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关于怀念母亲的短文章精选5篇

关于怀念母亲的短文章精选5篇子欲养而亲不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趁你还年亲,趁母亲还健在,回家吧!回家多与母亲陪伴吧。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怀念母亲的短文章精选,希望对你有用!关于怀念母亲的短文章精选1:怀念母亲今日,朋友说起明日就是母亲节,他要为自己的母亲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听到这儿我的鼻子酸酸地,心里非常难过,我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我早就忘记了母亲节的日子了,我也太不用心了。
”说完,我悄悄地走了。
因为我心特别疼,特别痛,想大声哭一场。
再过两个多月,就是母亲三周年的忌日。
转眼间,母亲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
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情景,那是一个炎日的日子,母亲悄悄地走了,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走向了西方极乐世界。
愿母亲在那边过的很好,没有疾病的折磨,没有人世间的诸多烦难,每天过的开开心心、幸福美满。
母亲走的那天,天气炎日,老天仿佛也不长眼,天空中不见一片云彩,烈日高照。
我们兄妹三人早已成为泪人,心情悲痛,六神无主;父亲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呆呆地坐在墙角,望着天空;大爹、大哥等忙前忙后忙着张罗着一切……我不知道母亲的丧事是咋样过完的,也不相信母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母亲丧事过完后的几周,梦中多次梦见母亲,也不知多少次在梦中喊着母亲,多少次从梦中哭醒,而泪水早已打湿枕巾。
母亲走后不到五个月,大爹也悄悄地走了,一年之间我的两位亲人就永远地离我们而去。
当时正是欲哭无泪,叫天天灵,叫地地不应。
老天啊,你夺我亲人去,只留下空屋,留下无尽的思念。
曾几何,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是因为心太痛,心太难受。
多少次梦中梦见您,当我想要去和您拥抱时,您却悄然不见,只因为阴阳两相隔,天地各一方。
当我思念您时,只能在您的坟前点燃纸钱,让它们带去我无尽的思念。
亲人啊,您们能听见我的呼唤吗?愿您们在那边过得挺好。
明日,就是母亲节了,看着别人正忙着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送去祝福,而我只能在心底里默默地祈祷:如果母亲地下有知,我们在梦中相见吧。
《怀念母亲》教案(通用10篇)

《怀念母亲》教案(通用10篇)《怀念母亲》教案 1【教材简析】《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该文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生母及祖国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读写“真挚、寝不安席、频繁、朦胧、凄凉、斑驳、篇章”等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透过关键词句感悟深沉的爱国之情。
过程与方法:生活迁移,逐步引领。
情感与价值观: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体会季羡林旅居海外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体会季羡林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意真挚的爱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感念母恩1、全世界,有且仅有一个称呼是相同的,你们知道这个称呼是什么吗?对,这个称呼就是母亲。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国别、不同语言的人们喊出了一个同样的称呼呢?(学生自由交流)2、同学们,你爱你的母亲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二、关注留守,畅抒别情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足迹中,无不倾注了母亲全心全意的关爱,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唠叨、一声抚慰、一次等待……一切的一切,回想起来都是那么窝心,那么温暖。
可是,因为种种无奈,我们不得不与父母分开,例如为了学业,我们在校住宿,一个星期才能与父母团聚一次;也有的父母,为了给你们一个更灿烂的明天,选择远走他乡挣钱养家,有时一年都见不到一面。
同学们,与母亲分别的日子里,你想念母亲么?思念无法遏制的你,经常会处于什么样的情景当中呢?三、品读课文,情感共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道出了全天下母亲对子女的牵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刻画出普天下子女对母亲感激不尽的情怀。
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第22页,默默勾画出季羡林与你心意相通的地方,记录下你和季羡林一脉相通的情感涓流。
