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工程光学第8章

50mm
70~200mm
10.7mm
14~43mm
表8-3
普通
远摄
10
8.1.2 摄影物镜的光束限制
在摄影系统中,底片框就是视场光阑。
11
8.1.3 摄影物镜的分辨率
摄影系统的分辨率是以像平面上每毫米内能分辨开的 线对数来表示,其大小取决于物镜的分辨率和接收器的 分辨率。设物镜的分辨率为 N L ,接收器的分辨率是 N r, 按经验公式,系统的分辨率N为
行调焦;
(2)结构上:体积小,质量小; (3)像质:力求达到定焦距物镜的质量。
28
§ 8.2
投影系统
投影系统——被照明的物体,以一定大小倍率成 像在屏幕上的光学系统。
投影系统与摄影系统恰恰相反,如果把摄影系统颠倒 过来使用,就成了投影系统。投影系统的作用是把一平 面物体(如幻灯片或电影正片)放大成一平面实像在一 屏幕上。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照相放大机、测量投影 仪、微缩胶片阅读仪等都属于投影系统。
' 7 0 .4 m m ,相对孔径
,2ω=1220,如下图为其结构型式。
F’ H’ f’ lF’
负镜在前,像方主面后移
19
鱼眼镜头
鱼眼镜头又称全景镜头,它是一种超广角镜头, 视场角等于或大于1800,镜头的前镜片突出,犹 如鱼眼。这种镜头的外壳上常刻有“fish—eye”字 样。 圆形
20
D/f′
1:1.4
1:2
1:2.8
1:4
1:5.6
1:8
1:11 1:16 1:22
课件工程光学-08典型光学系统.ppt

1.0
0.8
光谱光效率
为什么暗环境下能
0.6
做饭、洗衣,但不
0.4
能描龙绣凤?
0.2
2024/10/8
0.0 400 500 600 700 800
l(nm)
光谱光效率函数曲线
第七章 光度学基础
7
§8.1.5 眼睛的分辨率
眼睛刚能分辨开二个很靠近点的能力称为眼睛的分辨率。 二者成反 比
刚能分辨的二个点对眼睛物方节点的张角称为极限分辨角。
瞄准精度和前面讲到的分辨率是不是一个概念?
瞄准精度随所选取的瞄准标志而异,最高精度可达人眼分辨率的1/6到1/10。
二实线重合 60
2024/10/8
二直线端部对准 叉线对准单线
(10~20)
10
第七章 光度学基础
双线对称夹单线 (5~10)
9
§8.1.7 眼睛的立体视觉
眼睛观察空间物体时,能区别它们的相对远近而具有立体视觉。简称体视。 C
若以50%渐晕点为界来决定线视场2 y
F
2 y 2B2F
f tanW2
f h d
250 f
2 y 500h d
W F
f 眼瞳
W3W2 W1 2a 2h
眼瞳
d
2024/10/8
第七章 光度学基础
14
讨论:
逢年过节,要买放大镜孝敬老人, 该如何选择其放大倍率?
