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滑坡计算及治理方案选择实例

合集下载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实例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实例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实例引言滑坡是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滑坡问题,进行滑坡治理工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实例为例,介绍该工程的基本情况、施工方案、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内容,并通过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输出。

1. 滑坡治理工程基本情况该滑坡治理工程位于某省某市的山区,滑坡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滑坡带宽约为1000米,滑坡高差约为50米。

滑坡造成了周边农田的损失,直接威胁到附近居民安全。

因此,决定进行滑坡治理工程来修复滑坡并保障周边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 施工方案2.1 治理工程主要措施根据滑坡的情况,确定了以下主要治理措施:1.爆破预处理:对滑坡面进行爆破处理,破坏滑坡带的连续性,减少滑坡面积和高度。

2.加固措施:在滑坡面进行排水和加固工作,例如,安装排水管、加固钢筋混凝土墙等。

2.2 施工方法根据滑坡的具体情况,本工程确定了以下施工方法:1.爆破预处理施工:针对滑坡面较大的岩石体,采用动力钻/爆法进行预处理。

2.排水施工:将排水管埋设于滑坡体内,利用重力和压力差进行排水处理。

3.加固工程施工:利用混凝土灌注桩和喷射混凝土进行加固工作。

3. 组织管理3.1 项目组织架构该滑坡治理工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部门: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整个滑坡治理工程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2.技术部门: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技术指导。

3.施工队伍: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

3.2 任务分工为了保证滑坡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对各个部门进行了细致的任务分工: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整个工程的计划、预算和进度管理。

2.技术部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提供技术指导。

3.施工队伍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按照施工方案完成工程。

3.3 沟通协调为了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定期召开项目会议,讨论工程进展和解决问题。

此外,各个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信息,以避免出现问题。

实例分析滑坡特征及治理建议

实例分析滑坡特征及治理建议

实例分析滑坡特征及治理建议1.引言抚顺市西露天矿南帮高陡边坡,总体坡度19°~27°左右,南帮垂直深度达400~500m。

最初,出现多处地表开裂,并由单一点状向线状发展。

目前,两条主裂缝东西向延展约3.1km,形成滑坡后缘洼地。

滑坡体的前缘以抬升运动为主,后缘及中部以沉降运动为主。

本文将分析该滑坡特征,对典型剖面E1200的变形特征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建议。

2.滑坡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和滑坡范围抚顺市西露天矿位于抚顺市市区西南部,开采于1901年,矿坑东西长6.6km,南北宽2.2km,总面积为14.52km2。

南帮高陡边坡,垂直深度约400~500 m,自然坡度为19°~27°,矿坑最低标高为-325 m。

目前,滑坡体南北纵长1200~1500m,东西向宽约3100m,滑坡体面积3.38km2。

滑面埋深大于50m,呈椭圆形,为深层滑坡,滑坡体主滑方向为向北滑移。

滑坡变形体位于西露天矿南帮W700~E2200区域,主变形区在E200~E1200之间;前缘位于西露天矿坑底部;后缘沿两条主裂缝东西向展布,长约3100m;东部边界以F5断层为界;西部边界从滑坡后缘在水厂以北(W500附近)起始向北西向偏转,向矿坑下延伸[1]。

2.2 地层岩性及滑动面的识别抚顺市西露天矿南帮地层由上至下主要为:杂填土、凝灰岩、玄武岩夹凝灰岩、玄武岩夹煤线、玄武岩、花岗片麻岩。

该滑坡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地层结构复杂,有多个滑动面组成[2]。

滑动面大体出现在三个部位,即新老地层不整合接触部位、玄武岩与凝灰岩软硬岩接触部位、玄武岩夹煤系地层部位。

这三个部位大都有破碎带出现,并有泥化夹层相伴出现。

2.3 地质构造位于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Ⅰ1)、铁岭—靖宇台拱(Ⅰ11)、抚顺凸起(Ⅰ11-4)的北缘,距离浑河断裂南约1.5km。

南帮受矿区主要断裂的影响,有许多纵向和横向断层,而且有特殊的背斜倾伏和褶曲,构造比较复杂。

滑坡治理施工方案

滑坡治理施工方案

滑坡治理施工方案XXX轨道换乘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XXX工程的滑坡治理施工方案编制人为XXX,复核人为XXX,审核人为XXX,由XXX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XXX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实施。

