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2.2芳香烃第3课时习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5
【重点推荐】2019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2.2.2 苯的同系物、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

2.2.2 苯的同系物、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课后作业作业时限:45分钟作业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0~60 ℃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3.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关于异丙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异丙苯是苯的同系物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别苯与异丙苯C.在光照条件下,异丙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代物有三种D.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4.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的硝化、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B.C8H10含苯环的烃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乙烯、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5.某有机物分子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
在FeBr3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
该有机物可能是( )6.将甲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其反应产物可能有( )A.①③⑦B.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④⑤⑥⑦7.某烃结构简式为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8.在分子中,能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 )A.7个 B.8个C.9个 D.14个9.下列反应能说明苯环对侧链有影响的是( )A.对二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B.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加热;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加热C.乙苯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反应;苯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反应D.邻二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反应;甲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反应答案4.D A项,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错误;B项,C8H10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分别为邻、间、对二甲苯和乙苯,错误;C项,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错误;D项,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一、单选题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产物相同B.生成的产物不同C. C—H键断裂的位置相同D. C—Cl键断裂的位置相同2.“地沟油”是用饭店的泔水及垃圾猪肉等加工而成的“食用油”。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B.“地沟油”外观与普通食用油一样,经过处理的“地沟油”具有固定的熔、沸点C.“地沟油”在加入消泡剂后,消除了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地沟油”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3.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起始原料可以是( )①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②1,3戊二烯和2丁炔③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④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①辛烯和3-甲基-1-丁烯②苯和乙炔③1-氯丙烷和2氯丙烷④甲基环己烷和乙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年4月,比利时查出污染鸡的根源是生产鸡饲料的油脂被二恶英所污染,二恶英是两大芳香族化合物的总称。
其中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毒性最大,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2H8O2Cl4B.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气体C.是最危险的致癌物之一D.是一种多卤代烃6.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B. 2氯丁烷与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分子的反应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D.邻羟基苯甲酸与溶液反应7.下列烃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邻二甲苯B.间二甲苯C.对二甲苯D.乙苯8.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B.实验室制乙炔时可用CuSO4除杂质气体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空气法收集9.某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1),此烃可能是()A.烷烃B.单烯烃C.炔烃D.苯的同系物10.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11.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正己烷、四氯化碳B.溴苯、乙醇、四氯化碳C.苯、乙醇、溴苯D.硝基苯、乙醇、乙酸12.从营养价值看,不饱和脂肪比饱和的脂肪对人体营养价值更高,这是因为()A.不饱和脂肪是液体,饱和脂肪是固体B.不饱和脂肪是糖类,饱和脂肪是油C.不饱和脂肪比饱和脂肪的含氢少D.不饱和脂肪比饱和脂肪的双键少二、双选题13.(多选)叶蝉散(isoprocard)对水稻叶蝉和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2.2.2苯的同系物、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课后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2021年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2.2.2 苯的同系物、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课后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2.2.2 苯的同系物、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课后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2.2.2 苯的同系物、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课后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2.2.2 苯的同系物、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课后作业作业时限:45分钟作业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0~60 ℃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3.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关于异丙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异丙苯是苯的同系物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别苯与异丙苯C.在光照条件下,异丙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代物有三种D.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4.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的硝化、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B.C8H10含苯环的烃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乙烯、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5。
某有机物分子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