2y h
2y 1
2y 1 d
(2)与照明光谱成份有关:单色光分辨率高(眼睛有色差); (3)与视网膜上成像位置有关,黄斑处分辨率最高。
对眼睛张角小物体的要借助望远镜或显微镜等仪器,仪器 应有适当的放大率,使能被仪器分辨的也能被眼睛分辨。
第8章:典型光学系统

物体位于明视距离处对人眼的张角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50mm,
r=−
两块密接透镜构成的放大镜
显微镜物镜物平面到像平面的距离称为共轭距。
适用于远视眼的视度调节
适用于近视眼的视度调节
F e
F F e
F
满足齐焦要求:调换物镜后,不需再调焦就能看到像——物镜共轭距不变加反射棱镜、平行平板
望远镜系统的结构
望远镜中的轴外光束走向
'tan '
o y f ω=−
视角放大率:
'tan '
f ω望远镜系统中平行于光轴的光线
(a)
(b)两类望远镜系统中的轴外光束走向(a)开普勒望远镜系统和(b)伽利略望远镜系统
开普勒式望远系统加入场镜的系统
=1:2.8
照相镜头可变光圈
孔径光阑探测器
视场光阑
01.22d λ=
艾里斑Airy disk
2
)实验系统相同,所用光波波长愈短则艾里斑愈小;刚能分辩的两个像点
min
0.15
≈
视觉细胞的直径,约5μm
角距离时人眼还
2mm
显微物镜的分辨率
'σβσ
=显微镜的几何景深
2''
x u δ≈Δ⋅弥散斑。
工程光学:第八章 典型的光学系统

一、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眼睛所能感受的光亮度的变化范围很大, 其比值可达 1012 :1。这是因为眼睛对不同 亮度条件有适应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眼 睛的适应。
适应是一种当周围照明条件发生变化时 眼睛所产生的状态变化过程,可分为对暗 适应和对亮适应两种,前者发生在自光亮 处到黑暗处的时候,后者发生在自黑暗处 到光亮处的时候。
据物理光学中衍射理论的分析可知,其极
限分辨角为 上式中
1.22 (8-3)
D
为物体辐射的波长,D为入瞳直径
三、眼睛的分辨力
若 以秒表示,D用毫米表示,则对波长
为0.00055mm的光而言,眼睛的极限分辨角 为
1.220.00055 206265 140
D
D
(秒)(8-4)
对于眼睛而言,上式中的D就是瞳孔直径,
第三节 显微镜系统
一、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
图8-7
第三节 显微镜系统
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其成像原理 如图8-7所示,它有二次成像过程。首先, 近距离物体经物镜成像在目镜的物方焦点 附近,再经目镜按放大镜的方式成像。
人眼直接在明视距离处观察物体时,有
tge
y 250
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时,按显微镜系统中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安科理学院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1
眼睛的光学成像特性
2
放大镜
3
显微镜系统
4
望远镜系统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5
目镜
6
摄影系统
7
投影系统
第一节 眼睛的光学成像特性
▪ 一、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1.视度调节 ➢2.瞳孔调节 ➢3.适应
第八章工程光学基础

图e为复消色差物镜,有阴影线的透镜, 是由特殊材料萤石制成, =90×,NA=1.3
图f为平视场复消色差物镜; =40×,NA=0.85
6. 简单显微镜的设计(拼搭) 例1 显= 50, 5, 目 10 要求物镜的物象距之和(共轭距)为 180mm。
矫正: 对于近视矫正采用眼前放一负透镜.使 其焦点恰好等于远点距. 对于远视矫正采用眼前放一正透镜.使 其焦点恰好等于远点距.
