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14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浙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浙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014届浙江富阳场口中学高三8月质量检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花旦,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

B.西方大国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一个小国,培育个“典范”,但对中国这样的潜在战略对手它们是不可能真心相帮的,遏制与落井下石....倒更符合它们的逻辑。

C.你想象不出,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他们竟然一直是同学;你更想象不出,他们竟然一直两小无猜....,关系融洽。

D.今年国家一季度宏观数据已于日前出台,安徽省多项数据在全国的排名有升有降,有好有差,良莠不齐....。

2.(2014届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辛亥革命前后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在谣言、炮火中经历了痛苦和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城市街头风云际会....。

B.一部优秀图书作品的诞生,从不会一蹴而就,因而..当如“文火炖菜”,将学识慢慢滋养到书中每一个句子和每一幅图片中,历经长久才能炼就而成。

C.在国画传统题材中,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等大师善于画虾,他们的画作曲尽其...妙.,各得风流,形成了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

D.足协的一位官员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北京现代队倘若带着强队的心态迎战决心以弱胜强的对手,很可能落败。

3.(2014届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平板市场上还有着众多的非知名平板电脑,这些平板不管..名气不如一线的明星产品,但其配置却相当可观,整体实力也丝毫不比那些明星平板差。

B.在金融市场上,注意力就是事实,当所有投资者将注意力都转向欧债危机时,欧债危机自然就会放大和漫延..。

C.有一些朋友我们是帮助不了的,这些说是想要创业的人士总是显得犹犹豫豫,想要创业又害怕失败,叫他不要创业呢,心中又总有那么一点想法在转悠,期期艾艾....,懦弱胆怯。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课时作业(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2022·成都4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人对世界的征服,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石,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千秋墓壁画中的人神动物的行进行列……这里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

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

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

就在这不是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

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

这种“气势”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

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也正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

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

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

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

包括直线直角也是如此,它一点也不柔和,却恰恰增添了力量。

“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

如果拿汉代画像石与唐宋画像石相比较,如果拿汉俑与唐俑相比较,如果拿汉代雕刻与唐代雕刻相比较,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14:句式运用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14:句式运用

专项训练十四句式运用1.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将下面的三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字)。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

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5.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章 核心题点精练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精练十四 概括论证思路题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章 核心题点精练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精练十四 概括论证思路题

2 3K12课4件
2答2 案
3.联系全文,解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答案 当前为娱乐设计、迎合低端用户的中文输入法,给业务性输入带 来很大的麻烦,这种现象影响了汉语言的规范,败坏了文明水平。
2 3K12课4件
2答3 案
4.本文认为造成汉语输入混乱现状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对书写方式在文明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设计者的语用立 场是迎合低端用户;与英德等文字输入比较,中文拼音输入法有同音字 选择的先天不足;设计者工作态度和习惯马虎;对成规的轻视甚至无视, 不遵守规范。
第一章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核心题点精练十四
概括论证思路题的两个要点
K12课件
1
理清文脉,梳理结构,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的不二法门。面对江苏卷 的必考题——概括论证思路题,如何梳理概括思路?答这类题要守住的 底线是什么?这是考生无法回避的问题。
K12课件
2
栏目 索引
精练先做 精练点拨 精练再做
K12课件
K12课件
19
Hale Waihona Puke ⑤众所周知,语言是随着时间变化发展的。在成熟的现代社会里, 语言就像任何流通物品一样,是被规范被立法的。这些规范和立法会承 认和接受新名词,但是不会承认、鼓励、散布网络俗语、脏话等语言污 染物。的确,没有任何机构可以也没有必要阻止人们在口语中使用新俚 语新俗语等规范之外的语言,但一旦进入写作,情况就不一样了。用于 这样输入文字的软件,是应该首先甚至是排他地方便合理合法地使用规 范语言呢,还是要增加规范语言使用的难度而给不规范使用大开方便之 门呢?是服务于业务使用呢,还是服务于娱乐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K12课件
18
④如果说将网络语乃至脏话列在同音词的前列是在迎合低端用户的 话,那么即使旨在服务于业务性应用的功能也同样问题重重。比如,词 库中的词组常常包含错字、非词语组合等情况。繁体字库中也是时见不 规范字形,像“爲”字,无论拼音输入后的首选字还是含“爲”字的多 音节词,都被设计成“為”,甚至“僞”“潙”等也都用“為”这个字 形。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在设计上依从了台湾流行的字体,而不是依 从了语言文字的传统和有关机构明确的字形。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新课标地区Ⅱ) 扩展、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新课标地区Ⅱ) 扩展、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新课标地区Ⅱ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扩展、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2014届东北三省四市协作体高三等值诊断联考)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长春,就像一首优美动人的诗,净月潭无疑是诗中最美的一句。

