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案11
学案11: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1.“起用王安石”,说明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这是变法的重要条件。
2.富国之法是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目的是解决“积贫”问题。
3.强兵之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军事措施,目的是解决“积弱”问题。
4.取士之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措施,目的是培养变法人才。
【自主学习】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 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
2.标志: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1)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又称。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4)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6)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三、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2.内容(1)保甲法:把农民编为,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2)保马法: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3)将兵法:设“”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
(4)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武器质量。
四、取士之法1.目的:为顺利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人才。
2.内容(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设置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3)唯才用人: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网络构建]【合作探究】探究一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比较史料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是北宋两次变法改革运动,前后相距不过二十多年。
学案11:议论文体的高分架构

议论文体的高分架构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但要立论鲜明、思路清晰,而且要结构严谨。
议论文最常用的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总分总”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引议联结”式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
一、议论文之“总分总”式结构议论文的“总分总”结构主要包括“总—分”“分—总”和“总—分—总”三种形式,这种结构就论证层次之间的关系来看,要么先总说后分说,要么先分说后总说,要么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是最多见的。
这种结构形式,在“总”与“分”之间常见明显“放”的语言标志,而在“分”与“总”之间又多有明显“收”的语言标志。
[典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新闻周刊》最新报道,根据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网民投票,评选出21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2大文化国家,居前两位的是美国和中国。
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一个代表着西方文化的多元,一个代表着东方文化的经典,多元和经典共同铸就了人类文化的辉煌。
你如何看待文化?你又如何看待中西不同的文化?请立足其中一点写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这是一则有关文化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可从美国和中国两个方面找切入点:1.美国:文化影响力为何排第一(①多元文化强国——国力是根本;②经济强势带来文化强势——国力是根本)。
2.中国:文化影响力为何榜上有名(①文化本身:经典文化魅力永存——向世界展现我们的文化魅力;②经济发展:中国文化正在随之走向世界——传承文化、传递文化)。
3.中国美国文化特点比较反思(①文化包容——现代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②褒“中”抑“美”——文化更需沉淀;文化回归,而不是下海)。
由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有代表的文化才有影响力;②有特色的文化才会被认可;③二十一世纪最贵——文化;④崇尚现代文化;⑤中国文化,正在传播;⑥最具影响力的共性是什么等。
[范文多维观摩]享文化之繁华一考生①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尽享文化之繁华。
初二地理学案11

三、展示反馈(以组展示活动成果,你们是最优秀的! ) 四、拓展检测(学以致用,提升自我,你最聪明! )
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盐场。请结合地理位 置、地形、气候等条件,分析这里形成盐场的主要原因。 答:晒制海盐需要高温干燥、晴朗的天气。莺歌海位于五指山的西侧,处 在背风坡,那里降水较少,气温高,蒸发旺盛,有利于晒制海盐。所以海南岛 西南部莺歌海形成了著名的盐场。
第 13 页
第 14 页
二、小组活动(生生互动,人人讲解,亮出精彩的你! )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P55 2---35)
生:自学中的收获
师:教学反思 (疑惑)源自生:自学中的疑惑1、写出图中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① ② ③ 特别行政区:A、 B、 铁路线:C、 D、 海域:E、 F、 口 2、珠江由 a、 b、 c、 三条大江组成,三江的流向反映 珠江三角洲的地形、地势特征,即东、北、西三面 ,南面 。