对于近视眼,配一负透镜f ’=-500mm 的镜片,无穷远物体能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 上。
镜片规格f ’=-500mm=-0.5米 几何光学中称之为
1 1 2 屈光度的镜片 f' 0.5m
定义:
经仪器后像高对人眼的 张角的正切 不用仪器时物对人眼张 角的正切 =视角放大率(视见放 大率)=
放大镜:
y f '放 250(mm ) y f '放 (mm ) 250
第三节 显微镜系统
为了观察近距离的微小物体,要求光学
系统有较高的视觉放大率,必须采用复杂的
组合光学系统,如显微镜系统。显微镜由物
满足上式的视觉放大率称为显微镜的有 效放大率。 若一显微镜上标明170/0.17;40/0.65,则 表明,显微物镜的放大率为40×,数值孔径 为0.65,适合于机械筒长170mm,物镜是对 玻璃厚度d=0.17mm的玻璃盖板校正像差的。 若要求显微镜的放大率为325×~650×,可以 用10×或15×的目镜。
2. 显微镜的线视场 显微镜的线视场取决于放在目镜前焦面 上的视场光阑的大小,物体经物镜就成像在 视场光阑上。设视场光阑直径为D,则显微 镜的线视场为
2y
工程光学第八章知识点

第八章典型光学系统●通常把光学系统分为10个大类:(1)望远镜系统(2)显微镜系统(3)摄影系统(4)投影系统(5)计量光学系统(6)测绘光学系统(7)物理光学系统(8)光谱系统(9)激光光学系统(10)特殊光学系统(光电系统、光纤系统等)第一节眼睛的光学成像特性1.眼睛的结构生理学上把眼睛看作一个器官眼睛包括角膜、水晶体、视网膜等部分人眼的光学构造:●角膜:由角质构成的透明的球面薄膜,厚度为0.55mm,折射率为1.3771;●前室:角膜后的空间,充满折射率为1.3774的水状液体;●虹彩:位于前室后,中间有一圆孔,称为瞳孔,它限制了进入人眼的光束口径,可随景物的亮暗随时进行大小调节;●水晶体:由多层薄膜组成的双凸透镜,中间硬外层软,各层折射率不同,中心为1.42,最外层为1.373,自然状态下其前表面半径为10.2mm,后表面半径为6mm,水晶体周围肌肉的紧张和松驰可改变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从而改变水晶体焦距;2.眼睛的视觉特性●应用光学把眼睛看作一个光学系统●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敏感度不同,就形成了视觉函数●人眼灵敏峰值波长在555nm(黄绿光)3.眼睛的调节和适应1.调节●眼睛成像系统对任意距离的物体自动调焦的过程称为眼睛的调节●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称为“远点”,远点距用lr表示,正常眼lr = ∞●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称为“近点”,近点距用lp表示,正常眼的近点距随年龄而变化●眼睛的调节能力用“视度”来表示,远点视度用R表示,近点视度用P表示:●11r pR Pl l= =(8-2)●视度的单位是“屈光度”,屈光度(D)等于以米为单位的距离的倒数,即1D=1m-1 ●如某人的近点为-0.5m,则用视度表示为P=1/(-0.5)=-2D●眼睛的调节能力A R P=-(8-3)●在正常照明条件下,眼睛观察近物最适宜的距离为-250mm,称为“明视距离”●在明视距离下观察物体,眼睛能长时间工作而不疲劳●年龄超过45岁后,眼睛的近点远于明视距离,这时称为老年性远视眼即老花眼2.适应●眼睛能在不同亮暗条件下观察物体,这种能力称为“适应”●眼睛瞳孔在外界光强变化时能自动改变孔径,白天瞳孔为2mm左右,夜晚为8mm左右●当光线较暗时,杆状细胞取代锥状细胞感光,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从暗处到亮处称为亮适应,适应较快;从亮处到暗处称为暗适应,需较长时间3.眼睛的缺陷与矫正●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处,即眼睛光学系统的像方焦点位于视网膜上●对于非正常眼来说,其远点位置发生变化●若远点位于眼前有限远处(lr <0),只能清晰接收发散光束,眼睛的像方焦点位于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眼●为了使近视眼的人能看清无限远点,须在近视眼前放置一负透镜,负透镜的像方焦点F ’与远点重合● f ’= lr●即负透镜的折光度与眼睛的视度相等●φ = R●折光度的单位为屈光度(D)●同理,若远点位于眼后有限远处(lr >0),只能清晰接收会聚光束,眼睛的像方焦点位于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眼。
