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知识一

合集下载

防灾减灾答题知识

防灾减灾答题知识

防灾减灾答题知识
1. 什么是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是指预先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

例如,在发生自然灾害之前,我们可以采取防御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2. 防灾减灾的目的是什么?
防灾减灾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通过实施防灾减灾措施,我们可以控制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痛苦,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得到更好的保障。

3. 防灾减灾需要准备哪些物资和装备?
防灾减灾需要准备一些灾害应急物资和装备,例如紧急食品和饮水、紧急救援工具、防护装备等。

这些物资和装备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提供保护和救助。

4. 如何制定防灾减灾计划?
制定防灾减灾计划需要考虑到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通过调查研究、制定预案、开展演练等步骤,制定出可行的灾害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科学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5. 如何才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需要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宣传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

个人也应该了解灾害应对技能和方法,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近年来,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应该掌握一些防灾减灾的安全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抵御能力。

一、地震安全知识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首先找到安全的避难地点,如桌子下、墙角等。

避免乘坐电梯,尽量使用楼梯下楼。

在震后,要注意避免触电、逃生时不要慌乱,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等。

二、台风安全知识台风是一种狂暴的气象现象,常常伴随着强风大雨,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在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做好室内外物品的固定,关闭门窗,确保室内外通风。

避免外出,尽量在安全的地方待命。

遇到台风时,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相关部门的通知,做好防范措施。

三、洪水安全知识洪水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洪水来临时,我们应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在洪水中,切勿擅自下水,尤其是不要尝试涉水行走。

遇到洪水时,要及时向上游方向撤离,尽量避免过低的地势。

四、火灾安全知识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危险性极高的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发生火灾时,要立即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在火场中,我们要尽量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现场。

遇到浓烟时,应尽量贴近地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好自己的呼吸道。

五、地质灾害安全知识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我们要避免在陡坡下停留或建造房屋。

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寻找高地或坚固建筑物避难。

同时,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六、气象灾害安全知识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暴风雪、雷电等,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暴雨来临时,我们要及时关注气象预报,避免外出,确保室内外排水畅通。

在雷电天气中,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和金属物品,找到安全的避雨地点。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防灾减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以下是一些适合宣传的知识内容。

一、地震防灾减灾知识1.了解地震风险区: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政府会划定地震风险区,并公布在地图上,公众应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地震风险,做好应对准备。

2.家庭防震准备:在家中选择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或门边的墙角,躲避时保护头部;同时,家庭应该备齐急救用品、非常规照明、食品和饮用水等。

3.疏散和避难:地震发生后,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开阔地带,避免靠近可能倒塌的建筑物,以免被困。

4.开展防震演习:经常组织家庭和单位的地震演习,提高应对地震的自救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知识1.保持警惕:在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避免靠近河道、山区和低洼地带。

2.防洪准备:提前储备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紧急救援工具等,以备不时之需。

3.疏散和避险:当接到疏散指令时,应迅速高效地撤离,避开被淹的区域,尽量选择高地或安全的建筑物作为避难场所。

4.加强排涝措施:对于低洼地带的居民,要加强排涝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避免因排涝不畅导致严重淹水。

三、台风防灾减灾知识1.关注气象信息:在台风季节,时刻关注气象局发布的台风路径和强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2.预防物品固定:在台风来临前,将易受风害的物品固定好,如花盆、室外家具等。

3.做好备品储备:提前准备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电池、药品等。

4.室内安全:台风到来时,尽量留在室内,关好门窗,避免受到风雨的侵袭。

四、火灾防灾减灾知识1.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灭火知识和急救技能,以提高自救能力。

2.避免火灾隐患:不随意乱扔烟蒂,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3.保持安全出口畅通: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的畅通,以便火灾发生时快速逃生。

4.定期检查电线设备:定期检查家中电线、插座等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防灾减灾知识

防灾减灾知识

防灾减灾知识一、地震灾害地震自救措施:当地震还在持续时,将你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周围某个安全地点几步以内,在晃动停止、确认安全后再离开室内。

1.如果你在室内,蹲下,寻找掩护,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或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

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

2.如果你在室外,待在原地不要动,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3.如果你在开动的汽车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靠边停车,留在车内。

不要把车停在建筑物下、大树旁、立交桥或者电线电缆下。

4.如果你被困在废墟下,不要打开打火机,不要向周围移动,避免扬起灰尘,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

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二、气象灾害雷电雷电的防御方法: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

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

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

防灾减灾自救小常识

防灾减灾自救小常识

防灾减灾自救小常识当我们在尽情享受每一天的快乐时光时,我们是否想到安全隐患无时不在袭击着我们。

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防灾减灾自救小常识_防灾减灾基本知识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防灾减灾自救小常识一、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

