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十月月考语文试卷

九年级十月月考语文试卷

九年级十月月考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31分)一、(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鸿鹄.h.ú.唐雎.j.ǖ.存恤.x.ù.帝室之胄.zh..ò.u.度.以失期duóB.忿恚.hu..ì.休祲.q.ì.n.猖獗.ju..é.陟.罚臧否zhì天下缟.素gǎoC.谪.戍zhé徒跣.xi..ǎ.n.崩殂.ch..ú.庶竭驽.钝nú箪.食壶浆dānD.社稷.j.ì.怫.然fèi 咨诹.z.ō.u.夙.夜忧叹sù以遗.陛下yí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鬼计暮霭轻歌曼舞手屈一指迫不急待B.座标勇跃直接了当融汇贯通一筹莫展C.旗竿徇私无精打采妇孺皆知眼花潦乱D.招徕寒暄义愤填膺丰功伟绩谈笑风声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的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使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上海家电博览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以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B.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代价。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③一个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河南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河南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河南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咫尺(zhǐ)掩映未雨绸缪(miù)破镜重原B . 瞥见(piē)悖谬毋庸赘言(zhuì)前仆后继C . 赞誉(yù)推祟眼花缭乱(l iào)雕虫小技D . 东隅(ǒu)箱箧名留青史(qīng)独善其身2. (2分)(2011·锦州)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班驳(bān)狡黠(xiá)锲而不舍(qì)毋庸置疑(wú)B . 震摄(shè)戏谑(xuè)茅塞顿开(sè)书声琅琅(1ǎng)C . 剽悍(piāo)吮吸(shǔn)崭露头角(1ù)唾手可得(tuò)D . 窥视(kuì)分泌(mì)果实暴累(léi)顶礼膜拜(muó)3. (2分) (2017九下·揭西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B . 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C . 2016年春季广交会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商家,他们的展台上摆放的新产品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D . 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4. (2分)《未选择的路》中“路”象征()A . 田间小路B . 林间大路C . 人生之路D . 河边小路5.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

初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_0.doc

初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_0.doc

初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天气的实时监控和__趋势__分析。

B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__鞭策__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 .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__鹤立鸡群__,蔚为壮观。

D .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__寻章摘句__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A 句“__趋势__”指事态发展的方向(根据语意应该用“形势”),C 句“__鹤立鸡群__”是形容一个人超越同类其他人,D 句“__寻章摘句__”指抄片断语句套用,没有创新,带有贬义,皆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第2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 .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 .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

河南省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河南省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河南省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20八下·顺庆期末)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归省(xìng)糜子(méi)蓦然(mò)龟裂(guī)B . 桕树(jiù)行辈(háng)亢奋(kàng)俨然(liǎn)C . 晦暗(huì)撺掇(chuān)羁绊(jī)襁褓(qiǎng)D . 斡旋(wò)褶皱(zhě)寒噤(jìn)翌日(yì)2. (2分)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 . 苔痕神密侯车亭不能自已B . 落慕欺凌巨无霸不可恶制C . 陷阱怅惘预选赛连绵不断D . 焦燥疾驰蟹腿肉乱七八糟3. (2分) (2020七下·宝安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 . 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杭州的自然风景配得上,杭州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

C . 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D . 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4.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 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 线条的起落笔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 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 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 ④⑤②③①B . ⑤④②③①C . ⑤④③①②D . ④⑤①②③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5. (7分) (2019九上·诸暨期中)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5)(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5)(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5)(含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5题每小题2分,6小题6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伫.立(chù) 急遽.(jù) 强聒.不舍(guǒ) 拈.轻怕重(niān)B. 冗.杂(lǒng) 驽.钝(nú) 恪.尽职守(kè) 擎.天撼地(qíng)C. 剽.悍(piāo) 熟稔.(rěn) 鲜.为人知(xiǎn) 一抹.黄土(póu)D. 挑衅.(xùn) 荫.庇(yìn) 挑拨离间.(jiàn) 脍.炙人口(kuài)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左右逢源漠不关心肆无忌惮强聒不舍B.翻天覆地脍炙人口世外桃源提心吊胆C.侧隐之心戒骄戒躁无与伦比谈笑风声D.袖手旁观销声匿迹苦心孤诣断壁残垣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大理与丽江是云南省两座风格截然不同的旅游城市,但它们的风景与文化却同是天下闻名的.在大理,人们体味的是___________,感受的是__________;在丽江,人们探寻的是__________,重现的是___________.A.气韵深厚的文化风花雪月的浪漫前世江南的繁华生命意义的圣地B.风花雪月的浪漫气韵深厚的文化生命意义的圣地前世江南的繁华C.生命意义的圣地前世江南的繁华风花雪月的浪漫气韵深厚的文化D.前世江南的繁华生命意义的圣地气韵深厚的文化风花雪月的浪漫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哀劳山是一个美的世界,美的景,美的人,美的物,美的情,无不令人触目伤怀.....B.小亮和王明是一对黄金搭档,在工作中两人相映成趣....,都取得了喜人的业绩.C.为了改变这个班学风不正的局面,李老师服从了领导的安排,粉墨登场....担任了该班的班主任.D.遨游于艺术的海洋时,美虽然有时在印象中稍纵即逝....,但仍能使人感怀.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玉树地震,全国人民纷纷解囊相助,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道德.B.通过比赛,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C.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开幕,赢得了全国的赞誉.D.当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被深深感动了.6、古今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6分)(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这首词中用来表过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3)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4) __________________, 帘卷西风,从比黄花瘦.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旱情告急!灾情告急!炽热的骄阳舔舐着美丽云南的每一寸土地.全国人民用爱心凝聚了一份救助的力量,云南儿女用坚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城.危难彰显人格,患难最见真情.抗旱救灾,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思考和希望……(1)一位男孩怯生生地向来采访的记者要了半瓶矿泉水,男孩一口没喝递给3岁的妹妹;一位女孩把学校里老师发的矿泉水留下为给父母喝。

