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5-8课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 (共18张PPT)

唐 玄 宗
宠 妃 杨 玉 环
重点一: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1、原因:
(1)开元末年以后,朝政日趋腐败; (2)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3)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 地方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0
0
0
0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一、天宝政局
新疆
甘肃 青海 北京 山西
辽宁
宁夏
边镇兵:49万
第 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 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 原因和影响。 •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 的政治局面。
0 0 0
0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宦官专权
第三阶段掌握
皇帝生杀予夺大权
你这混帐东西,别看 你是皇帝,我要你死, 你就活不了!
唐 末 宦 官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 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 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 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黄巢起义——致命一击 (1)原因: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 镇割据,战争频繁;天灾频发;赋役严 重。 (2)过程: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 转战南北,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 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结果: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 压。 (4)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 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唐代历史上规 黄巢 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5)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951-960
唐
907-923 923-936
前 吴 吴 闽 楚 南 南 后 南 北 越 汉 平 蜀 唐 汉 蜀 909-945 896-951 934-965 937-975 951-979 907-978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

材料4: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 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
史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隋朝大运河
诗仙——李白
作品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诗圣”——杜甫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 而衰的时代
代表作品: “三吏” “三别” “ 诗史”
作品特点: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语言锤炼、凝重
白居易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
代表作品: 《秦中吟》 《新乐府》
作品特点: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 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体现唐太宗实行的是比较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1)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 很多遣唐使来唐朝学习文化, 两国进行贸易。
(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① 遣唐使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 进行政治改革, ② 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③ 社会生活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 某些风尚。
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学技术
1、建筑:
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 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 才建成类似的桥。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 明代祝万祉
赵州桥 栏板上 的雕刻
思考: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巧 妙之处?
赵州桥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 唐诗的繁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23张PPT)

朱温 2.唐朝灭亡:907年,__________ 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1、背景: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 镇割据; 人民赋役繁重;无以为生; 连年灾荒
2、经过:(略) 3、结果:
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 合镇压了起义。
907
朱温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 唐朝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朝政日益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 势力。
影响: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hāo lí 杂草)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 ——杜甫《无家别》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 盾越来越尖锐。 (3)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是如何爆发的呢?
材料一 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 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 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材料二 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 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 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北方 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 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 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 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 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以史为鉴: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的变化,对你有何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32张PPT)

高力士 天生丽质难自去,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引述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
杨国忠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 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 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但保 存时间不长。杨贵妃非常 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 下令从四川、广东一带, 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 死许多人和马。于是,就 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 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宦官专权
第三阶段掌握
皇帝生杀予夺大权
你这混帐东西,别看 你是皇帝,我要你死, 你就活不了!
唐 末 宦 官
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 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 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 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4.原因: 藩镇割据 (1)唐朝后期,统治腐败 ________,宦官专权, ________的态 兼并战争,中央已 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 ________ 无力控制藩镇。 赋役繁重 , 生 活 困 苦 , 又 遇 到 连 年 的 (2) 人 民 ________ 灾荒 ,无以为生。 ________ 黄巢 的率领下,转战南 5.黄巢起义:起义军在________ 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 击。 朱温 建立了 ________ 后梁 政 6 .唐朝灭亡: 907 年, ________ 权,唐朝至此灭亡。
唐玄宗 追求享乐,任人 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________ 安禄山 一身兼任范阳等 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边将________ 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 力。 755 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 2.爆发:________ 安史之乱 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__”。 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 3.影响:对________ 国势 从此由盛转衰,各种 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________ 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 ________ 衰微,逐渐形成 _ 藩镇割据 ___ ____的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版)1至8课知识点整理 课件(33张PPT)

