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扎替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式的研究

左卡尼汀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式的研究概述:左卡尼汀,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氨基酸,其重要功能是增进其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增进脂类代谢。
临床上要紧用于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亦可作为医治血液透析患者的辅助药物。
目前《中国药典》2020年版并未收录该品种。
也尚无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因此,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本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式研究。
1.验证目的考察鲎试剂的灵敏度是不是准确;考察查验人员的操作方式是不是准确及实验条件是不是符合规定;查验在某一浓度下的供试品关于鲎试剂与内毒素有无干扰作用。
2.验证要求为确保细菌内毒素查验结果的准确靠得住,当做立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时,需确信供试品在多大的稀释倍数或浓度下对内毒素和鲎试剂的反映不存在干扰作用,为可否利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提供依据。
而且验证当供试品的配方和工艺有转变,鲎试剂来源改变或供试品阳性时供试品是不是存在干扰作用。
由于干扰实验查验的是在供试品存在的情形下内毒素与鲎试剂的反映是不是正常,与所利用鲎试剂灵敏度无关,因此在干扰实验中原那么上可利用任一灵敏度的鲎试剂。
3.验证材料及设备样品信息3.1.1 样品名称:左卡尼汀注射液3.1.2 批号:、、3.1.3 规格:5ml:1g仪器与试药3.2.1 仪器:ET-96内毒素凝胶法测定仪;ZH-2型自动漩涡混合器。
3.2.2 试药: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规格:每支10 EU,批号:1007010,湛江博康海洋生物);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ET水,规格:每支5ml,批号:100507,湛江博康海洋生物);鲎试剂A(TAL,规格:每支,批号:100203一、1005100,灵敏度别离为:、EU/ml,湛江博康海洋生物);鲎试剂B(TAL,规格:每支,批号:100802,灵敏度为:/ml,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左卡尼汀注射液(规格:5ml:1g,批号:、、)。
加米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方法学研究

加米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方法学研究于小婷1,张漫2,鄢明华3,王俊菊4,姜淋洁1,王猛1,程雪娇1*(1.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380;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天津300381;3.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300381;4.天津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天津300402)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版一部附录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有关规定,对加米霉素注射液内毒素限度及检查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加米霉素注射液通过调节pH 并将供试品稀释到498倍及以上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内毒素限值确定为0.83EU/mg 。
对3批产品进行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
因此,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凝胶法)可用于加米霉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米霉素注射液;内毒素检查;凝胶法加米霉素[1,2]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法国梅里亚公司研发的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之一,在兽医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成分,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热[3,4]。
药品如果被细菌内毒素污染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对身体机能较差的患病及幼龄动物。
目前国内已有数家兽药企业进行了加米霉素注射液的研发和新兽药申报,但不同厂家研发的加米霉素注射液处方、工艺不尽相同,这也决定了企业需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内毒素检查方法学。
为保证加米霉素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研究对加米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进行了方法学验证,为该产品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1.1仪器单人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中兴伟业世纪仪器有限公司;QL-861型旋涡混合器,江苏海门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DZKW-4恒温水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试验所用玻璃器皿经250℃烘烤1h 以上。
1.2药品与试剂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批号:150601-201784,规格:80EU/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批号:1807130,规格:5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鲎试剂(TAL )(批号:1706022,灵敏度:0.25EU/mL ,规格:0.1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鲎试剂(TAL )(批号:1704203,灵敏度:0.25EU/mL ,规格:0.1mL/支,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Tris 缓冲液(批号:1808240,规格:4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加米霉素注射液(批号:201801001,201801002,201801003,202001001,202001002,202001003规格:150mg/mL ,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注射用法莫替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注射用法莫替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作者:陈琪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第35期[摘要] 目的:建立注射用法莫替丁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实验。
结果:注射用法莫替丁稀释至0.06 mg/ml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
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于注射用法莫替丁热源检查可靠适用。