初 二
年级 地理科
自学探究 学案
师:教学设计
(收获)
主备:张丽萍
时间 :3 月 15 日
学习内容:第二章 第十一、十四、十五节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 学习目标:学习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三省的位置、地形、气候及经济 重点和难点:学习广东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经济状况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勾划并识记知识点后默写! 〉 1、广东省简称 ,行政中心在 ,广东省地处东南部沿海。 2、珠江口东侧紧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经济特区是 。 珠江口西侧紧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特区是 。 广 东 3、近几年,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居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首位的省份 省 4、 线(纬线) 穿过广东省中部, 所以其气候属于 气候和 气 候, 侯,其特点是一年只有三季,缺少 季,夏季高温多雨。 ( P54 ) 5、珠江由 、 、 三江汇合后的总称,是我国汛期最长的 河流。 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水系。 三角洲是我国第 大河 口三角洲。( P55 阅读) 6、 是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 是经济 特区城市, 是华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 7、广西省简称 ,首府 。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西江是区 内最大的河流。西江支流桂江的上游称漓江,与湘江间有秦时开凿的灵 广 渠相通。 西 省 8、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铁路枢纽是柳州(湘桂线、黔桂线、焦柳线交汇) 9、阅读 P65“桂林山水” ,可知桂林山水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以景色秀 美而 而著称,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 10 、 读 地 图 册 P20 , 与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相 邻 的 省 份 有 广 东 、 湖 南、 、 ,与广西接壤的邻国是 ,广西濒临的海洋是 11、海南省简称 ,行政中心 。从雷州半岛往南,渡过 海 峡,就来到我国最年轻的省份 ------ “ ” ,它是我国唯一 的 ,省境除海南岛外,还包括 、 、 等岛屿。 12、海南岛是我国第 大岛,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区。 13 、海南岛属 气候,以 为主要特征。 海 南 14 、 海 南 省 农 业 的 主 题 是 种植。当地重要的 热带作物 省 有 、 、 胡椒、 咖啡、 腰果、 剑麻、 槟榔等, 热带水果有 、 等。 15、海南省的地势特点 。 “天涯海角” “鹿回头”等旅游胜地位 于海南省 市。 (读课本 P67 2---57) 一
学案11: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知识点一二面角提出问题随手打开一本书,发现每两书页之间所在的平面也形成一个角度;修水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用,必须使水坝面与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问题1:根据上述问题,你发现两平面形成的角有何特点?问题2:两平面形成的角可以为0°角吗?问题3:两平面成角θ的范围是什么?导入新知二面角(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如图).叫做二面角的棱,叫做二面角的面.记法:,在α,β内,分别取点P,Q时,可记作;当棱记为l时,可记作________或.(2)二面角的平面角:①定义:在二面角α -l -β的棱l上任取一点O,如图所示,以点O为垂足,在分别作垂直于棱l的射线OA和OB,则射线OA和OB构成的∠AOB叫做.②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的二面角.化解疑难对于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理解(1)二面角是一个空间图形,而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平面图形,二面角的大小通过其平面角的大小表示,体现了由空间图形向平面图形转化的思想.(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是两条“射线”的夹角,不是两条直线的夹角,因此,二面角θ的取值范围是0°≤θ≤180°.知识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提出问题建筑工地上,砌墙时,泥水匠为了保证墙面与地面垂直,常常在较高处固定一条端点系有铅锤的线,再沿着该线砌墙,如图,这样就能保证墙面与地面垂直.问题1:由上述可知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过此直线可作无数个平面,那么这些平面与已知平面有何关系?问题2:若要判断两平面是否垂直,根据上述问题能否得出一个方法?导入新知1.面面垂直的定义(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相交,且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画法:记作:.2.两平面垂直的判定(1)文字语言: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则这两个平面垂直.(2)图形语言:如图.(3)符号语言:AB⊥β,AB∩β=B,AB⊂α⇒α⊥β.化解疑难对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理解(1)该定理可简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2)定理的关键词是“过另一面的垂线”,所以应用的关键是在平面内寻找另一个面的垂线.(3)线、面之间的垂直关系存在如下转化特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这体现了立体几何问题求解的转化思想,应用时要灵活把握.