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遗传学例题

合集下载

归纳总结-遗传类型题目的解题步骤(l老师)

归纳总结-遗传类型题目的解题步骤(l老师)
表现型 甲、乙 甲 乙
× ×
甲、乙 甲、乙
甲为显性 乙为显性
【易错提醒】
(1)该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归纳是针对于一对基因控制的 完全显性遗传。
(2)后代必须足够多时才符合3∶1的分离比。
【考查角度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典例】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 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 (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 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3、判断相应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1)假设法:先假设只位于X染色体,看是否成立 (2)根据同一表现型在不同性别中出现的概率进行判断
4、推导基因型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①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直接判断(用A、a基因表示) ②基因填充法 ③隐性纯合突破法
【解析】(1)表中所给四组杂交组合,都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表中杂交组合①,后代高茎∶矮茎=210∶70=3∶1,由此判断,属于杂 合子自交,矮茎属于隐性性状,由此可判断其他三组亲本遗传因子组 成:②aa×aa,③Aa×aa,④AA×aa,所有子代中高茎纯合子 =210× 1 =70,占高茎植株总数的比例为[70/(210+190+300)] 3 ×100% =10%。
亲本:AA×A_(或aa) 亲本:aa×aa
【典例】在豌豆中,高茎与矮茎的有关遗传因子为A、a,将A、B、 C、D、E、F、G七种豌豆分四组进行杂交得到如下结果。 杂交后代 高茎 矮茎 总植株数 杂交组合 210 70 280 ①A×B ②C×D ③E×F ④ G× D 0 190 300 250 190 0 250 380 300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浅谈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谈谈粗浅认识。

技巧一: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准确判断生物性状的遗传方式是解遗传规律题的前提。

1.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例题]下表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

试分析回答:第①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②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③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

分析: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首先是区分生物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方法是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

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且无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有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答案:细胞核中常染色体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细胞质2.细胞核遗传方式的判断:下面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为例来说明(1)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主要特点:(2)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1.典型特征1.1确定显隐性: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题1]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显隐性。

分析:甲、乙是“无中生有为隐性”;丙、丁是“有中生无为显性”。

答案:甲、乙中患病性状是隐性,丙、丁中患病性状是显性。

1.2确定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方法:[例题2] 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遗传方式。

分析与答案:甲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乙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丙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丁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

[例题3]根据下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

2019年生物高考解析遗传学题型

2019年生物高考解析遗传学题型

2019年生物高考解析遗传学题型本文将对2019年生物高考中涉及遗传学题型进行解析,并对每道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相关知识。

题目一:某实验室进行了一项关于果蝇遗传的实验,假设纯合子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A和一个基因B,而纯合子雌性果蝇的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A。

实验中发现,如果一只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其后代中大约25%为表型正常的雌性果蝇,其余为表型正常的雄性果蝇。

请分析该基因的遗传方式,并解释实验结果。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A和一个基因B,而雌性果蝇的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A。

这意味着,基因B在雌性果蝇中不存在。

2. 如果一只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其后代中大约25%为表型正常的雌性果蝇,其余为表型正常的雄性果蝇。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该基因的遗传方式为X-连锁显性。

基因A位于性染色体上,并且表现为显性表型。

由于雌性果蝇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只需要一个基因A就能表现该特征。

而雄性果蝇有两个性染色体,所以需要两个基因A才能表现该特征。

在实验中,如果一只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其后代中约25%为表型正常的雌性果蝇,其余为表型正常的雄性果蝇。

这是因为雌性果蝇只需要一个基因A就能表现该特征,而雄性果蝇需要两个基因A才能表现该特征。

所以,在后代中有25%的几率产生表型正常的雌性果蝇。

题目二:某种植物的花瓣颜色遗传有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中一对基因呈现不完全显性关系,纯黄色花状为re1re1,紫色花状为re2re2,红色为不完全显性形状Re1Re1或Re1re1与Re2Re2或Re2re2。

根据自然观察杂交实验的结果,统计如下:纯黄色250株,纯紫色250株,红色650株,请解答下面的问题:(1)计算对该基因一对中每个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2)柱状图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在该群体中的基因频率。