不理解的地方也做上记号,一会我们共同解读季羡林的心声。
怀念母亲感人寄语

怀念母亲感人寄语1. 妈妈,我怀念您无时无刻的温暖和关爱。
2. 您的离去让我在心底留下了永远的思念和无尽的痛。
3. 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我永远怀念您的无私与奉献。
4. 唯有回忆才能让我再次感受到您的存在,我怀念您的一切。
5. 您是我人生中最伟大的导航灯,我怀念您带给我的指引与支持。
6. 您的教诲和智慧将永远在我心中发光,我怀念您的爱与智慧。
7. 您的微笑已经成为我内心最美丽的记忆,我怀念您的笑容。
8. 尽管您已经离开,但您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我最亲爱的母亲。
9. 我怀念您的温柔和耐心,在我最困难的时刻,一直都是您支撑着我。
10. 您的存在是我最温暖的依靠,我怀念您的陪伴和关怀。
11. 您是我最深刻的记忆,我怀念您的一切美好与幸福。
12. 悲伤的思念让我无法忘却您的存在,我怀念您的爱和慈祥。
13. 您是我继续奋斗的力量,怀念您的支持和鼓励。
14. 您是我最坚定的依靠,我怀念您的叮嘱和警示。
15. 虽然您已经离开,但您的影响力永远存在于我身上,我怀念您的慈爱。
16. 您的声音和言行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我怀念您的声音和言行。
17. 怀念您让我厌倦,却又永远无法离开,因为那是对母爱的追忆。
18. 您的母爱如清泉般在我心头流淌,我怀念您给予我的爱与关怀。
19. 潜意识里总是会有一种温暖的力量,那是您的爱在指引我,我怀念您的力量。
20. 怀念您的时候,我看到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21. 怀念您的声音,那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音符。
22. 怀念您的微笑,那是我心中最灿烂的阳光。
23. 怀念您的陪伴,那是我心中最温暖的依靠。
24. 怀念您的关怀,那是我心中最珍贵的财富。
25. 怀念您的智慧,那是我心中最可贵的财富。
26. 怀念您的坚强,那是我心中最伟大的榜样。
6《怀念母亲》(精修版)

学习写作方法,灵活应用
1、这篇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开门见山 2、文章开头与结尾对母亲的怀念却是永远不 变的,从而前呼后应 3、课文中间部分都用当年的日记或散文来叙 述,也就是“引用说明法”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大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学术交流演讲时
季羡林与温家宝总理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 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 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 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 县人。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 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其主要著作有《季羡林散文 集》《朗润集》《天竺心影》 《牛棚杂忆》等。
赋得永久的悔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
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 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 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 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亲了。我努力压住思绪,使 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 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 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 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 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 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 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 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 么东西也看不到了。 •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 灰天, 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怀念母亲离世的句子

怀念母亲离世的句子
1、青山不老,流水更长!母爱永存!愿天堂的母亲安好!
2、墓前长跪叫母亲,天堂回应泪湿巾。
忆母生我终为报,如有来世永不分。
妈妈,儿想您了。
3、缅怀母亲,只能去墓地,到母亲的坟前去诉说前情旧事,寄托绵绵无尽的哀思了。
4、宿雾初开露沾衣,晨随阿母采菰葵。
寻来和米连根煮,曾养今天七尺儿。