[关键词] 注射用法莫替丁;细菌内毒素;干扰实验[中图分类号] R92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b)-031-03Study on bacterial endotoxins test for Famotidine for injectionCHEN Qi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Guangdong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18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detecting method for the bacterial endotoxin in the Famotidine for injection. Methods: The interference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Chinese Pharmacopia (2010 Edition) on BET. Results: There was no interfere effect in the detection for bacterial endotoxin in the Famotidine for injection which was diluted to 0.06 mg/ml. Conclusion: It is reliable and applied for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on pyrogen in Famotidine for injection.[Key words] Famotidine for injection; Bacterial endotoxin; Interference test热原检查实质上就是内毒素的限量检查。
尼扎替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尼扎替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邓巧君;李健和;彭词艳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8(024)017
【摘要】目的:建立尼扎替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用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对尼扎替丁注射液进行干扰实验.结果:用标示灵敏度为0.25 EU·ml-1的鲎试剂,尼扎替丁注射液稀释2倍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尼扎替丁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总页数】3页(P2554-2556)
【作者】邓巧君;李健和;彭词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湖南,长沙,4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甲硝党注射液和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实验研究 [J], 杨丽甲
2.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及其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J], 张黎莉;李展;徐晓月
3.尼扎替丁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J], 李浩;李健和;叶清
4.氟[18 F]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及无菌检查方法建立 [J], 孙祥敏;骆丹;杜建冬;吴艳丽;张云;郭飞虎
5.尼扎替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J], 文晓玲;刘兴兰;任玺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内毒素检查法验证方案(修订版)

审批及颁发:会审:分发:一、目的为确保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在实验条件下不对内毒素和鲎试剂的反应存在干扰作用,以保证检测结果可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特对本品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学进行研究并制定此验证方案。
二、范围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药品细菌内毒素验证方案三、职责验证组织及人员职责四、术语无五、内容1 概述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是我公司的主打产品,其属于注射剂类里面的注射用无菌粉末。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要求,本产品需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进行验证,为了确定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多大的稀释倍数或浓度下对内毒素和鲎试剂的反应不存在干扰作用,为能否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验证结果应显示在规定浓度下的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内毒素和鲎试剂的反应无干扰作用。
2 验证项目3 验证时间安排1. 2012年10月01日至 2012 年10月15日制订、审核及批准验证方案;2. 2012年10月16日至 2012 年11月 05日验证确认3. 2012年11月05日至 2012年11月 10日写出验证报告4、验证前提条件确认4.1 相关文件及人员培训确认4.1.1 相关文件确认结论: 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4.1.2 方法确认人员确认结论: 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4.2 验证用仪器仪表和物品有效性确认见附录3检查结果:检验人/时间:复核人/日期:4.3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4.3.1 实验材料及用具4.3.1.1 进行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验证前,所有的器具须经250℃干烤30 分钟以上,若使用塑料器械,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
4.3.1.2 器具:移液管、凝集管、三角瓶、试管、试管架、洗耳球、时钟、75%酒精棉、剪刀、砂轮、旋涡混合器。
4.3.1.3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注射用法莫替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注射用法莫替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目的:建立注射用法莫替丁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实验。
结果:注射用法莫替丁稀释至0.06 mg/ml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
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于注射用法莫替丁热源检查可靠适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detecting method for the bacterial endotoxin in the Famotidine for injection. Methods: The interference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Chinese Pharmacopia (2010 Edition) on BET. Results: There was no interfere effect in the detection for bacterial endotoxin in the Famotidine for injection which was diluted to 0.06 mg/ml. Conclusion: It is reliable and applied for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on pyrogen in Famotidine for injection.[Key words] Famotidine for injection; Bacterial endotoxin; Interference test热原检查实质上就是内毒素的限量检查。