常考题型题型一面面垂直的判定例1如图所示,已知∠BSC=90°,∠BSA=∠CSA=60°,又SA=SB=SC.求证:平面ABC⊥平面SBC.类题通法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1)定义法:即说明两个半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判定定理法: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寻找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即把问题转化为“线面垂直”;(3)性质法: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另一个也垂直于此平面.活学活用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题型二二面角例2已知D,E分别是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AA1和BB1上的点,且A1D=2B1E=B1C1.求过D,E,C1的平面与棱柱的下底面A1B1C1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类题通法解决二面角问题的策略清楚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与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无关,通常可根据需要选择特殊点作平面角的顶点.求二面角的大小的方法为:一作,即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二证,即说明所作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三求,即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三角形算出角的三角函数值,其中关键是“作”.活学活用2.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SA⊥平面ABC,DE垂直平分SC,且分别交AC,SC 于点D,E,又SA=AB,SB=BC,求二面角E-BD-C的大小.题型三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例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棱PD=a,P A=PC=2a,求证:(1)PD⊥平面ABCD;(2)平面P AC⊥平面PBD;(3)二面角P-BC-D是45°的二面角.类题通法本题是涉及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二面角的求法等诸多知识点的一道综合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转化: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活学活用3.已知△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是EA的中点.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3)平面DEA⊥平面ECA.随堂即时演练1.如图,已知α∩β=CD,EA⊥α,垂足为A,EB⊥β,垂足为B,∠AEB=45°,那么二面角α -CD-β的平面角等于()A.30°B.60°C.90°D.135°2.对于直线m,n和平面α,β,能得出α⊥β的一组条件是()A.m⊥n,m∥α,n∥βB.m⊥n,α∩β=m,n⊂βC.m∥n,n⊥β,m⊂αD.m∥n,m⊥α,n⊥β3.如图所示,检查工件的相邻两个面是否垂直时,只要用曲尺的一边紧靠在工件的一个面上,另一边在工件的另一个面上转动,观察尺边是否和这个面密合就可以了,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而△PBC和△ABC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 A=6,那么二面角P-BC-A的大小为________.5.在四面体ABCD中,BD=2a,AB=AD=CB=CD=AC=a,求证:平面ABD⊥平面BCD.参考答案知识点一二面角问题1:【答案】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问题2:【答案】可以.问题3:【答案】0°≤θ≤180°.导入新知二面角(1)两个半平面直线AB 半平面α和βα-AB-βP-AB-Q α-l-βP-l-Q(2)①半平面α和β内二面角的平面角②直角知识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问题1:【答案】垂直.问题2:【答案】可以,只需在一平面内找一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即可.导入新知1.(1)直二面角(2) α⊥β2.(1)垂线常考题型题型一面面垂直的判定例1 证明:法一:(利用定义证明)∵∠BSA=∠CSA=60°,SA=SB=SC,∴△ASB和△ASC是等边三角形,则有SA=SB=SC=AB=AC,令其值为a,则△ABC和△SBC为共底边BC的等腰三角形.取BC的中点D,如图所示,连接AD,SD,则AD⊥BC,SD⊥BC,∴∠ADS为二面角A-BC-S的平面角.在Rt△BSC中,∵SB=SC=a,∴SD=22a,BD=BC2=22a.在Rt△ABD中,AD=22a,在△ADS中,∵SD2+AD2=SA2,∴∠ADS=90°,即二面角A-BC-S为直二面角,故平面ABC⊥平面SBC.法二:(利用判定定理)∵SA=SB=SC,且∠BSA=∠CSA=60°,∴SA=AB=AC,∴点A在平面SBC上的射影为△SBC的外心.∵△SBC为直角三角形,∴点A在△SBC上的射影D为斜边BC的中点,∴AD⊥平面SBC.又∵AD⊂平面ABC,∴平面ABC⊥平面SBC.活学活用1.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C1∥AC.在△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DE∥AC,于是DE∥A1C1.又因为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所以直线DE∥平面A1C1F.(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1B1C1.因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又因为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所以A1C1⊥平面ABB1A1.因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又因为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因为直线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题型二二面角例2解:如图所示,在平面AA1B1B内延长DE和A1B1交于点F,则F是平面DEC1与平面A1B1C1的公共点.