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验专业模拟题_(1)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检测检验题库1

职业卫生检测检验题库1

计算题:1计算:1体积换算:v=30.8L2、折减因子:0.563、限值:100*0.56=56mg/m34、样品浓度计算C=5*c*v/v0*D=90.2C:实验室侧得解析液浓度,v解析液体积,v0采样体积、D解析效率90.2大于56,超标4、以100mL/min的流量,用溶剂解吸型活型碳管采集20μg/L苯标准气7min时,活性碳管后段测定值为0.7μg苯。

用溶剂解吸型活型碳管采集某工作场所空气中苯a、b两个样品,其前段测定值a样为11.5μg苯,b样为13.3μg苯,试问a、b两个样品是否需要检测活型碳管后段的苯含量,并说明理由。

(不考虑碳管的性能参数)答: a样品不需要检测,b样品需要检测。

100mlx7minx20ug/L=14ug 14ug-0.7ug= 13.3uga中前段苯含量为11.5ug,小于13.3ug,未穿透,故不用测后段。

b中前段苯含量为13.3ug,刚好饱和,可能发生穿透,故需要测量后段5、简述峰接触浓度的应用?如煤尘的PC-TWA为4mg/m³(总尘)和2.5mg/m³(呼尘),测得总尘和呼尘的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分别为9mg/m³和5mg/m³,如何利用峰接触浓度评价?答∶⑴峰接触浓度的应用在最短的可分析的时间段内(不超过15min)确定的空气中特定物质的最大或峰值浓度。

对于接触具有PC-TWA但尚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应使用峰接触浓度控制短时间的接触。

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许在一个工作日内发生的任何一次短时间(15 min)超出PC-TWA水平的最大接触浓度。

劳动者接触仅制定有PC-TWA但尚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时,实际测得的当日 CTWA不得超过其对应的PC-TWA 值;同时,劳动者接触水平瞬时超出PC-TWA值3倍的接触每次不得超过15min,一个工作日期间不得超过4次,相继间隔不短于1 h,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过PC-TWA 值的5倍。

职业卫生模拟题含答案

职业卫生模拟题含答案

职业卫生模拟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8题,每题1分,共68分)1.职业卫生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

( )A、GB、BGB/TC、GBZ/TD、GBZ正确答案:D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

( )A、化学品成分说明B、化学品检测报告C、化学品安全标签D、化学品安全报告正确答案:C3.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初期以感觉障碍为主,继而出现()。

( )A、听觉障碍B、味觉障碍C、发音障碍D、运动障碍正确答案:D4.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时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日B、1年C、60日D、15日正确答案:B5.焊锡、蓄电池焊接、铅板制板等生产工艺存在()职业危害。

( )A、铬B、锡C、苯D、铅正确答案:D6.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应当符合()。

( )A、行业标准B、国际标准C、国家标准D、地方标准正确答案:C7.下列哪种属于职业性肿瘤?( )A、苯所致白血病B、尿毒症C、胃癌D、脑癌正确答案:A8.急性 1,2-二氯乙烷中毒以防治()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 )A、呼吸系统B、中毒性脑病C、运动障碍D、神经系统正确答案:B9.下述关于生产环境监测论述不正确的是( )A、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B、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C、估计人体接触水平D、了解生产环境卫生质量正确答案:B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合法权益B、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C、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D、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正确答案:A11.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进入人体( )A、烟B、粉尘C、雾D、蒸汽正确答案:B12.铅中毒可用()进行驱铅治疗。

职业卫生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共59分)1.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哪种粉尘所致A、石棉B、煤尘C、滑石D、石英正确答案:D2."尘肺X线诊断标准中"q"阴影是指"A、直径在1.5~3mm的类圆形小阴影B、宽度在1.5~3mm的不规则形小阴影C、直径在1.5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D、直径在3~10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E、宽度在1.5mm以下的不规则形小阴影正确答案:A3.苯胺的代谢产物中,()为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能力。

A、对氨基酚B、苯醌C、硝基酚D、苯胲正确答案:D4.血液里出现赫恩小体是哪种毒物中毒的特异性表现A、铅B、苯胺C、氰化氢D、苯正确答案:B5.汞进入人体后主要与哪个基团结合产生毒作用A、羟基B、羧基C、羰基D、巯基正确答案:D6.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职业性尘肺A、云母尘肺B、炭黑尘肺C、铍尘肺D、石棉肺E、矽肺正确答案:C7.呼吸性粉尘是指直径多大的粉尘A、<5?mB、<8?mC、>15?mD、=10?mE、>10?m正确答案:A8.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单。

