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制度缺陷与对策思考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制度缺陷与对策思考

收稿日期:2008-11-03 修回日期:2008-12-26作者简介:孟凡强(1973-),男,新疆昌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作者单位:1.陕西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汉中723000;2.沈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沈阳110034;3.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上海200438。

●体育社会学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制度缺陷与对策思考孟凡强1,冯火红2,崔颖波3摘 要:从制度层面来看,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深层次矛盾。

此外,现行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还存在重形式保障轻实质性的扶助,重货币补偿轻就业保障,重制度保障缺立法保护等问题。

研究认为:贯彻有助于运动员“终身发展”的理念,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渐进式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完善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正确认识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扶助性,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法制体系等是今后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制度的着力点。

关键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制度;缺陷;对策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09(2009)01-0069-04Ch i n a ’s Reti red A thletes Re -e m ploy m en t Protecti on Syste m D ef i c i enc i es and Coun ter m ea suresMENG Fan -qiang 1,FENG Huo -hong 2,CU I Ying -bo3(1.Physical Dep t,Sh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Shanxi 723000,China;2.Physical Dep t,ShenYang Nor 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China;3.ShangHai Sports of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Fr om that syste m comes face t o face tier,contradicti on and conflict bet w een competitive s ports whole nati on syste m and s ocialist market economy body are t o lead t o the athlete deep -r ooted contradicti on difficult t o obtain e mp l oy ment being released fr om service .Besides,currently in effect the athlete e m 2p l oy ment security system being released fr om service returns hel p ing that the heavy f or m ensures making light of a substantiality back t o existence ,heavy cur 2rency compensates light e mp l oy ment security,heavy syste m ensures lacking f or legislati on p r otecti on waiting for p r oblem.Think owing t o that all above knows studying:Carry out idea being hel pful t o an athlete "devel op ing all self’s life"the style pushing f or ward competitive s ports pers onnel training syste m advancing gradually refor m s;Market -oriented ,take e mp l oy ment as target,perfect the athlete’s j ob training syste m being released fr om service;Correct knowing athlete ree mp l oy ment s ociety hel p being released fr om service ,building the legal instituti ons syste m i m p r oving the athlete ree mp l oy ment guarantee being released fr om service and s o on is that burn build making eff ort i m p r oving the athlete ree mp l oy ment guarantee syste m being released fr om service in the days t o come .Key words:retired athletes;re -e mp l oy ment;syste m defects;counter measures 我国奥运军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树立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历史的里程碑。

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阐述了影响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因素,对造成运动员就业难的社会因素、体育管理因素和运动员个人因素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难及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研究对策。

标签:运动员就业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一些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生活的窘境被媒体连续曝光,对于优秀运动队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叶乔波2007年对退役运动员的生存与发展进行提案,国家体育总局从2006年起每年都召开高级别的关于优秀运动员保障的工作会议,各省市体育局制订了相应的安置办法。

这些都为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为了我国竞技体育的长期良好发展,应该进一步探索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出路问题,因为“出口”不畅必然导致“进口”不顺,目前,“不当运动员了怎么办”是众多家长挥之不去的疑虑之一,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

对于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已经成为体育系统一个关系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基础性工作。

一、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原因1.政策问题2002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又与人事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2007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依据以上文件安徽省体育局2012年制定了《安徽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文件的陆续出台,对退役运动员的工作都提出了法规性的要求,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运动员自身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运动员教育水平所占比例为:小学水平占8.53%,中学水平占37.32%,高中、中专水平占33.59%,大专水平占18.81%,大学本科水平占1.75%,运动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工会服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举措,存在问题及建议

工会服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举措,存在问题及建议

工会服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举措,存在问题及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工会服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举措,存在问题及建议的经验。

咱先说这工会服务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举措。

很多工会都会组织一些招聘会,把退役运动员和企业拉到一块儿。

我觉得这想法挺不错的。

就像那种牵红线的红娘似的,给双方创造机会。

还有的工会会提供再就业培训,这培训对运动员来说也算是技能加持了。

比如说运动员本来就身体素质好,在培训里学一些健身教练相关的东西,很容易就上手了。

但是呢,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可真不少。

就拿招聘会来说,我感觉呀,来招聘的企业有时候和运动员的适配度不是特别高。

我之前就见过一场招聘会,来的好多企业都是搞IT的,可那些退役运动员大多数是搞田径、球类的,他们看着那些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岗位都直摇头。