鲎试剂法对内毒素检查具有专一、灵敏、快速简便的特点,但目前药典规定的品种尚有限,因此,扩大应用成了广大药检人员普遍重视的问题[1]。
本文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中所述的药品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及其干扰试验的基本原理,对注射用法莫替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可否限值提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文中提供了分别来自同一厂家的3批供试品在两个厂家鲎试剂下的干扰试验数据,证实了本品种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提高的可行性。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1)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简述:本试验对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细菌内毒素限量的控制,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可定为:每1mg克林霉素磷酸酯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10EU。
一、试验目的对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为该品种质量标准中制定细菌内毒素检查项提供依据。
二、试验方法与结果1、限值的确定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临床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重度感染推荐剂量为按静脉滴注:成人一日1.2~2.7g。
参照60kg体重的剂量,按静脉注射剂的内毒素阈值计算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公式如下:5EU/(kg·hˉ1)L=K/M=————————————— =0.1EU/mg2700 mg /(60kg·hˉ1)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K为按规定给药途径,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静脉注射剂的K值为5EU/(kg.h);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剂量。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细菌内毒素限值为:每1mg克林霉素磷酸酯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10EU。
现将该品种的细菌内毒素限值按L<0.10EU/mg进行细菌内毒素方法学验证。
2、试剂2.1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生产厂家:批号:2.2 鲎试剂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规格:0.1ml 批号:1106210 灵敏度:0.25EU/ml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规格:0.1ml 批号:1011091 灵敏度:0.25EU/ml2.3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规格:140EU/支批号:150601-2010702.4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规格:5ml/支批号:10052403、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规定,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结果见表1所示。
中国药典内毒素检测方法

中国药典内毒素检测方法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只有在细菌死亡裂解后才被释放出来。
内毒素对人体细胞产生的危害较小,但可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如微循环障碍、寒战、发热、血栓形成等。
因此,内毒素的检测对于药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包括凝胶法、动态浊度法和终点显色法等。
一、凝胶法凝胶法是一种经典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经济等优点。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内毒素与限量革兰阴性菌细胞中的脂多糖抗原起反应而产生凝集现象。
操作步骤如下:1.将稀释的内毒素样品与标准品同时加入凝胶反应管中,摇匀。
2.将反应管放入37℃恒温器中,保温30分钟。
3.观察反应结果,记录凝集情况。
凝胶法适用于注射剂、滴眼剂等药品的内毒素检测,但不适用于供局部用药的制剂。
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相对较低,但可满足一般药品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二、动态浊度法动态浊度法是一种较灵敏的内毒素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注射剂、输液等药品的内毒素检测。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内毒素在试管中产生的浊度变化来计算内毒素含量。
操作步骤如下:1.将稀释的内毒素样品与标准品分别加入动态浊度反应管中。
2.将反应管放入37℃恒温器中,保温30分钟。
3.观察浊度变化情况,记录反应终点时的时间和吸光度值。
4.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内毒素含量。
动态浊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满足高精度内毒素检测的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易受到杂质、样品颜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进行空白校正和标准曲线绘制等操作以提高准确性。
三、终点显色法终点显色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内毒素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药品制剂的内毒素检测。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内毒素与限量革兰阴性菌细胞中的脂多糖抗原起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来计算内毒素含量。
操作步骤如下:1.将稀释的内毒素样品与标准品分别加入终点显色反应管中。
2.将反应管放入37℃恒温器中,保温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扎替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摘要】目的:建立尼扎替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
方法:用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对尼扎替丁注射液进行干扰实验。
结果:用标示灵敏度为0.25 EU·ml-1的鲎试剂,尼扎替丁注射液稀释2倍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
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尼扎替丁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关键词】鲎试剂;细菌内毒素;尼扎替丁注射液
尼扎替丁(Nizatidine)是继第一代西咪替丁、第二代雷尼替丁之后由美国礼来公司推出的第三代强效H2受体拮抗剂,可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上的H2受体,竞争性地抑制组胺与H2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临床主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的治疗,其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小[1,2]。