5、慈母离世,千天有余,仿佛昨日,驾鹤归西。
音容笑貌,叮嘱言语,常在眼前,永记心里。
6、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7、昔日母子同心欢,如今一人受孤单。
今逢佳节倍伤感,我心胜似腊月寒。
8、母子离别泪涟涟,只盼来日再相见。
月亮缺半终团圆,逝去亲人何时还。
9、母思儿时如细雨,儿思母时如清风。
清风细雨再聚首,待到明年又清明。
10、都曰春分花最红,蠢儿心肝似掏空。
花好今春无心赏,泪伴思念月明中。
怀念母亲作文精选15篇

怀念母亲作文怀念母亲作文精选1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怀念母亲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怀念母亲作文1他第一离开袓国来到外国留学,亲生母亲不断在梦中出现,表达了他对两位母亲的无限思念。
当他与祖国的距离远了,心中只有优愁,有思念。
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想起故园的生活情景,故乡的亲朋好友,在他的心中才多了一丝安慰,一丝宽心,一点甜蜜。
看到作者这种真挚的爰,我不由想起了生我的母亲,她每天都很早起床做早饭,陪我复习功课。
特别是在大塘学校读书。
无论刮风下雨,他总是从不间断地为我送丰富的午餐。
开始,我认为是她的责任,后来我慢慢地懂事了,才知道那是一种无限的爱。
我要努力学习,把成绩提高,长大后来好好的孝顺她,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祖国母亲,我也同样敬重,在它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我,使我无忧无虑的成长起来,它的繁荣,它的昌盛,都与我息息相关,脉脉相连。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相信祖国母亲在我们这一代人努力下,会妆扮得更加璀璨辉煌。
怀念母亲作文2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怀念母亲》。
读完了这篇课文后,我想到作者很怀念母亲,很关心母亲,很疼母亲。
作者有两个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一个是亲生母亲,作者对着两位母亲怀着同样的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的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生母亲永久的怀念,对组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为什么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是甜蜜的呢?因为作者在异国他乡长大,作者感到了自己与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距离很远,也和老朋友远,作者心中十分悠愁,所以,好友的点点滴滴,心中自然甜蜜。
作者有时对着自己的亲生母亲怀着关怀的情感,作者的心中一只有着母亲身边,到母亲的怀里时,作者也想到,但到也到不到母亲怀里。
作者在泪里在夜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幻出慈祥的样子,醒来却不见了。
怀念母亲的作文5篇

怀念母亲的作文5篇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优秀的作文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文章的吸引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怀念母亲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怀念母亲的作文篇1怀念母亲又是清明时节了,来至母亲坟前,伫立母亲跟前,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不知不觉泪水已湿了衣衫。
妈,女儿看您来了,在世时您不曾过一天好日子,如今阴阳两隔,您在里头,我在外头,想您、真的想您了!您一生坎坷。
出生八个月被送别人做童养媳,因为外婆要抚养外公前妻生的女儿,外婆说自己生的送人不会让外人讲闲话。
您在童养媳家的丈夫十几岁就去了南洋,后来在外已娶妻成家,等到二十五岁未见其有回来之意,就嫁给了父亲,生育了四男三女,养育这么多孩子,您辛苦啊!您有着坚强的意志。
在您四十二岁那年,家里想用泥土盖一间杂物间,即将盖好完工时,突然土墙倒塌,父亲带着三个哥哥从墙上跳下,您正要走出门槛时,被淹没在土墙了,整个身子只能看到少许头发,胸部刚好压在门槛上,致使肋骨左侧断了四根,右侧断了三根。
在众乡亲和村医的救护下,您苏醒过来。
但由于伤势过重,在木板床上躺了近二个月不能翻动,妈,您还痛吗?您有着豁达的心胸。
在农村,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女孩不用读那么多书,迟早要嫁给别人的。
而您尽管万分艰辛,还是一直鼓励我好好读书,走出大山,能过上不会像您一样辛苦的日子,当我高考落榜一脸沮丧,跑到房间低声哭泣时,您却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你还年轻,不用着急,今年没考好,明年再考,妈会支持你。
每当想起您的这些话,我总是心酸、暗自流泪,责备自己不争气,同时也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来报答你。
正因为有您的支持和鼓励,我终于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您也因我能走出大山而露出了难得的、幸福的笑脸。