二、编制依据本方案的编制依据为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工程技术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三、施工组织与工期安排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以XXX工程项目经理部为主体,分别设立现场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安全生产部、XXX等职能部门,配备专业施工队伍及设备,实行专人专岗、分工协作的施工模式。

工期安排按照合理、科学、可行的原则进行制定,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双重保证。

四、工程数量本工程涉及道路全长2180.696m的滑坡治理,具体工程数量包括土方开挖、支护、排水、绿化等各项工程,具体数量详见施工图纸及清单。

五、施工工艺流程、方法本工程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方法,包括挖掘机、装载机、钻机等设备的使用,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支护、喷射混凝土等技术手段,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六、质量控制措施本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工程技术要求,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确保施工质量可追溯、可控制。

七、安全控制措施本工程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建立安全检查机制等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做好安全记录和事故处理,确保施工安全可控制、可追溯。

八、环境保护措施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制定环保管理制度、加强环保培训和教育、建立环保检查机制等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做好环保记录和处理,确保施工环保可控制、可追溯。

滑坡治理方法及实例分析

滑坡治理方法及实例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D 2 . + 文献标 识码 : 84 7 2 F B
滑坡 治 理 方 法及 实例 分 析
王 萍
( 中国地质大学 , 湖北 武汉 4 0 7 ) 30 4

要: 简要介绍 了 目前计 , 并结合 实例进行具 体
( )防止雨 水影 响抗 滑桩施工 ; 2
( )在交通工程 建设 中, 1 施工单位应 对地质病害有 足够 的重 视 和敏感 , 尤其是 山区边坡施 工中 , 应作到 勤观察 、 防治 , 早 如发 现异常情况 , 不盲 目施 工 , 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 ( )在滑坡施 工时 , 2 应较一 般 地段施 工更加 重视 安全 、 规范
多 的关 注 和研 究 。
排水工程包括地表排水 和地下排 水工程 , 如截水 隧洞( 一般
结合渗井 、 管)排水渗 沟、 水沟等 , 渗 、 排 是提高滑面强 度 , 强滑 增
体 自身抗 滑能力极 为有效的工 程措施 。整 治滑坡一般 应在 滑坡 体外 修环 形截水沟 , 地表水引至天然沟谷。滑体 内修建树枝状 将
维普资讯
总第 18期 2 20 年第 1 06 2期
西部 探矿工程
W E f— CH I NA EXPL 0RAT1 0N ENGI NEE NG RI
s r s No 2 e i .1 8 e
De . 0 6 c2 0
文章编 号 :0 4 5 1 ( 0 6 1 一 O 9 一O 10- 76 20 )2 2 6 3
用锚索单独稳定 滑坡 , 常在滑 坡体上设 置若 干排锚索 , 通 锚
固于滑动面 以下的稳 定地层 中, 面用 梁或 墩作 为反 力装 置给 地
13 削方减载 与填 土反压护坡脚 .

滑坡治理实例

滑坡治理实例

滑坡治理实例
在世界各地,滑坡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滑坡可能导致房屋的破坏、人员伤亡和社区经济的影响。

因此,对于滑坡治理的需求越来越高。

以下是一些滑坡治理的实例:
1. 工程措施:在一些地区,土壤不稳定性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原因。

此时,采取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滑坡。

例如,在土壤不稳定的区域,可以采用大型钢筋混凝土桩来固定土壤。

这些桩可以减少土壤的运动,从而减少滑坡的风险。

2. 自然措施:在一些地区,采取自然措施可以防止滑坡。

例如,种植树木可以增强土壤的稳定性。

树木的根系可以保持土壤紧密,并减少土壤流动的风险。

3. 土地规划:滑坡治理也需要与土地规划相结合。

在一些地区,土地规划可以有效地控制滑坡。

例如,在斜坡上建造建筑物可能会导致土壤运动,因此需要规划建筑物的位置和高度。

总之,滑坡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自然措施和土地规划,可以有效地控制滑坡的发生。

- 1 -。

某滑坡计算及治理方案选择实例

某滑坡计算及治理方案选择实例

某滑坡计算及治理方案选择实例某滑坡计算及治理方案选择实例滑坡是指地面土壤或岩层在重力、水力等作用下发生的失稳而发生的大规模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在建设中,对于滑坡的预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滑坡为例,介绍它的计算和治理方案选择方法,旨在提供相关知识,以便于同学们学习和研究。