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5、冰雹灾害: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

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还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

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6、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7、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二、常见几种情况的自救方法1、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

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

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2、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

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3、地铁或城铁发生事故时,不要擅自扒门,以防触电。

即使全部停电,列车上还有可维持45分钟至1小时的应急通风,不必担心缺氧问题。

4、人被宠物抓伤、咬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并涂擦75%的酒精,然后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疫苗。

5、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

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6、微波炉工作时,人应当离开炉体1米以上,防止微波辐射伤人。

防灾减灾知识重点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重点内容

枫桥夜泊在室内1.蹲下,寻找掩护,抓牢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2.远离窗户、镜子,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3.用被子、枕头、坐垫等保护头部。

在室外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被困废墟1.保持冷静,保存体力。

2.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

3.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保持呼吸畅通。

4.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叫、敲击物体等。

防灾减灾——洪水篇有何征兆1.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

2.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轰鸣般的水声。

突遇山洪袭击时1.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

2.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3.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被山洪冲走。

被围困于低洼处,或木结构住房时1.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在水上转移。

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折断时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者接近,防止触电。

防灾减灾——火灾篇预防火灾1.安全用火用电,不乱拉乱接电线,在家里或寝室不使用违规电器。

2.出门要检查电源是否关闭。

3.不在楼道、阳台堆放杂物,堵塞疏散通道。

高层建筑1.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堵时,不要强行下逃,可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2.如被困于高层呼救无效时,可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引起别人注意。

公共场所1.拨打119报警,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

2.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

3.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

4.无法逃离时,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森林、草原1.判明火势大小、风向,迅速向火已经烧过或植物稀少、地势平坦的地带转移。

2.穿越火线时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过。

防灾减灾——雷电篇室内防雷1.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2.不要靠近、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随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震、火灾、洪水和台风四个方面介绍一些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应对策略,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一、地震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了解以下知识:1. 室内避震:地震发生时,应尽量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或者门口旁边,保护头部和颈部。

2. 室外避震:如果在室外,应远离高楼、电线杆等易坍塌的建筑物,寻找开阔的空地或者躲进固定结构物旁边。

3. 防止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引发火灾、断水断电等次生灾害,我们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储备食物、水和急救药品等。

二、火灾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火灾是一种蔓延迅速的灾害,以下是一些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1. 安全用火:使用明火时,要确保火源离易燃物品足够远,不要在室内使用明火。

2. 安装烟雾报警器:在家庭和办公场所安装烟雾报警器,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3. 疏散逃生:火灾发生时,要迅速疏散,避免乘坐电梯,选择安全通道逃生。

4. 灭火器和灭火器的使用:家庭和办公场所应配备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方法。

三、洪水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以下是一些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1. 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在洪水季节来临之前,要加固家庭和办公场所的抗洪设施,如堤坝、挡水板等。

2. 疏散逃生:洪水来临时,要按照指示迅速撤离,避免进入低洼地区或者河流附近。

3. 防止溺水:洪水期间,要远离河流、湖泊等水域,切勿贪念刺激,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四、台风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台风是一种猛烈的风灾,以下是一些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1. 加固建筑物:家庭和办公场所要加固屋顶、门窗等易受台风影响的部位,防止风灾带来的破坏。

2. 做好预案:台风来临时,要提前做好食品、水和应急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并制定疏散逃生的预案。

3. 避免出行:台风期间,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避免在台风登陆时外出。

防灾减灾知识

防灾减灾知识

防灾减灾知识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防灾减灾知识,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文将从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防灾减灾的措施、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置等方面为大家介绍防灾减灾知识。

一、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1.自然灾害的种类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滑坡、火灾等。

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有不同的危害和防御方式,我们需要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行了解,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2.地震基本知识地震是一种地球表面产生的震动现象,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

地震是一种短时间内能量释放的过程,只能事后进行援救和救助,我们在面对地震灾害时,应该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3.台风基本知识台风是热带海洋中形成的一种强烈的气旋性天气系统,其风力达到12级或更高。

在台风来临前,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关闭门窗、疏通排水管道等,以避免台风对我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害。

4.洪水基本知识洪水是指河、湖泊水位因遭受暴雨或积雪融化等原因上涨所造成的水灾。

在面对洪水时,应该提前抢救财产、寻找高地等措施,以确保自身安全。

5.泥石流基本知识泥石流是指由泥沙和水混合形成的流体灾害。

在面对泥石流时,我们应该场地易于泥石流危害时,及时撤离或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

