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分析及建议

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分析及建议作者:方平来源:《卷宗》2014年第08期1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的原因1.1 限制运动员再就业的政策原因第一,就业保障不到位。
就业机制转型、整体就业环境的严峻和在役期间尚不完备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使得运动员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就业时面临困难。
因此,他们除要真正享受到和其他群体共同的利益保障之外,还应该考虑到他们经历了特殊的运动生命历程之后所要得到的利益补偿,努力构建以“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医疗照顾、伤残抚恤、创业支持”等为主要内容,国家就业指导,退役安置困难帮扶,社会、行业、地方和个人共同承担、分级负责的多层面、全方位的运动员保障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第二,保障力度相对薄弱。
现行的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包括两个层次,退役时由国家统一规定进行初次保障——发放退役金。
从现行的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来看,政府侧重单一的货币性津贴补助,但是国家发放的退役金又远远不能保障运动员退役后的学习、就业和生活。
其实对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就业保障,一份合适的工作能够给退役运动员带来稳定的收入,从而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真正做到运动员的“退有所用,退能收入”才是运动员社会保障的长远之计。
1.2 限制运动员再就业的运动员自身原因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运动员自身素质是决定其能否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也是影响运动员再就业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运动一直把运动成绩作为其质量管理的单一评价指标,运动员的生存技能过于单一,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运动员的自身素质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本节将从个体素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方面来进行探讨。
我国运动员基本来源于业余体校,长期以来受锦标主义的影响,文化课形同虚设,仅有的不长的受教育时间也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教育质量极低,运动员获取的知识量少,尤其是社会生存所需的基本知识缺乏。
因此,运动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和知识占有量相对较低,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成为影响其再就业的重要因素。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研究

论贡 献 大小 的 退役运 动 员都能使 最 基本 的生 活得 以保 障 。
3 补偿 性 安置 我 国应 该 制 定 相关 政 策 , 运 动 员退役 时 , 据运 动 年 限 、 献 大 在 根 贡
我 国目前 实 施 的是 奥运 争光 计 划 , 于 取得 过 突出成 绩 的运 动 员来 对 说 , 业 和上 学 的路都 比较 畅 通 。 竞 技体 育是 个 金字塔 型 , 就 但 不可 能每 个 人都 能 站 在塔 尖 , 些没 有能 达 到 竞 技 最高 水平 、 绩平 平 的 处 于塔 中 那 成
扰。 2 不 同项 目和取 得不 同成 绩的 运动 员安置率 不 同 、
2 政策 性安 置
运 动 员是具 有 专 业特 长 的 特殊 人 才, 以 对 待退 役 后 的运 动 员, 所 应
该按 照 特殊 人 才招 聘办 法 录用 , 据 贡献 不 同, 根 制定 相应 的 等级标 准, 由 国家 直接 下达 指 标 到各 省 市事业单 位 , 占事业单位 的 编制 指标 , 不 确保 无
三 、 决我国退役运 动员出路难问题 的必要性及对 策 解
1必要 性
役运 动 员出路 难 。 0 6 邹春 兰 退役 当搓 澡 工 的事 被 媒体 报 道 后 , 20 年 在社
会上引起 很大 反 响。 决好 退 役运 动员保 障 问题 , 仅关 系到现 役 运动 员 解 不
和 谐 社 会 最 重 要 的 标 志 是 “ 康 、 定 、 调 、 持 续 发 健 稳 协 可
管理与财 富 B cM 0 年 4 2 9 o月 o
我 国退役 运动员再就 业 问题研 究
施孝忠 ( 口师 范学院 河南周 口 4 60 ) 周 60 1
针对退役军人就业难的建议

针对退役军人就业难的建议
针对退役军人就业难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
1.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退役军人虽然拥有丰富的军事技能,但在就业市场上,这些技能可能并不完全适用。
因此,可以加强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实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 提供就业指导服务:退役军人面临就业时,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3. 鼓励企业积极招聘退役军人: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招聘退役军人。
例如,可以给予企业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激发企业招聘退役军人的积极性。
4. 加强宣传力度:退役军人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和关心他们。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退役军人的困境和需要,提高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例如,可以制定退役军人就业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明确退役军人在就业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总之,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退役军人自身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指导服务、鼓励企业积极招聘退役军人、加强宣传力度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我们可以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和保障。