A、卫生行政部门B、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C、工会D、安全监管部门正确答案:A9.影响粉尘生物学作用的最主要因素A、粉尘的化学组成及浓度B、浓度及分散度C、化学组成及分散度D、浓度及荷电性正确答案:A10.不良生殖结局是指A、异常妊娠结局和不孕B、子代发育异常C、低体重儿D、流产、早产、死产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1.我国卫生标准中采用的最高容许浓度数值是指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的呼吸带A、粉尘浓度的日平均值B、任何一次采样测尘中均不应超过的粉尘浓度最高限值C、瞬间可超过的粉尘浓度值D、时间加权平均浓度E、粉尘浓度的年平均值正确答案:B12.西维因属于下列哪一类农药A、有机磷类B、氨基甲酸酯C、有机氯类D、拟除虫菊酯正确答案:B13.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多少的作业A、0.2℃B、0.2℃以上C、1℃D、1℃以上E、2℃正确答案:E14.下列哪一种气体不属于化学窒息气体A、COB、HCNC、H2SD、NO2正确答案:D15.噪声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还包括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生殖系统D、心血管系统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6.下列关于实验室测试评价论述错误的是A、制定人体参考界限值B、评价有害因素潜在作用C、常用于测试化学物毒性,预示对人的危害D、结合临床观察结果,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E、包括整体动物实体和体外测试系统正确答案:A17.下列哪个行业接触铅的机会最大A、塑料生产B、制鞋行业C、电池制造D、印染正确答案:C18.最常见的尘肺类型是A、煤尘肺B、金属尘肺C、硅酸盐肺D、矽肺正确答案:D19.确定矽肺病分期哪项不是必需的依据A、现场调查资料B、职业史C、肺部X线变化D、临床症状正确答案:D20.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A、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B、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C、密闭、隔离、通风,车间整洁,安全贮运D、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E、避免使用有毒物质正确答案:D21.能导致ARDS的是A、一氧化碳B、氯气C、氰化氢D、二氧化氮正确答案:B22.听觉适应是指A、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B、一种器质性听觉器官损伤C、是一种永久性的听阈位移D、强噪声暴露时间常,听阈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5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才能恢复E、强噪声暴露时间常,听阈明显下降,听阈提高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才能恢复正确答案:A23.1989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规定职业性中暑诊断及分级标准为A、轻症中暑,重度中暑和重症中暑B、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D、轻症中暑,重症中暑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4.急性放射病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型,其中不包含A、心血管型B、胃肠型C、脑型D、骨髓型正确答案:A25.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职业卫生模考试题含答案

职业卫生模考试题含答案

职业卫生模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职业性铅中毒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中毒,国内以铅熔炼、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A、蓄电池B、建筑时的焊割C、印刷业铸字和浇板D、铅矿的开采正确答案:A2、农民肺属于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引起农民肺的粉尘是A、飞扬的人畜粪肥粉尘B、粮谷粉尘C、霉变枯草粉尘D、棉、麻等植物性粉尘E、田间飞扬的粉尘正确答案:C3、噪声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A )A、1年B、半年C、2年D、3年正确答案:A4、某作业场所清洗岗位正己烷浓度为270mg/m³,正己烷国家标准为100mg/m³,则适合该清洗岗位使用的口罩类型是____()A、送风过滤式半面罩B、活性炭口罩C、自吸过滤式全面罩D、自吸过滤式半面罩正确答案:D5、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dB的降噪效果。

A、1~3B、5~12C、12~15D、15~20正确答案:B6、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0%计算B、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30%计算C、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50%计算D、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60%计算正确答案:C7、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患者所在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监测调查资料、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判定A、工作经历.B、劳动过程史C、生活史.D、职业史.正确答案:D8、最新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在哪年实施:()A、2013B、2011C、2014D、2012正确答案:C9、慢性苯中毒主要累及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造血系统D、呼吸系统E、内分泌系统正确答案:C1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工作及温度在( )的作业场所工作。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一)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一)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一)单选题(单选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1.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A)A.生产性粉尘B.无机性粉尘C. 有机性粉尘D. 混合性粉尘2.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因素无关。

(D)A.理化性质B.生物学作用C.防尘措施D.地域3.()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

(A)A.工程技术B.个体防护C.教育培训D.加大处罚4.含游离二氧化硅10% 以上的粉尘,称为()。

(A)A.矽尘B.石棉尘C.电焊烟尘D.铸造尘5.下列粉尘中,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

(D)A.煤尘B.石墨尘C.水泥尘D.矽尘6.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最易发的职业病是()。

(C)A.铝尘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铸工尘肺7.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