于是C1F为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因而,所求二面角即为二面角D-C1F-A1.∵A1D∥B1E,且A1D=2B1E,∴E,B1分别为DF和A1F的中点.∵A1B1=B1C1=A1C1=B1F,∴FC1⊥A1C1.又∵CC1⊥平面A1B1C1,FC1⊂平面A1B1C1,∴CC1⊥FC1.又∵A1C1,CC1为平面AA1C1C内的两条相交直线,∴FC1⊥平面AA1C1C.∵DC1⊂平面AA1C1C,∴FC1⊥DC1.∴∠DC1A1是二面角D-C1F-A1的平面角.由已知A1D=A1C1,则∠DC1A1=45°.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45°.活学活用2.解:∵E为SC中点,且SB=BC,∴BE⊥SC.又DE⊥SC,BE∩DE=E,∴SC⊥平面BDE,∴BD⊥SC.又SA⊥平面ABC,可得SA⊥BD,SC∩SA=S,∴BD⊥平面SAC,从而BD⊥AC,BD⊥DE,∴∠EDC为二面角E-BD-C的平面角.设SA=AB=1,在△ABC中,∵AB⊥BC,∴SB=BC=2,AC=3,∴SC=2.在Rt△SAC中,∠DCS=30°,∴∠EDC=60°,即二面角E-BD-C为60°.题型三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例3证明:(1)∵PD=a,DC=a,PC=2a,∴PC2=PD2+DC2.则PD⊥DC.同理可证PD⊥AD.又∵AD∩DC=D,且AD,DC⊂平面ABCD,∴PD⊥平面ABCD.(2)由(1)知PD⊥平面ABCD,又∵AC⊂平面ABCD,∴PD⊥A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又∵BD∩PD=D,且PD,BD⊂平面PBD,∴AC⊥平面PBD.又∵AC⊂平面P AC,∴平面P AC⊥平面PBD.(3)由(1)知PD⊥BC,又∵BC⊥DC,且PD,DC为平面PDC内两条相交直线,∴BC⊥平面PDC.∵PC⊂平面PDC,∴BC⊥PC.则∠PCD为二面角P-BC-D的平面角.在Rt△PDC中,∵PD=DC=a,∴∠PCD=45°,即二面角P-BC-D是45°的二面角.活学活用3.证明:(1)设BD=a,作DF∥BC交CE于F,则CF=DB=a.因为CE⊥平面ABC,所以BC⊥CF,DF⊥EC,所以DE=EF2+DF2=5a.又因为DB⊥平面ABC,所以DA=DB2+AB2=5a,所以DE=DA.(2)取CA的中点N,连接MN,BN,则MN 12CE DB.所以四边形MNB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D∥BN.又因为EC⊥平面ABC,所以EC⊥BN,EC⊥MD.又DE=DA,M为EA中点,所以DM⊥AE.又EC∩AE=E,所以DM⊥平面AEC,所以平面BDM⊥平面ECA.(3)由(2)知DM⊥平面AEC,而DM⊂平面DEA,所以平面DEA⊥平面ECA.随堂即时演练1.【答案】D2.【答案】C3.【答案】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4.【答案】90°5.证明:如图所示,∵△ABD与△BCD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取BD的中点E,连接AE,CE,则AE⊥BD,BD⊥CE.∴∠AE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在△ABD中,AB=a,BE=12BD=22a,AE=AB2-BE2=22a.同理CE=2 2a.在△AEC中,AE=CE=22a,AC=a,由于AC2=AE2+CE2,∴AE⊥CE,即∠AEC=90°,∴平面ABD⊥平面BCD.。
第二章 整式复习课学案11

第二章 整式复习课学案一、知识回顾【回顾练习】1、下列选项中是单项式的是( )A 、x+3B 、x 3C 、3x D 、x-y 2、有关单项式的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x 2y 的系数是-41 B 、22r π的系数是2 C 、2a 310⨯的系数是2 D 、-2xy 的系数是23、有关单项式的次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y 23x 的次数是6B 、2r π的次数是3 C 、x z y 23的次数是6 D 、25a 次数是04、有关多项式-x 1212--x 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个3次2项式 B 、二次项系数是0 C 、常数项是1 D 、一次项是-x 21 5、若M 是一个三次多项式,N 是一个四次多项式,则M 与N 合并后的次数为( )A 、三次 B 、四次 C 、七次 D 、无法确定6、下列各组中两式为同类项的是( )A 、2a c a b 222与B 、223131ab b a 与 C 、0.2a 22b 3a b -与 D 、8与a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a+b=3abB 、3a 1222=-aC 、7ab-2ba=5abD 、2x 3253x x =+8、若5x m y 2-2(m-1)y 2+1为三次三项式,则m 等于( ) A 、1± B 、1 C 、-1 D 、以上都不对【反思归纳】①反思以上各题都考查了本章的那些知识?用到了那些数学思想? ②把你的错题与疑问做个标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二、综合应用9、填空:如果a-b=371,那么14(b-a )= 计算 10、x-(3x-2)+(2x-3) 11、(3a )74()5a 22a a +---+12、-3x-〔4x-(9x-2)〕 13、(-x 2+5+4x )+(5x-4+2x 2)其中x=-2三、矫正补偿14、已知x-y=3,求5(x-y )2-2(x-y )-3(x-y)2-4(x-y)的值。
板块二 学案11 分析文本特征——据类及篇,由理到据

学案11分析文本特征——据类及篇,由理到据复习任务 1.理解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及多种特征元素,学会从文本特征角度或借助文学理论阅读小说。
2.掌握小说文体特征分析题和“理论(评论)—文本”互证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节选)》/《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
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6分)小说与回忆录(写实作品)文体特征及艺术表现比较①从文本、文体特征入手考查考生对小说的阅读,这是一个新的命题点、新方向。
②命题着力点在对小说虚构与真实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上。
③考查以两种题型进行:a.以“个”考“类”(该篇文本所体现的文体特征);b.以理找据[给出文学理论或评论,从该文本中找出依据,也称“理论(评论)—文本”互证题]。