工会服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举措,存在问题及建议

工会服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举措,存在问题及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工会服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举措,存在问题及建议的经验。
咱先说这工会服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举措。
很多工会都会组织一些招聘会,把退役运动员和企业拉到一块儿。
我觉得这想法挺不错的。
就像那种牵红线的红娘似的,给双方创造机会。
还有的工会会提供再就业培训,这培训对运动员来说也算是技能加持了。
比如说运动员本来就身体素质好,在培训里学一些健身教练相关的东西,很容易就上手了。
但是呢,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可真不少。
就拿招聘会来说,我感觉呀,来招聘的企业有时候和运动员的适配度不是特别高。
我之前就见过一场招聘会,来的好多企业都是搞IT的,可那些退役运动员大多数是搞田径、球类的,他们看着那些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岗位都直摇头。
还有那个再就业培训,培训的内容有时候太单一了。
就说游泳运动员退役吧,培训老是集中在健身教练或者救生员上,可人家也许想做些别的呢。
有个退役的游泳运动员和我说,他其实对体育赛事组织特别感兴趣,可就是没针对这个的培训。
哦对了还有,工会在服务的时候宣传也没做到位。
很多退役运动员都不知道工会有这些服务举措呢。
这就像你开了个饭店,菜做得再好,可没几个人知道,那也白搭啊。
我之前就认识一个退役运动员,他都已经自己折腾找工作好几个月了,后来偶然才知道工会能帮忙,你说这不是耽误事儿嘛。
那我觉得针对这些问题得想些办法。
工会首先要把招聘企业的类型拓展下,多联系些和体育相关的行业,像体育用品销售、运动康复啥的。
这样适配度就能提高不少。
对于培训内容,也得丰富起来,多了解下退役运动员的想法,不能老是老三样。
工会也得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到运动员集中的地方去发传单或者定期举办个宣讲会啥的,就像那些培训机构宣传似的,让大家都知晓工会的这些好服务。
不过我得承认,我这些建议可能也有局限性。
毕竟每个地方、每个运动员情况都不太一样。
但是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先入手试着改进改进,总比干着急啥也不做强。
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不断发展,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关注焦点。
然而,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缺乏就业信息
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过程中,往往遭遇到缺乏就业信息的困境。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可以:
1. 政府部门增加发布招聘信息的渠道,比如在退役军人服务机构等地方设立公告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2.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职业配对,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招聘流程,提高退役军人就业的成功率。
二、缺乏特殊技能
许多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通过军事训练获得了一些特殊技能,但这些技能并不一定能够直接应用于民用领域。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可以:
1. 为退役军人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帮助他们获得更加适应民用领域的技能。
2. 建立退役军人技能转换的机制,鼓励和支持退役军人将其技能应用于民用领域。
三、缺乏创业资金
许多退役军人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但往往缺乏创业资金。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可以:
1. 政府部门鼓励和支持退役军人创业,为其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2. 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为有创业想法和创业计划的退役军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总之,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完善的就业创业机制,提高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成功率,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对策思考

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退役运动员应积极适应社会变革 和市场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拓 宽就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和技 能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对策一: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法》
01
立法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合法权 益,确保其获得公平的就业机 会和待遇。
02
规定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优惠 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创业扶 持等。
03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以确保 相关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
