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从《李小龙传奇》看中国武术的发展

21 0 0年 6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uolf h eg nvri N t a i c dtn o rao in i sy( a rl ce e i ) Cf U e t u S n E i o
V0 _ 6 . l 2 No 6
一
百年 的繁荣 昌盛 ;98年中央 国术馆的成立 更是 12 掀起 了现代 中国武术发展的高潮 …… 《 李小龙传 奇》 中再现了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艰辛历程和中国 武术 走 出 国 门在 世界 创 造奇迹 的不 易. 小 龙创 在李 立截 拳道 的过程 中 , 在不 断汲取 中国武 术 和中 国 他 文化 的精华 的同时也学 习 了拳击 、 空手 道 、 剑 、 击 菲 律宾拳等搏击术并很好的将它们有选择地融人到 了截拳 道 当 中 , 创造 了一个 个令 世界 武术 界 叹为 并 观止的奇迹 . 至今为止 , 国军 队、 美 警察 的训练 内容 还 是 以截拳道 为主 . 22 中国武术 走 出国 门迎 接下 一 个发 展 的高 峰必 . 须 敞开胸 怀 , 续兼 容 、 继 创新 自建 国至今 , 中国武术 的发展 探讨 和尝试 从来 没有停止过 ,然而却迎来了当今发展的瓶颈期. 主 要 原 因在 于当今人 们丧失 了“ 花拳 +螳 螂 拳 =梅 梅 花螳 螂 ” 的那 种勇 气 , 味 的墨 守成 规走 老 辈人 的 一 老路 . 习武 过程 中 , 在 曾多 次 听人 讲 到 传 统 的东 西 是 如何 如何 的好 , 而一 味遵循 前 辈人 的老 路而不 然 去 尝试 创 新 和发 展 这些 文化 的精华 就 是 一 种 悲哀 了. 辈人 的技 法确 实 精 湛 , 辈 人 的 遗 产 确实 丰 老 老 厚 , 而 在 民族 文化 日益 国际 化发 展 的今 天 , 国 然 中 武术的推广 已经明显的落后于跆拳道 、 空手道等其 它搏击 术 了 . 习 国外 搏击 术 的技 术 、 学 方法 并 吸 收 、 兼容到中国武术 中来才能更好 的带动武术 的深层
从霍元甲、李小龙谈中国武术技击的发展

霍元 甲、 李小 龙 两 位 大 师 的 武 学 理念 都 包 含 着 返 璞 归 真 、 回 归 自然 的思 想 , 寻着 武 术 技 击 最 朴 素 、 本 真 的 内涵 。 随 着社 追 最
会 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现代社会赋予 了武术技击新的内涵与 生命力 , 但返璞归真、 回归 自然仍将是武术技击未来的发展趋势 之一 。 或许我们看见 的依 旧是惊心动魄的“ 殊死相搏 ”但是人们 ,
已 经 有 了驾 驭 这 种 技 击 形 式 的 能力 ,使 得 武 术 技 击 不 会 偏 离 和 谐 自然的生活 目标 。 经过周而复始的洗礼 , 武术技击羽翼更加丰 满, 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夺 目的光芒。 回归 自然 , 是武术技击
武 术 技击 在苦 苦 追 寻 发 展 的道 路 上 并 非 一 帆 风顺 。 随 着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发展 , 界 文 化 格 局 出 现 了多 元 化 的趋 势 , 西 世 中
武术宗师 , 致力于对武术哲学 、 武术改革 的研究 , 创立了截拳 并
道。 他是打人好莱坞的首位华人 , 也是将中国功夫传播 到全世界 的第 一 人 。 他将 K n F 功 夫 ) u g u( 一词 写 入 了英 文词 典 , 拍 摄 了 并 《 精武f ) 1 等多部功夫 电影 , 在全球拥有近 3 0亿影迷 , 据说毛泽 东 主席 也 喜欢 看 他 的 电影 。
育学校”培养武术人才 , 又将学校改名为“ , 后 精武体育会 ”孙 中 。
山先 生 非 常 推 崇霍 元 甲 “ 使 国强 , 人 人 习 武 不 可 ” 欲 非 的信 念 和
将 霍 家 拳公 诸 于世 的高 风亮 节 , 笔 写 下 了 “ 武精 神 ” 亲 尚 四个 大
真实的斗士布鲁斯李的武术传奇

真实的斗士布鲁斯李的武术传奇斗士布鲁斯·李(Bruce Lee)是武术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和对于武术的影响至今仍然深入人心。
布鲁斯·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武术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导演和哲学家。
本文将探讨布鲁斯·李的生平和他对武术世界的重要贡献。
布鲁斯·李于1940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父亲是华人武术家李小龙,母亲是一位华裔德国人。
布鲁斯·李从小就接触到了武术,并迅速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在他的父亲的指导下,他开始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武术技巧,包括咏春拳、太极拳和截拳道等。
年轻的布鲁斯·李很快展示了他的才华,在1960年代初期开始为电影和电视剧担任演员,并逐渐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
他的武术技巧和个人魅力使他在观众中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布鲁斯·李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在好莱坞取得更多的成功,并为此努力奋斗。
在他的演艺事业的同时,布鲁斯·李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武术技巧。
他认为传统的武术训练方法不够实用,因此他开始研究和发展截拳道。