工程光学-第八章-望远系统课件

入射窗和出射窗分别位于系统的物方和像方无限远,
分别与物平面和像平面重合。可消除渐晕。
→ 视场光阑半径
视场大小2 w: tg
F—f.→
10/12/2023
9
五、 望远镜的分辨率、有效和工作放大率
1、望远镜的分辨率
B
影响望远镜分辨率的因素
入瞳衍射效应 各类剩余像差 其它制造缺陷
A
均与物镜部分相关联, 衍射效应是主要因素。
划板大,放大率不能太大。
高斯型主要应用于普通光学自准直仪的光学系统。
10/12/2023
17
、阿贝型自准直平行光管
· 优点:光强度大,亮度损失小,10~15%,适用 于反射面弱,反射面小的情况。
· 缺点:它的一半视场被45 0棱镜遮挡,物镜孔径利 用率不高。
阿贝型应用于光学计的光学系统。
10/12/2023
一般天文望远镜的口径都很大,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在智利, 直径16米。美国最大的望远镜直径 为200英寸。
11
§8-2 望远物镜系统
1、望远物镜的技术参数
焦距 — —参与决定系统的视觉放大率和视场;
通光孔径——影响分辨率和工作放大率;
相对孔径
影响像面亮度和像差大小;
2、望远物镜的种类: (1).折射式;(2).折反式;(3).反射式
18
三、 双分划板型立方棱镜型自准直平行光管
优点: 视场不被遮挡;设置于目镜前面的分划板的 刻化线与自准直像(十字影像)形成反差区别, 便于观测; 目镜焦距短,放大率可以提高。
缺点: 光亮度损失较大,达50~60%。
10/12/2023
19
§8-5 平直度测量仪光路系统
10— 目镜:11一千分螺丝:12—读数鼓轮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 照明系统
8.3.1 显微系统的构成
• 照明系统+成像系统
• 成像系统= 物镜+目镜
8.3.2 显微镜成像系统工作原理
8.3.3 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一)
• 人眼直接观察物体 y y tg l D • 人眼观察显微镜的像
y' y x' f '物 y f '物 y y tg ' f '目 f '目 f '目 f '目 f '显
机上,还可以对显微镜的图像进行测量和实时处理,图
像的大小也可以通过CCD靶面上的象素面积计算出来
习题(P.174页第5题)
100
8.4 望远系统
• 望远系统的组成 • 望远系统的放大率 • 望远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 望远系统的分辨力
• 望远系统的有效放大率
• 望远系统的光束限制 • 望远镜的辅助系统
近视眼
-r
远视眼:
r
散光眼
第一子午面
-r
第二子午面 -r
8.4 人眼的分辨力
• 明视距离:人眼在近距离工作时的通常距离 250 MM.
• 分辨力:眼睛能分辩两个很靠近的点的能力称为眼睛的
分辨率。
• 最小分辨角:能够分辩的最近两点对眼睛的张角称为眼 睛的最小分辩角:60秒 • 最小分辨距离:在明视距离处( 250MM )最小分辨角对 应的线量:0.0725MM。
临界照明(阿贝照明)
• 光源 物面(特点:窗对窗)不均匀
• 优点:亮度高,结构简单 • 缺点:照度不均匀
把光源的像成在物平面上,可使物体最大程度的接收 到光源的照明。
柯勒明
两组镜头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屈光度D)
1
0.25
0
人眼的适应
眼睛能适应不同亮暗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
适应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前者发生 在由暗处到亮处时,适应时间大约几分钟; 后者发生在由亮处到暗处时,适应时间大 约30-60分钟。
人眼的分辨力
• 明视距离:人眼在近距离工作时的通常 距离 250 mm. • 分辨力:眼睛能分辩两个很靠近的点的 能力称为眼睛的分辨力。 • 最小分辨角:能够分辩的最近两点对眼 睛的张角称为眼睛的最小分辩角:60秒 • 最小分辨距离:在明视距离处(250mm) 最小分辨角对应的线量:0.0725mm。