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设立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专项基金,用于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就业培训、职业规划 等支持。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基金捐赠,扩大资金来源。
详细描述
1. 设立专门的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课程 ,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知识 水平。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
详细描述
2. 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确保培 训质量和实用性。
总结词: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 退役运动员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 ,增强再就业竞争力。
1. 根据退役运动员的兴趣和市场 需求,开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课 程。
3. 为参加培训的退役运动员提供 实践机会,如实习、实践课程等 ,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能。
加强英语能力培养,拓展国际视野
总结词:加强英语能 力培养,帮助退役运 动员拓展国际视野, 为他们的再就业增加 更多机会。
详细描述
1. 开设英语口语、阅 读、写作等课程,提 高退役运动员的英语 应用能力。
2. 邀请外籍教练和专 家,为退役运动员提 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交流的机会。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退役运动员的个人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研究具有深远的 社会意义。
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退役指令性后强制安置的方法已经被淘汰,社会也不断提高就业要求,而我国退役运动员大多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低下,高强度训练造成的身体伤害等因素,导致就业困难。
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运动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减少运动伤害,提高全社会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支持,加强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
一、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一)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全民整体文化素质提高较快,用人单位已大大提高了用人的标准。
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较好的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也普遍提高。
而我国专业运动员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直接导致了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
我国运动员进入专业训练团队的时间一般较早,如体操运动员一般4、5岁就开始专业训练,相对封闭的生活和训练环境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失去了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机会。
有的项目在运动员年龄较小的初期可能采取半天文化课学习,半天专业训练的方式,而在中后期往往都是全天的专业训练,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很少。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运动员教育水平所占比例为:小学水平占8.53%,中学水平占37.32%,高中、中专水平占33.59%,大专水平占18.54%,大学本科水平占1.72%。
跟许多同龄人相比,运动员在文化程度、社会劳动技能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足。
没有经过系统的基础教育,有的运动员退役后即使上了大学,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只能是个“挂名教育”,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而从小的封闭或半封闭训练使他们基本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所以很多运动员在心理上显得非常单纯,对社会的了解不够。
这些原因都导致大多数的运动员除了自己的专业以外,什么都不懂,并且不能快速的适应社会。
在科技日趋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显然不能符合很多岗位的要求。
(二)竞技体育运动要求有很高的身体训练强度。
试析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保障问题

试析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保障问题一、退役运动员的生活难题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生活难以为继等保障难题不断引发全国关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类似的例子不少,中国女子体操世界冠军樊迪,退役后生活贫困潦倒,她曾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优秀的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之一,但如今却要靠她的恩师也就是国家体操总教练黄玉斌资助她;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要靠搓澡谋生;曾六次获得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的徐翠娟,退役后在深圳一个高尔夫球场打工,挣得的工资只够交房租和维持生活;曾是马拉松冠军的艾冬梅,因训练双脚残疾,退役后为了生活,公开出售自己的所有奖牌。
全国首届青运会110公斤以上级举重冠军才力是昔日亚洲第一力士,曾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打破亚洲纪录,取得冠军,退役后在2003年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去世,他的妻子、女儿如今也都负债累累。