截拳道强调快速、直接和实用的技术,以便在真实的战斗中能够更有效地击败对手。
布鲁斯·李的截拳道理论和训练方法对于整个武术界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许多武术家都受到了他的启发。
布鲁斯·李不仅对于武术技巧有着深入的理解,他也对于哲学和心灵成长非常感兴趣。
他相信一个人应该通过修身养性来寻求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他提倡自我探索和自我提升,并且强调在生活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布鲁斯·李的哲学观点和人生态度对于他的追随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他传奇的一部分。
尽管布鲁斯·李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2年,但他的贡献和影响力却长远而深远。
他的电影作品和武术教学让他成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人物,他的卓越表现和无与伦比的武术技巧令人赞叹。
布鲁斯·李的对于武术界的影响至今仍然被广泛讨论和研究,他的武术传奇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现代好学的名人故事

现代好学的名人故事
李小龙:现代好学的名人故事
李小龙,一个广受喜爱且备受尊敬的现代名人,他的故事展示了他对学习的狂热和不懈追求的精神。
李小龙被公认为武术界的偶像和电影界的传奇,但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持续学习的追求。
李小龙从小对武术充满了热爱。
他在年轻时开始学习并精通了许多不同的武术技巧。
然而,李小龙并不满足于只掌握某个特定的流派或技巧,而是对各种不同的武术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和领悟。
他游览世界各地,学习并融合了中国、美国、菲律宾等地的多种武术术式。
他将这些不同的技巧和哲学理念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他独特的截拳道。
除了武术,李小龙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也毫不松懈。
他广泛涉猎哲学、文学、心理学等学科,并通过不断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他相信自己可以从各个领域中吸取灵感,并将其应用到武术以及其他方面的生活中。
他相信持续学习是成功的关键。
李小龙作为一个好学的名人,不仅仅在学习上有深入的追求,他还努力地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他人。
他开设了武术学校,并与学生分享他的经验和理念。
他试图唤起人们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并鼓励他人不断进取。
他的教育理念超越了武术,成为了人们为之努力追求的心态和方式。
总的来说,李小龙的故事是一个现代好学的名人的典范。
他的努力、热情和持续学习的精神是我们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通过他的例子,我们被激励去追求知识、不断学习、发展我们自己,并用所学来影响和激励他人。
关于李小龙的演讲稿

关于李小龙的演讲稿李小龙,一个传奇的名字,一个永远的传奇。
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武打演员,更是一位思想者,一位哲学家。
他的一生,无愧于他所倡导的“活出自我”的理念。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李小龙的思想和精神,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李小龙对于武术的贡献。
他不仅在影视作品中展现出了精湛的功夫,更是在武术界推动了一场革命。
他提倡“没有固定的招式,只有灵活的应变”,这一理念对于当时的武术界来说是一种颠覆。
他的“截拳道”理念,强调快速、直接、高效的原则,使得武术不再是僵化的套路,而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
这种理念对于当今的武术界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李小龙是武术界的一位先驱者和领袖。
其次,李小龙在思想和哲学上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提出了“自我实现”的理念,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活出真正的自己。
他反对盲目的从众和墨守成规,主张在不断的实践和思考中,找到自己独特的道路。
他的这种思想观念,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在追求名利和物质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而李小龙的思想则提醒我们,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坚定的信念,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李小龙的坚韧和毅力。
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不怕慢,就怕站”的理念,他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最终成为了一代武打巨星。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总之,李小龙是一个永远的传奇,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他在武术、思想和人生道路上的贡献,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让我们向李小龙学习,活出真正的自我,坚持不懈,追求自我实现,成为更好的自己! Thank you!。
