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2相互作用第1讲力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重心
弹力
1.产生条件 形变 ;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弹力和形变 接触 ;(2)发生_________ (1)两物体_________ 产生 ,同时_________ 消失 同时_________ 。 2.弹力的方向 沿绳和线 指向它们收缩趋势的方向。 (1)轻绳和细线的拉力____________ 垂直于平面 若是曲面则垂直 (2)点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接触处的弹力________________( 被压或被支持 的物体。 于接触处的公切面)指向_________________ 中心轴线 指向恢复原长的方向。 (3)弹簧的弹力方向:总是沿_____________
4.大小 μFN 。 压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 成正比,即:Ff=_________ 5.方向 相对运动方向 相反。 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_______________
静摩擦力
1.产生
相对运动趋势 时产生的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 2.作用效果 相对运动趋势 的作用。 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_______________ 3.产生条件 挤压 相对运动趋势 ;(3)____________ 接触面粗糙 。 (1)相互接触且_________ ;(2)有_____________
杆的拉力(或压力)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如图所示,在一个正方体的盒子中放有一个质量 分布均匀的小球,小球的直径恰好和盒子内表面正方体的边长 相等,盒子沿倾角为 α 的固定斜面滑动,不计一切摩擦,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 51342130 ( A ) A.无论盒子沿斜面上滑还是下滑,球都仅对盒子的下底面有压力 B.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右侧面有压力 C.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 D.盒子沿斜面上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温习 第二章节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弹力讲义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温习 第二章节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弹力讲义

答案 (1)200 N (2)173 N,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与物体相连的轻绳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 力,取C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由FAC sin 30°=FCD=Mg得: FAC=2Mg=2×10×10 N=200 N (2)由FAC cos 30°-FC=0 解得FC=2Mg cos 30°= 3Mg≈173 N 方向水平向右
轻弹簧
轻杆
0 拉伸形变
0 拉伸形变
0
0
拉伸形变、压缩形 拉伸形变、压缩形变、

弯曲形变
微小,可忽略 较大,不可忽略 较大,不可忽略 微小,可忽略
沿着绳,指向 沿着绳,指向 沿着弹簧,指向弹 既能沿着杆,也可以跟 绳收缩的方向 绳收缩的方向 簧恢复原长的方向 杆成任意角度
可以突变
不能突变
不能突变
可以突变
3-1 如图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 质量为10 kg的物体,∠ACB=30°,g取10 m/s2,求: (1)轻绳AC段的张力FAC的大小; (2)横梁BC对C端的支持力大小及方向。
答案 (1)100 N (2)100 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
解析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判断,与物体相连的轻绳的 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取C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所示。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g的变化:重力加速度g会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4.方向:⑧ 竖直 向下。 5.重心 (1)定义:为了研究方便而人为认定的重力的作用点。 (2)位置确定 a.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⑨ 几何中心 。 b.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⑩ 悬挂法 确定。

2018高考物理新课标总复习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2018高考物理新课标总复习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A.B
受到的摩擦力增加了
2 2 mg
B.推力
F
增大了
2 2 mg
C.推力 F 增大了 2mg
D.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 mg
[审题突破] (1)B 在 A 上恰能匀速下滑,则 μ=______.放 上 C 后,B 对 A 的压力增大了________,则摩擦力增大了 ________. (2)放上 C 后,将 B、C 作为一个整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 力增大了________. (3)将 A、B、C 作为整体,A 受地面的摩擦力等于推力 F 的 ______分力.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 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___正__比__________.
2.表达式:F=kx. (1)k是弹簧的____劲__度__系__数_____,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 __自__身__性__质_______决定. (2)x是弹簧长度的___变__化__量___,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4.(多选)有关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D )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 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 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D.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 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于原长,A 恰好静止.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拉 A,直到 B
刚要离开挡板 C,则此过程中物块 A 的位移大小为(弹簧始
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D )
A.mkg
mgsin θ
B. k
2mg C. k
2mgsin θ
D. k
[审题突破] (1)“弹簧处于原长,A 恰好静止”,则 A 所受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______________. (2)A、B 完全相同,则 B 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________. (3)B 刚好要离开挡板 C,则弹簧的弹力等于____________.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2 相互作用 第1讲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pptx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2 相互作用 第1讲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pptx