您一生默默地奉献。
心里始终装着一群孩子和这个家,不管伤口多么疼痛都强忍着,只希望尽快的好起来,好照顾孩子们,坚强的精神战胜了病痛,您渐渐地康复了,但从此也落下了病根,常年身体不好,病痛不断,但为了不拖累孩子们,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没事,我挺好的,别为我别担心。
怀念母亲的短句

怀念母亲的短句1、每次看到侄儿就会想起母亲去世时身边只有他。
今天母亲去世一周年,我深深地体会到尽孝一分钟都等不得。
我是一个不孝女,而母亲却是一个再伟大不过的母亲。
愿母亲保佑姥姥,身体健康。
2、纪念母亲去世一周年,妈妈,去年的今天您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走得那么安祥,没给儿女留下一句话语。
那一刻,我们肝肠寸断、悲痛欲绝亲爱的妈妈,我们想念您3、意思是冬天来了,亲人们在阴间该添置冬衣了。
4、妈,您放心吧。
虽然您走了,可每一个母亲节,我的爱都能顺畅地流向活着的母亲们。
5、从我记事起,爷爷奶奶就一直住在这里到现在。
6、母亲去世的早,父亲没有再娶,任劳任怨了十年如一日支撑整个家。
平时我总是开玩笑的说、爸,给我找个妈吧。
那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可爸总是淡淡一笑,没有再说。
几年后,父亲去世,我们整理父亲遗物是,打开了父亲生前视如珍宝的信,欣赏四,用笔如行云流水,笔锋苍劲有力、许你来生。
7、十七年的岁月,我每一天都不曾蹉跎,快乐着!幸福着!妈妈,我想对您说:谢谢您,让我成为您的女儿!8、转眼父亲去世已经快整整一周年了,母亲又病卧在床,人生已然没有了来处,就只剩归途。
9、昨天晚上我和周公下棋的时候,看到周公他老婆在锈鞋垫,很好看呢!你今晚要早点休息,去跟人家学学晚安宝贝,做个好梦没有早一分,没有晚一秒。
10、我愿是您坟前的一棵草,自由自愿,随墓如歌,流淌在生命长调里,伴您入眠!11、当儿有了时间,母亲节在,亲娘却不在,没有亲娘的母亲节,鲜花祝福何处相送,送不达的祝福是惆长,如今流浪的不是身体,漂泊的是儿的心,深深的思念化作泪两行。
12、还有十多分钟就是母亲的一周年了,昨天周年祭奠我并没有回去,我比任何人都要想念母亲。
想想母亲走后我无数夜里做的那个梦,我看见母亲在屋里做饭,她说她仅能返生一年,一年后必须走,再也不会回来。
这一年我什么都没有干,唯有夜夜陪着母亲,脑海里闪过与母亲相处的场景,我更多的唯有遗撼。
13、母亲去世一周年的怀念!在我的感觉中,母亲始终未曾走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教师:谷利新课堂实录:师: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这篇——生:《怀念母亲》师:老师先请一个同学大声的读一遍这个课题,好吗?(请一位同学。
)生读课题。
(学生字正腔圆的读出来,声音小。
)师: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片刻又离开将近百岁老人的心,那些日子,带着那些意思,再来读一遍课题好吗?生齐读课题。
师:大家在课下一定查阅了很多季羡林老人的资料,我们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头上的光环,但是,当我们走进这篇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你会发现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巨大的错误,有一个永久的疼痛,他曾经说:“我这永久的悔恨,我本不该离开,这痛,就从我失去母亲开始。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读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
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第一,这段当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第二在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评价)书读得很熟练。
我这么想,书越读,思考越深入,我们的感受就越深。
我们再次用心来读这段文字,看你能不能捕捉到季羡林内心的感受。
用心来读每一个文字。
生读。
师:刚才我们同学听别人读了,自己读了。
现在老师请同学认真地再读,迅速地浏览一遍课文。
假如老师让你把这段文字读成一个字,你能把它读成?有没有同学感觉读着读着字就跳到了你的眼前,有没有字让你感觉到它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生:我认为有悔,我认为有恨。
师:他用了书上的一个字,“恨”,很有很多种,请你把目光再次锁定到这段文字当中,你从哪些语句当中看到了这个“恨”。
生默读。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
我从这句话看出作者自责和悔恨。
生: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他想报答母亲。
师:季羡林是个特别看重母爱的人,想尽孝,此时,母亲却再也不能醒来了。
生答。
师:此刻,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撕心裂肺。
从此失去了叫妈妈的权利,怎能不恨呢?生: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看出他很长的时间没有和母亲在一起,他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