九年级语文10月考卷

九年级语文10月考卷

九年级语文10月考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玷污(diàn wū) 炊事员(chuí shì yuán)B. 感慨(kǎi) 喝彩(hè cǎi)C. 惬意(qiè yì) 氛围(fēn wéi)D. 惨淡(cǎn dàn) 露宿(lù sù)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演讲时声情并茂,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B.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 老师的话语重心长,让我如坐针毡。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C3. 下列诗句中,属于豪放派风格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B4.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擅长:A. 七十二变B. 八卦阵C. 羽毛扇D. 钢筋铁骨答案:A5. 下列选项中,与“桂林山水甲天下”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峨眉天下秀B. 华山天下险C. 黄山天下奇D. 泰山天下雄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3. 《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

(√)4. 《论语》是孔子所著。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

”答案:天涯若比邻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______。

”答案:婵娟3.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臣本布衣,______。

”答案:躬耕于南阳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

河南省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

河南省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

河南省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 (2020八上·瑶海期末) 默写。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 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6) 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7)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

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3. (12分)(2014·莆田) 班级举行“家风大家谈”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收集了四则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探究建设优良家风的意义。

【材料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

【材料二】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

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材料三】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紧紧地凝固和塑造了中国民众的国有家风,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

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

)亲爱的同学们,跨入初三,您心里一定盛满了激动与期待。

蓦然回首,一个月的征程,已成为我们背后的风景;一个月的艰难险阻,已成为我们脚下的基石。

让我们把这份试卷作为新的起点,一同为明天加油!一、语言竞技场。

(35分)1.名句默写。

(10分)(1)祸兮福之所倚, _。

(2) 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3),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4)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5)五月天山雪,。

(李白《塞下曲六首》)(6) __________,望峰息心; __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7)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谢大光《鼎湖山听泉》)(8)写秋可谓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但同是古人咏秋,由于人的处境、心情不同,其咏秋之作便各具特色。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把秋写成一片令人伤感的悲秋世界。

但刘禹锡则在《秋词》中通过“,”的描述,写出了秋天明艳美丽的景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本单元我们一同走近自然的怀抱,感受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我们倾听着鼎湖山的万般泉声;站在弛名中外的黄山之上,只见千峰竟秀,万壑藏云。

这黄山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激励着一批批英雄志士奋勇前行;那小溪就像,……欣赏着那一幅幅醉人的美景,真是qiè意无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qiè意 ___ 和煦. ___(2)语段最后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_______改为 _______ _________改为 _____ (3)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句式整齐,与上文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其他 (共2题;共4分)1.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nǎo xiū chéng nù________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

(2)这是ruì zhì________的微笑。

(3)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________。

2. (1分)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

①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

②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③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________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 (2019七上·蚌埠期中) 默写古诗文。

(1)秋风萧瑟,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潮平两岸阔,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 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4. (5分)名著阅读。

(1)下列是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达,请把正确一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砍倒了一棵杉树……然后,我又花了一个月的工夫把它刮得略具规模,成为船底的形状,使它可以船底朝下浮在水里。

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工夫把它的内部挖空,把它做得完全像一只小船。

”这段话出自()。

A . 《格列佛游记》B . 《骆驼祥子》C . 《名人传》D . 《鲁滨孙漂流记》(2)《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

小说中描写 ________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

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

四、诗歌鉴赏 (共2题;共22分)5. (10分)古诗文阅读。

从军行杨炯 (唐代)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从全诗来看,你可以解读出哪些情感?(2)请赏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一句。

6. (12分) (2016九下·迁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作者是________(填人名)。

这首词中,________字贯穿全篇。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老夫聊发少年狂(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 (2019八下·长兴期末) 古诗文阅读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②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丘之小不能一亩。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渓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③ ,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④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⑤ ,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有删改)【注释】①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

②偃蹇: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③回巧献技:呈现巧妙的姿态以及景物各自的特点。

④瀯(yíng)瀯: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

⑤澧(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泛指繁华之地。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寻病终B . 或未能至焉/一食或尽粟一石C . 货而不售/货恶其弃于地也D . 以兹丘之胜/去以六月息者也(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8. (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浪漫去哪儿了——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刘维涛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

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

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

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

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

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

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

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

“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

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

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

“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

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

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

”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

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⑪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 .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 . ⑨-11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9. (1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A.扩大 B.发展 C.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A.溃退 B.溃败 C.溃逃),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A.顽固 B.顽强 C.坚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A.战胜 B.消灭 C.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写出括号中运用恰当的词。

(2)文段报道的两个主要内容是:________(3)“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此句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4)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说明了什么?(5)对本文中议论句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B . 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C . 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D . 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6)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