2019全国Ⅰ卷《理水(节选)》《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分)历史小说文体特征2018全国Ⅰ卷《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纪实小说文体特征全国Ⅲ卷《微纪元(节选)》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6分)科幻小说文体特征知识图要前备知识——小说本质特征和元素特征一、小说的本质特征虚构与真实是小说的本质特征。
抓住小说中“虚构”与“真实”二者的辩证关系,学会从文体特征的视角审视小说文本,从文体视角考虑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达成、审美效果等,既有利于深入把握小说作品的内容,深入领会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对小说的分析解读以及考试的应对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有助于小说深度阅读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1.虚构性与真实性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甚至是小说的灵魂。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虚构的特质是想象、夸张、怪诞和荒谬。
小说家是专业“说谎者”。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精品学案11:1 1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学习目标]1.总结豌豆适于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掌握基本概念。
知识点一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自主预习]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传粉植物,而且是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2)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且能地遗传给后代。
(3)豌豆花大,易于操作。
(4)后代数量大,便于分析和统计。
2.人工异花传粉(1)去雄对象:,时间:,要求:。
(2)套袋:套上纸袋,防止干扰。
(3)人工异花传粉:时间是时。
(4)再套袋:防止干扰,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
3.几个相关概念(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的。
(2)自花传粉:花的花粉,落到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3)异花传粉:之间的传粉过程。
(4)父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的植株。
(5)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的植株。
[思考探究]1.结合豌豆花的结构说出其适合自花传粉的原因?2.从结构看,豌豆花属于单性花还是两性花?玉米是单性花还是两性花?[典型例题][例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有直接的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例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和红花B.果蝇的红眼和长翅C.绵羊的白毛与黑毛D.小麦的有芒与水稻的无芒[总结归纳]知识点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自主预习]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2.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的纯种亲本杂交,F1中的性状。
(2)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的纯种亲本杂交,F1中的性状。
(3)性状分离:在后代中,同时出现和的现象。
[思考探究]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亲代正反交的结果是否一致?在子一代中矮茎性状是否融合或消失了?2.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矮茎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11《 窃读记》导学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1《 窃读记》导学案教学设计课题窃读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点词汇和相关知识。
2.抓住主要内容, 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章分层记述的结构。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读书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含英,台湾苗栗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英子的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略有改动。
林海音五岁时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一住就是二十五年,这里也就成了她的第二故乡,所以,她的作品大多是以此为背景和素材写成的。
林海音在《窃读记》这篇散文中回忆了童年时期的读书生活:由于贫穷而买不起自己喜欢的书,只能偷偷地到书店中看书。
读准字音汗涔.涔(cãn)窃.(qiâ) 读踮.(diǎn)起脚倾.(qīnɡ)盆大雨屋檐.(yán ) 暂.(zàn)时贪婪.(lán) 尴尬..(ɡān ɡà)众目睽.睽(kuí)饥肠辘.辘(lù)踉.踉跄.跄(liànɡ qiànɡ)辨清字形锅(ɡuō)火锅柜(ɡuì)衣柜贴(tiē)贴画涡(wō)旋涡拒(jù)拒绝粘(zhān)粘贴蜗(wō)蜗牛矩(jǔ)规矩沾(zhān)沾边理解词语贪婪:文中形容渴求知识而不知道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流挡串联接入电路,电流从 红 表笔流进电表,从
黑 表笔流出,即“ 红 进、 黑 出”;
(2)电压挡并联接入电路, 红 表笔接高电势点, 黑 表
笔接低电势点,电流仍然是“ 红 进、 黑 出”;
(3)使用欧姆挡时, 红 表笔连接表内电源的负极, 黑 表笔
连接表内电源的正极.电流仍然是“ 红 进、 黑 出”.