师:刚才同学谈到了季羡林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对吗?几岁离开母亲?(六岁)几时失去了母亲?(大学二年级)大概是——二十多岁,将近十四年,可你们知道吗,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八年之前,(岁数)跟谁相似?跟我们在坐的各位同龄吧?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我认为他非常伤心,他六岁就离开母亲,这么多年没有见面,甚至印象都模糊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母亲是一种没有依靠的感觉,他没有依靠,他想找到到母亲,找到那种心灵依靠,可是他找到这种依靠的时候,母亲却已经走了。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说出了此时季羡林的心声。
生:季羡林六岁就离开了母亲,二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十四年母子没有相见,这种感受我们是可以想象的。
终于,在季羡林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想我要找份工作,报答母亲时,不幸却发生了,母亲去世了。
他想尽的孝心没有尽到,所以他很伤心。
师:所以,在季羡林的一生当中会留下一个大大的“恨”,对吗?生:文章说他六岁的时候离开母亲。
我们六岁的时候刚刚上幼儿园,我们离开一天两天都快哭了,而季羡林他是十四年中只有几天见到了母亲,他是还想去照顾母亲。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
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动,我们把这种感动变成我们的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体会此时的季羡林的心好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师:读得怎么样?刚才我们同学精彩的朗读精彩的发言让我们真正地走进了季羡林的内心,他确实像我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师读)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然而,誓言还犹在,母亲已做西风而去,留下的只是这绵绵无尽的——恨!我们来读这段满带“恨”意的文字。
(生齐读。
)师:在季老的文字当中,到处都有这样的思念、怀念母亲的文字。
在比如:(读:)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
整整八年没有见,此时的母亲容颜如何?白发增添了几许?还能知道吗?不能了!而留给自己的,却依然只有那——恨,还有那无尽的怀念。
我们再来读这段文字。
(齐读)“苦”在心头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懂这一段最为痛苦的文字。
(请一个读书特别有感情的同学读。
)生读: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掌声)异乡甜蜜思“母亲”师:感谢这位同学的朗读,她仿佛让我看到了季羡林的那颗悔恨之心。
在季羡林心中,他认为什么最重?(母亲)母亲,母爱最重!可他偏偏失去了最重的东西。
他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怀念着自己的生母,直到他离开自己的祖国,来到了异乡,来到了德国,来到了那个孤寂的小城。
这么远的距离割断了他的思念了吗?(没有)看书,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有一个词,叫——“频来入梦”。
什么意思?(生:经常到梦里来。
)季羡林这种思念被割断了吗?(没有)反而更加怎么?(更加强了)增加了?(祖国)在这段文字当中。
作者用了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不知道,一定是我们同学想知道的。
现在请你仔细阅读季羡林的几篇日记,看你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学生读书,批注感受深的地方。
)交流。
生:第一篇日记。
黄昏,非常孤独的状态,没有人和他交流。
他在无依无靠时候,苦中作乐的感觉。
师:我同意他的无依无靠,缺少朋友缺少家人的关心。
但是我不同意他说的苦中作乐。
你为什么说苦中作乐呢?生:他这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当时的年代只有他一个人。
师:他的乐从哪儿来呢?你因为看到哪个词?甜蜜,对吗?(对)我突然发现甜蜜根凄凉是相反的,我在异乡的德国本来是孤独寂寞的,他为什么是甜蜜的呢?如果你认真读书的话,课文中有个细节,你发现了吗?生:这不能算是苦中作乐。
他是在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因为他在异乡,他想到他的老朋友和故乡,他心底里有一些温暖。
师:他在寻找一些慰藉。
再关注文字,文字用一个细节——“此时夜完全黑了,外面完全的静了下来。
”此时的作者,他静下来了吗?相反的,看到那个词了吗?(活动)他的心会怎样的活动,他得心会到哪儿,他的心会看到什么呢?生:他回想起以前的一部分人和美好时光。
生:主要是怀念,怀念以前朋友帮助过他,以前的欢乐时光,等等。
生:想到了祖国母亲的壮丽山河。
生:我觉得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国母亲,他把自己的祖国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
