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6.2 浩瀚的宇宙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6.2 浩瀚的宇宙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浩瀚的宇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宇宙概况及“宇宙大爆炸学说。
2.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全面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难点:认识不同种类天体及其特点一.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1.古代天圆地方说2.地圆说(亚里士多德)3.地心说(托勒密) :托勒密地心体系图4.日心说(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5.宇宙大爆炸理论(伽莫夫) :奇点——原子核的形成——原子的形成——星系的形成太阳系的形成二.宇宙概观(一).宇宙中的天体分类1.恒星: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2.行星:定义包括以下三点: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2、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使其呈圆球状;3、不受到轨道周围其他物体的影响,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物体。
3.卫星:卫星是指在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体。
4.彗星:彗星是星际间物质,俗称“扫把星”。
(1994.慧木相撞)5.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地球周围的小行星)6.流星: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
又叫贼星。
7.星际物质:星体与星体之间的物质。
8.星云:除行星和彗星外的几乎所有延展型天体。
(二).认识宇宙1.地球2.地月系3.太阳系(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太阳系的其它星体:冥王星,齐娜,彗星,小行星(3)太阳系天体构成图4.银河系(银河系图片欣赏+银河系结构图)5.河外星系6.总星系总结(一)宇宙的层次总结(二)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总结(三)天体系统(三)宇宙图片欣赏三.飞向太空(一).我国古代人的飞天梦想(嫦娥奔月+敦煌飞天)(二). 人类飞向太空的历史1. 航天技术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3.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1961.4.12 东方-1 前苏联加加林)4.人类首次登月(1969.7.20 阿波罗-11 美国阿姆斯特朗)(三)三.简单介绍我国的飞天史四.破解宇宙之谜一.古人的探索足迹1.中国古代东汉张衡及其浑天仪2.古人绘制的星象图(星象图+夏季星空图)二.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三.哈勃的发现(2图+光的多普勒效应)四.伽莫夫的“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模拟图)五.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宇宙电磁辐射图(1)宇宙形成图(2)宇宙演化图(3)物质的空间尺度补充介绍:1.宇宙中的暗物质2.宇宙构成结构图3.20光年外发现第2个"地球"教学反思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银河系,从自己平时对星空的观察,到学生课外阅读以及书上的图片等多方面去说说银河系的样子,然后再让他们自己去总结,总结的时候老师提醒同学可不要像盲人摸象那样,以偏概全。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2“浩瀚的宇宙”知识归纳练习题(无答案)

16.2“浩瀚的宇宙”知识归纳练习题一、单选题1.太阳系中属于行星的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冥王星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在电子、质子和中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固体的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所以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3.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对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固体、液体C.固体、气体、液体D.液体、气体、固体4.下列各星球中,属于行星的是()A.月球B.地球C.彗星D.太阳5.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中B.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C.在中子、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水分子最小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6.按照物体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 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B. 生物体→电子→原子→原子核C. 原子→原子核→中子D. 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7.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C. 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D. 宇宙是有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8.月球属于太阳系中的()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彗星9.科学家们发现,星系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红移”,这一现象说明()A. 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B. 星系在向我们靠近C. 星系保持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0.在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是()A. 太阳B. 地球C. 月球D. 土星11.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质子原子核原子B. 原子原子核质子C. 原子核质子原子D. 原子质子原子核12.下列现象或事例与对应的物理知识连线错误的是()A. 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及体积﹣﹣﹣﹣分子间距很大,分子几乎不受力B. 鞋底上的花纹﹣﹣﹣﹣增大摩擦C. 铁轨铺在路枕上﹣﹣﹣﹣﹣减小压力D. 船闸﹣﹣﹣﹣连通器原理13.关于微观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D. 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14.张睿同学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对于所学知识有以下几点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将两个表面光滑得铅块相互压紧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故平常物体不带电D. 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1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不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表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二、填空题16.小玲同学在宿舍里吃榴莲糖,香味会弥漫整个房间,这是________现象。
九年级物理全册 16.2浩瀚的宇宙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

浩瀚的宇宙一、选择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2.关于宇宙的奥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意大利学者布鲁诺指出宇宙根本就没有中心B.美国科学家哈勃指出所有河外星系正在离我们银河系而去,其退行的速度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C.银河系之外还有数以10亿计的类似星系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3.世界上第一个乘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 )A.加加林B.杨利伟C.阿姆斯特朗 D.齐奥尔科夫斯基4.晴朗的夜空,天上高悬着月亮,从人们对天体的分类上,月亮属于( )A.恒星类 B.星系类C.卫星类 D.行星类5.发动天文学领域革命,创立“日心说”理论的科学家是( )A.托勒密 B.哥白尼C.哈勃 D.伽莫夫6.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对宇宙的起源和形成原因普遍认同的是( )A.宇宙急剧膨胀 B.板块的分裂移动C.混合气体的凝聚 D.一开始就具有的二、填空题7.1948年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于一次“____________”,爆炸生成的“原始火球”不断膨胀而逐渐冷却下来,形成了今天还在________着的宇宙。
8.1929年,美国科学家哈勃在天文观察中发现:“所有的河外星系正离银河系而去,其退行速度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说明我们的宇宙处于________之中。
1948年,伽莫夫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学说,解释了宇宙的起源,这个学说得到了一些实验观测的支持。
