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晓》课件

合集下载

【高清】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文必背 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作者简介

【高清】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文必背 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作者简介

春晓【一下】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到惜春。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诗人。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

诗与王维并称“王孟”,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7赠汪伦【一下】汪伦:李白的朋友。

踏歌:唐代一种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

不及:不如。

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此诗为汪伦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

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赠给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8静夜思【一下】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最新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课件

最新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课件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处 处 闻 啼 鸟。
yè lái fēnɡ yǔ shēnɡ
夜 来 风 雨 声,
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25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 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著 名山水田园派诗人。后人 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 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39
谢谢观看 !
2023/1/25
40
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和措施:
1、理解教材编辑意图,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 2、倡导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3、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4、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 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一辆 车辆




马匹 布匹
画册 名册
6
zhī

一支笔 支出


一棵树
qiān

铅笔 铅球
jià

支架 衣架
衣架
7
liàng 辆
zhī 支
qiān

棵 kē
册 cè
pǐ 匹
架 jià
8
加一加
车+两=辆
十+又=支
加+木=架
木+果=棵
9
课文解析 揣摩品味课文
10
Hale Waihona Puke 11NRDTLA BGHEQ
bdl eg n q r tah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中小学古诗文全释系列 - 《春晓》 唐·孟浩然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中小学古诗文全释系列 - 《春晓》   唐·孟浩然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中小学古诗文全释系列——含作者、写作背景、注释、翻译、赏析、参考资料00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人: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注释:春眠(mián)不觉晓(xiǎo),处处闻啼(tí)鸟。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luò)知多少。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一(看图写话:美丽的春天)|人教部编版(共14张PPT)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一(看图写话:美丽的春天)|人教部编版(共14张PPT)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 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艺术是:决不要让学 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上,而要 使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以便 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注重 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包子有肉,不 ;人有学问,不挂嘴上。吃饭不嚼不知味, 想不知意。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 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学校是
春天( )!小燕子( ),它们( )
叫着,好像在说:“(
)”柳树( ),
( )的桃花开了,( )的小草( )出来
了,小花也开了,有( )的,有( )的,还
有( )的,它们好像在( )。小朋友们

)。春天真是一副美丽的画!
写话要求:
1.题目写在中间。 2.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句子。
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 ),风一
吹,柳翩枝翩(起舞 ),粉(红 ( )的小草从冒地出里来(
)的桃花散发淡出淡(的清香 )碧,绿 ),小花也开了粉,红有( )
的,金有黄( )的,还白有( )的,它们好比像美在(
)。
小朋友在们草(地上跑啊、跳啊、叫啊,玩得可开心了
)。
春天真是一幅美丽的画!
的工场。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 学生。 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 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 不吃饭则饥,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

(2) 小燕子

(3) 柳树

(4) 桃花

(5) 草地上,

(6) 小朋友们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古诗二首 小池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古诗二首 小池  人教部编版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树叶 松树 树立
羊角 鹿角 桌角
自学指导二
看着书上的插图读 诗,想一想:诗中 描写了哪些景物, 自己读懂了那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
泉水的出口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荷花池里蜻蜓飞来
飞去,有的
有的
还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我是小作家: 美丽的夏天来了,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小池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是剪刀。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学习目标:
1.认识“泉等7个字,会写 “树、尖”2”个字。
2.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感受 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自学指导
• 自由读古诗,把诗读 正确读通顺,圈出诗 中的7个生字,和同桌 交流一下识记生字的 方法。
识字乐园
泉 流角




词语对对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春晓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春晓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春晓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注释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不知,表示推想。

鉴赏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春眠不觉晓”是说,人们已经习惯了冬季的生活,对春天的到来,一时还不大适应,所以多为春气所困,酣眠而忘晓。

这是人们几乎都有的但未能以诗的语言道及的经历和感受,一经诗人道出,即能心领神会,感到异常亲切自然。

这是一层意思。

再者,由于夜间风雨,诗人担心春花被摧残、打落,或者为这场“随风潜入夜” 的“好雨” 的降临而欣喜,一直未能安枕,直到雨止天晴才朦胧入睡,所以酣眠而不知晓。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

组词,看看谁组的词语多。
古(
多( 知(
) (
) ( ) (
)
) )
声(
处( 忙(
) (
) ( ) (
)
) )
我会说 诗 闻 古
古诗 诗人 _____ 新闻 见闻 _____ 古人 古往今来 _____
我会背
春晓 孟浩然 ( )眠( )觉晓, ( )( )闻啼鸟。 夜来( )( )声, ( )落知( )少。
mián
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叫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 到处是鸟儿在叫。

shēng
夜来风雨声,
zhī
duō
花落知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想起夜里听见了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 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 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处 处 闻 啼 鸟。窗外传来一片悦耳的鸟叫声。 夜 来 风 雨 声,第二句讲蒙胧中想起昨天夜里 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 花 落 知 多 少。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借助拼音放声把 古诗读几遍,用 笔把不懂的地方 画下来。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我会读
古 诗
闻 声
wén shēng
dèng zhí jié suì línɡ yǐ jīnɡ
邓 植 节 岁 龄 已 经
xī zhàn xínɡ fú zāi qīn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4.春晓 超详细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4.春晓 超详细课件

38
2019/9/8
39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处 处 闻 啼 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 夜 来 风 雨 声,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花 落 知 多 少。
2019/9/8
40
春晓
孟浩然
mián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gǔ shī shǒu
古诗两首
一首古诗 一首儿歌 一首歌
2019/9/8
1
古代 古今
2019/9/8
2
2019/9/8
mò lì
3
迎春花
2019/9/8
4
yù jīn xiāng 郁金 香
2019/9/8
5
yīng huā 樱花
2019/9/8
6
2019/9/8
7
春天的风景
2019/9/8
听见
昨夜
2019/9/8
51
春晓
春 处 夜 花
2019/9/8
孟浩然
52
2019/9/8
53
一、识记生字,重点指导:“ 落”四个字 是后鼻音。 “ “少、春、处”是翘舌音。
二、生字组词 落( 落花 )
少( 多少 )
春( 春天 )
处( 各处 )
2019/9/8
三、比一比,组词。 各( 各地 )
沙( 沙石 )
2019/9/8
44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处 处 闻 啼 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 夜 来 风 雨 声,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学习目标
• 1.学会生字。理解 古诗 的含义。
• 2. 背诵课文。
春晓
春眠不觉 晓,
处处闻啼
春晓
春ián 春眠不觉
眠(春眠) (冬眠)
啼(啼叫) (啼笑皆非)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 晓,
孟浩然,湖北襄阳人。他一生 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 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壮年时曾漫游 江浙,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写山 水诗。他的作品格律谨严,又富有 情趣,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 河的热爱。
晓,
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 了。
春晓
.
春 眠 /. 不 觉 晓, . . .
...
处 处 /闻 啼
春晓
孟浩然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 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春眠不觉
晓,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 晓,
春晓
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亮。
孟浩然
春眠不觉 晓,
眠:睡觉。 觉:感觉,知道。
闻:听见,听到。 啼:鸟的叫声。
春晓
孟浩然
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 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窗外传来一片悦耳的鸟叫声。
春 眠 不 觉 第二句讲蒙胧中想起昨天夜里 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