高中化学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2节芳香烃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节芳香烃[学业水平层次1.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由于苯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既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取代反应),又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加成反应)。
【答案】 D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键与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 D.①②【解析】若苯环结构中存在单键与双键的交替结构,则苯环上六个碳碳键的键长不相等,即邻二甲苯有两种结构;且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 A3.下列物质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解析】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分子式符合通式C n H2n-6。
【答案】 D4.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溴苯B.对二甲苯C.氯乙烷D.丙烯【解析】B项,对二甲苯中甲基上的氢原子只有1个与苯环共面;C项,氯乙烷分子中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D项,丙烯分子中甲基上只有1个氢原子与共面。
【答案】 A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芳香烃的分子通式是C n H2n-6(n≥6)B.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的所有烃类物质C.苯和甲苯都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解析】芳香烃是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类化合物,而苯的同系物仅指分子里只含有一个苯环,苯环的侧链全部为烷烃基的烃类化合物,其通式为C n H2n-6(n>6),A、B 项错误;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但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其褪色。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3卤代烃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卤代烃一、选择题1.某饱和一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若可以得到三种烯烃,则该饱和一卤代烃分子中碳原子至少有( C )A.5个B.6个 C.7个D.8个解析:符合题意的最简单的一卤代烃的结构简式为,所以该饱和一卤代烃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故选C。
2.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解析: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实际上就是取代反应,反应中“—X”被“—OH”取代了,所以被破坏的键只有①;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是连接X的碳的相邻碳原子的一个H和X一同被消去,破坏的键是①和③,而生成烯烃和卤化氢,B项正确。
3.2氯丁烷常用于有机合成等,有关2氯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分子式为C4H8Cl2B.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D.与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的消去反应有机产物只有一种解析:2氯丁烷分子中含有一个氯原子,分子式为C4H9Cl,故A错误;2氯丁烷不会电离出氯离子,不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 错误;2氯丁烷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故C 正确;2氯丁烷发生消去反应可以生成两种烯烃:正丁烯和2丁烯,故D 错误。
4.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方案最合理的是( D )A .CH 3CH 2Br ――→NaOH 水CH 3CH 2OH ――→浓硫酸H 2O CH 2===CH 2――→Br 2BrCH 2CH 2BrB .CH 3CH 2Br ――→Br 2BrCH 2CH 2BrC .CH 3CH 2Br ――→NaOH 醇CH 2===CH 2――→HBr CH 2BrCH 3――→Br 2CH 2BrCH 2BrD .CH 3CH 2Br ――→NaOH 醇CH 2===CH 2――→Br 2CH 2BrCH 2Br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合成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2.2.1 芳香烃(1)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

芳香烃(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互为同系物B.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3.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气发生加成反应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红色D.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色4.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苯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黑烟B.苯环的结构中不存在双键,但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苯和乙烯均可使溴水褪色,且其褪色原理相同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B.甲烷 C.苯 D.乙烯7.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反应器中.②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填写下列空白:(1)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二节芳香烃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第二节芳香烃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A不符合;苯和二甲苯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B 符合;溴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C不符合;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D不符合。
2.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3.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下图所示装置,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 )4装置的作用是除去HBr中的溴蒸气,Br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HBr在水中的溶解度大,A 项错误;HBr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Br2易溶于CCl4,HBr不溶于CCl4,C项正确;HBr 在NaI溶液中的溶解度大而被吸收,D项错误。
4.“PX”即对二甲苯,是一种可燃、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1%~7.0%(体积分数)。
下列关于“PX”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X”的化学式为C8H10,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吸收峰B.“PX”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属于苯的同系物C.“PX”二溴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D.“PX”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解析“PX”的结构简式为,化学式为C8H10,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吸收峰,故A项正确;“PX”中苯环连接的甲基可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为羧基,而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对二甲苯与苯结构相似,二者相差2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故B项正确;溴可以取代苯环和甲基上的氢原子,“PX”二溴代物有7种同分异构体,故C项错误;“PX”属于烃类,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故D项正确。
5.已知苯跟一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可生成苯的同系物。