这些事件陆续被媒体挖掘出来,这也让我们看到,退役运动员如何在退役后实现再就业,融入社会,解决生活问题,得到社会基本保障,已成为社会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全国需要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退役运动员累计达到4343人,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5330人。
对这些退役运动员来说,无论自己的运动生涯多么辉煌,即使摘得了全国冠军还是亚运冠军,退役还是意味着失业,意味着自己的生活没有保障的残酷现实。
2010年,全国在训运动员中,正式在编的仅占52%,而剩下的近一半运动员只是试训或者集训的队员。
没有编制的运动员退役后更得不到及时的安置,国家和各省市即使出来一些文件和办法,他们也不在享受政策的范围中。
二、目前运动员再就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党和政府都一直关注退役运动员的生计保障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期,优秀的运动员退役后实行的是政府进行就业安置或者是转干安置的政策,让运动员免除后顾之忧,解决了今后的生存问题。
之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只有极少数运动员能够得到较好的安置,但也只局限于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7卷
总第 1 5 8期
2 0 1 5年 第 5期
工作 , 在 一线 运动 员 退役 安 置 工 作 方 面 实施 了一 些 有 员 的退 役 安置 发 生 了很 我省 退 役 运 争 一 1 ∞∞∞吣∞∞∞∞∞叭叭叭叭Ⅲ 瑚瑚瑚挑瑚抛瑚瑚瑚 2 3 4 5 6 7 8 9 O 1 2 埘埘 3 4十 大 变 化 。 近年 来 ,
8 6
动员 的就业问题 , 受到人们 的普遍关注 , 也逐渐在“ 举
国体制 ” 的大 环境 下 暴 露 了所 存 在 的 缺 陷 。我 国 的 国
袁
航, 等
山 东省退役 运 动 员再 就业 问题 与 对策研 究
N o . 5 2 0 1 5
情决定 了我国竞技体育推行 “ 举 国体制” 的发展模式 ,
6
乒 乓 球 赛 艇
举 重 柔 道 合 计
洲 际 比 赛
亚 运会
2 3
8 9
数据来源 : 山东省体育局人事处
全国比赛 其 他
总 计
4 6 7 5 2
6 6 2
3 山东省 退役 运动 员就 业安 置 问题解 析
3 . 1 我 国竞技体 育 “ 举 国体 制 ” 发 展 模 式 制 约退 役 运
效措 施 , 也做 出了一 些 成 绩 。 山东 省 是 全 国 体 育大 省 之一 , 运 动 员编 制 数 约 为 1 8 0 0名 , 到2 0 0 9 年正 式 在 编 的人 数 为 1 1 3 2人 , 每 年约 有 1 0 0人 左右 的退 役 运
动员 仅有 少数 直接 分派 工作 , 小部 分 选择 上学 , 大部 分 的退 役运 动员 在新 政策 的鼓 励下 选 择 了通 过 获取 经济 补偿 进 而 自主择业 。由于退 役安 动员一般都采 取政策安 置 。社会 群众 基础 不 好 的 项 目, 如 果 运 动员 在此 类 大
型赛 会上 没有 名次 的 , 一般 不好 安置 , 9 0 % 的退 役 运动 员 会选 择 自主择 业 。而 群 众 基 础 好 的项 目, 再 就业 前
景很 好 ( 见表 3 ) 。
4 1
1 3 5
m
m
∞
复训 2
4 2 2 4 1 3 l 5 8
2
81 0
数据来源 : 山东 省 体 育 局 人 事 处
弛
2
2 . 1 不 同成 绩优 秀运 动员 退役 安置 情况 统计 表
奥运 会 、 世锦赛 或 全 运会 上都 曾夺 得 很 好 成 绩 。这 类
0 7
我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实施“ 奥运争光计划” , 由表
7 牾 9
2可 以看 出 获得 奥 运 会 、 世 界 比赛 、 洲 际 比赛 、 全 运 会 等金牌 、 奖 牌 的优秀 运动 员往 往会 得到 重视 , 退役 后 都 能得 到较好 的安置 , 再 就业 形 式 无 忧 。 山东 作 为 体 育 大省 , 在 编 的一线运 动 员多 , 每年 都有 新 队员 和退 役 的 队员 进行 新 旧更替 , 要 想 出人 头 地和再 就业 时有 优 势 ,
表2 2 0 0 9— 2 0 1 4年 获 奖 牌 优 秀 运 动 员
退役 人数
安置人数
学
造
白
业
待 业人数
退役安置情况统计表 ( 人)
成 绩 奥运 会 世 界 比 赛
亚运 会
退 役 人数 安 置 人数 学 习深 造 自助 择 业 待 业 人 数 5 2 0
问题 仍然 困扰 着 我省体 育 事业 的持 续发展 。
表1 2 0 0 1— 2 0 1 1年山东省退役运动员安置基本情况 ( 人)
货币安置( 自主择业) 和其他 继续教 育 待安置人
卯
加 如
媳
7 5
1 6 O
因病 2
¨= 2 H 7 6
2 9
动 员 就业 作为 全 国体育 大 省 , 山东 省 每 年 都 面 临着 退 役 运
数据来源 : 山东 省 体 育 局 人 事 处
2 . 2 不 同项 目优 秀运 动员退 役 安置情 况 山东省 的足球 、 举重 、 赛艇 、 篮球 、 柔 道等 都是 优势 项 目, 像 刘春 红 、 奚爱 华 、 王峰 、 唐功 红等 优 秀运 动员在
在 这样 的模式 里 , 运动 员 大部 分 时间是 在少 体 校 、 青 年 队和 省体 工 队 的集 中训 练 体 制 下 成 长 的 , 为 了成 绩 他 们无法 兼 顾文 化 课 的学 习 , 多 数运 动员 除 了 自己 的专 项 特 长外 , 没 有其 他 一技 之长 , 这 直接 影 响 了运 动 员退
表3 2 0 0 8— 2 0 1 4年 我 省 不 同项 目优 秀 运 动 员 退 役 安 置 情 况
项目
游 泳
网球 足 球 篮 球
l 0
必须走国际或国内的大型赛事的独木桥 , 并取得好成 绩 。这样 既 激发 了在 役 运 动 员 的 动力 , 又 为我 省 体 育
的 发展做 了贡献 。
动员 , 而在大 型的运 动会后 , 像 奥运 会 、 世界 锦标 赛、 亚运会等大型赛会后 , 退役人数一般达到顶峰。从 舵 ; §
表 1可 以看 出 , 从 2 0 0 1年 至 2 0 1 4年 的 l 4年 中 , 运 动
退役人数 政策安置
还有很多的弊端 , 滞 留在队人数依然在不断加大。未 来每年的退役人数将持续增 长, 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 胆 猢 舛盯
役后 的再 次 就业 。在面 临 “ 二 次 就业 ” 时, 由于 社会 能
4 . 1 建立退役运动员 就业安置 的多部 门合 作机制。
在完 善安 置政 策 的 同 时 , 要 加 强 其 可操 作 性 。因 为退
役动员的安置工作不是单靠体育局就能完成 的, 它需 要多部门共同合同协调和合作来完成 , 需要借助各方 面 的力 量 。所 以 , 建议 由地 方政 府牵 头 , 成立 加强 运动 员退役安置工作方面的多部 门合作机制 , 形成一条龙 服务 体 系 , 进 而提 升退 役安 置政 策 的执行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