一、某滑坡概述某滑坡位于某县某村,坡高200米左右,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

为了防止人员和财产损失,当地政府需要对该滑坡进行计算和治理。

滑坡区域主要为黄色泥岩,坡度较大,降雨量较大,水分容易渗入泥岩中,且长期得不到排泄,导致滑坡的发生和加剧。

二、滑坡计算滑坡计算是指对于地表上的土壤或岩石进行分析,评估其稳定性,以确定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和程度,并据此设计出治理方案。

在某滑坡的计算中,步骤如下:1. 地形测量首先需要对滑坡的地形进行测量,并画成高程图和坡面剖面图,以此确定其他参数。

2. 岩土物性测试为了得到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需要对其进行室内实验,以便于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

3. 排水性和稳定性分析在该滑坡的分析中,需要对于滑坡区域的土质分析,研究其排水性,以确定其渗透性,从而分析出可能的滑坡发生机制,并且计算其稳定系数。

4. 建立滑坡模型在确定各项参数后,需要将滑坡建模,以此通过数值分析和模型实验,以确定滑坡位置和大小程度以及潜在的危害。

5. 分析治理方案通过以上计算分析,能够快速有效的确定治理方案,完成滑坡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三、滑坡治理方案在确定了滑坡的位置和危害大小后,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该方案包括:1.设立防护柵栏在滑坡发生危害时,设置防护柵栏,以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2. 水土保持在滑坡区域进行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率,以保证滑坡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建设排水系统建设排水系统以治理滑坡的根本问题,改善土地排水状况,降低土壤切线力,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实例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实例
表 1 滑体物理性质试验成 果统计表
实验值 物理性 质 孔隙比 孔隙率/ % 饱和度/ 土粒比重 液限/ % %
含水量/ 湿密度/ cl 干密度/ e 3 % g・ n 一 g・ m-
塑限/ %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最大值 l96 . 2 最小值 l40 . 2 平均值 l69 . 2
法 , 递 系数 法 计算 说 明图见 图 5 传 。计 算 公式 如 下 ( B 50 1 G 0 2 . 20 0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5 2 8 : . . )
n一 1 —l
∑( 兀 ) R +

2 滑坡稳 定性 分析 评价 2 1 滑坡稳 定性 分析 .
2 1 1 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 .
重建 的交通要道 。滑坡一旦整体滑移 , 不仅会 给地方 经济发 展带 经综合分析滑坡滑 体 、 床岩 土体特 征及 其各 种荷 载情 况 , 来损 失 , 滑 还会严重影 响灾后 重建 工作 , 和谐 社会 建设 带来 一定 对 本次选定以下三种工况来对滑坡稳定性进 行评 价( 见表 3 。 ) 影响。因此 , 对该滑坡采 用一 定 的工程措 施进 行治 理 , 提高 滑坡
第3 8卷 第 1 3期
2 0 1 2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0l38 No 3 | .1
Ma . 2 1 y 02
・8 ・ 5
文章编号 :0 9 6 2 ( 0 2 1 —0 5 0 10 — 85 2 1 ) 30 8 - 3
3 本滑坡 的治理 , ) 不仅 带来显著 的经 济效益 , 而且也 会带来
明显的社会效益。

地震 工况

某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

某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

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项目负责:设计:审核:总工程师:总经理: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场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黄洞村玉泉七号路商铺南侧。

坡前商铺以外为约宽的道路,道路北侧为新建工业区(厂房三层、员工住宅六层)。

场区东面、西面和南面均可见大面积开挖削坡,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场区(滑坡)地处丘陵北坡(原坡顶高程,坡脚),原自然坡度<°。

坡下人工开挖(约~)并削坡放坡,现状坡度~°。

人工开挖等人类活动强烈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加剧滑坡体的下滑,出现滑体土体严重开裂、错动、下陷、剪出等现象,并且险情正在进一步的发展中,随时可能引起更剧烈的滑动,对附近建筑物、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潜在严重威胁。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根据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提交的本场地勘查报告,本场区地层情况:、松散土类主要为第四系坡积层()和残积层()。