(A)A.矽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其他尘肺8.煤矿的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运输工最易发的职业病为()。

(D)A.矽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煤工尘肺9.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为主的职业病。

(A)A.纤维化B.水质化C.硬化D.石化10.为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逸散,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B)A.全面通风B.局部排风C.屋顶通风D.个体防护11.陶瓷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

(D)A.噪声B.振动C.毒物D.粉尘12.玻璃厂在原料粉碎、筛分、运输配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矽尘,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矽尘可引起()。

(B)A.中毒B.矽肺C.中暑D.职业性哮喘13.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A)A.吸声B.隔声C.减振D.阻尼降噪14.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式降低噪声。

(C)A.隔声间B.隔声罩C.吸声处理D.消声器15.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dB的降噪效果。

(B)A.1~3B.5~12C.12~15D.15~2016.通风除尘是控制()的一种方法。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1(含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1(含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目1姓名:一、填空:1. 超高频辐射是指频率为30 - 30L MH z或波长为10- 1_米的电磁辐射,包括脉冲波_和_连续波_。

2. 高频电磁场或称高频辐射,指频率为0.1 —30_MH z相应波长为3km-10m范围的电磁场(或波_)。

3、微波辐射是指频率为300MH— 300GH ,波长为1m—1mm _________ 范围内的电磁波,包括脉冲_微波和_连续微波。

4、电磁辐射频率为_______ 1 —100 _ H z的为极低频电场,频率为50 —60_ H z的为工频电场,主要测量其电场强度以V/m或kV/m_表示5、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是_100—400n叱。

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400—315nm 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315—280nm ;—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80—100nm ;6. 激光:是指波长为_200 —1 n让之间的_相干光—辐射二问答题1、超高频辐射的测量对象是什么?1、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接触人员进行测量;2)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3)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接触时间。

2、超高频辐射有哪些的测量方法?1、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2、测量操作者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其头、胸、腹各部位;立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5 —1.7m、1.1 — 1.3m、0.7 —0.9m;坐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1 — 1.3m、0.8 — 1.0m、0.5 —0.7m;3)测量超调频设备场强时: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5cm处;4)测量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

测量时, 手握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测量者身体应避开天线杆的延伸线方向,探头1m内不应站人或放置其他物品,探头与发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一定距离(至少0.3m)。

职业卫生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模拟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商品名为白电油、开油水、抹机水的化学品,主要成分是( )。

A、正己烷B、三氯乙烯C、1,2-二氯乙烷D、苯正确答案:A2、可以引起白内障的毒物是A、苯胺B、三硝基甲苯C、联苯胺D、甲苯正确答案:B3、在生产过程中,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有煤自燃、( )。

A、煤岩层涌出B、人员呼吸C、放炮D、煤气正确答案:C4、响度级的测定是以( )Hz的纯音作为基准音。

A、100B、1000C、4000D、2000正确答案:B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 )的规定,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B、《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C、《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D、《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正确答案:D6、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式降低噪声。

A、隔声间B、吸声处理C、消声器D、隔声罩正确答案:B7、未成年工是指()的劳动者。

A、未满16周岁B、未满14周岁C、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D、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正确答案:D8、劳动者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A、农药灭虱B、过量饮酒C、工厂内熔铅D、居室煤气泄漏正确答案:C9、呼吸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健康最为重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其按防护方法可分为_____和隔绝式两类。

()A、封闭式B、过滤式C、隔离式D、呼吸式正确答案:B10、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dB的降噪效果。

()A、1~3B、5~12C、12~15D、15~20正确答案:B11、下列粉尘中,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

A、石墨尘B、水泥尘C、煤尘D、矽尘正确答案:D12、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重症中暑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A、热射病、热痉挛和猝死B、热射病、热衰竭和猝死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D、热痉挛、热衰竭和猝死正确答案:C13、某作业场所稳态噪声等效声级为95dB(A),可供该作业场所使用的耳塞最优NRR值为____()A、12~22dB(A)B、15~20dB(A)C、25~34dB(A)D、37~47dB(A)正确答案:D14、《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要求从事井下、管道、地窖、船舱、油箱、油罐检修等密闭空间作业的用人单位,需要有专人对密闭空间进行检测:包括、和。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检验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检验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检验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用的诊断试验为( )。

A.蔗糖水试验B.抗入球蛋白试验C.血红蛋白电泳D.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确答案:B解析:抗入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最重要的试验。

2.诊断现症病毒感染,宜检测抗体类型是( )。

A.IgAB.IgDC.IgMD.IgE正确答案:C解析:在感染过程中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不长,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3.国际公认的临床化学实验室血葡萄糖测定参考方法是( )。