长安(市 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际性大都市
民族交往(开明的民族政策) 突瘚 唐太宗发兵反击 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东北靺鞨海东盛国,册封渤海王 唐玄宗 西北回纥 怀仁可汗 唐玄宗 西南 南诏首领 云南王 唐玄宗 设置机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天山南北 唐太宗时吐蕃松赞干布与方成公主和亲641年,促 进了吐蕃经济社会的发展。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唐穆宗时唐蕃会盟
开放的社会风气 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绘画:吴道子,阎立本 药王:孙思邈 千金方 隋李春 赵州桥
日本遣唐使来华目的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当时称为遣唐使。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 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 、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 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六次东渡 1、传布佛教(律宗初祖) 2、介绍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天平 之甍)
1、女真生活地点: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2、女真族统一时间:11世纪末 部落:完颜部
人物:阿骨打
3、金建立的时间:1115年 人物:阿骨打(金太祖) 民族:女真族 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 制度,改革女真 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 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的人物: 都城: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 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 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安史之乱
1.原 因:
(1)唐玄宗统治后期不理朝政,日趋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民族交往(开明的民族政策) 突瘚 唐太宗发兵反击 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东北靺鞨海东盛国,册封渤海王 唐玄宗 西北回纥 怀仁可汗 唐玄宗 西南 南诏首领 云南王 唐玄宗 设置机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天山南北 唐太宗时吐蕃松赞干布与方成公主和亲641年,促 进了吐蕃经济社会的发展。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唐穆宗时唐蕃会盟
开放的社会风气 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绘画:吴道子,阎立本 药王:孙思邈 千金方 隋李春 赵州桥
日本遣唐使来华目的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当时称为遣唐使。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 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 、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 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六次东渡 1、传布佛教(律宗初祖) 2、介绍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天平 之甍)
1、女真生活地点: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2、女真族统一时间:11世纪末 部落:完颜部
人物:阿骨打
3、金建立的时间:1115年 人物:阿骨打(金太祖) 民族:女真族 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 制度,改革女真 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 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的人物: 都城: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 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 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安史之乱
1.原 因:
(1)唐玄宗统治后期不理朝政,日趋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38张PPT)

科举制度
——选官制度
人物
贡献
阶段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 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 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 人数;
武则天 首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 容。
诞生 阶段
完善 阶段
科举制的影响 1、加强了皇帝选拔官吏和用人的权 利;
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时 D.武则天时
14.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 )C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
时 D.武则天时
15.“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
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D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6.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C
C. “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
未有的极盛时期
D. 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李唐宗室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 江南河
1A2、、隋下朝列的有建关立隋者朝是历杨史B 坚的,叙他述是,隋错文误帝的是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
13.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始于
()
A.隋文帝时 AB.唐太宗时 C.隋炀帝
二世而亡
灭亡 共存38年
(581—618)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的条件
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古运河
2、目的: 3、时间、人物:
4、中心、起始点: 5、长度及地位: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七年级历史下册5-8课期末复习课件(共26张PPT)

人物: 朱温 建立政权: 后梁
4.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 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 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 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岳飞 , 3、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_____ 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岳飞 郾城 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 在______ 地。秦桧以“莫须有”罪杀害了 岳飞。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 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 界线。偏安江南一隅。
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907年---960年)
奎屯市第一中学 李新亮
960---1368年中国进入社会经济较大 发展与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宋元时期。 那时,我国的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 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 数民族崛起并向南扩展,民族关系出 现了大融合的盛况。指南针和火药的 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表明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并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0世纪初(916年), 阿保机 , 契丹族首领________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 丹国(辽),都城在 上京临潢府 。 _______________
2、11世纪前期(1038 年),党项族首领
西夏 ,都 元昊 建立_____ _____
兴庆 。 城在_____
3、辽占领幽云十六州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 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 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 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 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共29张PPT)

石壕吏
杜甫 (唐)
②社会矛盾加剧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安史之乱·背景/原因
唐
安史之乱·背景/原因
③节度使集权, 形成外重内轻 的局面
安史之乱·过程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唐 李约《过华清宫》 天宝十四载 (755年) 安史之乱 安禄山 史思明
安史之乱·过程
反击叛军 (唐肃宗) 太子李亨 →灵武
763年 →平定叛乱
755年 →发动叛乱 陈玄礼 杨国忠 杨玉环
——唐 杜甫《忆昔》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 杜甫《忆昔》
太仓空虚,鼠雀犹饿。
——《全唐文》卷380 《元吉问进士》
安史之乱·后果/影响
安史之乱前, “盛”有多“盛”?
天宝十四载,管户 总八百九十一万四千七 百九,管口总五千二百 九十一万九千三百九, 此国家之极盛也。
——《通典第七.食货七·历代 盛衰禄山: 兼任三地节度使 为什么像安禄山这样深受国家重用的节度使要选择造反? 为什么他不利用手上的重兵来保卫边疆?
安史之乱·情境体验
你出生在河朔,是汉人口中的胡人。 你的心中其实瞧不起汉人一副文文 弱弱的样子,但碍于大唐国力强盛, 只能忍着。 天宝十四载,你成为了大唐边疆的一 名节度使。 天高皇帝远,有钱又有权。 没想到刚上任一年,隔壁一个姓安 的节度使居然造反了……
安史之乱后, “衰”有多“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