自上而下为:()坡积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区内大部分地段都有分布。

土黄、红黄等色,湿,可塑为主,遇水易软化。

据收集的钻探资料,该层层厚约~,滑体中、前部稍薄。

()残积层()为碎屑岩风化土,据现场调查主要为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风化而成的粉质粘土,局部含较多风化碎石。

灰黄、棕红等色,稍湿,硬塑为主,遇水易软化。

该层层厚约~。

、硬质岩类场区及滑坡所在山体地层露头(后人工揭露)均为碎屑岩,岩性为薄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单层厚~,产状°∠°。

根据其风化程度及揭露情况,自上而下分为:()全风化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

灰黄色、红褐色,岩石风化为土状,结构已基本破坏,原岩结构尚可辨认。

层面标高约~,厚度约~。

()强风化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

灰黄、灰白、红褐等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原岩结构可辨认,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层面标高约~,厚度约~。

()中风化岩高层分布于整个场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某机关滑坡4.1 滑坡工程地质分析4.1.1 滑坡几何形态特征该滑坡主滑方向20°左右,滑坡体长50m左右,宽83m左右,在平面上呈“似半圆形”。

斜坡地形坡度为33°~39°,为一凹形坡,坡高25-30m,该滑坡前缘由于修筑铁路、公路开挖坡脚形成近直立陡壁,高5-12m左右,后缘为机关职工住宅楼2#、5#、6#楼等,坡顶加载,坡脚卸载,破坏了原有斜坡的应力平衡状态,再加上坡面排水不畅,形成了该滑坡的不稳定状态。

b5E2RGbCAP4.1.2 滑坡软弱结构面特征该斜坡为一顺向坡,地层产状35°∠50°,而地形坡度为33°~39°,坡向40°,按地层倾角与坡角的相对关系来说属较稳定斜坡,但上部地层为坡残积层<粉质粘土混碎石层,厚0.3~4.6m),较松散,易渗水,而下部地层为强~中等风化片麻岩,当地表水<生活污水、大气降水)下渗后,在松散的坡残积层与下部强风化片麻岩接触带附近易形成软弱结构面,可使上层土体沿此软弱面而滑动,在强风化片麻岩的节理裂隙密集带处,当遇水后其抗剪强度显著降低,构成软弱面。

该滑坡滑动面主要为坡残积层与强风化片麻岩接触面<土石分界面),埋深2.30~8.20m,平均5.08m,由于强风化片麻岩中局部软弱结构面向滑坡前缘临空方向缓慢剪切变形,再加上水对软弱结构面的润滑作用,应力释放后形成贯通的滑动面。

对Q1浅井施工中,当自粉质粘土进入强风化片麻岩时,可见沿接触带有少量地下水浸出,该地下水主要是2#楼和公共厕所的生活污水自地表下渗而形成。

p1EanqFDPw4.1.3 坡体岩土体结构类型由坡体前沿陡壁和钻探岩芯揭露,坡体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坡残积粉质粘土混碎石,碎石含量35~40%,径一般2~10cm,棱角状,稳定性较差,在干燥状态下力学强度较高,在水的软化作用下,容易崩解和溃散;中部为强风化片麻岩,质软,风化裂隙发育,裂隙被粉质粘土充填,形成小块岩块,中上部岩土体为散体状结构类型,根据坡脚取样实验成果,强风化片麻岩风干容重为2.26g/cm3,单轴抗压强度的风干抗压强度为3.4MPa<垂直),饱和抗压强度为2.1MPa<垂直),软化系数为0.62,C=0.47MPa,相关系数r=0.999,φ=45º24′<风干垂直);下部中等风化片麻岩,节理发育,结构面间距25~30cm,整体强度低,结构体呈层块状,为层状结构类型。

中等风化片麻岩风干容重为2.56g/ cm3,单轴抗压强度的风干抗压强度为13.2MPa<轴向),饱和抗压强度为8.9MPa<轴向),软化系数为0.67。

整体强度较高,岩体基本稳定。

DXDiTa9E3d4.1.4 滑坡地表变形迹象该滑坡地表变形迹象主要表现为滑体后缘的地表拉张裂缝、挡墙裂缝及建筑物墙体变形等<见照片6-7)。

据访问,这些裂缝始于1995年8月17日的那场暴雨,2002年雨季裂缝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现将主要裂缝表述如下:RTCrpUDGiT照片6 位于机关5#楼北西侧楼梯上的<L2)地裂缝L1:见于2#和5#楼之间楼梯前缘,方向95°,裂缝长度5.0m,裂缝口宽6cm,一般3cm,可见深度30cm,呈“折线型”,裂面倾角79°。