2.(2014届甘肃临夏中学高三上期中)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手法相同。

(6分)我很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你云卷云舒。

,,,。

3.(2014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下5月二检)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这句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总字数不要超过15个字。

(5分)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中国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这就是国际法则的“先占”原则。

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明朝已经将钓鱼岛纳入国家版图,一些使臣的笔记里还标明了中国渔民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航线。

明以后的历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开发、利用、管辖和保卫等措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

可以肯定,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解析】4.(2014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下5月二检)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江水奔流不息,炫出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炫出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山岭巍峨起伏,炫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

5.(2014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上学段考).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五个关键词。

(5分)记者从中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煤矿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仅根据最近15年的统计,因瓦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约占煤炭行业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30%~40%,占重大事故的70%~80%,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岳飞传》专练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岳飞传》专练

《宋史-岳飞传》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世为农。

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

”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B.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C.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D.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室,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丰富情感题型(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丰富情感题型(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丰富情感题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登太白峰【1】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2】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3】去,何时复更还?注释:【1】此诗作于李白入长安而无所成之时。

【2】泠风:清风。

【3】武功:武功山,在陕西武功县西。

1.下列关于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句开门见山,从正面写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为下面写星写月作了准备。

B.诗歌三、四句想象丰富,与太白星侧耳倾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

C.诗歌中两个“太白”分别指山峰名和星宿名。

作者运用相关联想,登太白峰而见太白星,极富情趣。

D.诗歌的五、六句化用庄子《逍遥游》中“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语意,灵活自然,并不显斧凿痕迹。

2.诗歌内涵丰富,抒发了诗人多种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①顾炎武弱冠诗名动九州,纫兰餐菊旧风流。

何期绝塞千山外,幸有清樽十日留。

独漉②泥深苍隼没,五羊③天远白云秋。

谁怜函谷东来后,班马萧萧一敞裘。

[注]①屈大均,明末清初广东文学家,一生投身抗清斗争,多次从南方北上,联络志士,力图匡复。

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顾炎武与屈大均在雁门相遇,两人志趣相投,引为知己。

②独漉,即涿鹿,位于河北境内,有涿水出。

③五羊,广州别称。

3.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用“纫兰”“餐菊”的典故,是为赞扬屈原高洁的品行,表达对屈原的仰慕之情。

B.颔联中“千山外”突出两人相隔遥远,相遇不易;“十日留”写两人一见如故,畅饮长谈。

C.颈联描述北方的水深泥浊与南方的天高云淡,两种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D.尾联点题,写屈大均从函谷关远道而来,为匡复大业奔波辛苦,令人感慨。

4.诗歌尾联情感丰富,寄寓深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州①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浙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浙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2014浙江瑞安龙翔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检测)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请拟写一个新闻标题,要求16字以内。

(4分)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八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届浙江富阳场口中学高三8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4分)有个姓朱的人,一心想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的资产,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了手。

他得意扬扬地回到了家,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白白浪费了家里的资产和三年的光阴。

寓意:2.(2014届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下面甲、乙两幅漫画都表现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幅?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不少于50字。

(5分)答:【解析】3.(2014届浙江富阳场口中学高三8月质量检测)根据下面所给的文字材料,拟写一则新闻标题(20字以内)(5分)从今年7月1日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

包括职工养老、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将在今年初步形成,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初步实现。

截至今年3月底,纳入国家试点的1914个新农保试点县、1902个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保人数达到3.43亿人,其中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人数9543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14 (用时:45分钟满分:4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瞒报虽能获一时之安,但迟到的惩罚往往让瞒报者得不偿失,但前车之鉴却未能阻止一些人在瞒报的路上前赴后继....,这正说明,现实存在适合瞒报繁衍生长的土壤。

B.任溶溶本身就是一位美食家,他对吃的喜好,不亚于对儿童文学的热爱。

他的美食文章,不摆噱头,如实道来,不单单讲美食,更有美食的前生今世,妙趣横生....。

C.孤身一人在国内做官,一有风声鹤唳....随时开溜,如此“裸官”,又岂是真心和人民群众“一块过”?如何让人相信这个官员热爱自己的国家?D.时评人的意见,应当是理性判断的结果,而不是心血来潮之作,就算对某些恶行义愤填膺,犹如芒刺在背....,不吐不快,也要冷静下笔。

答案 B解析A项“前赴后继”指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该词用来形容瞒报者的瞒报行为不当。