高考部分遗传学应用题型举例

高考部分遗传学应用题型举例

遗传应用题归类举例理综考试模式下的生物高考题,主要考查主干学问和核心学问,遗传学部分作为中学生物的核心学问之一,是高考理综生物考查的重点。

为帮助学生系统相识此类考试命题模式,对常考的遗传学试题作出以下分类。

1遗传方式推断:实例:例1:果蝇是被用于遗传学探讨的重要材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果蝇品系有三组性状:I和I′、Ⅱ和Ⅱ′、Ⅲ和Ⅲ′(I、Ⅱ、Ⅲ表示显性性状,I′、Ⅱ′、Ⅲ′表示隐性性状),请依据以下几组试验结果,分析上述三组性状的限制基因的位置和遗传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I×♂I′→表现I性状;♀I′×♂I→表示I性状,说明:①限制I和I′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属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理由是F1总表现显性性状,且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

②♀Ⅱ×♂Ⅱ′→F1表现Ⅱ性状;♀Ⅱ′×♂Ⅱ→F1,表示Ⅱ性状(♀)和Ⅱ′性状 (♂),说明:)②限制Ⅱ和′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属于细胞核遗传中的伴性遗传;理由是在不同性别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分别。

③♀Ⅲ×♂Ⅲ′→表现Ⅲ性状;♀Ⅲ′×♂Ⅲ→表示Ⅲ′性状,说明:③限制Ⅲ和Ⅲ′的基因在细胞质中,属细胞质遗传;理由是F1总是表现出与母本相像的性状。

(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试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应选择的亲本表现型为: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试验预期与相应结论为: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个体基因型的推断①已知显隐性,可采纳测交,植物还可采纳自交。

②未知显隐性,先通过已知推断出性状的显隐性后再鉴定基因型。

2.1显隐性的推断①亲代性状不同,子代只表现出其中的一种,则此一种即为显性性状。

遗传学复习对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认真分析

遗传学复习对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认真分析

遗传学复习对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认真分析,可以发现有关遗传方面的内容更加注重对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主要围绕基因工程和孟德尔定律进行设计。

一、解题的基本方法1. 对于已知表现型求基因型的题目,解法如下。

(1)从子代开始解题,从隐性纯合体开始解题。

(2)表现型为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体,可直接写出基因型。

(3)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可先写出基因式;再依据该个体的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写出其余部分。

(4)求亲代的基因型,先依据亲代的表现型,写出基因式;再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完成基因型的书写。

例题1 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试问:(1) 如果父母正常,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概率是;(2) 这个儿子与一个正常的女人结婚,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此病,那么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解析:(1)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正常,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由此可知,患病女儿的基因型是隐性纯合体,父母的基因型则都是杂合体。

从理论上分析,两方基因型都为杂合体的父母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生出正常孩子的几率为3/4(包括1/4的显性纯合体和2/4的杂合体)。

由题目可知儿子正常,这个儿子的基因型可能是显性纯合体,也可能是携带隐性基因的杂合体,且为杂合体的概率是为2/3(即2/4×3/4)。

本题的关键是要找准“分母”(这里的分母是3/4,而不是1)。

(2)这个儿子与正常的女人结婚生的第一个孩子患病,说明这个儿子与正常的女人的基因型都为杂合体,因此所生孩子的患病几率为1/4。

答案:(1)2/3 (2)1/42. 对有关分离定律的题目,解法如下。

在孟德尔定律中,分离定律是基本的遗传规律。

因此,涉及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遗传的题目,只要各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便可用分离定律解题,即先将基因一对一对地拆开分析,再综合起来。

5种方法解答生物遗传学计算题

5种方法解答生物遗传学计算题

5种方法解答生物遗传学计算题1.蛋白质练习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关于蛋白质方面的计算题,根据蛋白质形成时的特殊性,可以总结得出以下规律:①形成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所含氨基酸数-肽链条数;②至少存在的氨基数=至少存在的羧基数=肽链的条数;③蛋白质分子量= nM-(n-m)×18(M为氨基酸平均分子量,n为氨基酸数目,m为肽链条数);④某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对应mRNA碱基数目:对应DNA碱基数目=1:3:6 。