【名人故事】功夫皇帝李小龙的传奇故事

【名人故事】功夫皇帝李小龙的传奇故事李小龙,原名李振藩,是中国功夫界的传奇巨星,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功夫明星之一。
他的名字成为了中国功夫电影的代名词,他拍摄的电影作品和个人理念都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李小龙于1940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他的父亲是中国廣東人,母亲是美国华裔。
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出色的武术天赋,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耐心刻苦的训练,在武术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正是在李小龙的努力下,中国功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他开创了自己的功夫风格,将西方体能训练和东方武术结合,形成了独特而富有张力的风格,这对于中国功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73年,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猛龙过江》在全球上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使他成为了全球电影史上最受欢迎的功夫明星之一。
他的武打动作速度快,力度大,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美感,使观众们为之倾倒。
他的电影作品在中国和全球都享有盛誉,更重要的是他的市场价值与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加。
命运对李小龙来说是残酷的。
在1973年《猛龙过江》的成功之后,他突然在1973年7月20日因脑水肿病发作而去世,年仅32岁。
他的突然离世给家人和粉丝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让整个世界沉浸在悲伤之中。
他的离世是功夫电影界的巨大损失。
李小龙的事业并没有就此结束,他的精神和对功夫的热爱一直在激励着人们。
他的理念“拳脚无争”强调了和平与协调的重要性,他提倡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一代功夫明星。
他创立的截拳道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践。
如今,李小龙的传奇故事仍然激励着人们追求卓越。
他不仅仅是一位功夫明星,更是一位引领时代的先知,他的努力和奉献为中国功夫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电影作品和个人理念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并引领着中国功夫发展的方向。
李小龙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热爱和追求卓越的心,就能创造奇迹。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向前,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电影李小龙与我观后感

电影李小龙与我观后感电影《李小龙与我》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讲述了一位伟大的武术家李小龙的成长历程和对他人生的影响。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受启发,从中感受到了李小龙的独特魅力和他对人生的态度。
电影以李小龙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一位杰出的武术家为主线,讲述了他在武术的世界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这个故事揭示了李小龙的坚持、努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武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先,李小龙对于武术的追求和热爱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电影中,他展示了他对武术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的态度。
他不仅深入研究了传统武术,还结合了自己的体能训练和哲学思考,创造出了他独特的截拳道。
他对武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使他成为了武术界的传奇人物,也为后来的武术家树立了榜样。
其次,电影中展示的李小龙对于人生的态度令人震撼。
他不仅追求身体的力量和技术的完美,更注重内在精神的修炼和自我提升。
他认为武术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他通过武术来探索人生的真谛,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磨砺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除此之外,电影还展示了李小龙对于平等和包容的看法。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他努力倡导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平等。