师:当他想到祖国、想到母亲、想到朋友的时候,他发现,凄凉少了,反而会多了什么?(甜蜜)所以,有时候,回忆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慰藉我们一颗孤独蒂落的心啊。
(同学举手。
)你要说什么?生:我想他是在自我安慰,不要让自己难过,实际上他还是在难过。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他读书,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随着我们的学习你会发现,他的这种想法会越来越浓厚。
在这段文字当中,你还发现了哪个细节。
一个“糊”字难割舍生:我发现他是由于对家乡的思念而经常梦到母亲的。
师:我们通过这凄凉,通过这甜蜜。
看到了作者在异乡的生活,对吗?这凄凉这甜蜜最后融成一个字,萦绕在作者心头,哪个字?(生答不出)你们看老师提供一个字。
如果把一个最为强烈的字眼,在这段文字中找出来,在哪里?最能体现作者此时的思想此时的甜蜜。
是“糊”吧?糊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覆盖、粘、缠在、萦绕、包起来,占据了他大部分、想甩也甩不掉。
师:想甩甩不掉的是什么呢?是内心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全都融入到这个“糊”字中了。
谁来给老师和同学们读出作者这种甜蜜。
(生读)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
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
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
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
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
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祖国无尽的怀念。
接下来,你还发现了,为什么?生:他认为外国的母亲和他的母亲是一样的,他的母亲为他操劳,但是直至母亲去世也没有见到他的面容,他十分的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尽孝。
他还认为外国的母亲没有放弃最后一点希望。
师:他说看到了房东太太,他说了一个词叫做——触景生情。
触景什么景?生:看到房东太太高兴的不得了。
“不得了”,三字见真心师:什么叫高兴地不得了?(太高兴了,不能再高兴了。
)今天有什么喜事?(儿子回来了。
)这是今天最大的喜事吗?儿子回来,母亲怎么样?生:大概他想到了他回来的时候,他母亲高兴得不得了。
师:可能这个“不得了”,我们只有做母亲的才能理解。
我们来想一想,这个不得了后面用了省略号,都省略了什么呢?生: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着自己的儿子回来。
生:可能会省略他母亲对季羡林说的一些话。
生:可能在准备儿子回来的时刻对儿子说一些温暖的话。
生:为儿子准备丰盛的晚餐。
师:可能为儿子住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把儿子住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
这些季羡林都看见了。
到这儿,老师突然有个问题,这个房东太太的儿子到最后,知道不知道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回家,知不知道妈妈已经为他收拾好了房间呢?(不知道)他可能知道。
他知道为什么不回来呢?生:他完全浸泡在母爱当中,他完全不知道母爱的珍贵。
生:他可能母亲为他回来紧张地奔波。
师:因为他可能想不到母亲因为他回家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切,季羡林看见了吗?他都看见了什么呢?生:看到他母亲每次在窗前等待他回来,可每次都失望的离开。
生:从房东太太的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
师:可自己的母亲苦苦等待自己回家,房东太太的儿子今天没回来,明天后天也许就回来了,而自己的母亲却——,直到自己去世的那一年,依然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回来,此时的季羡林心情怎样?他还看到了谁呢?生:看到了自己。
自己只回家两次,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自己非常的懊悔。
师: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只回家呆了几天。
但是这几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可能是这一生当中最幸福的几天。
而此时季羡林他突然明白了,突然读懂了“母亲”这两个字。
他也对一个字理解的更加的透,更加的深。
哪个字?(恨)此时,剩下什么了?一个是母亲的——(等待),一个是自己无尽的——(恨和悔),让我们走进季羡林的心中,让我们来感受母亲的等待。
(分成两组。
)走进母子心灵中这一边孩子写一写母亲着急的盼望儿子归家的画面,写一个情景。
这边的孩子写一写季羡林此时心中的想法。
(分组写,大约四分钟。
)生读:母亲靠在窗前,一动也不动。
像个雕像,静静的等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足足等了一天,她由高兴变得无奈,有无奈变得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