9.我国于________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于________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__________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2年3月25日,我国____________飞船成功发射,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____________载人飞船,中国实现了遨游太空的理想。
【配套K12】[学习]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6.2《浩瀚的宇宙》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配套K12】[学习]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6.2《浩瀚的宇宙》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8bd535227916888486d77a.png)
《浩瀚的宇宙》本节课围绕着银河系和宇宙展开,按照“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推理总结、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顺序,引导学生归纳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宇宙的浩瀚有初步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知道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宇宙概况及“宇宙大爆炸学说。
【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了解宇宙起源,对宇宙空间有基本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PPT课件一、课堂引入:图片: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
教师:从以上图片中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学生:“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神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教师: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教师:那么,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知识介绍:(学生提到的或讲述很到位的,教师可以不讲)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有这样一段发展过程: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
九年级物理全册16-2浩瀚的宇宙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1)

中小学教育教课资料二、浩大的宇宙知能操练提高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高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A. 木星B. 水星C. 金星D.地球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系中只存在太阳和它的八大行星C.太阳系由太阳和若干个行星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构成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当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发源学说。
宇宙大爆炸理论以为: 宇宙出生于大爆炸,爆炸惹起宇宙膨胀, 并以为 ()A.当前宇宙仍在不停地膨胀B.当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缩短C.当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缩短的稳固状态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 , 当前处于静态4.卢瑟福把原子构造和太阳系作类比, 太阳系中和原子核相对应的是()A. 太阳B. 地球C. 月球D.火星5.科学家经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 全部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停扩大, 这说明 ()A.宇宙处在不停地膨胀中B.银河系是一个宏大的天系统统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D.太阳和太阳系最后也会走向死亡6.对于粒子和宇宙, 以下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 不存在排挤力B. 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 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 依据银河系的直径大概为8 万光年 , 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 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构造时, 常应用成立模型的方法7.我们知道, 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 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高升, 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就显然降低, 这叫多普勒效应。
光相同有多普勒效应,20世纪20 年月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 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光波的频次在变, 星系在 ( 选填“远离”或“凑近”) 我们。
8.牛顿在宇宙科学上的贡献是用万有引力正确解说了为何行星绕太阳转而不离开太阳, 月亮绕地球旋转的原由是 , 人能站立在地球上不飞出地球的原由是。
研究创新9. 2016 年 10 月 17 日, “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2“浩瀚的宇宙”知识过关练习题(无答案)

16.2“浩瀚的宇宙”知识过关练习题一、单选题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的是( )A.米粒B.柳絮C.细菌D.原子2.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B.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C.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3.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4.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正确的说法是()A.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B. 它包含有几个分子C. 它有几个“纳米”D. 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5.下列物体的尺度按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夸克、质子、原子、分子、地球、银河系、太阳系B.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C. 太阳系、太阳、地球、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D. 地球、太阳、生物体、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6.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C.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在不断的膨胀D.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7.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它们都体现了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C.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核中有质子和电子D. 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8.小宇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PM2.5引发雾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如图,教材中用类比的物理思想方法说明宇宙在不断膨胀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不能同时存在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 PM2.5 分子原子核电子B. 分子PM2.5 原子核电子C. 分子原子核PM2.5 电子D. 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10.下列关于“从粒子到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 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空间处处膨胀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B.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把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ml12.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A. 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B. 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C. 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D. 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13.在下列各星球中,属于恒星的是()A. 月球B. 太阳C. 木星D. 地球14.在太阳系中,月球是()A. 恒星B. 行星C. 矮行星D. 卫星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C.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D. 