尼扎替丁注射液首次由英国礼来公司于1993年10月28日获准上市,商品名为爱希,规格为4 ml∶100 mg、6 ml∶150 mg、12 ml∶300 mg。
考虑到目前国内尚未见尼扎替丁注射液开发上市,故立项研究开发了规格为4 ml∶100 mg的尼扎替丁注射液。
本品为尼扎替丁的灭菌水溶液,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对本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的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药物、试剂与仪器
批号为:20070508、20070509、20070510尼扎替丁注射液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和清华紫光古汉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提供,其规格为:4 ml∶100 mg;鲎试剂(TAL):批号20060908,规格:0.1 ml/支,灵敏度0.125 EU/ml;批号20061017,规格:0.1 ml/支,灵敏度0.25 EU/ml,均由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厂生产;批号0608221,规格:0.1 ml/支,灵敏度0.25 EU/ml,由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细菌内毒素国家工作标准品,160 EU/支,批号:2006-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ET用水):批号:20061005,2 ml/支,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厂生产;批号:0607050,2 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2H-2型自动旋涡混合仪:天津药典标准仪器厂;电热恒温水浴箱:北京长源实验设备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细菌内毒素限值(L)的确定:药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一般按如下公式确定:L=K/M。
其中L 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K为按规定的给药途经,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接受尼扎替丁注射液的最大剂量。
注射剂,K=5 EU/(kg·h)。
参考尼扎替丁氯化钠注射液内毒素的检查方法,将尼扎替丁注射液4 ml(100 mg)首先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成含尼扎替丁1 mg/ml的溶液备用。
参考本品临床的用法用量可知,M=400 ml/(60kg·h)。
因此L=K/M= 5×60/400 =0.75 EU/ml。
经计算所得的L值为理论值,基于本品为用临床常用输液稀释后再静脉滴注的制剂,且临床多为联合用药,经过试验验证,认为将L值定为小于0.5 EU/ml较为合理,这样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2.2 最小不干扰稀释倍数的测定:取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厂生产的鲎试剂(灵敏度0.125 EU/ml)和细菌内毒素国家工作标准品(160 EU/ml ),将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用BET水稀释至0.25 EU/ml,任取一批样品(批号:20070108) 首先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成含尼扎替丁1 mg/ml的溶液作为原液后,再进行2倍及4倍的稀释,以此来测定本品的最小不干扰稀释倍数。
结果见表1。
经过以上预试验,可知用0.125 EU/ml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试验,原液、2倍及4倍稀释液,均无干扰,故本品最小不干扰稀释倍数为1。
2.3 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将细菌内毒素国家工作标准品用BET用水稀释成2λ、1λ、0.5λ、0.25λ系列浓度,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ⅩF项下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结果见干扰试验。
2.4 干扰试验
2.4.1 取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厂生产的鲎试剂(0.25 EU/ml)和中检所提供的内毒素国家工作标准品(160 EU/支),分别用BET水、2倍稀释液稀释细菌内毒素至2λ、1λ、0.5λ和0.25λ,依法操作。
测定结果见表2。
结果计算与判断:Es或Et=antilg[(X1+X2+X3+X4)/4],X1、X2、X3、X4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
经计算,Es=0.25 EU/ml,Es在0.125~0.5 EU/ml 之间,表明该鲎试剂灵敏度符合规定;Et(20070508)=0.297EU/ml、Et(20070509)=0.354 EU/ml、Et(20070510)
=0.354 EU/ml,均在0.5~2.0Es之间,即0.125~0.5 EU/ml之间,说明供试品在稀释倍数为2倍时不存在干扰。
2.4.2 取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的鲎试剂(0.25 EU/ml)和中检的细菌内毒素国家工作标准品(160 EU/支),分别用BET水、2倍稀释液稀释细菌内毒素至2λ、1λ、0.5λ和0.25λ4个浓度,依法操作,测定结果见表3。
结果计算与判断:Es或Et=antilg[(X1+X2+X3+X4)/4],X1、X2、X3、X4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
经计算,Es=0.25 EU/ml,Es在0.125~0.5 EU/ml 之间,表明该鲎试剂灵敏度符合规定;Et(20070508)=0.297EU/ml、Et(20070509)=0.42 EU/ml、Et (20070510)
=0.42 EU/ml,均在0.5~2.0 Es之间,即0.125~0.5 EU/ml之间,说明供试品在稀释倍数为2倍时不存在干扰。
2.5 样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取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厂生产的鲎试剂(灵敏度0.25 EU/ml)、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鲎试剂(灵敏度0.25 EU/ml)以及中检所提供的细菌内毒素国家工作标准品(160 EU/ml),将样品首先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成含尼扎替丁1 mg/ml的溶液后,再稀释2倍,依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测定结果见表4。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所检验的三批样品均呈阴性,且样品阳性管无干扰。
3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预试结果可知,样品加水稀释成每1 ml中含尼扎替丁1 mg的溶液后的稀释溶液、在此基础上再2倍及4倍稀释液均无干扰。
干扰试验进一步证明1 mg/ml样品在稀释倍数为2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
因此本品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且建议将尼扎替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规定为:取本品,加水稀释成每1 ml中含尼扎替丁1 mg的溶液后,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E),稀释液中含内毒素量应小于0.5 EU/ml。
参考文献:
[1] 南天平,郭广炎,潘伯荣.新型H2受体阻滞剂尼扎替丁[M].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0,11(3):162.
[2] 张中一.尼扎替丁的药理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