如:+CH3Cl+HCl在催化剂作用下由苯和下列各组物质合成乙苯,最好应选用的是( )3—CH3和Cl22CH2和Cl22CH2和HCl D.CH≡CH和Cl2解析先由CH2CH2和HCl反应生成CH3—CH2Cl,再使CH3—CH2Cl与发生取代反应即可获得乙苯。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2芳香烃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学习资料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2芳香烃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班级:科目:芳香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芳香烃的分子通式是C n H2n-6(n≥6,且n为正整数)B.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的所有烃类化合物C.苯和甲苯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解析:芳香烃是分子中含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类化合物,而苯的同系物仅指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且苯环的侧链全部为烷基的烃类化合物,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 n H2n-6(n≥7,且n 为正整数);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但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不能,这是由于苯环与侧链之间的影响所致。
答案: D2.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A.③④B.②⑤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⑤⑥解析:只要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就一定是芳香烃,而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一个苯环与烷基相连的烃,它符合通式C n H2n-6(n≥6)。
答案: B3.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定条件下,Cl2可与甲苯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B.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2OC.光照下2,2。
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解析:由Br2可与甲苯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可推知,Cl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甲苯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C2H6、C3H6分子中均含6个氢原子,所以1 mol混合物中含6 mol氢原子,燃烧后生成3 mol H2O。
2,2。
二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CH3)4,其只有一种氢原子,故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苯虽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但可以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答案: D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B.能使溴水褪色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A错,B对;1 mol 苯环能和3 mol H2加成,1 mol碳碳双键能和1 mol H2加成,C对;一定条件下苯环和甲基上的H等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二节芳香烃(第3课时)
1.可用来鉴别乙烯、四氯化碳、苯的方法是()A.酸性高锰酸钾 B.溴水 C.液溴 D.NaOH溶液
2.关于苯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苯的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苯环中6个碳碳键键长完全相同
C.苯环中碳碳键的键能介于C-C和C=C之间 D.苯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3.实验室制硝基苯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 A.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硝酸 B.先加入苯,再加浓硝酸,最后滴入浓硫酸C.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苯,最后加入浓硫酸 D.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浓硫酸,最后滴入苯
4.下列各组物质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酒精和碘B.溴和水 C.硝基苯和水D.苯和硝基苯5.已知二氯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则四溴苯共有同分异构体()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芳香烃是指
()
A.分子里含有苯环的化合物B.分子组成符合CnH2n-6通式的一类有机物
C.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D.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总称
7.属于苯的同系物是
()
A. B .
C. D.
8.苯和甲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芳香烃 B.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9.C11H16的苯的同系物中, 经分析分子中除苯
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还含有两个—CH 3,两个—CH 2—,一个—CH —,它的可能结构有 ( )
A .4种
B .5种 C.6种 D.7种
10.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种类数为 ( )
A .3
B . 4
C .5
D .6 11.已知分子式为C 12H 12的物质A 的结构简式为 ,
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
苯环上的四溴取代物的异构体的数目有 ( )
A .9种
B .10种
C .11种
D .12种
12.已知苯与一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苯的同系
物 在催化剂存在下,由苯和下列各组物质合成乙苯最好应选用 的是 ( )
A 、CH 3CH 3和Cl 2
B 、CH 2=CH 2和Cl 2
C 、CH 2=CH 2和HCl
D 、CH 3CH 3和HCl
13.将a g 聚苯乙烯溶于b L 苯中,然后通入c mol 乙炔气体,则所成混合物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
A .6:1
B .12:1
C .8:3
D .1:12
14.下列化合物分别跟溴在铁粉作
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苯环上的氢原
子被取代,所得一溴代物有三种同分
异构
体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乙烯、乙炔、苯等四种有机物分别完全燃烧,需要O 2最多的
是 ;等质量的上述四种物质分别完全燃烧,需要O 2最多的是 。
16.三硼三胺(B 3N 3H 6)曾被认为是“无机苯”,其分子与苯分子为等电子体,分子结构与苯相似。
(1)写出三硼三胺的结构简式:
(2)下列关于无机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无机苯中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B 无机苯为非极性分子 CH
3
CH 3
C 无机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 无机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试推测无机苯的一氯代物有种同分异构体;二氯代物共有种同分异构体17.有5种烃:甲烷、乙炔、苯、环己烷、甲苯,分别取一定量的这些烃,完全燃烧后生成m mol CO2和n mol H2O。
则(1)当m=n时,该烃是;(2)当m=2n时,该烃是;(3)当2m=n时,该烃是;(4)当4m=7n时,该烃是。
18.某烃能使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其分子式为C8H10,该烃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含侧链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若C8H10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或。
19.有A、B两种烃,它们的组成相同,都含90%的碳,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0;烃B式量是烃A的3倍,烃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足量的Cl2起加成反应,生成1,1,2,2-四氯丙烷,烃B是苯的同系物,当它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生成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分别都只有一种,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推断A、B两烃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