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中国画》单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了解的中国画
在我国文化艺术的殿堂中,中国画是瑰宝,是国粹。
长期以来,它以独特的表现形式,赢得了东方乃至世界画坛的赞誉。
当今社画,( 去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各种画种画材影响着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但越是民族的,越是优秀。
(病句)
第一段开头不好,语言朴实,还有病句。
马远、夏圭、范宽、齐白石等许多中国画大师,他们不断地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挥一种创新精神,他们的创新之举,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在我眼里,中国画是那样的令人着迷。
中国画以线造型,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最为简练概括性的语言,线条的骨力之美,变幻飘逸之妙,让我感受到跳动的节奏美,虚实的韵律美。
朱耷笔下的线条,如枯藤摇振,刚柔相济,他善于运用大弦、大密和线条的穿插,往往在画中留有大片空白供人们发挥想象,他善于将画中物象引向话外,将画外物象引入画中。
“自许才名今独步”,作为文学侍从之臣的柯九思,所画山水,苍雄浑厚,丘壑不凡,花鸟石草,淡墨传香,绕有奇趣。
他尤善画墨竹,发展了墨竹画鼻祖文同的画法,别开生面的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融于画法之中。
“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
”这是卓越而独特的创造,毛笔线条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体现了柯九思的性情和心灵的律动,线条成了中国画家表达情思的载体,传递一种内在气质之美和神韵之雅,呈现非凡的表现力。
第二段写的很好。
我所了解的中国画讲究“无笔墨处而见笔墨”,使得虚与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就如齐白石画虾,从不画水,而虾在水中游戏的姿态已跃然纸上。
马远的《寒山独钓图》,除画一叶扁舟上的那个垂钓的渔人,只画了寥寥几笔的水波,其余画面全是空白,然而这一大片的空白却没有因为省略了笔墨而缺少了画面的意境,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以虚破实,夏圭的《溪山清远图》,山崖处那一片空白与山脚的那条小溪融为一体,使得山崖更显峻拔,又使得水面进一步开阔,增加了空间层次,中国画意象造型,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正应了晃补之所说“画与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境,贵有画中态。
”
中国画非常讲究“意境”,往往画中题诗,诗画互补使意境更加深远,再在画面加盖红印章,使中国画集诗、书画,卬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使人在读书看画,看画赏诗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此为苏轼惠崇和尚画《春江晓景》诗,如今惠崇的画已不传,而这首题诗却世人所传唱,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品。
一些女画家、女诗人,在对艺术美的鉴赏中,亦不会情不自禁的道出自己的艺术与追求,传出了一首又一首流芳千古的题画诗。
很好!
中国画还讲究凝神定会,波澜不惊,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并不是依靠浮躁之气而产生的,而是来自于每位画家的心中。
中国画是中华名族之骄傲,以我国特有的绢、宣纸、毛笔和墨,绘景抒情,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中国画——历史留下的丰厚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这些传承千年不衰的优良传统,既
不能因时代的变迁而被丢弃,也不能因怕丢失而一成不变,不求发展,即所谓“笔墨都随时代”。
我们应该继承古人的技法投入到现在不断创新之中,从而使中华传统书画的本质特征永放光芒!
点评:1.文章第一段写的不够好,可以以排比句等手法增加文采。
2.文章主要训练学生的的写作方法,要切实体会这种文体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