工程光学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 眼睛光学系统 • 放大镜 • 显微系统 • 望远系统 • 投影系统 • 照相系统
第一节
眼睛的光学成像特性
简述 • 眼睛是一个完整的成像光学系统,它可 以独立成像,同时又可以作为目视光学 系统的一个分系统(接收器)。 • 眼睛作为成像系统的工作方式:将实物、 及被光学系统所成的实像、虚像成像在 眼底的视网膜上。
人眼与照相机
• 眼睛如同一只能自动变焦、自动 对焦和自动改变光圈大小的照相机。 • 从光学角度看,眼睛中三个最重 要的部分是水晶体、瞳孔和网膜, 它们分别对应与照相机中的镜头、 光阑和底片。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
结 构 与 成 像 眼睛 照相机
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个凸透镜)
瞳孔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缩小、倒立、实像
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 (或增大)时,增大(或 减小)晶状体的曲率以减 小(或增大)焦距,使物 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光圈 底片(有感光材料) 缩小、倒立、实像
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 (或减小)时,减小(或 增大)镜头到底片间的距 离,使物体在底片上成清 晰的像
调 节 作 用
人眼的调节(调焦、变焦)
• • • • • • 调节:眼睛通过睫状肌作用改变光焦度的大小 以看清不同距离物体的过程称为调节。 远点:眼睛睫状肌放松后能看清的最远点 远点距:用r表示,近视眼r<0,远视眼r>0 近点:眼睛睫状肌调节后能看清的最近点 近点距:用p表示 调节范围:用A表示
• 人眼直接观察物体
y y tg l D
• 人眼观察显微镜的像
y' y x' f '物 y f '物 y y tg ' f '目 f '目 f '目 f '目 f '显
• 显微镜的视放大率
tg ' y f '显 D tg y D f '显
放大镜的光束限制图
放大镜的像方视场角
K=1.0
tg '1 (h a ') / P '
K=0.5
tg ' h / P '
tg '2 (h a ') / P '
K=0
提高放大镜放大率的可能性
• 一般说,我们将 250 f ' 确定为 放大镜的视放大率。 • 放大率取决于焦距,与焦距成反比。 当单透镜的焦距不能减小时,放大率 受到限制,于是,有了显微镜。
D出 500 NA
显微镜的光束限制-视场光阑
• 显微镜要求无渐晕成像,因而视场光 阑须设臵在物镜实像平面上 。显微 镜的线视场为
2 y 2 y /
2 y 2 f etg
500 tg 2y
照明系统
• • • • 直接照明 反射式照明 透射照明 聚光镜照明 临界照明 柯勒照明
73 7.3 目 10
• 由此可知,使用一个8×的显微物镜即能 满足要求。
显微镜的有效放大率
• 有效放大率是对设计显微镜提出的技术 要求 • 有效放大率的确定原则: 被显微镜分辨的细节经显微镜放大后 也要能被人眼所分辨。
tg ' 0.0725 / D 0.0725 NA 250NA tg /D 0.61
第三节 显微系统
• • • • • • • 显微系统的构成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的视放大率 显微镜的分辨力 显微镜的有效放大率 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 照明系统
显微系统的构成
• 照明系统+成像系统
• 成像系统= 物镜+目镜
显微镜成像系统 工作原理
显微镜成像系统工作原理
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一)
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二)
• 显微镜为两次放大,放大率为两次放大的乘积
tg ' y ' f '目 y f '目 D 目 tg y D y D f '目
x' f '物 f '物
D 目 f '目