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二、填空题16. 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亚洲纪录.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如图所示.长征六号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高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液氧煤油,每次发射可以节约推进剂费用上千万元.液氧煤油发动机集多项新技术于一身,突破了高压补燃关键技术80余项.高压大功率的涡轮泵技术使得“发动机的心脏”涡轮泵成为强劲的动力源泉.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泵产生的最高压强达到500个大气压,相当于把上海黄浦江的水打到海拔5000米的地方.请仿照示例写出与热学有关的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示例:物理现象:煤油燃烧物理知识: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作答:物理现象: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17.请将分子、病毒、质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微观世界尺度图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18.自然学科的先驱哥白尼的 ________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说.随后,科学家 ________首先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19.在围绕太阳运行的八大行星中,轨道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 ,离太阳最远的是________ ,地球处在离太阳较近的第________ 条轨道上.2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行星和恒星早期人们认为恒星是静止不动的星体,所以称其为“恒星”,绕恒星转动的星体叫行星,而绕行星转动的星体则叫卫星.在太阳系中,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不停地发热、发光,在太阳的周围有八大行星绕其公转,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连同它的八大行星和许许多多的小行星、彗星组成了太阳系,其中太阳为恒星.人们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阳的行星,而绕地球转动的月球就是地球的卫星.其实太阳也是在运动着的,太阳以2.46×108年的周期绕银河系的中心转动.只是由于太阳距地球太远(1.5×1011m),不借助特殊的天文仪器很难发现它的运动,其实,所有的恒星都在宇宙空间高速地运动着.在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但在太阳系外却有着无数的恒星,夜晚仰望天空时,肉眼所能见到的点点繁星,除了五颗大行星之外,都是像太阳一样的恒星.(1)请在横线上说明以下几个名词之间的包含关系:宇宙、天王星、太阳系、银河系: ________(2)太阳是由气体组成的吗? ________.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__年.21.科学家们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________ ,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22.1849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并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运行轨道.不久,在预测的轨道上就发现了这后来被命名为________ 的行星.23.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科学家观察发现,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这个事实提供了宇宙 ________的证据;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用“光年”做 ________(“长度”或“时间”)的单位.24.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扩张学说,8年级物理(下)课本上用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做演示实验,该实验将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________ 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________ (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25.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物理角度说这属于________现象.三、解答题26.请说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27.人类使用内燃机作动力的历史要比使用电力的历史早得多,可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登陆车使用电力而不是内燃机,为什么?28.用图形、大括号或表格描述你所认识的宇宙的结构.四、综合题29.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请问:(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当一列火车迎面驶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会升高(即声波的频率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降低(即声波的频率降低),这一现象叫多普勒效应.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光同样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当光源靠近我们或离我们远去时,我们观测到它发出的光的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与声音相同.20世纪天文学家哈勃观察到,几乎所有远处星系发出光的频率都向红光方向偏移,称为“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哈勃研究了24个距离已知的星系,由它们发出光频率的偏移推算出他们退行的速度,画出它们退行的速度v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的v﹣r图象,如下图所示.图中只标出其中四种星团,横坐标单位中的l.y.是光年,它表示光在一年内所通过的距离.分析图象,哈勃总结出v和r之间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即:v=Hr,H为哈勃常数,这便是“哈勃定律”.为解释哈勃定律,科学家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大爆炸后各星系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远离我们而去.(1)鸣笛的火车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频率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2)若远处有光源在靠近地球,则在地球上观察到它所发出光的频率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3)由文中“红移”现象推知,红光的频率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紫光的频率.(4)关于图中四种星团速度的描述,符合短文内容的是.A. 四种星团速度相同B. 长蛇星系团速度最大C. 室女云星团速度不断变小D. 长蛇星系团速度不断变大(5)根据短文内容,估算哈勃常数H的值.写出计算过程,一年取3×107s,结果保留到整数.3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当一列火车迎面驶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会升高(即声波的频率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降低(即声波的频率降低),这一现象叫多普勒效应.光同样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当一个光源靠近我们或离我们远去时,我们观测到它发出的光的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也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与声音发生多普勒效应的规律相同.20世纪天文学家哈勃观察到,几乎所有远处星系发出光的频率都向红光方向偏移,称为“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哈勃研究了24个距离已知的星系,由它们进行的速度v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的图象,如图所示,并据此,得出它们退行的速度v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的关系﹣“哈勃定律”.为解释哈勃定律,科学家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大爆炸后各星系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远离我们而去.(1)鸣笛的火车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频率________ (升高/不变/降低);(2)天文学家哈勃观察到,几乎所有远处星系发出的光的频率都向________ (红光/紫光)方向偏移;(3)由文中“红移”现象推知,红光的频率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紫光的频率;(4)根据短文可知,“哈勃定律”的内容是()A. 所有星系都在靠近我们而来B. 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C. 所有星系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星系退行的速度正比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5)根据哈勃的观察和“宇宙大爆炸”理论,关于短文图象中四种星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四种星团的速度相同B. 长蛇星系团的速度最大C. 室女云星团的速度最大D. 长蛇星系团的速度不断变大。
