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联想教学促进历史复习论文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历史文化变迁的学科,内容广泛而繁杂。
要想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学生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传统的背诵记忆方式往往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界引入了“联想互动复习法”,通过创设情境,联想记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究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
一、“联想互动复习法”的基本原理联想互动复习法是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联想记忆”理论和教育学中的“情境教学”理论而提出的一种复习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创设情境和联想记忆,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与具体的事物、场景等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历史知识。
二、“联想互动复习法”的具体内容1.创设情境:通过给历史知识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进行联想记忆。
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可以设计一个“战国七雄争霸”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想象自己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智者,为七雄制定策略,来记忆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联想记忆:在创设的情境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
在“战国七雄争霸”的情境中,学生可以联想齐桓公的智谋和楚庄王的刚毅,来记忆他们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3.互动参与:在创设的情境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讨论、合作等形式,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战国七雄争霸”的情境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不同的战国七雄,让学生通过互动参与,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联想互动复习法”的实施效果1.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创设情境和联想记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复习。
2.提高学习效果:联想记忆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象化,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互动参与能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联想式教学方法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

首 先 , 以结 合 本 学 科 已学 知 识 进 行 教 学 , 历 可 温
史之“ 而知新。例如 , 故” 要讲 中国的改革开放 , 以 可
先 通 过 商 鞅 变 法 的 例 子 来 分 析 。 商鞅 变法 得 到 多 数
人的支持的史 实 , 学生体会 到商鞅 变法是 时代发 使 展 的需要 , 也是秦 国统一大业的需 要 , 符合大多数人 的利益。古今 同理 , 结合 当今我 国的改革 开放 宏伟
创造精神的有效方法 。在 历史教 学 中, 运用联 想式 教学方法 , 就是指教 师在帮助学 生建立 相对完 整 的
知 识 体 系 和 弄 清 历 史 事 件 之 间 的 内 在 联 系 的前 提 下, 引导 学 生 就 某 一 问 题 进 行 灵 活 的 、 放 的 联 想 、 开 迁 移 和 重组 , 加 深 其 对 知 识 的理 解 或 说 明 新 的 问 以
以增 强 他 们 保 护 中华 文 化 遗 产 的 责 任 意识 。 利 用 联 想 式 教 学 方 法 进 行 历 史 教 学 , 利 于 发 有
历史时刻在我们 身边 , 并不是 高不可 攀 的东西。那
么 , 历 史 教 学 中如 何 运 用联 想式 教学 法 呢 ?下 面 , 在
我就结合 自己在历史教学 中的具体做法谈一点粗浅
历史 教 学 的 内容 是 丰 富 多 彩 的 , 治 、 济 、 政 经 军 事、 学、 文 自然 科 学 等 都 有 历 史 的 影 子 。 历史 知识 与
青少年 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 , 因此 , 历史教学过程 应该是多姿多彩 的, 在教学过 程 中老 师要善 于进行 正确 的引导 。联想式教学 方法 是符合青 少年心 理 ,
历史论文:利用联想法复习历史

历史论文:利用联想法复习历史摘要: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互相关联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会产生影响,都不能孤立存在。
因此,如果合理地运用联想,就可以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使历史复习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
关键词:历史;联想;影响;复习;效果在历史复习中,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系统、整体地复习,因为历史中的事件太多,但是如果学生学会利用联想,就可以启动联想教学的载体,在复习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飞翔。
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
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金钥匙。
历史复习是在学生经过许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这些历史事件是有联系的,所以,在历史复习中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是可行且很必要的。
联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整体思维能力,可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笔者就多年的实践谈谈联想法的几个方面。
一、整体联想正如历史是连续的整体的一样,历史知识同样也是一个整体,它是由点线面所组合而成的知识整体。
在复习历史知识时,不能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而是要抓住知识范围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的看似毫不相干的历史事件、概念及结论等串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来把握,这样,才能把历史知识掌握全面。
比如,复习中国古代历史部分,要把握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每个面,如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等,然后以各个面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为一条条主线,用线串起随着时间发展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完整体系。
这样,在复习时,就能由一个历史事件,一个“点”联想到一条“线”,然后再由这条“线”联想到“面”,再由多个“面”联想到整个历史,这样的联想就是整体联想,可以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件时,不会轻易忘掉一些微小不重要的史实。
依托联想优化历史复习效果