还有那个再就业培训,培训的内容有时候太单一了。

就说游泳运动员退役吧,培训老是集中在健身教练或者救生员上,可人家也许想做些别的呢。

有个退役的游泳运动员和我说,他其实对体育赛事组织特别感兴趣,可就是没针对这个的培训。

哦对了还有,工会在服务的时候宣传也没做到位。

很多退役运动员都不知道工会有这些服务举措呢。

这就像你开了个饭店,菜做得再好,可没几个人知道,那也白搭啊。

我之前就认识一个退役运动员,他都已经自己折腾找工作好几个月了,后来偶然才知道工会能帮忙,你说这不是耽误事儿嘛。

那我觉得针对这些问题得想些办法。

工会首先要把招聘企业的类型拓展下,多联系些和体育相关的行业,像体育用品销售、运动康复啥的。

这样适配度就能提高不少。

对于培训内容,也得丰富起来,多了解下退役运动员的想法,不能老是老三样。

工会也得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到运动员集中的地方去发传单或者定期举办个宣讲会啥的,就像那些培训机构宣传似的,让大家都知晓工会的这些好服务。

不过我得承认,我这些建议可能也有局限性。

毕竟每个地方、每个运动员情况都不太一样。

但是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先入手试着改进改进,总比干着急啥也不做强。

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

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

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前言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是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运动员是国民的一部分,其退役安置工作关系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关系到优秀运动队伍的建设和稳定,也关系到对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做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对体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产生影响。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目前处于比较困难的状况,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如何针对现状特点抓住主要矛盾,采取相应对策,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拓宽口径,走出困境,形成体育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 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的现状分析2.1 退役安置工作的重要性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运动员的无私奉献。

每1 项运动成绩的取得,每 1 块金牌的背后,都饱含着运动员们的青春和汗水、泪水、血水,都充满着运动员艰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感人事迹。

大多数运动员很小就走进了体育之门,投身于体育事业,常年累月地进行着艰苦训练。

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肩负着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重任。

特别是一些优秀运动员,在祖国的培养下,通过不断努力,一次次向自己的生理极限冲击,向自己的心理意志力挑战,经历了数不清肉体与内心痛苦的考验。

他们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运动员从事的是一项青春职业,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训练上,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原因,失去了宝贵的学习和就业机会。

但是运动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从事体育运动的寿命有限,任何一个优秀运动员都将面临着退役后的再就业问题。

因此,做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是体现我国制度和体育运动举国体制优越性的重要方面。

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不仅关系到运动员的个人前途与家庭幸福,而且关系着运动员队伍的稳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乃至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对策思考

关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对策思考

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退役运动员应积极适应社会变革 和市场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拓 宽就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和技 能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对策一: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法》
01
立法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合法权 益,确保其获得公平的就业机 会和待遇。
02
规定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优惠 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创业扶 持等。
03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以确保 相关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
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设立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专项基金,用于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就业培训、职业规划 等支持。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基金捐赠,扩大资金来源。
详细描述
1. 设立专门的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课程 ,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知识 水平。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
详细描述
2. 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确保培 训质量和实用性。
总结词: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 退役运动员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 ,增强再就业竞争力。
1. 根据退役运动员的兴趣和市场 需求,开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课 程。
3. 为参加培训的退役运动员提供 实践机会,如实习、实践课程等 ,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能。
加强英语能力培养,拓展国际视野
总结词:加强英语能 力培养,帮助退役运 动员拓展国际视野, 为他们的再就业增加 更多机会。
详细描述
1. 开设英语口语、阅 读、写作等课程,提 高退役运动员的英语 应用能力。
2. 邀请外籍教练和专 家,为退役运动员提 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交流的机会。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退役运动员的个人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研究具有深远的 社会意义。

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退役指令性后强制安置的方法已经被淘汰,社会也不断提高就业要求,而我国退役运动员大多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低下,高强度训练造成的身体伤害等因素,导致就业困难。

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运动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减少运动伤害,提高全社会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支持,加强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

一、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一)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全民整体文化素质提高较快,用人单位已大大提高了用人的标准。

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较好的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也普遍提高。

而我国专业运动员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直接导致了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