滑动摩擦力 两相对滑动的物体间的摩擦
力 ①接触面粗糙 ②接触处有弹力 ③有相对运动 大小:f=μFN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7
• 2.摩擦力与弹力的依存关系 •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物体间一定有___弹_力____,两物体间有
弹力,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对力的概念的考查](多选)(2017届甘肃名校统测)关于力,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3
第1讲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考纲解读】1.理解重力的大小、方向和重心的概念;2. 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3.理解 胡克定律并能计算弹簧弹力的大小;4.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 擦力的方向判断和大小的计算.
4
•考点O 讲堂梳理自查
• 一、力 • 1.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_相__互___作用. •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_形__变___;改变物体的
____运__动_状__态__. • 二、重力 • 1.重力: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总是
____竖_直__向_下__.大小:G=mg. • 2.重心: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
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5
• 三、弹力 • 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恢_复__原_状___,对与它
___自_身__性_质___决定;x是弹簧长度的__变_化__量____,不是弹簧形 变以后的长度.
6
• 四、摩擦力 • 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 定义
产生 条件
大小 方向 作用效

静摩擦力
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一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一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考查的大部分内容和考题;
(3)力的合成与分解;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如动态平衡、极值求解等
[小题快练] 1.判断题 (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 ) (2)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 ) (3)F=kx 中 x 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 ) (4)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 ) (5)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6)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 ) (7)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
解析:对小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重力 mg、容 器的支持力 FN 和摩擦力 Ff,由平衡条件得知,摩擦力 Ff= mgcos θ.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没有其他外力,则 由平衡条件得知 Ff′=0,故 C 正确.
答案:C
4.(2017· 江苏镇江三校联考)用质量为 M 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 m 的白 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 F 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则此时黑板对白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目录
CONTENTS
1
抓基础·双基夯实 研考向·考点探究
随堂练·知能提升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一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2 3 4
课后练·知能提升
考点内容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 静摩擦力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要求 Ⅰ Ⅰ Ⅰ Ⅱ
高考命题统计 2014 2015 2016
Ⅰ卷T206分
题组突破
μm1g A.L+ k μm2g C.L+ k
B.L+
μm1+m2g k
μm1-m2g D.L+ k
考点一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二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教学目标】1、理解力的物质性、相互性及矢量性,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及三要素2、知道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及重心的概念。

3、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判断,及弹簧的弹力的大小计算。

4、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判断,及摩擦的大小计算。

【重、难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2、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和方向判断【知识梳理】一、弹力1.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1);(2)。

3.胡克定律:F = kx ,式中的k被称为,它的单位是,它由决定;式中的x是弹簧的。

二、摩擦力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摩擦力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 )(2)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等于μF N.( )(3)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 )(4)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一条线上.( )(5)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 )(6)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比如放在倾斜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向上运动的物体.( )典例精析考点一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1.弹力有无判断的“三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方向:(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例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

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例2、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现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列图所示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弹力方向的判定技巧和易错提醒1.技巧点拨轻绳和有固定转轴轻杆的相同点是弹力的方向是沿绳和沿杆的,但轻绳只能提供拉力,轻杆既可以提供拉力也可以提供支持力.2.易错提醒(1)易错误地将跨过光滑滑轮、杆、挂钩的同一段绳当两段绳处理,认为张力不同;(2)易错误地认为任何情况下杆的弹力一定沿杆.考点二弹力的分析与计算计算弹力的四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计算;(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计算;(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4)根据动能定理计算。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基础课1重力弹力课件高三全册物理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基础课1重力弹力课件高三全册物理课件

2021/12/13
第九页,共四十页。
判一判|——易混易错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 )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 ) (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 ) (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 ) (5)F=kx 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 (6)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 ) (7)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 ) (8)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 )
3.方向:总是 ___竖_直__向__下____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 ____质__量______分布和 _____形_状_____有关.
2021/12/13
第六页,共四十页。
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____形__状_(_x_ín_g_z_hu或àn) _____体__积__(t_ǐj_ī)_的变化叫形变.
2021/12/13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板块 考点突破 二
记要点、练高分、考点通 关
2021/12/13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考点一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自主练透
|记要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多用来
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反 思 总 结 |
杆弹力的“按需提供”
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来确定,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
大小和方向,杆就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弹力.
2021/12/13

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上课课件)

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上课课件)
左.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 力为( )
A.10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 D.0
解析:当物体受F1、F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时,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 N,可 知最大静摩擦力Ffmax≥8 N.当撤去力F1后,F2=2 N<Ffmax,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 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物体 上的F2等大反向.C正确. 答案: C
与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 乙对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故选项C正 确,选项D错误.
答案: AC
变式训练
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
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为( )
A.μF
B.μF+G
C.G
D. √F2+G2
解析:由Ff=μFN得Ff=μF,A正确,B错误;由竖直方 向二力平衡得F=G,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一、对力的认识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性质 (1)物质性 (2)相互性 (3)矢量性 (4)独立性
二、重力
三、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 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动-静 “突变”
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做减速 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 将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或滑动摩 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滑动摩擦力、动 摩擦因数、静摩 擦力 形变、弹性、胡 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
要求 Ⅰ
Ⅰ Ⅰ Ⅱ
新课标卷真题
命题热点
2013Ⅰ卷22题 2014Ⅰ卷17题
相互作用主要考查力的产生 条件、力的大小方向的判断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 件的应用、动态平衡问题的 分析、连接体问题的分析. 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整体法 与隔离法、假设法、正交分 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等效 思想等.
内容
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二:探究弹 力和弹簧伸长的 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 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
要求 Ⅱ
新课标卷真题
命题热点
2016Ⅰ卷19题 2016Ⅱ卷14题 2016Ⅲ卷17题 2012Ⅰ卷16、24