··ª«¬DT`aAB§®◇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 范 俊在哲学学习中,我们知道“世界是联系的”。
对于历史学习来说,亦是如此。
鉴于历史学习的特点,以及传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借助联系法,优化历史高效复习。
一、整体联想的复习方法历史知识看似琐碎,但这些琐碎的历史知识,通过点、线、面等串联起来,能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孤立、单纯地记忆几个历史知识点,不仅容易遗忘,也无法真正学好历史,难以满足当前历史高考的要求。
就当前的历史高考来说,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应明确各个历史现象、历史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其整合到一起,最终形成综合性、整体性的认知。
鉴于此,就可实施整体联想的复习方法。
第一,以历史基本知识点进行联想。
例如,在对“美国83独立战争”的复习中,就以莱克星顿枪声、大陆会议、独立宣言、萨拉托加大捷等历史事件作为知识点,串联知识点,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影响等,真正提升历史复习的效果。
第二,以历史线索展开复习。
例如,在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的复习中,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展开联想,将西汉的编户制、北魏的租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清朝的“地丁银”串联起来。
如此,学生就可在联想中,将中国古代的税制内容串联起来,真正强化复习的效果。
第三,以历史知识的面展开联想。
在历史的联想复习中,还可以某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整体内容进行联想。
例如,在对中国近代史内容进行复习的时候,就结合三条线索,即: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等,将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了整合。
二、纵横联想复习从历史学科的特点上来说,历史知识处于纵横联系中,最终形成了复杂、统一的历史整体。
鉴于此,在对历史进行84··复习的时候,就可坚持纵横联系的方式展开联想。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摘要】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是一种新型的复习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入手,探讨了联想互动复习法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应用举例展示了其实际效果。
文章还分析了联想互动复习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供了实践指导。
结尾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展望未来联想互动复习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种新型的复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引言、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正文、概念、特点、应用举例、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实践指导、结论、总结回顾、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历史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的内容通常较为繁杂,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和记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联想互动复习法应运而生。
联想互动复习法是一种通过联想和互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复习方法,通过将历史事件、人物等内容与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进行联系,让学生在联想中记忆,从而更容易地掌握历史知识。
通过开展对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的探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复习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学习效果,为高中历史学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分析了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旨在探讨该复习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总结其优缺点,并提出相关的实践指导,从而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联想互动复习法”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举例进行具体分析,能够深入了解这一复习方法的本质和作用机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帮助。
结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和实践指导的探讨,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这一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1. 引言1.1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高中历史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如何有效地复习历史知识成为了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一复习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并从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效果评估、案例分析和学生反馈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一复习方法的研究,可以为高中历史复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理论基础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心智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思考来构建知识结构。
联想互动复习法就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 联想记忆原理:联想记忆是一种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记忆的方法。
联想互动复习法借鉴联想记忆原理,通过给历史知识注入生动形象的联想符号或场景,帮助学生建立关联,提高记忆效果。
3. 情感教育理论:情感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情感激励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联想互动复习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增强学习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效果。
4. 教学设计理论: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设计理论,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的联想互动复习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2.2 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是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要设计具体的复习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集体复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回忆。
可以设计一些图片或文字提示,让学生进行联想,从而深入记忆历史知识。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工具进行互动复习。
通过让学生观看历史视频、参与在线答题等方式,使复习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初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