D D D f 物 f目 f 物 f目 f '显
• 解 人眼直接观察0.001mm的物体所对应 的视角为 0.001 6
tg e 250 4 10
人眼的视角分辨力为60〃,因此要求显 微镜的视放大率为 tg ' tg60"
tg 4 10
6
73
分析
• 如果使用10×的目镜,则根据公式可以 求得物镜的放大倍数为
巩膜
视轴
简约眼
眼睛简化成一个折射球面的模型称为简约眼
R5.56 R 9.7 n1.0 n1.33
F
F’
折射面曲率半径: 5.56mm 像方介质折射率:1.333 视网膜曲率半径: 9.7mm
物方焦距: -16.7mm 像方焦距: 22.26mm 光焦度: 59.88D
人眼成像的特性
• • • • 实物成实像,倒像 瞳孔大小可根据光的强弱变化1mm~8mm 视场大小:黄斑处6~8°,视网膜120° 人眼的感光域值:10-9勒克斯,相当于 30km处的一支蜡烛光,杆状细胞的作用。 • 人眼的辨色:锥状细胞的作用。
显微摄影系统-
显微镜与摄影系统组合
• 摄影物镜直接臵于目镜的后方,使目镜 所成的虚像,成像在照相底片或CCD上。
临界照明
• 光源 物面(特点:窗对窗)
• 优点:亮度高,结构简单 • 缺点:照度不均匀
柯勒照明
• 光源
• 集光镜
成像系统的入瞳(窗对瞳) 物面(瞳对窗)
• 优点:照度均匀 • 缺点:结构复杂
照明系统与成像系统的匹配
照明系统与成像系统的配合应注意两点 • 瞳窗要衔接,这样既能保证物体的照明 范围又可以充分利用光能 • 照明系统必须提供被照物体有足够的孔 径角,能满足成像系统的数值孔径,以 确保成像系统的性能。
人眼的瞄准精度
• 人眼认为标志对目标重合而实际未 重合的最大误差 。 • 瞄准精度与分辨力成正比,但不等 于分辨力。
分辩力和瞄准精度的区别
• 分辨力是对两个相对静止点的分辨能力 • 瞄准精度是对两个相对运动点重合程度的判 断能力。 • 两个概念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有
K
其中K >1,与瞄准方式有关
不同瞄准图案的瞄准精度
60' '
60' '
5 ~ 10' '
10' '
10 ~ 20' '
10' '
人眼的屈光度误差及其校正
•正常人眼完全放松时,眼睛的远点在无限 远,则称其为正常眼,反之,称为非正常 眼。非正常眼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 近视眼:远点距为负值,有限远 • 远视眼:远点距为正值,有限远 • 散光眼: 两个垂直子午面的远点距不 同
• 定义:通过目视光学仪器观察物体时, 其像对眼睛张角的正切与直接看物体时 物体对眼睛张角的正切之比 tg ' tg
• 视放大率是一种主观放大率,不同于前 面介绍的三种客观放大率。
放大镜的视放大率
• 当人眼直接观察物体时
y y tg l D
• 当人眼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时
y' f 'l ' y tg ' P'l ' P'l ' f 'n sin u
• NA:数值孔径 是光学系统的重要参数
提高显微镜分辨力的可能性
• 显微镜的分辨力主要取决于显微物镜的 数值孔径NA • 提高数值孔径的方法是增大孔径角,物 方孔径角U最大可达60°~70°,因此, 显微物镜属于大孔径系统。 • 提高数值孔径的另一方法是提高物方空 间的折射率,“油浸物镜”便是用于这 一目的。(如杉木油或二碘甲烷等), 可使数值孔径达到1.5 • 光学显微镜的极限分辨距约为λ/3。
显微镜应用的拓展
• 从对物体成像的特点来分,对近距离成 像的光学系统都可以归类于显微镜,近 代显微镜常在系统中加入其它镜组,以 扩大显微镜的功能。
筒长无限的显微物镜
物镜
辅助物镜
f2 ' y' y f1 '
• 优点:物镜和辅助物镜之间是平行光,有利 于装配和调整,可以在其间加入棱镜、滤光 片和偏振片,而不会引起像点位臵的变化及 产生双像、叠影等。
显微镜的分辨力
• 显微镜的分辨力取决于光学系统对光的衍 射状况。 根据瑞利判断,两个相邻像点之 间的间隔等于艾里斑的半径时,则能被光 学系统分辨。 a 0.61 / n 'sin u '
• 显微镜的分辨力用所能分辨的物方最小距 离表示 a 0.61 0.61 n' sin u'
n sin u NA
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
近视眼
无穷远的物体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