九年级物理全册16.2浩瀚的宇宙同步测试题(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16.2浩瀚的宇宙一、单选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 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 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B.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 D.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大小最小的是质子3.在下列各星球中,属于恒星的是()A. 月球B. 地球 C. 太阳 D. 金星4.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银河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恒星之一 D.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之一5.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C. 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D.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6.张睿同学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对于所学知识有以下几点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将两个表面光滑得铅块相互压紧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故平常物体不带电D. 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7.通过光学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A. 微小的细胞B. 分子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C. 只要人的视力足够好,就能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D.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B.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C.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10.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C.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D. 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二、填空题11.请根据下列物体尺度的大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银河系、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分子、质子.________.12.在地球、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__.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带负电的是________,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________13.太阳是太阳系的________星,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_星.在月球上勘探的月球车可以通过发射________(选填“声波”或“无线电波”)向地球传输信息,若月球车以100瓦的功率连续工作10小时,耗电________度.14.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_______ 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_______ 就相当于行星.15.在晶体熔化过程中外界所提供的热量,用于减小分子间的束缚,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晶体的温度升高.三、解答题16.人类使用内燃机作动力的历史要比使用电力的历史早得多,可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登陆车使用电力而不是内燃机,为什么?17.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请列举两个相关的现象说明.四、综合题18.有些物理量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关,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的关系,小伟通过查阅资料,得到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及其内部粒子排列的模型如图所示.(1)根据以上信息,关于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的关系,小伟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2)小张从其他资料中查到了与上述情况不符的实例,与小伟一起思考分析并查找原因,合理的选项是:.A. 物理量都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无关B. 物理的密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C. 由少数研究对象归纳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19.如图所示,在吹一个表面画有许多斑点的气球时会发现,随着气球的鼓起,斑点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从任何一点出发,其他的点都可以以它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并且距离越远散开的速度越快.如果我们把这个气球比作宇宙,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多谱勒效应,当星系靠近观察者时,见到的星光光谱线向频率高的蓝光方向移动,反之则向红光方向移动.把气球上的斑点看作一个个星系,并选定一个作为太阳系.当我们把气球逐渐吹起时,以太阳系为观测中心,我们观测到的星系大多在向________ 光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它们都在________ (靠近/远离)太阳系,并且距离太阳系越远的星系移动的速度越________ (快/慢).(2)实验说明大多数星系之间的距离都在________ ,由此推测宇宙正处于________ 之中.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解: A、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此选项错误;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电子质量非常小,所以原子尺度最大,质子次之,电子最小.此选项错误;C、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m/s×3600s×24×365=9.4608×1015m=9.4608×1012km.此选项错误;D、科学家常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对物质结构进行研究.此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①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左右的引力和斥力;②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质子包括了原子的主要质量;③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④为了探究物质的结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已知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用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2.【答案】A【解析】【解答】解:A、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所以A正确;B、宇宙有层次之分,但是无限大的,是由无数天体组成,没有所谓的中心,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而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的一颗行星,所以B错误;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C错误;D、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所以D错误.故选A.【分析】原子的构成: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分子由原子组成;宇宙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3.【答案】C【解析】【解答】解:地球、金星是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太阳为能够发光发热的,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而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故选C.【分析】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星体称为恒星;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为太阳;同时应记清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4.【答案】D【解析】【解答】解: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还包括银河系等其他星系,故A错误;B、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故B错误;C、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故C错误;D、太阳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之一,故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宇宙的真实系统结构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5.