、
何 为历 史“ 联 想互 动 复 习法”
动 ” 便 产 生 了奇妙 的“ 化 学 反应 ” 。“ 联想 ” 是 个 体 何谓“ 联想” ?联 想 有 两 方 面 的含 义 : 一 是 由 反应 , “ 互动” 是 课 堂 各 要 素 之 间 的 集 体 反 应 。 在 传 统 的 复 习课 中 , 不乏 师生 间 的互 动 , 但 是 这 种 互 动 要 么没 有 赋 予学 生 联想 的空 间 , 要 么 没 有 合
理 的 “ 生 生 互 动 ” 。 而 目前 流 行 的 某 些 “ 课 改 课 ”
江畚 教 行吨 .
于某 人 或 某 物 而想 起 其他 相 关 的人 和 事 物 ; 二 是
由 于 某 概 念 而 想 起 其 他 相 关 的 概 念 。联 想 学 习 法
就是 通 过 联想 进 行 记忆 、 思考 、 比较 , 并 借 此 沟 通
某 个 问题 后 , 立 刻  ̄ , t - z l , 组 成 员 展 开 互 动 。 一 阵 讨
及彼 、 由浅 到 深 、 由简 单 到 复杂 、 由 点 到 线 进 而 到 面 到体 的心 理活 动过 程 。『 2 】 何 谓“ 互 动” ?课 堂 “ 互 动 ” 是 调 动 参 与 课 堂
相 互联 系 , 缺一 不 可。合 理使 用“ 联 想” 和“ 互 动 ”, 对 提 高 初 中 历 史 复 习 课 的 课 堂 效 率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
关键 词 : 初 中历 史 ; 联 想 互动 复 习法 ; 课 堂 教 学
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历史教师论文 浅议初中历史复习课中联想教学的实践与意义

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浅议初中历史复习课中联想教学的实践与意义关键词:联想教学;时间;历史人物;历史地图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①]而在复习课中更要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
联想教学是复习课中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有着重要重要,下面我在谈谈联想教学在复习课中的一些实践。
一、以时间为轴线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历史首先要掌握“具体时空条件”,时间也就成为联想教学的一大线索。
例如,在复习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同样是1689年,中国同沙俄签订了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的记住两个法律文件,同时又可以对比出两个国家一个是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将要达到顶峰,由此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对外战争多次战败的原因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做了铺垫,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必然性。
又如在复习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弄明白改革开放开端是什么时候?并且引导学生如何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分为几个时期?二、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构成历史的四大要素:事件、地点、人物、事件。
因为有了历史人物,所以历史是鲜活的,有特色的。
历史人物在历史潮流中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教学更符合初中生形象思维丰富这一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联想教学促进历史复习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
历史事件和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别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一种联系就可以导致一种联想。
乘着联想的翅膀,启动联想教学的载体,在复习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飞翔。
联想是指由人的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相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
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
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回忆大门的金钥匙。
历史复习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刺激物”(即历史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且当今历史考试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以及能力的考查,是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及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同时,还可以使历史课上得丰富多彩、活泼有趣,从而增强复习教学效果。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
若只掌握零碎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
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
整的学科体系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
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
如复习世界近代史,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展开联想教学:1.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
2.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
3.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
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
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
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
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
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
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教案)来表示。
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
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
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微观纵横联想。
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
“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
“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宏观纵横联想。
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
“纵”是从时间上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领域各方面的历史现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
“横”是从空间上找出同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
阶段性纵横联想。
在复习时联想到某一历史阶段或时期的历史知识之间的有关联系,使知识结成有机整体。
“纵”是要理出明朗的线索。
“横”是要搭起整体框架,扩大视野。
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
深化教材,启发思维,提高能力。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作用、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
以时间为轴线,把中外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展现在历史发展屏幕上,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单国联想。
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历史。
如复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就可引导学生联想1905年俄国革命。
又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
多国联想。
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历史。
如复习1919年“共产国际”时,引导学生联想:苏俄粉碎协约国进攻,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爆发独立运动,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黎和会。
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古今联想
鉴古察今,学史明理。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
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由今溯古,强调重点。
如当前重视法制建设,就要加强对韩非、中国近代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英国《权利法案》等史实的联想复习。
又如1997年7月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由此引导学生追溯联想“香港问题”的由来:1841年英军武力占领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日本战败后仍归英);80年代签署《联合声明》,洗刷民族耻辱。
这样对香港问题就一目了然。
总之,历史复习需要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古今联想,形成一个立体的复习交叉网。
这样,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将会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