5PCzVD7HxAL2:见于2#楼北东侧围墙下,裂缝沿楼梯延伸,方向85°,长19.6m,裂缝口宽最宽8cm,一般为2cm,可见深度一般为20cm,呈直线型,在西端楼梯段呈“羽”字型分布,裂面倾角69°,两侧变形幅度<相对下沉量)3cm;jLBHrnAILgL3:见于5#楼两侧墙上,楼房走向133°,裂缝方向55°,裂缝长度5.20m,裂缝口最宽5cm,一般3cm左右,可见深度5cm,大致呈台阶状,从第一层楼两间房子xHAQX74J0X照片7 位于机关6#北侧过道上的<L4)地裂缝墙脚向墙顶对角发育;L4:见于6#楼北侧拐角处,沿挡墙发育,方向为96°转122°,裂缝长度14.5m,裂缝口宽最宽10cm,一般2cm,可见深度一般15cm,呈不规则“之”字型,两侧变形幅度<相对位移量)2cm;LDAYtRyKfEL5:见于6#楼前坪上,方向130°,裂缝长15.0m,裂缝口最宽达7cm,一般3cm,可见深度20cm,近直线型,裂面倾角为75°。

Zzz6ZB2Ltk滑坡体上部建筑除5#楼卧室及厨房墙壁上见裂缝外,未见其它变形迹象。

4.1.5 滑坡变形破坏边界该滑坡变形破坏边界的确定:后缘以变形挡墙、变形建筑物为边界,侧缘东部按地裂缝L5发育端点及原斜坡挂网喷锚边缘点为边界;西部以厕所墙基垂直裂缝的发育方向为边界,前缘以斜坡中上部剪切口为滑坡边界,该滑坡在平面上呈“似半圆形”,滑体面积约2200m2。

dvzfvkwMI14.1.6 滑坡变形深度及其模式滑坡变形深度综合地形、岩土体特征,钻探、槽探、浅井及物探资料等确定。

该滑坡前缘有一个约5~12m左右的陡壁,自西向东逐渐增高,陡壁岩性中下部为强风化片麻岩,上部为粉质粘土,滑动面即为该两套地层分界面,滑动面埋深2.30~8.20m,平均5.08m,经实地调查,未见岩石崩落现象,后缘多处见拉张裂缝,滑坡体方量约11200m3,按滑坡体体积来分,为一中型堆积层滑坡。

滑坡主滑方向20°左右。

其变形破坏模式为:蠕动—拉裂—逐步解体。

rqyn14ZNXI4.1.7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分析①人类工程活动:坡顶盖房<2#、5#、6#住宅楼)加载,坡脚修路切割,破坏了斜坡原有应力平衡状态,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EmxvxOtOco②岩性:该滑坡岩土体上部为松散的坡残积层<粉质粘土混碎石层),下部为强—中等风化片麻岩,节理裂隙发育,上部松散层易渗水,当水下渗后,在松散层与强风化片麻岩接触带附近及强风化片麻岩中节理裂隙密集带处形成软弱结构面,易诱发滑坡的发生。

SixE2yXPq5③水的作用:实际上,很多滑坡都是因为水的作用而形成,该滑坡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水的软化作用,水沿松散层下渗在坡残积层与强风化片麻岩接触带<土石分界面)附近及强风化片麻岩中节理裂隙密集带处形成软弱结构面,进而形成滑动面;在施工T2浅井时,其上部就可见厕所使用的排污水浸入地下并沿松散层渗出井内的现象。