A.己糖激酶法B.葡萄糖脱酶法C.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D.邻甲苯胺法正确答案:A解析:国际公认的临床化学实验室血葡萄糖测定参考方法是己糖激酶法。

4.在肝细胞轻度损伤时,血清哪种酶最敏感?( )A.ALTB.ALPC.GGTD.LD正确答案:A解析:在肝细胞轻度损伤时,血清酶最敏感的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其次是异柠檬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山梨醇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等。

5.肥达反应是一种粒细胞( )。

A.试管凝集试验B.玻片凝集试验C.协同凝集试验D.间接凝集试验正确答案:A解析:直接凝集反应是细菌、螺旋体、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的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肥达反应原理是直接凝集中的试管凝集反应。

6.不属于检测抗精子抗体的试验是( )。

A.精子凝集试验B.精子液化时间C.免疫串珠试验D.混合免疫球蛋白试验正确答案:B解析:精子液化时间:刚离体的精液由于精囊腺分泌的凝固蛋白作用而成稠厚的胶冻状,在前列腺分泌蛋白分解酶作用下逐渐液化,室温下正常精液排出后30分钟内自行液化。

7.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PSA在下列哪种疾病中血清水平明显增高?( ) A.原发性肝细胞癌B.卵巢癌C.胰腺癌D.前列腺癌正确答案:D解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为糖蛋白,发现于前列腺和精浆提取物,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换证考核试题(检测类专业)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专业知识部分1.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与碱之间的质子转移作用,是两个共轭酸碱对共同作用的结果。

2.实验室测得的结果与真值或约定真值之间的差值称为绝对误差。

3.化学分析室必须具备良好的采光系统、排风设施、上下水通畅。

4.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测量系统等。

5.滴定管要洗净,溶液流下时管壁不得挂有液珠,活塞下部要充满液体,全管不得留有气泡。

6.色谱定量方法通常有外标法、内标法和归一化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常用的方法属于外标法。

7.移液管读取刻度的方法是:读取与弯月面最低点相切的刻度。

8.色谱分离主要是由色谱柱进行的。

9.进行总粉尘浓度检测时,采用直径为40mm的滤膜,分析天平的感量为0.1mg,则滤膜总粉尘增量的要求是 1mg≤Δm≤10mg 。

10.最低检出浓度是指在采集一定量体积的样品时,检测方法能够定性检出样品中待测物的最低浓度。

11.解吸方法解吸待测物的量占固体吸附剂上该物质总量的百分数称为解吸效率。

12. 粉尘的粒度分布或粉尘粒径的频率分布 ,称为粉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可按粒径大小分组的质量百分数或数量百分数表示,前者称为质量分散度 ,后者称为数量分散度。

分散度高、表示小粒径的粉尘占的比例大 ,分散度低、表示小粒径的粉尘占的比例小。

13.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检测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称为精密度。

14.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的分析,称为定性分析。

15.采样前,采样器应先进行流量校正。

16.色谱柱出口的气体须排放至室外或通风处。

17. 标准偏差指对同一均匀试样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分散程度。

18.质量控制是保证分析结果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有可接受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技术活动。

19.分析过程中各种不稳定的因素造成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20.大气中有毒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分别是气态、蒸气、气溶胶。

21.粉尘中二氧化硅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为结合型型和游离型型,其中游离型型致纤维化作业较强。

22.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可以有致纤维化、炎症、中毒、过敏和肿瘤作用。

23.期间核查可采用参考标准进行核查、参加能力验证或其它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同类仪器比对、同一样品不同仪器检测结果的比对及对保留样品的再检测等方法进行。

24.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和作业地点。

25.呼吸带是指距离人的鼻孔30cm 所包含的空气带。

26.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进行工艺改革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

27.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的共同影响。

28.一个工作日内8h工作场所超高频辐射职业接触限值连续波功率密度为 0.05 (mW/cm2)。

29.量值溯源是测量结果通过具有适当准确度的中间比较环节逐级往上追溯至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的过程。

30.生物样品采样对象应选择:职业接触待测物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确定为重点采样对象。

31.职业卫生检测中气相色谱分析常用的测定法有溶剂解吸法、热解吸、直接进样三种。

32.尿样采样后,应尽快测量肌酐,肌酐浓度 >3g/L和<小于0.5g/L 的尿样应当舍弃。

33.采血过程中要避免污染,采样要在清洁无污染的场所进行。

检测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血样,采集前,必须先用0.5%硝酸溶液和去离子水依次清洗取血部位的皮肤,然后再消毒取血。