他通过武术的艺术形式,将不同文化的思想和理念融合在一起。
他的理念既不将武术作为一种争斗的工具,也不将之视为一种竞争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一种交流和理解的桥梁,倡导和平与友爱。
李小龙的坚持和闯荡精神也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执着,激励着我不断追求个人的目标和理想;他的勇气,鼓励着我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他的智慧,启迪着我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人际关系的意义。
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小龙这位传奇人物,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武术的内涵和意义。
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和技巧的学习,更是一种对人生和自己的认知和感悟。
电影《李小龙与我》通过李小龙的传记片段和纪实性的叙述,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思考人生和成长的机会。
综上所述,电影《李小龙与我》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感人故事的电影。
《李小龙珍贵图片》课件

3
镜头中的武术
他在电影中的动作设计成为了武术电影的标杆,让观众体验到了真实而震撼的武 术表演。
李小龙的道德准则
1 自律
李小龙坚持自律,强调修身养性,注重自我培养。
2 尊重
他教导人们要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并鼓励和平相处。
3 坚持
李小龙珍贵图片
李小龙是一位传奇的武术家和电影明星。这个PPT课件将为您展示李小龙的简 介,他对世界的影响力,以及他在武术和电影界的杰出贡献。
李小龙简介
1 早年生活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 1940年11月27日生于美国 圣弗朗西斯科。
2 武术起步
他从小从父亲那里学习了 武术,并成为了香港武术 界的瑰宝。
他的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李小龙对功夫电影的贡献
打破刻板印象
他的电影作品打破了以往功 夫电影中的刻板印象,带来 了新鲜的拳击和战斗风格。
世界舞台
他将东方功夫带到了国际电 影界的舞台上,将中国武术 展示给全世界观众。
创新风格
他在电影中创造了独特的动 作设计和巧妙的拍摄方法, 影响了之后的动作片导演。
珍藏的李小龙图片
截拳道大师
电影天才
李小龙展示他独特的截拳道技巧, 快速准确的拳击技术让人印象深 刻。
李小龙在电影《奋勇争先》中的 英勇形象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惊人身手
李小龙展示了他卓越的身手,灵 活的动作和快速的腿法给观众留 下深刻印象。
李小龙的武术风格
1
截拳道
李小龙创办的截拳道注重速度和灵活性,以精准的拳击技巧为基础。
结论和总结
1 李小龙的传奇
李小龙是一位传奇的武术 家和电影明星,他的影响 力超越了时代和国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12310202 彭贤
李小龙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
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 fu)。
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
许多国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师,泰拳大师看过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后都承认:“李小龙确有真功夫。
”确实,还很少有一位东方武术家能像李小龙一样突破国家、种族的领域,并且在死后声威依然不减。
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
他每当练功之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
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
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
尽管过世已久,李小龙依然是功夫代名词,即便红透整个世界的成龙都很难超越。
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已成为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
李小龙突然死去之后,全世界都在寻找下一个李小龙,香港电影界和好莱坞电影界都找了一个又一个替身,也拍过一些片子,但都不怎么理想,没过几年,成龙凭借自成一派的功夫喜剧成了功夫片的正式接班人一直红到今天;到了80年代,李连杰又凭一部《少林寺》走红,也红到了今天,直到近年《功夫之王》还能大卖,而且直到今天成李都老了世界上还找不到能担当起他们接班人的动作明星。
成龙和李连杰在影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拜李小龙带来的功夫片热潮所赐,所以,成龙、甄子丹、李连杰等人一再对李小龙表示敬仰,如成龙所说,没有李小龙就没有成龙,是有道理的,李小龙开创了一个时代。
