢乐的笑声、照相机“咔嚓、咔嚓”拍照的声音,那将是多么幸福的场面。
同学们,睁开眼睛,把你们的幸福表现在脸上吧!老师都感到幸福了!爸爸胜利归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生:凯旋。
师:雷利和妈妈接到了胜利归来的爸爸吗?生:没有师:爸爸为什么失约了呢?(播放课件:哀乐声中,灵柩归来)师配乐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和平!”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心情怎样?(难过、伤心、痛苦、悲伤等)。
师:(出示课件:“现在……浸满了凝固的血。
”)师:同学们,请想想这几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生: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表达悲痛的心情。
师: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师:还有谁想再试一下?师:是可恶的战争夺去了爸爸的生命,让我们用这种又又悲、又痛、又恨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好吗?师:读得真好!老师看到了你们眼中的泪花。
这眼泪是对战争的痛恨,是对爸爸深切的怀念。
爸爸就这样牺牲了,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同学们,爸爸在呼唤什么?生:和平(师贴“和平”)师:(出示课件:“爸爸的嘴张着……和平!”)爸爸临死前充满着对和平的渴望,谁来试读一下。
(生试读)师:同学们,让我们和雷利的的爸爸一起,向那些发动战争的人发出呼吁,好吗?师:面对着临死之前还在挂念着和平的爸爸,如果你是这位中国孩子,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生:我想对爸爸说:“爸爸,我一定会完成你未了的遗愿,长大后也做一名维护和平的战士。
”生:我想对爸爸说:“爸爸,你是一条好汉,你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师:雷利又是怎样来评价爸爸的死呢?生:“他的死是光荣的……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师:(课件出示:“他的死是光荣的……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让我们满怀崇敬之情,把这首英雄的赞歌向爸爸倾诉吧!五、拓展阅读,心声共鸣师:让我们和雷叔叔一起呼唤和平,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和平之唤》。
(课件出示《和平之唤》)和平之唤一样的世界上回响着一样的呼唤一样的是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罪恶的战争永远地安息吧我们呼唤和平,我们拥抱和平我们渴望着一个平静、美丽的新世界师:战争,这个可怕的恶魔,它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它毁掉了多少幸福的家庭,雷利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这个呼声仅仅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吗?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唤的原因吧!《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2)一、初读:启疑导入,感知全文师: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着幸福、安宁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还有许多人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一个中国孩子面对战争所发出的呼声吧!(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那个中国孩子是谁?生:他为什么有呼声?生:他的呼声是什么?师:同学们,带着我们想弄明白的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批划)【开门见山,以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课题为抓手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开课简洁明快。
】二、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这个中国孩子是谁?生:这个中国孩子的名字叫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