2. DNA中的碱基DNA分子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根据A—T,C—G之间的互补关系,可得出如下一系列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就可以用来快速地解题:(1)在整个DNA分子中:A=T,G =C,(A+G)=(T+C)=(A+C)=(T+G)=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的50%。

(2)两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在两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即:(A+G)/(T+C)=1,若(A1+G1)/(T1+C1)=a,则(A2+G2)/(T2+C2)=1/a。

(3)(A+T)或(G+C)占DNA碱基总数的百分比等于任何一条链中(A+T)或(G+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

3. DNA复制的有关数量关系式DNA复制的特点是一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进行半保留复制。

据此:可得出如下一系列关系式:(1)若以32P标记某DNA分子,再将其转移到不含32P的环境中,该DNA分子经连续n代复制后:含32P的DNA分子数=2个,占复制产生的DNA分子总数的1/(2n-1);复制后产生的不含32P的DNA分子数为(2n-2)个,占复制产生的DNA分子总数的1-1/(2n-1);复制后产生的不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为(2n+1-2),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条数的比例为1-1/2n。

(2)某个DNA分子中含某种碱基X个,若该DNA分子进行n次复制,则需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分子数= [(2n-1)]X个。

中考易错题系列之生物篇常见遗传学题解题思路分析

中考易错题系列之生物篇常见遗传学题解题思路分析

中考易错题系列之生物篇常见遗传学题解题思路分析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也是中考生物考试中常出现的命题内容。

在解答遗传学题目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针对中考易错的生物遗传学题目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和整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遗传基本概念题1. 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由四种碱基A、T、G、C构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

B. A与T之间有三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两个氢键。

C. A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G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

D. A与G之间有两个氢键,C与T之间有三个氢键。

解题思路:根据DNA碱基配对规则,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G 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

因此,正确答案选项为A。

二、遗传规律题2. 对于性状的遗传,有一个重要的法则是:A. 基因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B. 基因按互补基本原则互相组合。

C. 基因按乘法原则扫荡组合。

D. 基因按加法原则随机组合。

解题思路:根据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基因按乘法原则进行组合。

因此,正确答案选项为C。

三、遗传交叉题3. 若染色体上有两个基因Aa和Bb,经过一次杂交后,染色体分离为AB、ab、Ab和aB四种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A. 自由组合。

B. 单倍体的产生。

C. 自交。

D. 适应性变异。

解题思路:根据遗传交叉的原理,杂交后染色体会进行断裂重组,于是产生四种类型的基因排列组合。

因此,正确答案选项为A。

四、遗传变异题4. 下列关于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突变是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B. 只有基因突变才属于正常的遗传变异。

C. 突变是生物体对环境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

D. 突变只会对性状的表现产生一次性的影响。

解题思路: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变异。

突变既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诱导。

因此,正确答案选项为C。

五、遗传疾病题5. 引起红细胞形状异常的遗传疾病是:A. 血友病。

遗传实验解题方法及类型题

遗传实验解题方法及类型题

遗传实验解题过程方法及类型题类型一:判断基因的位置(方案已知,需要找实验材料)方法:分析梳理题意——在草稿纸上画出简单的遗传图解——确定合适的实验材料(10分)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左图所示的实验。

右图为雄果蝇性染色体的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l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Il1、II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

分析回答:(1)由F1可知,果蝇眼形的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l,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____,也有可能位于_ 。

(4)请从野生型、F l、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做出判断。

实验步骤:①用与交配,获得子代:②用____ 与交配,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与结论:①,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②若,则圆、捧眼基因位于。

类型二:变异类遗传实验(异常配子)2、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为显性。

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

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这是的结果。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F2中灰身雄蝇共有种基因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分析遗传学例题
1、一只雌蜂与一只雄蜂交配产生F1代,F1代雌雄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形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解题思路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单倍体概念。