一刻度线 B.电阻刻度线是均匀的,且每一挡的测量范围都是从0~∞ C.交流电压刻度线是均匀的 D.电阻刻度线上的零欧姆刻度线与直流电流刻度的最大刻度 线相对应
例3
多 用 电 表 的 下 半 部 分 如 图 5 甲 所 示 , 标 有 “2.2 V
0.25 A”字样的小灯泡已接入电路,当多用电表的两表笔分 别与小灯泡两端的接线柱a、b相接(如图乙所示),下列想法
合理的是(
)
图5
A. 若选择开关拨到 “Ω” 挡的 “×1”处,可测量小灯泡的
电阻
B.若选择开关拨到“V”挡的2.5处,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C. 若选择开关拨到 “V” 挡的 2.5 处,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
电压
D. 若选择开关拨到 “ mA ” 挡的 250 处,可测量小灯泡的 电流 答案 C
课堂要点小结
典例精析 一、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
例1 如图4所示是把量程为3 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
姆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电动势E=1.5 V,改 装后,原来电流表3 mA刻度处的刻度值定为零位置,
则2 mA刻度处应标为________,1 mA刻度处应标
为________. 图4
E 1.5 V 解析 因为 R 内=I =3 mA=500 Ω, g 1.5 V E I1= ,2 mA= , R内+Rx1 500 Ω+Rx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直流电流刻度线和直流电压刻度线都是均匀的,可以共用一刻 度线 B.电阻刻度线是不均匀的 C.电阻刻度上的零刻度线与直流电流的最大刻度线相对应 D.电阻刻度上的零刻度线与直流电流的最大刻度线不对应
1 2 3 4
3.(多用电表的简单使用)用多用电表测直流电压U和测电阻R时,
答案 阻值相等
要点提炼
1.欧姆表内部构造: 表头 、电源和可变电阻三部分组成. 2.欧姆表原理:依据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制成,由
电流表 改装而成.
3.欧姆表测量原理:如图 3 所示,当红、黑表笔间接入被测 E 电阻 Rx 时,通过表头的电流 I= r+Rg+R1+Rx .改变 Rx, 电流 I 随着改变,每个 Rx 值都对应一个电流 值,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 I 值对应的 Rx 值, 就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要点提炼
1.电流表的改装原理:由同一表头 并联 (“串联”或
“并联”)不同电阻改装而成的量程不同的电流表.
2.电压表的改装原理:由同一表头 串联 (“串联”或 “并联”)不同电阻改装而成的量程不同的电压表.
3.欧姆表的改装原理:将对应Rx的电流刻度值改为 电阻 值
即为欧姆表.
4.电流进、出电表的流向:
3 100 Ω. 针指在满刻度的 处,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4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当红、黑表笔短接时(如图1所示),调节R的阻值,使指针指
到满刻度,此时红、黑表笔之间电阻为多大?当红、黑表笔不 红、黑表笔之间电阻为多大?