【答案】C【解析】【解答】解:A、宇宙没有中心,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它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香气扑鼻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D、摩擦起电不能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分析】(1)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有许多星系组成,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员;(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电子从原子核束缚能力弱的物体转移到束缚能力强的物体上.6.【答案】B【解析】【解答】解: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故B正确;C、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带电的是核外电子,故C错误;D、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小,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宇宙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的一员,不是宇宙的中心;(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4)地球及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7.【答案】A【解析】【解答】解:使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微小的细胞;由于分子是很微小的,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有限,故不能观察到分子、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分析】显微镜能看清微小的物体.8.【答案】D【解析】【解答】解: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八个行星绕着太阳转,而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 错误.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B错误;C、电子的体积非常小,人凭肉眼就是无法看到电子的,故C错误;D、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宇宙是有层次之分的,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3)根据人眼看到的范围分析,我们身边的物体能直接看到,而电子、原子、分子需要仪器帮助才能看到.(4)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9.【答案】A【解析】【解答】解:A、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指: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并且爆炸引起了宇宙膨胀,而这种膨胀还在继续,所以A正确;B、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较大,此时分子间作用力就非常小了,所以B错误;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我们看到的烟雾其实是固体小颗粒在空中飘,和分子运动没关系,所以C错误;D、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平常物体不带电,所以D错误.故选A.【分析】(1)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指: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并且爆炸引起了宇宙膨胀,而这种膨胀还在继续;(2)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内容:一是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二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三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0.【答案】D【解析】【解答】解:A、“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是错误的,宇宙是没有中心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它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香气扑鼻说明了气体分子的运动,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分析】(1)宇宙是广阔无垠的,没有中心,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2)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从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弱的物体转移到束缚能力强的物体,不是创造了电荷;(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有质子和中子组成的;(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二、填空题11.【答案】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质子、电子【解析】【解答】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生物体,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体和其它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众多星系之一.故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质子、电子.故答案为: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质子、电子.【分析】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八颗行星,地球是其中的一个;地球及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2.【答案】宇宙;电子;卢瑟福【解析】【解答】解:①银河系是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平凡的一员,银河系是其中之一,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地球是太阳周围的八大行星之一,所以,在地球、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宇宙;②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与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③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卢瑟福.故答案为:宇宙;电子;卢瑟福.【分析】①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之一,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员;地球是太阳周围的八大行星之一.②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③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3.【答案】恒;卫;无线电波;1【解析】【解答】解:(1)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太阳系的恒星;在太阳系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2)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3)W=Pt=0.1kW×10h=1kW•h=1度.故答案为:恒;卫;热传递;无线电波;1.【分析】(1)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星体称为恒星,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为太阳;同时应记清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太阳系中月球是属于地球的天然卫星,因为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转,所以是一颗卫星.(2)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3)利用W=Pt计算消耗的电能.14.【答案】原子;电子【解析】【解答】解: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故答案为:原子;电子.【分析】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转动的一定数目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15.【答案】不能【解析】【解答】解:晶体熔化时会吸热外界的热,外界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使晶体的温度升高.故答案为:不能.【分析】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三、解答题16.【答案】解: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氧气,内燃机是要用氧气的,在月球上内燃机无法工作,故只能用电力驱动.【解析】【分析】内燃机是要用氧气的,而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氧气,故只有用电力驱动17.【答案】答: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就变小,如处于高温熔化的铁水、钢水、铜水冷却后变成的固态铁、钢、铜;少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就变大,如水结冰.【解析】【分析】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时分子间距很小,液态时分子间距比固态大些,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四、综合题18.