我国运动员进入专业训练团队的时间一般较早,如体操运动员一般4、5岁就开始专业训练,相对封闭的生活和训练环境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失去了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机会。

有的项目在运动员年龄较小的初期可能采取半天文化课学习,半天专业训练的方式,而在中后期往往都是全天的专业训练,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很少。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运动员教育水平所占比例为:小学水平占8.53%,中学水平占37.32%,高中、中专水平占33.59%,大专水平占18.54%,大学本科水平占1.72%。

跟许多同龄人相比,运动员在文化程度、社会劳动技能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足。

没有经过系统的基础教育,有的运动员退役后即使上了大学,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只能是个“挂名教育”,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而从小的封闭或半封闭训练使他们基本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所以很多运动员在心理上显得非常单纯,对社会的了解不够。

这些原因都导致大多数的运动员除了自己的专业以外,什么都不懂,并且不能快速的适应社会。

在科技日趋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显然不能符合很多岗位的要求。

(二)竞技体育运动要求有很高的身体训练强度。

试析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保障问题

试析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保障问题

试析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保障问题一、退役运动员的生活难题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生活难以为继等保障难题不断引发全国关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类似的例子不少,中国女子体操世界冠军樊迪,退役后生活贫困潦倒,她曾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优秀的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之一,但如今却要靠她的恩师也就是国家体操总教练黄玉斌资助她;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要靠搓澡谋生;曾六次获得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的徐翠娟,退役后在深圳一个高尔夫球场打工,挣得的工资只够交房租和维持生活;曾是马拉松冠军的艾冬梅,因训练双脚残疾,退役后为了生活,公开出售自己的所有奖牌。

全国首届青运会110公斤以上级举重冠军才力是昔日亚洲第一力士,曾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打破亚洲纪录,取得冠军,退役后在2003年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去世,他的妻子、女儿如今也都负债累累。

这些事件陆续被媒体挖掘出来,这也让我们看到,退役运动员如何在退役后实现再就业,融入社会,解决生活问题,得到社会基本保障,已成为社会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全国需要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退役运动员累计达到4343人,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5330人。

对这些退役运动员来说,无论自己的运动生涯多么辉煌,即使摘得了全国冠军还是亚运冠军,退役还是意味着失业,意味着自己的生活没有保障的残酷现实。

2010年,全国在训运动员中,正式在编的仅占52%,而剩下的近一半运动员只是试训或者集训的队员。

没有编制的运动员退役后更得不到及时的安置,国家和各省市即使出来一些文件和办法,他们也不在享受政策的范围中。

二、目前运动员再就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党和政府都一直关注退役运动员的生计保障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期,优秀的运动员退役后实行的是政府进行就业安置或者是转干安置的政策,让运动员免除后顾之忧,解决了今后的生存问题。

之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只有极少数运动员能够得到较好的安置,但也只局限于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等。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探讨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探讨

和 客 观 原 因 , 同 时 查 阅 外 国运 动合通知 》
的废止 ,使运动 员再就业体制 已由国家 的 包分配转 为双 向选择 。 3运动 员就 业技能和社会 适应 能力 的 短缺导致 了就业竞争 力不 强。我国 9 % 以 0 上 的运动 员是 自少儿时期开始从事专业训 练 的,再加上体 育行政部 门和教练员过分 重视运动成绩 的提 高 ,忽视了运动员综合 素质的培养 ,从 而使 其与同龄 人相 比,在 就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 明显劣势 ,
政 性社会 整合 向契约性 整合过 渡的一个标 志。退役 运动员的就业 呈现 了就 业方向的 多元 化 ,退役运动 员已分布在社会 的各行 各业 ,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目前体育行业可提供 给退 役运动员的就业 渠道大致有 :一是退 役当教练 ,但这毕竞
是属于极少数优 秀运 动员 ;二是做 体育教 师 ,但有学历 的门槛 限制 ;三是在体育行 政和事业部 门任职 ,由于 公务员编制和事 业编制 的限制 ,就职人数 很少 ;四是进入 企 业尤其是健身俱 乐部或 大型健身场馆当 教练 ,与本科学历 的体育 院校 ( )毕业 系 生竞争激烈 ;五是 自主创 业 ,但因受到资 金 、专业知识和市场等 的严重制约 。
最 长 的达 2 年 。 1
( )退 役 运 动 员再 就 业 困难 的原 因 二
立 兄
我 退 运 员 国 役 动
再 就业问 题探讨
■ 曾捷英 ( 北京物 资学院 劳动人 事 系 北京
◆ 中 图 分 类 号 :G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8 32
到 2 0 年的 76 %, 02 3 上大学人数 占年 初待
了前所未有 的困难 。本 文的研 究 目的旨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随着我国“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制度的推行,我国运动员军团不断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傲人的成绩,但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运动员的素质低下,身体状况不良,退役运动员就业率低等。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通过对不同退役运动员的现状分析和与国外运动员保障的对比,提出提高运动员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全社会参与保障工作这一系列措施,去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