接触时(如图2所示),指针不偏转,即指向电流表的零点.此时,
图1
答案 零 无穷大
图2
3. 当在红、黑表笔间接入某一电阻 Rx ,指针恰好指在刻
度盘的中间位置,此时Rx与欧姆表内阻有什么关系?
间电阻无穷大,所以在表盘上电流零处标电阻“ ∞ ”;当红、 黑表笔短接时,调节 欧姆调零电阻 ,使电流表指针 满偏 ,所 以在电流满偏处标电阻“ 0 ”.
(2)I与Rx不成比例,欧姆表的刻度 不均匀 (填“均匀”或 “不均匀”).欧姆表偏角越大,表明被测电阻 越小 .
(3)中值电阻:当外加电阻 Rx= r+Rg+R0 时,电流为 I
1 E = =2Ig, 此时电流表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 Rx+R0+Rg+r 该电阻叫中值电阻.
二、多用电表
问题设计
多用电表的表盘包括哪两个部分,
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多用电表的外形 —— 表盘包
括刻度和调节两个部分.如图所示.
①刻度部分:有三条主要刻度线,最上面是一条欧姆表的
刻度,零刻度线在最右侧,从右至左读数增加,但刻度不
若红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则( B )
A.测U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测R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
多用电表
B.测U、测R电流均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C.测U、测R电流均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D.测U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测R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
多用电表
1 2 3 4
4.(欧姆表的原理)若某欧姆表表头的满偏电流为 5 mA,内 装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 1.5 V ,那么该欧姆表的内阻为 300 ________ Ω,待测电阻接入红、黑两表笔之间时,指针指 300 在刻度盘的中央,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若指
均匀;第二条是电压和电流刻度线,零刻度线在左侧,从 左至右读数均匀增加;第三条刻度线是交流低压刻度线, 零刻度线在左侧,并且刻度均匀.
②调节部分: a. 机械调零螺丝:它的作用是使指针指在左侧的零
刻度线上,通常调整第一次后,就不要再轻易动它了.少数情况发
现使用前表针不在零点,要用螺丝刀轻轻调整.b.选择开关:它的 作用是选择测量项目和量程,它带有箭头,箭头所指,表明该表 的作用和量程.如图中选择开关所指示的,表示该表调到欧姆档, “×1 k”量程,读数时应将指针的指示数值扩大 1000倍.c.欧姆表 的调零旋钮:它实际上是一个可变电阻,它的作用是,在多用电 表当做欧姆表使用时,将红、黑表笔直接相接,调整.指针使之指 在欧姆表的零刻线,每次测量电阻之前都需要用它进行调零.图示 的右下侧是两只红、黑表笔的插孔.
1 2 3 4
自我检测
1.( 欧姆表原理 ) 以下是欧姆表原理的电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
1 2 3 4
解析 选项B的欧姆表中没有可调电阻,B错;
选项D电流表的负极接到了电源的正极,D错; 红表笔应接电源的负极,黑表笔应接电源的正极,A错,
C对.
答案 C
1 2 3 4
2.(多选)(多用电表的刻度线特点)关于多用电表表盘上的刻度线,
所以Rx1=250 Ω.
1.5 V E 因为 I2= ,1 mA= ,所以 Rx2=1 000 Ω. R内+Rx2 500 Ω+Rx2
答案 250 Ω 1 000 Ω
二、多用电表的简单认识
例2
(多选)关于多用电表面板上的刻度线,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ACD)
A.直流电流刻度线和直流电压刻度线都是均匀的,可共用同
图3
4.欧姆表内阻: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
表 达 到 满 偏 电 流 Ig , 根 据 闭 合 电 路 的 欧 姆 定 律 , Ig =
E E r+R +R g 1 . ,故欧姆表内电阻 R 内=I = g r+Rg+R1
说明:(1)当红、黑表笔断开时,电流表中电流为 零 ,此时表笔
第二章
恒定电流
学案11 多用电表的原理
目标定位
1.通过对欧姆表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
律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原理.
2.了解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和刻度特点. 3.认识指针式多用电表的面板,知道它能测量的物理量.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欧姆表
问题设计
知识探究
1.电压表、大量程电流表都是由电流表改装的,那么如何把电 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画出原理图. 答案 可以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