B项“妙趣横生”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品等洋溢着美妙意趣。

用于句中恰当。

C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

句中意思是有轻微的变故出现,故应用“风吹草动”。

D项“芒刺在背”指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句中强调的是对某些恶行有不吐不快的感受,故应用“骨鲠在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央一级200多个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或下放,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B.今天,人们痛感于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道德滑坡、底线失守,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呼唤公平的社会环境、诚信的市场氛围。

C.我国研发的“海马号”是迄今为止下潜最深的遥控无人潜水器,六年来,针对试验中暴露的问题,科研人员重点攻关,作了多次技术改进。

D.2014年北京赏石艺术品博览会日前开幕,赏石的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石等为观赏对象,领略其独特的美。

答案 C解析A项成分残缺,“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缺少恰当的主语。

B项搭配不当,“呼唤”与“环境”“氛围”不能搭配。

D项句式杂糅,“赏石的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石等为观赏对象”中可去掉“的基本内容”;不合逻辑,“天然石”包含“玉石”。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可能实现的,________________。

①只有当它们在书法家笔下龙飞凤舞地展现时,其意象才骤然产生②中国书法家在创作之前,活动在其心中的主体意识、情感是无法把握的③此外,意象的完成常与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及传媒质料有关④这在抽象的艺术中尤其能深切感受到⑤离开了物态化,也就没有了意象⑥这里意象的物态化和意象的生成是同步的A.④⑥②①⑤③ B.④②①⑥⑤③C.③④②①⑥⑤ D.⑥④②①⑤③答案 B解析④中的“这”紧承横线前的一句话;然后以书法为例(②①⑥⑤)说明观点;③说明意象形成的另一个因素,应放在最后。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答案(1)既窈窕以寻壑木欣欣以向荣(2)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3)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三、小说阅读(25分)(2014·大连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女儿,我在听[美]克里斯蒂·科雷格午夜的电话铃声似乎总比白天的更刺耳,也更急促。

被惊醒的我一个激灵从床上坐起来。

电子钟上红色的“12∶00”在黑暗中显得尤为诡异。

我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各种可怕的猜测涌进脑海:急病?意外?暴力?我一边推醒丈夫,一边心惊胆战地拿起话筒:“喂?”“妈妈……”听筒里的声音细若游丝,几乎被电波的杂音淹没。

但“妈妈”这个词对一个母亲来说和其他单词都不同,就算再微弱再模糊也能穿越时空,像冲锋号一般盖过世间万籁。

电话里的声音年轻,无助,带着哭腔。

我紧紧抓住丈夫的手,眼前浮现出女儿玛莎楚楚可怜的小脸。

“妈妈,我知道现在很晚了……但是,求您先别问问题,请让我把话说完。

是的,我喝了很多酒,我知道我不应该开车,但……我刚才撞到桥栏杆上,差点儿翻车……”我倒吸一口气,头痛欲裂。

疲劳、紧张、恐惧令我无法清醒地思考。

我是在做噩梦吗?不,闹钟的指示灯,冰冷的听筒,断断续续的抽泣,都在告诉我这一切是真实的。

丈夫也醒了,我示意他凑到听筒这边,我们有很多问题要问,有很多话要说,但目前最明智的选择是屏息倾听。

“车停住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太自私了。

如果明天早上警察到咱家去告诉您,我出车祸死了,您和爸爸会有多伤心……我想回家。

我现在知道离家出走是多么不负责任。

昨天一天,您和爸爸肯定担心死了……”话筒里传来内疚的哭声,一下下敲进我和丈夫的心里。

睡意渐渐消散,我轻声说:“我们不……”“我还有事要告诉您。

”她急急地打断我,大声恳求道,“妈妈,请听我说完。

平时您总是告诉我应该如何如何,但您从来不问我的感受如何。

出了问题,您每次都有正确答案。

但有时候,我需要的不光是答案,我还需要有人来听听我的解答,即使它是错误的。

”我看着床头柜上玛莎的周岁照,温柔地说:“我在听。

”“妈妈,我不光撞坏了爸爸的新车,我还偷偷卖掉了您的红宝石项链,就是外婆留给您的那条……我很后悔……您一定很生气。

请不要挂电话,我需要您,别走,妈妈,我想回家……”她的话被痛哭声代替。

“我在这儿,一辈子都在这儿。

”我发现脸颊上一片湿润,难道电波把她的泪水也传过来了?“你在哪儿?我们去接你。

”“附近有很多出租车,我可以拦一辆出租车回家。

”她的声音镇定了许多,“车来了。

妈妈,我这就回家。

”“好孩子,我们等你。

”我说。

“谢谢您,妈妈!”电话“咔嗒”一声挂断了。

我放下听筒,和丈夫并肩走向女儿玛莎的房间。

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着走,默默地品味着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心中几分沉重,几分惶恐,而更多的是希望。