关键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现状;社会保障;比较The Re-employment of Retired Athletes in China andCountermeasures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whole nation system" of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e athlete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a proud achievement in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s, but also appeared a series of problems: low quality of athletes, body condition, retired athletes employment rate is low.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re employment of retired athletes, the retired athletes and the status of the security and foreign athletes contrast,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thletes,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form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security work in a series of measures,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is the re employment of retired athletes.Key words:ex-service athletes;re-employment;the status quo ;social security;Comparison一导言随着“举国体制”的推行,我国运动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体育竞技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赛场上不断取得突破,但是,凡事都会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自然就会出现坏的一面,那就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关于运动员保障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

近年来,优秀退役运动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再就业困难,这将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十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前世界乒乓球名将邓亚萍提交了一份《关于切实采取措施,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建议》的天,大家普遍认为,退役运动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再就业困难,社会和政府必须高度关注并努力解决这一困难[1]。

为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增强运动员对本国的信心,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试图对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及寻求解决办法。

二文献综述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研究和分析,国内已经有了一些文献资料,研究的内容和角度有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基本上运用的方法都是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根据其研究的不同点,可以将再就业的障碍和解决对策分为几个方面:1.1退役运动员适应社会的能力与再就业,文献基本认为我国运动员自身素质不高,社会经验缺乏,身体状况不良,错误的就业观念,还有对国家的依赖程度高,自身的发展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因而导致退役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1.2 社会保障不完善,没有有效的机制保证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就业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保障不到位和保障力度弱[2]。

相关的法律政策在地方政府很难得到真正的实施,同时,在监管方面也很缺乏,造成运动员退役后生活艰难的局面。

1.3 传统的竞技训练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导致了经济训练体系的内部矛盾[3]。

“举国体制”的推行出现了一大串的弊端,市场具有竞争性,没有竞争力的人就会被市场淘汰,而传统的训练体制不重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降低了运动员的市场竞争力,退役后的运动员就难以和别人竞争岗位。

2.1要完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倡导社会参与到运动员的保障工作中,细滑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标准,同时要建立专门的运动员社会保障财政项目。

2.2 提高运动员自身的素质,做到文化教育和训练两不误扩宽运动员的就业渠道创建退役运动员立体就业结构,转变运动员培养理念,加快体育训练体制改革步伐[4]。

2.3 改变传统额训练体制,提高运动员的竞争力,要科学选才,减少运动员人数,提高精英人数。

所有文献都强调了全社会投入参与到运动员保障工作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是单单让国家统包统揽运动员保障是不全面不科学的,要借鉴国外对退役运动员的保障模式。

目前,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是急需要解决的,需要国家,社会,运动员个人各方面的配合,只有解决好这个困难,才能继续推进我国的体育竞技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问题分析及研究1 我国退役运动员的现状目前, 我国运动员退役后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种去处: 从政、经商、当工人、当教练、当明星、做教师、上大学[5]。

1.1 处于“金字塔”塔尖的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状况成功再就业的退役运动员大部分都是处于体育竞技这座“金字塔”塔尖上的,他们都是在国际赛场上获得奖项无数的人,再就业对他们来说似乎不是什么难的事情。

已经退役了但还活跃在大众的眼中的,就数退役后进入娱乐圈的运动员了,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田亮和刘璇这两位。

田亮,从前的“跳水王子”,如今又凭借着《爸爸去哪儿》这一档娱乐节目成为一位炙手可热的明星,广告代言等接踵而来,知名度完全不比当运动员时的低。

刘璇也是如今歌影双栖的明星,她也是成功从运动员转型为明星的又一成功典范。

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点,就是有不俗的外表,并且当运动员时就有很高的知名度,有进入娱乐圈的条件。