6ewMyirQFLB、动水压力,通过水点调查发现,在滑坡区西侧陡坡坡脚及防空洞中各见一处下降泉,两下降泉呈线状分布,间距90m左右,水位标高分别为97.25m和96.05m,在ZK8号孔中揭露的地下水水位标高为91.35,地下水在斜坡岩土体中渗流时由于水力梯度的作用,对斜坡产生动水压力,其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指向临空面,对斜坡稳定是不利的。

kavU42VRUs4.2 滑坡稳定性评价4.2.1 滑坡稳定性计算①计算断面选取与主滑方向一致的工程地质剖面10-10′和11-11′为计算断面,计算滑坡的稳定系数和剩余下滑力,依据计算结果对滑体的稳定性作定量评价。

y6v3ALoS89②计算参数天然重度:依潜在滑移体物质组成,选取滑体与各土层室内土工实验成果的算术平均值参与计算。

γ=18.7KN/m3。

M2ub6vSTnP抗剪强度:依潜在滑移带的形成与否、贯通程度,选取潜在滑移带发育与组成的土层室内土工实验成果峰值的小值参与计算。

Cf=13.9kPa,φf=5.5°。

0YujCfmUCw③附加力滑床在地下水位以上,滑体内的裂隙不充水,前缘亦无地下水排出,因此不计水压力;滑体上分布有两幢职工住宅楼,附加荷载分别为300KPa和400KPa;XX县为6度烈度地震设防区,故不考虑地震力。

eUts8ZQVRd④计算公式的选用机关滑坡潜在滑移面纵向上呈折线型,依滑移面形态,选取折线形滑移面公式进行稳定性计算:Fs=式中:Fs—稳定系数。

Qi—第i块段所受的重力(kN/m>。

Ri—作用于第i块段的抗滑力(kN/m>;Ni—第i块面滑动面的法向分力(kN/m>;Φi—第i块段土的内摩擦角<º);Ci—第i块段土的内聚力(kPa>。

Li—第i块段滑动面长度(m>;θi·θi+1—第i、i+1块段滑动面倾角(º>Ti—作用于第i块段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j—第i块段剩余下滑力传递至i+1块段时的传递系数(j=i>;Pi=Pi-1·ψj+Fst·T i-Ri式中:Pi、Pi-1—分别为第i块,第i+1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kN/m>;Fst—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计算时取Fst=1.15。

⑤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见插表4-1。

4.2.2 滑坡稳定性评价据稳定性计算结果:该滑坡稳定系数Fs最小1.00,最大1.04,剩余下滑力P最小79.56KN/m,最大143.46KN/m。

表明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sQsAEJkW5T4.2.3 滑坡稳定发展趋势分析该滑坡尚未发生整体滑动,滑体上出现有不稳定迹象,主要是地裂缝及房屋变形开裂。

表明当前处于极限平衡—蠕动变形阶段,若断续发展,则有可能产生整体下滑,若遇地表水大量渗入,其当前稳定性将被破坏,极可能导致滑坡失稳。

GMsIasNXkA机关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插表:4-16.5.2机关滑坡治理方案选择方案1:预应力锚索工程治理方案主要工程布置是在滑坡体的中下部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形式进行处治。

该方案在工程完工的初期,能够起到较好的稳固坡体的作用,但由于该滑坡体上存在一定厚度的松散层—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ml),时间较长后,预应力可能因松散土体的微变形而丧失,达不到永久根治滑坡的作用。

显然存在工程安全问题,该方案不予采用。

TIrRGchYzg方案2:普通砂浆锚杆框架梁工程治理方案主要工程布置是在滑坡体中部<8-8ˊ与9-9ˊ工程地质剖面之间)布设间距为3m×3m的200kN抗拔力的普通砂浆锚杆,孔径110mm,孔内灌注M20水泥砂浆,杆体采用长11m的2Φ32钢筋。

各锚杆间使用C25钢筋混凝土地梁<规格为30cm×50cm)连系,坡面植草面积约2500m2,并布设相应的截排水措施。

7EqZcWLZNX该方案的工程量统计详见插表6-6,工程费用概算见插表6-7。

机关滑坡治理工程方案 2 工程量统计表机关滑坡治理工程方案 2 工程费用概算表方案3:抗滑桩工程治理方案即在滑坡体中部根据锚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及滑坡剩余下滑力,布置一排桩心距为6m,桩型为B<13m,1.5m×2.0m)、C<14m,1.5m×2.0m)两种的抗滑桩,共计13棵,能够有效稳固滑坡体;为防止地表水渗入滑床,在裂隙发育处布设7个灌浆孔,孔深5m,孔径130mm,灌注水泥浆,在滑坡周界根据已有建筑物和地形布置一条截水天沟,并在坡体凹处布置一条排水沟防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在滑坡体上,工程布置详见图HKS0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