2014Ⅱ卷23题
受力分析是分析解答物 理问题的基本功,物体平衡 考查的模型一般为叠加体、 连接体(轻绳连接、轻杆连 接、轻弹簧连接)、死结模 型、滑轮模型(活结模型)、 轻弹簧模型等,可能单独以 选择题形式考查,又或在实 验、计算题中综合考查.
____竖_直__向_下__.大小:G=mg. • 2.重心: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
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 三、弹力 • 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恢_复__原_状___,对与它
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 产生的条件:两物体__相_互__接_触____;发生__弹_性__形_变____.方向
第1讲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考纲解读】1.理解重力的大小、方向和重心的概念;2. 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3.理解 胡克定律并能计算弹簧弹考点O 讲堂梳理自查
• 一、力 • 1.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_相__互___作用. • 2_.__作_运_用_动_状效__态果__:.使物体发生_形__变___;改变物体的 • 二、重力 • 1.重力: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总是
与物体形变方向__相__反___.
• 2跟.弹胡簧克伸定长律(或:缩弹短簧)发的生长弹度性x成形_正变_比_时__,_.弹即簧F的=弹kx力. 的大小F • 说明:k是弹簧的__劲__度_系__数___,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
___自_身__性_质___决定;x是弹簧长度的__变_化__量____,不是弹簧形 变以后的长度.
【解析】对小球 b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弹簧 B 的弹力 FB=mbg. 对小球 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弹簧 A 的拉力 FAcos 60°=(ma+mb)g,F 绳=FAsin 60°. 又 mb=2ma,FA=3FB,F 绳= 23FA=323FB.由胡克定律有 FA=kAx,FB=kBx,得 kA=3kB,故选项 A 正确.
• 2.[对重力的概念考查](2017年辽宁沈阳检测)如图,某小 朋友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 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B.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 • C.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 D.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 【答案】C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 2.摩擦力与弹力的依存关系 •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物体间一定有___弹_力____,两物体间有
弹力,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 1.[对力的概念的考查](多选)(2017届甘肃名校统测)关于力,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拳击运动员一记重拳出击,被对手躲过,运动员施加的力没有受力 物体
• 3.[对胡克定律的考查](2017届吉林长春检测)如图所示, 小球a的质量为小球b质量的一半,分别与轻弹簧A、B和轻 绳相连接并处于平衡状态.轻弹簧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 轻弹簧A、B伸长量刚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轻弹簧A、B的劲度系数之比为3∶1 • B.轻弹簧A、B的劲度系数之比为2∶1 • C.轻绳上拉力与轻弹簧A上拉力大小之比为2∶1 • D.轻绳上拉力与轻弹簧B上拉力大小之比为1∶1 • 【答案】A
• 四、摩擦力 • 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 定义
产生 条件
大小 方向 作用效

静摩擦力
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①接触面粗糙 ②接触处有弹力 ③有相对运动趋势 大小:0<f≤fm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 势的方向相反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 势
滑动摩擦力 两相对滑动的物体间的摩擦
力 ①接触面粗糙 ②接触处有弹力 ③有相对运动 大小:f=μFN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
•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力的作用 • C.重力、弹力、摩擦力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动力、阻力、压力、支
持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 D.同一物体,放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小于放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重力 • 【答案】BC
• 【解析】因为任何力都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施力物体和 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拳击运动员虽然没有击中对手,但却打在 了空气上,故其受力物体是空气,所以A项错误;地球与太阳没有接触, 但它们之间却有引力的作用,可见,有的力并不需要两个物体直接接 触,B项正确;C项中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因为效果力是按力的作用效 果定义的,而性质力是按力的本身的性质定义的,所以重力、弹力、 摩擦力是性质力,而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是效果力;D项中同一 物体放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与放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重力是相等的,但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不同的,故D项错误.
• 【解析】根据平衡条件,依据相互作用力的内容,及力的 合成与分解方法,并依据摩擦力产生条件,即可求解.石 块b对a的支持力与其对a的静摩擦力的合力,跟a受到的重 力是平衡力,故A项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故B项错误; 选取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则石块c对b的作用 力与其重力平衡,则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C项 正确;以三块作为整体研究,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 摩擦力,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