成龙成为李小龙之后功夫片的代表,李连杰也用自己良好的武术修养打出了影坛的一片天地,而且二人如今也都后继无人,这并不能说明此二人的成就可以代替李小龙,或者说是这个时代的李小龙。
成龙和李连杰的成功都属于一个动作演员的风格,成龙将喜剧和动作结合之后,他的喜剧天分才大放异彩,西方人说如果电影回到默片时代,成龙将会成为少数几个能像基顿一样能活下去的电影演员,成龙的动作喜剧和拼命搏来的惊险场面在银幕上看起来确实效果极佳;而李连杰,走的是武术表演的路线,他的武术修养极好,凡是能设计出来的效果都能出色地完成,大开大合行云流水的动作看起来十分赏心悦目,并且培养出了自己一身一代宗师的气派。
但此二人都无法与李小龙相比,这一方面因为李小龙是个真正的武术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武术精熟于心融会贯通,方才创造出了自己的截拳道,他的技击水平更不用说,早年在美国开振藩国术馆时,跟世界各地的武术精英比武时已经所向披靡,成龙和甄子丹的格斗水平固然超出常人很多,但在李小龙面前肯定沾不上边;另一方面,李小龙的电影剧情虽然简单,但他用自己的动作统治了全片的风格和思想,昆汀曾经说,只有李小龙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功夫片,就是因为他的功夫片不仅有风格,更重要的是在通过自成一派的动作来表现思想。
在《猛龙过江》里,即使在海外的中国人,也认为中国功夫花拳绣腿软手软脚,里面的乡下小子唐龙就说,只要把力量集中在一点,在动作最剧烈的时候能够随心所欲,就是最好的武功,这是李小龙对武功理解的一部分。
在李小龙刚去美国的时候,美国人只知道发源于中国武术的空手道和跆拳道,李小龙的到来证实了中国武术的技击能力,击败当时世界所有武术名家之后,他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中才开始系统讲述自己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功夫源于中国,是空手道和合气道的渊源。
它是一个更完整的武术体系,它比其它武术更流畅,更具连贯性,而不仅是一招半式。
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但它有
穿透顽石的能力,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你既不能够捉住它,也不能够用力打它。
每一个学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样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可以根据对手情况做出变化。
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坚硬的铁棒,而中国功夫出拳,就犹如一条铁链连着一个铁球,刚柔并济。
功夫可以单独或者两个人练习,单独练习的时候会模仿一些动物,比如说鹤、猴、或者螳螂等动物。
……”即使现今,成龙和李连杰都说不出如此系统而生动的理论。
我总能听成龙在出席各种场合的活动时,都把传播中国武术和文化挂在嘴边,而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类似这几句话,诚然,西方人对他的功夫片感了兴趣,一些有心的人可能会开始关注围绕他的片子更深入和宽泛的事物,但如果从成龙的功夫片里深究,是没有他个人深层次的思想在内的,这里不是否认成龙在电影编导和表演上的才华,他很多诸如《A计划》等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都显示了他过人的才华,但这种才华只限于取悦于人的层面,没有一个类似艺术家的思想和坚持,而这些,正是李小龙从影的最终目标。
李小龙最崇拜的人是海明威,李小龙在作业中写道:“海明威才算得上一位真正的作家,他把自己的经历和灵魂写进自己的作品里……”他把武术作为终身的修业,并在表现其武术思想的电影艺术语言上有自己的坚持,这,是之后任何一个动作指导和动作演员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香港的武打电影中动作设计人才济济,刘家班、成家班、袁家班等等,还有程小东、元奎、甄子丹这样的个人(当然,甄子丹也曾是袁家门下),成家班是成龙的喜剧动作风格,袁和平的队伍善于精巧好看的设计,打得时候赏心悦目,程小东是最有想象力的,天马行空,最善用威亚,就连奥运会那些威亚都是张艺谋专程请的他,他的动作设计非常绚丽超脱,而元奎则喜欢走险峻一路,动作看起来很惊险也很惊艳,其中只有刘家班,恪守南派武功寸拳寸劲的风格,刘家良在武打设计上一直有自己的坚持,而诸多武打设计里武功修为最系统的也就是功夫良了,然而功夫良也只是一个传统的武术家,鉴于各种原因无法做到李小龙的海纳百川融会贯通,自创一种武术,在电影中不仅取悦于观众,表现自己的风格,更能以动作为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甄子丹在武打电影的追求上和情怀上或许跟李小龙有些接近,但成绩大家也都看得到。
所以,成龙李连杰的功夫片固然能有文化的意义,而其传播的能力始终是表层的,长久以来香港电影虽然畅销东南亚,但在美国只能为少数的影迷喜欢,无法登大雅之堂。
而李小龙电影所传达的,是在商业的表层之内更深入的一种精神的信息。
不过李小龙自身是有很大矛盾的,他从小跟父亲学习太极拳,父亲李海泉就是想用太极化解他身上的暴戾之气,但终究无法限制住他,李小龙长大后遍访武术名家,当然叶问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叶问在传授咏春拳时也灌输了很多道家的思想,这在李小龙后来读老子的时候才想到。
但他同时还喜欢尼采的哲学思想,不顾一切超越旁人。
他很早就已经跳脱中国传统武术家的门派限制,抛弃了很多中国武术家的花拳绣腿和修身养性的想法,重实战,一切以技击制胜为目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他不顾一切代价来提高体能,不仅进行常人无法想象的体能训练,还进行肌肉电击、服用大量药物,到了这个地步,他可能早已经忘记了太极拳和老子思想中的平衡和谐的精神,走火入魔了。
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