【答案】(1)不同物质,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越低,物质密度越小(2)BC【解析】【解答】解:(1)由示意图可知:甲物质分子间隙较小,排列紧密,乙物质分子间隙较大,丙物质分子间隙最大.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说明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有关,并且内部粒子排列程度越大,间隙越小,物质密度越大.(2)物理量不都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无关,物质的密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由少数研究对象归纳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故答案为:(1)不同物质,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越低,物质密度越小;(2)BC.【分析】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的松紧程度指的是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隙大小;②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19.【答案】(1)红;远离;快(2)变大;膨胀【解析】【解答】解:(1)把气球上的斑点看作一个个星系,并选定一个作为太阳系.当我们把气球逐渐吹起时,气球上的斑点远离太阳系.以太阳系为观测中心,星光光谱线向频率低的红光方向移动.发光星体接近观测者时,星光光谱线向频率高的蓝光方向移动;当离开观测者时,星光光谱线向频率低的红光方向移动.科学家发现,我们所观测到的星系的星光光谱线大多向频率低的红光方向移动.即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的扩大.(2)根据现在绝大多数星系两两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加这一现象,可以推测宇宙正在膨胀之中.因此,科学家推测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的.故答案为:(1)红;远离;快;(2)变大;膨胀.【分析】(1)使用多普勒效应得出宇宙正在膨胀的结论.他发现远离银河系的天体发射的光线频率变低,即移向光谱的红端,称为红移,天体离开银河系的速度越快红移越大,这说明这些天体在远离银河系.反之,如果天体正移向银河系,则光线会发生蓝移.(2)根据现在绝大多数星系两两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加这一现象,可以推测宇宙正在膨胀之中.因此,科学家推测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的.。
1348.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第二节 浩瀚的宇宙习题(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浩瀚的宇宙》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打扫房间时尘土飞扬B、水从高处流到低处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会生锈D、在一杯白开水中放入盐,这杯水会变咸2、分子的大小大约是()A、3×10-5mB、3×10-8mC、3×10-10mD、3×10-7m3、大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判断4、在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分别是()A、水星、地球B、地球、冥王星C、水星、冥王星D、地球、水星5、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这个单位,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那么光年是()A、时间单位B、长度单位C、速度单位D、质量单位6、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是()A、质子B、电子C、原子核D、分子7、有一定体积,但没有确定形状的物质形态是()A、固态B、液态C、气态D、无法确定8、下列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B、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液体的蒸发,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冬天口里呼出“白气”,说明分子看得见。
9、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那么原子是由下面哪两部分组成?()A、原子核、质子B、原子核、中子C、原子核、夸克D、原子核、电子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很大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空隙C、液体容易流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吸引力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用于破坏分子的有规则排列,所以温度不升高2、画出氢和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3、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而水在结冰时体积变大,这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请列举出两例。
1、宇宙是由组成的。
2、太阳系是银河系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等九大行星围绕它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浩瀚的宇宙
图16-2-1
宇宙概观
1.太阳系的组成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它是一个半径约7×105 km、表面温度达6×103 K 的恒星,其核心温度高达1.5×107 K。
(2)地球是浩瀚宇宙中太阳系内的一颗行星。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及它们的173颗卫星,还有约17600颗有正式命名或编号的小行星,以及数量众多的彗星和流星。
(3)土星、地球等行星周围分布有绕它们运动的天体,叫作卫星。
2.银河系:由无数星体集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最大厚度约1万光年,像是一个中央突起、四周扁平的旋转铁饼。
3.河外星系:银河系外还有数以10亿计的类似星系。
人类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仙女座河外星系就是其中之一,它跟银河系相距220万光年。
许多星系还形成更大的星系团,星系团的直径可达1000万光年以上。
飞向太空
1.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发射成功。
2.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空军少校__________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3.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4.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__________乘____________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理想。
2005年秋,中国的____________飞船再一次遨游太空,这一次飞船搭载了两名航天员。
5.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__________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____________卫星也于2010年10月成功发射。
6.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整个计划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
破解宇宙奥秘之路
1.1929年,美国科学家哈勃从天文观察中发现,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去,其退行速度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________,这就是说,宇宙处于普遍的________之中。
为了纪念哈勃,美国将一架太空望远镜命名为________望远镜。
2.宇宙起源学说:1948年,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于一次“__________”,爆炸生成的“原始火球”不断________而逐渐冷却下来,形成今天的还在________着的宇
宙。
类型宇宙的奥秘
例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
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_______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_______就相当于行星。
[导学号:62512090]
[浩瀚的宇宙]
1.我们的家园——地球,它属于( )
A.恒星B.行星
C.卫星D.彗星
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 )
A.木星B.水星
C.金星D.地球
3.下列关于太阳系和银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B.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C.银河系中有100多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
D.银河系像一个巨大的圆球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以液态氢和液态氧作为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的是( )
A.齐奥尔科夫斯基B.加加林
C.阿姆斯特朗D.杨利伟
5.关于“日心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心说”不能真实地反映宇宙的情况
B.“日心说”能较好地描述宇宙的真实情况
C.“日心说”认为地球是天体的中心
D.“日心说”认为太阳绕地球旋转
6.请你把目前人类观察到的宇宙情况按照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排列起来。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