当教练是很多运动员退役后的一大选择,一是依然能够发挥所长,二是他们会比较熟悉这个项目及自己国家的运动员,他们当教练能更好地训练后辈。

但是当教练也是要有一定条件的,就像张宁、李永波、刘国栋他们,无一不是曾经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人,本身就要很有能力,也要有一定的知名度。

然后是经商,“体操王子”李宁创造的“李宁”已经成为中国一个响亮的体育品牌,甚至在国外也颇受欢迎,还有叱咤体操赛场的李小双创办的体育用品公司在中国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6]。

还有入大学深造,运动员的文化程度普遍都不高,因此退役后进入大学深造便成为很多退役运动员的首选,像伏明霞、邓亚萍她们。

深造之后再出来,文化程度不一样,再就业肯定也就不会难。

最后还有从政,前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退役后体育总局彩票中心,熊倪担任开发区副书记兼副区长等[2],他们都在从政这条道路上开创出自己的又一片天地。

总结以上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方向,就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在“金字塔”塔尖上的人,都曾经是叱咤赛场的名人!最重要的是这个“名”,有了知名度,再就业何尝是难事?1.2 处于“金字塔”塔基的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状况2007年前体操运动员张尚武在北京街头卖艺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又再一次引发了关注退役运动员该的热潮。

而像张尚武这样的退役运动员真可谓多不胜数。

邹春兰:全国举重冠军当搓澡工;刘菲: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贫病交加;艾冬梅摆地摊,怀里还抱着儿子;黄成义:2米16篮球天才落魄瘫痪;柴力:“亚洲第一力士”退役后当门卫,无钱治病英年早逝;樊迪:昔日体操世界冠军靠教练接济度日;徐翠娟:前自行车全国冠军沦为打工妹……这些退役运动员只是广大处于塔基的退役运动员的一小部分,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全国累计已停训待安置退役运动员4343人,而2010年预计新增退役人数2193名,其中45%的退役运动员得不到及时安置[6]。

这些退役的运动员,由于受伤病的困扰,再加上本身文化水平不高,知名度又不高,他们很难找得到适合的工作,只能选择一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工作。

所以当保安,去工厂干活,摆小摊,开一家小店这些和他们的特长无关,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工作成为了他们不得已的选择,这些就是他们的现状,是千千万万处于“金字塔”塔基的退役运动员的现状。

2 影响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成因分析2.1 我国运动员自身素质不高据调查,全国有近50%的运动员处于普通高中或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中专教育阶段,46%的优秀运动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以下)[7]。

由于大部分运动员都是从小就开始在专业的体校里面进行训练,像体操运动员,5、6岁就被教练选中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训练。

为了不影响训练,在文化课和体育训练有冲突时,运动员通常会选择去训练,许多文化课就这样被冲掉,甚至一些文化课形同虚设。

因此,和同龄人相比,他们就少了很多正常受教育的机会,长期以来,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同龄人相比就会低很多,由于从小就在队里训练,社交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不能够得到足够的培养。

而且,在训练的时候,运动员难免会受伤,无论哪种项目都会有受伤的情况,特别在中国特殊的训练体制下,许多教练将运动员的成绩作为个人政绩的体现,不顾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每天进行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长期下来,运动员的身体变得很脆弱,每个运动员都是大病小病缠身,尤其是在退役后,这些伤痛更加表现得明显。

运动员的自主择业观念不够强,由于在国家队或省队里面都是有国家包揽一切的,从前的运动员在退役后都会得到国家的推荐而去再就业,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国家包揽退役运动员的退役后工作已经成为历史,因此退役运动员只能选择自主择业,但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形成了依赖性的他们就会望而却步,依然期望能得到国家的帮助,自主择业的观念不够强。

2.2 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从1956年起,国家就不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保障运动员的利益。

其中,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与财政部、人事部联合印发了《自主择业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2004年《关于对于部分老运动员、老教练员给予医疗照顾的通知》,确保了老运动员和老教练员在退役时,其因为健康原因付出的医疗费能够得到国家的减免或优待;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运动员开始享受社会保障的国民待遇;2007年开始实施的《运动员聘用暂行条例》提出了运动员退役就业的优惠政策;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推出2012退役运动员免试招生计划[8]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