二、防灾减灾的措施1.生活中的防灾减灾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以下几点来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1)加厚门窗玻璃,增加耐震能力。

(2)定期清理排水管道,避免因排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

(3)盖好垃圾桶,避免残留物引起火灾。

(4)定期检查家庭用电安全,避免因电线短路而引起火灾。

2.工作中的防灾减灾在工作中,各行各业也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1)建立安全生产意识,制定防火、防盗等安全规定。

(2)加强组织管理,建立灾害应急预案。

(3)加强防范措施,尽量避免灾害发生,如加强建筑物耐震等措施。

三、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置在灾害来临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以有效的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灾害应急措施:1.地震应急处置(1)迅速关闭燃气和电源开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灾减灾知识一
地震防范常识
地震前兆:地震发生前会产生一些前兆现象,如地下水突然升、降或变味、发浑、发响、冒泡;天气骤冷、骤热,出现大旱、大涝;电磁场的变化、临震前动物、植物的异常反应等。

大地震来临时,还会出现地声和地光。

避震知识:1)平时要检查和加固住房,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拆除。

2)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3)家具物品摆放要“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固定,防止掉下来伤人。

4)熟悉社区及周边的避难场所与逃生路线。

逃生知识:
(1) 居住平房室内逃生:1)能跑就跑,跑不了就。

2)如果正处于门边,可立刻跑到院子中间的空地上。

3)如果来不及跑,就赶快躲在结实的桌子底下、床旁或蹲在紧挨墙根的坚固的家具旁。

4)尽量利用身边物品保护头部,比如棉被、枕头等。

(2)室外避震:1)远离烟囱、水塔、高大树木等,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

2)躲开变压器、高压线、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高处的危险物。

3)远离老房子、危房、围墙、堆得很高的建筑材料等容易倒塌的危险物。

4)选择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

震后不要轻易返回室内。

震后自救:
1)如果被埋压,一定要坚信会有人前来救援。

如果两个或多个人一起被埋压,一定要相互鼓励。

2)在能行动的前提下,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

要尽力保证一定的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3)不要盲目呼叫,尽量节省力气,用敲击的方法呼救。

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

4)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家庭救火方法
一、油锅起火:立即关闭燃气开关,用锅盖或大块湿抹布盖住起火油锅。

切忌往油锅里浇水。

二、家用电器起火:1)马上切断电源,切断电源时要注意安全。

如用电工钳或木柄斧子等切断电源,要注意把电源的火线、零线、地线分别切断。

2)切忌用水喷淋电器设备的方法扑救,以免高温电器突然遇水爆炸或意外触电。

三、火灾逃生求救方法:1)发现起火,迅速逃离火场,拨打119。

2)逃离火场要因地制宜,果断决定。

可在窗口、阳台等处向外呼喊、挥动醒目布条等发出求救信号。

可用绳子或床单、被罩等结成绳子,一端拴在门、窗、暖气管上,沿绳子爬下。

如有雨水管、电线杆等,可顺着下滑。

3)逃离火场时,要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捂鼻、用浸水的棉被护身快速通过。

如衣服着火,应水浸、水淋、卧倒翻滚,不要直立奔跑或站立。

4)若暂时无法逃离,可将毛毯、窗帘等织物
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以阻断外面的火焰及烟气。

5)切忌钻到床下、阁楼及衣柜等可燃物中躲避。

四、农村社区防火小常识:1)麦草、秸秆等不能在居民集中的社区或村内堆放。

2)盖房要考虑防火安全。

应预留消防通道,使用符合标准的防火材料,保持房屋或楼之间的安全距离等。

3)使用柴草灶的烟囱必须高出屋顶1米以上。

房屋密集的村庄,烟囱上应加防火帽或挡板。

烟囱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

4)靠近林区及林区内必须严禁烟火。

5)上坟烧香时,要等火熄灭后方可离开。

冰雹小常识
冰雹是降落到地面的冰球或冰块,是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冰雹出现的范围一般较小,时间也较短,但来势猛、强度大,往往给局部地区的农牧业、工矿企业、电信、交通运输等造成较大损失。

冰雹在中纬度地区最常见,往往能持续15分钟左右,一般出现于春、夏、秋天的中午到傍晚这段时间,冬天很少。

农作物防雹措施:1)在冰雹多发地区,改造植被,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播种期,避开冰雹的多发时段。

2)在冰雹多发季节,关注天气,提前做好防雹准备,减少损失。

3)降雹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除残枝落叶,抖掉枝叶泥土,扶正植株,并追施速效化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