我小声说:“我们要学会倾听。

”丈夫搂住我:“我们得抓紧啊!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轻轻推开女儿的房门,我们沐浴在温暖的光晕中。

玛莎怕黑,我们为她安了一盏淡粉色的朦胧灯。

此刻,她正在梦的世界里遨游,小脸在灯光下越发显得晶莹剔透。

“那个女孩儿会不会不知道她打错了电话?”丈夫问我,他的眼睛并没有离开3岁的玛莎。

仿佛一转眼,她就会长大成人。

但任何人都不能永远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成长的路途布满荆棘,有岔道,有陷阱。

能走多远,全凭女儿的本事,我们能借给她的只有坚实的臂膀和四只聆听的耳朵。

我的眼前又模糊了。

“妈妈爸爸,你们在干什么?”玛莎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迷迷糊糊地问。

“爸爸妈妈在练习。

”我走过去,抱起女儿。

“练习什么?”玛莎好奇地望着我们,柔软的身体热乎乎地蜷在我怀里。

真难以想象,十几年后她会跟我一样高,会遇到各种烦恼和诱惑,或许有一天她也会在黑夜中迷路。

“练习倾听。

”我和丈夫异口同声地回答。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已通过“我是在做噩梦吗”“我轻声说:‘我们不……’”等心理或语言描写作了暗示。

B.本篇小说结构严谨,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能地压缩、集中了,其情节却也因此显得单调平淡,起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C.本以为午夜电话给人的都是不祥,但电话中传来的却是一声“妈妈”,意外的电话,让“我”从此练习聆听,沟通也在这一刻开始了。

D.小说中的对话,从侧面展现了一个“在黑夜中迷路”的少女的心路历程,让人真切体会到了她的痛苦、忏悔的心情和对交流理解的渴望。

E.“我”在接到午夜电话后,一开始想告诉对方,自己并不是她的妈妈,但对方一直不让“我”说话,所以直到最后“我”也未能说明真相。

答案BD解析B项错在“显得单调平淡,起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本小说的结尾是“欧·亨利式”结尾,情节出人意料,引人入胜。

D项“从侧面展现”不正确,对打电话的少女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6.作者为什么要以“女儿,我在听”为小说的标题?请简要分析。

(6分)答:答案①概括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对读者是个有益的提示。

②标题只是说“我在听”,但听什么,怎么回事,都要通过读小说才能知道,所以标题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③暗示了小说主旨。

标题不仅指“我”在认真听那个打电话的“女儿”诉说,也暗指以后的日子,“我”会认真倾听真正的女儿玛莎的心声,同时启示为人父母者要学会聆听。

解析本题虽然考查的是对标题作用的理解,但实际涉及小说主旨、小说情节两个内容。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打电话,所以标题有概括情节的作用。

作者正是要通过这样的情节表现长辈与晚辈要进行心灵沟通的意图,所以它又暗示着文章主旨。

而标题仅是对一个动作状态的描述,其中含有许多未知的内容,所以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7.小说中“打错电话”的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答:答案①叛逆、任性。

离家出走,半夜仍在外游荡;酒后开车,差点儿翻车;偷偷卖掉了妈妈的红宝石项链。

②知错能改。

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后,主动给妈妈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愧疚与不安,恳求妈妈的原谅。

③渴望被父母尊重和理解。

打电话时请求妈妈听听自己的解答,即使它是错误的。

解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通过描写来完成的。

本文中打错电话的女孩并没有真正出现,她的形象特点是从她的语言中体现出来的。

所以分析其形象,应对其语言进行梳理。

从她所述的离家出走的话中可以得出第①点。

从她表示悔恨的话中可以得出第②点和第③点。

8.小说中的故事带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8分)答:答案从父母的角度: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在孩子表达看法时,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尊重孩子,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给他以有益的生活指导,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决定。

文中的“我”,在接到陌生女孩打来的电话时,没有立刻挂掉,也没有对她的过错进行批评指责,而是耐心聆听,最终使“女儿”迷途知返。

从儿女的角度: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虚心地倾听父母的意见;和父母有分歧时要注意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文中电话中的“女儿”,在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后,主动给“妈妈”打电话认错,也得到了“妈妈”的谅解。

推而广之,学会倾听不仅适用于父母与儿女之间,也适用于同事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

解析这样的探究题,考生往往抓住受到的一点启示大写特写,答案字数虽多,内容却很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