此题是由子代基因型推出亲代基因型,与一般题目不同之处是雄蜂是单倍体,他的体细胞中有亲代卵细胞的染色体数,它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

整个做题过程可分二步进行:第一步由F2代推出F1代亲本的基因型。

已知F2的雌蜂基因型为AaBb;F2代雌蜂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去掉四种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剩下的即为精子的基因组成,即F1代的雄蜂基因型为ab。

第二步由F1代推出亲本的基因型。

F1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b,推知亲本雌蜂的基因型是aabb;F1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除去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剩下的为AB,即为亲本雄蜂的基因型。

答案选A。

2、豌豆的黄色子叶、有色种皮和硬荚对绿色子叶、无色种皮和软荚的显性。

用纯合的黄色子叶、有色种皮和硬荚的豌豆作父本,与绿色子叶、无色种皮和软荚豌豆作母本进行杂交,所结种子连续播种和自交,得到各代种子,问:
⑴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豆荚的性状是(),豌豆种皮的颜色是(),子叶的颜色是()。

⑵第二年将上述杂交的种子播下,长出的植株所结豆荚的性状是(),豌豆的种皮的颜色是(),子叶的颜色及比例是()。

解题思路分析:本题涉及植物个体发育知识。

设黄色子叶、绿色子叶由基因A、a控制,有色种皮对无色种皮分别用B、b表示,硬荚对软荚分别用C、c表示,因此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Cc,而作为果实的表现型有其特殊性。

此时应向学生强调说明: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即豆荚。

因此种皮颜色和豆荚特性受母本的基因型控制,故当年母本植株所结豆荚性状是软荚,豌豆种皮颜色是无色。

子叶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表现型为黄色。

第二年种子种下去,自交得到的种子子叶基因型为1BB:2Bb:1bb,表现型为黄色:绿色=3:1。

而豆荚性状、种皮颜色则与母本相同,即硬荚、有色种皮。

答案为:⑴软荚无色黄色⑵硬荚有色黄色:绿色=3:1
3、豚鼠的黑毛(C)是显性,毛粗糙(R)对毛光滑(r)是显性。

下表三种不同的杂交组合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

请在表格内填写亲代的基因型。

解题思路分析:
[解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
根据显隐性遗传原理,由表现型写出可能的基因型。

黑光×白光→C___rr×ccrr;黑粗×白光→C___R___×ccrr;黑粗×白粗→C___R___×ccR____。

从子代中出现的隐性个体,可逆推亲本的基因型。

上述三个组合的后代有双隐性个体其基因型为ccrr,它是由基因型均为cr的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的。

因此两亲本均提供了cr的配子,故上述三个组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Ccrr×ccrr;CcRr×ccrr;CcRr×ccRr。

[解法二]:根据后代的分离比解题
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的同时,每对性状还会分离。

因此对于多对性状的题目,先研究每一对性状,然后再把它们组合起来。

如上述例题杂交组合三,后代中黑色:白色=(11+4):(10+3)=1:1。

属杂交类型,故两亲本基因型为Cc×cc;粗糙:光滑=(11+10):(4+3)=3:1,为杂合体自交类型,故两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再根据两亲本表现型和综合分析,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CcRr×ccRr。

4 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请回答:
⑴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⑵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⑶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⑷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解题思路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伴X遗传,能力水平为给与1个新情景: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能否在题中准确运用。

⑴根据后代全为雄株个体,则
没有含X雄配子产生,推出副本为XbY ,根据全为宽叶,推出母本为XBXB;⑵根据后代雌、雄植株各半,则有X雄配子产生,推出父本为XBY,根据全为宽叶,推出母本为XBXB;⑶根据后代全为雄株个体,推出父本为XbY,根据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推出母本为XBXb;⑷根据后代性比为1:1,推出父本为XBY,根据宽叶个体各3/4,推出母本为XBXb。

答案为:⑴XbY×XBXB⑵XBY×XBXB⑶XbY×XBXb⑷XBY×XBXb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均以不断更新的内容和形式,愈加鲜明地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因而在复习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知道迁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