34.生物样品检测时,待测物的浓度或量应在标准曲线的测定范围内。

35.生产性粉尘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的总称。

36.根据粉尘粒子在呼吸道的沉积部位不同分为生产性粉尘分为非吸入粉尘;可吸入粉尘和呼吸性粉尘。

37.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其测定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滤膜溶解涂片法和自然沉降法。

38.粉尘浓度定点检测点时,采样点应在工人经常操作和停留的地点,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

在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

39.高温测量时通常应纪录的参数包括:测量地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气象条件,测量单位或测试人,测量参数等。

40.在测量湿球温度时,湿球温度感温部分的湿纱布条应由其自然蒸发。

41.开展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一般应注意把握的几个关键点包括:测点选择、测量位臵与高度、传声器的朝向、防风与防声反射、声级计的校正、结果的纪录。

42.稳态噪声是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3dB(A) 的噪声。

非稳态噪声是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3dB(A) 的噪声。

43.脉冲噪声是指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s ,间隔时间>1s ,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称为脉冲噪声。

44.高温作业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其作业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45. 冲击式吸收管一般用于气溶胶样品的采集。

46.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 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48.现场检测与评价人员应具备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有关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和校准,熟练掌握仪器操作和采样技术,具有一定的统计学的知识,能对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评判,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49.粉尘短时间(15min)采样常用流量为 15~40L/min ;长时间(8h)采样常用流量为 1~5L/min 。

50.从事职业卫生的检测机构必须经过计量认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

51.在分光光度法检测中,吸光度读数一般选择在0.2~0.7之间,这样可使__检测误差最小。

5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检测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时,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适合在空气相对湿度30%~70%时使用,当氧化管变为绿色时,应及时更换。

53.气相色谱固定相可分为气液色谱固定相、气固色谱固定相两类。

5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主要有标准曲线法,单点校正法,标准加入法三种方法。

55.职业卫生检测中气相色谱分析常用的测定法又分溶剂解吸法、热解吸、直接进样三种。

5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57.元素最灵敏的谱线是共振线 ,通常以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58.常用的液相色谱流动相通常为甲醇、乙腈和水。

59.液相色谱流动相用前应进行脱气和过滤。

6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指以强疏水性的填料作固定相,以可以和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做流动相的液相色谱。

法律法规部分6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2.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63.从事技术评审的专家应当具有连续 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6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申请甲级资质的注册资金需 8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700万元以上,应有不少于 25 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

6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乙级、丙级资质证书有效期均为 3年。

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复审合格后予以办理延续手续;不合格的,不予办理延续手续,并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66.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颁发证书,并自发证机关发现之日起 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

67.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的,撤销其资质证书,并自发证机关撤销其资质证书之日起 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

68.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6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70.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71.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臵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72.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73.职业人群健康监护分为上岗前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和应急健康检查。

74.目前,我国的法定职业病有10类115种。

75.《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47号令)中规定,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 1 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 3 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专业知识部分1.在色谱分析中,当载气中所含样品器的待测组分浓度高于样品该组分的浓度时出现( C )。

A.不出峰B.正峰C.倒峰2.测量不确定度表示被测量值的( B )。

A.一致性B.分散性C.一致程度D.误差区间3.将数值修约为3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 A )A.1.23501→1.24B.1.24510→1.24C.1.23501→1.23D.1.24500→1.254.在分光光度法测量中,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通常控制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范围是( B )。

A.0.01~0.1 B. 0.2~0.7 C. 0.5~1.0 D. 0.5~0.75.分析纯化学试剂的代号是( C )。

A.G.R B. C.P C. A.R D. C.R6.仪器使用记录有哪些主要信息( D )A.日期、时间、检测项目、样品数量、技术参数、使用前后状态、使用者B.日期、时间、样品数量、检测项目、技术参数、环境条件、生产厂家、使用者C.日期、时间、样品数量、检测项目、使用前后状态、生产厂家、使用者D.日期、时间、检测项目、样品编号、技术参数、环境条件、使用前后状态、使用者7.标准滴定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 B )个月。

A. 1B.2C. 3D. 48.在相同条件下n次重复测定结果彼此相符合的程度称为( B )A.准确度B.精密度C.灵敏度D.精确度9.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属于物理干扰的是( ABD )A.电离干扰B.发射光谱干扰C.杂质干扰D.背景干扰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检测可以使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工作场所空气中溴氰菊酯的气相色谱法检测所使用的解析液是正己烷C.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酐的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中使用的解析液是甲醇D.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醇的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中使用的解析液是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