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颅底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鼻的解剖ppt课件

额窦
筛窦
蝶窦
33
嗅觉功能
海马回 嗅球
嗅神经 嗅上皮
34
• (二)鼻窦的生理功能 • 1.呼吸功能 • 2.共鸣作用 • 3.减轻头部重量 • 4.保护重要器官
35
①利特尔区:*青少年儿童鼻出血.
利特尔动脉丛(筛前 筛后 上唇 鼻中隔后 腭大) 克氏静脉丛.
② 吴氏鼻-鼻咽静脉丛:
鼻中隔后部动脉: *老年后部鼻出血.
鼻
中
利特尔区
隔
后
部
动
脉
吴氏静脉丛 鼻腔外壁易出血部位
21
鼻中隔易出血部位
三.鼻窦accessory nasal sinuses
为鼻旁颅骨中的含气空腔。 左右成对,共四对,开口于鼻腔。
顶、底、内、外壁. 前、后鼻孔
①顶壁: 前-鼻骨 额骨鼻突 后-蝶窦前壁 中-筛骨水平板
特点:薄而脆颅前窝颅内并发症
很窄,易骨折,是鼻部手术的危险区
14
筛骨模式图
②底壁(鼻底):硬腭。
¾ 上颌骨腭突 ¼ 腭骨水平部
硬腭
鼻腔鼻窦冠状切面
腭突 腭骨
15
硬腭矢状切面观
③内壁(鼻中隔nasal septum):支架,粘膜,血管丛。
(挤压)鼻、上唇或睑疖肿 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危险三角区:鼻根与双嘴角的连线
11
二.鼻腔nasal cavity:
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
鼻腔
12
鼻腔在面颅中的位置
1.结构:
上窄下宽,前鼻孔连外鼻, 后鼻孔通鼻咽.由鼻 中隔分左右两侧,由内鼻孔 (鼻阈)分前后二部:鼻 前庭,固有鼻腔。
13
鼻前庭nasal vestibule:皮肤特点:鼻毛.腺体.连接紧.疖.痛 固有鼻腔nasal fossa proper
鼻部解剖知识.ppt

• 嗅区:嗅觉功能 假复层无纤毛柱状 上皮,含嗅腺、嗅毛双极细胞。
• 呼吸区:呼吸功能,有纤毛上皮, 杯状细胞,粘液腺,浆液腺。 其分 泌物组成粘液毯。 海绵状组织。
• 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与免疫机制 有关。
①嗅区olfactory region(鼻腔顶):每侧5㎝2.含嗅腺bowman gland
• 后-蝶窦前壁 中-筛骨水平 板(多孔、薄而脆)与颅前窝毗
邻,损伤易引起 颅内并发症
②底壁(鼻底):硬腭。
¾ 上颌骨腭突palatine process of maxilla
¼
腭骨水平部horizontal process of palate bone
硬腭
鼻腔鼻窦冠状切面
腭突
腭骨
硬腭矢状切面观
2.鼻腔粘膜mucous membrane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和岩下窦
面静脉facial vein
外鼻静脉 眼睛脉与海 绵窦的交通
二、鼻腔(结构、粘膜、血管)
被鼻中隔分左右两侧 • 鼻阈将鼻腔分为鼻前庭与固有鼻腔 • 鼻前庭:鼻腔前方皮肤覆盖处,鼻
毛,皮脂腺,汗腺 固有鼻腔:(简称鼻腔)
上窄下宽,前鼻孔anterior naris连外鼻, 后鼻孔posterior naris通
②呼吸区respiratory region(鼻腔大部分) :
丰富的 粘液腺
浆液腺
粘液毯
鼻粘膜血管特征:
内皮基膜不连续
有利于—
小动脉壁缺乏弹力层 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与小静脉 反射性膨胀.
之间形成— 海绵状血窦 对化合物敏
感.
下鼻甲粘膜最厚。
嗅区
鼻腔粘膜
3.鼻腔血管 血供来源
• 呼吸区:呼吸功能,有纤毛上皮, 杯状细胞,粘液腺,浆液腺。 其分 泌物组成粘液毯。 海绵状组织。
• 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与免疫机制 有关。
①嗅区olfactory region(鼻腔顶):每侧5㎝2.含嗅腺bowman gland
• 后-蝶窦前壁 中-筛骨水平 板(多孔、薄而脆)与颅前窝毗
邻,损伤易引起 颅内并发症
②底壁(鼻底):硬腭。
¾ 上颌骨腭突palatine process of maxilla
¼
腭骨水平部horizontal process of palate bone
硬腭
鼻腔鼻窦冠状切面
腭突
腭骨
硬腭矢状切面观
2.鼻腔粘膜mucous membrane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和岩下窦
面静脉facial vein
外鼻静脉 眼睛脉与海 绵窦的交通
二、鼻腔(结构、粘膜、血管)
被鼻中隔分左右两侧 • 鼻阈将鼻腔分为鼻前庭与固有鼻腔 • 鼻前庭:鼻腔前方皮肤覆盖处,鼻
毛,皮脂腺,汗腺 固有鼻腔:(简称鼻腔)
上窄下宽,前鼻孔anterior naris连外鼻, 后鼻孔posterior naris通
②呼吸区respiratory region(鼻腔大部分) :
丰富的 粘液腺
浆液腺
粘液毯
鼻粘膜血管特征:
内皮基膜不连续
有利于—
小动脉壁缺乏弹力层 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与小静脉 反射性膨胀.
之间形成— 海绵状血窦 对化合物敏
感.
下鼻甲粘膜最厚。
嗅区
鼻腔粘膜
3.鼻腔血管 血供来源
鼻颅底解剖课件

颈内动脉、视神经管、圆管、翼管类型
–未突入型、半管型、全管型
30
甲介型
右鞍前型 左半鞍型
右全鞍型 左鞍前型
蝶窦气化类型
31
大翼气化
小翼气化
翼突气化
枕骨气化
32 鞍背气化
蝶骨体以外结构气化
蝶窦气化分型
–甲介型 鞍前型 半鞍型 全鞍型 4.0% 10.0% 15.7% 70.3%
蝶骨大翼、小翼、翼突、鞍背、枕骨气化 7.3% 8.0% 28.7% 9.3% 4.0%
鼻颅底解剖
崔顺九
1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
–1989年,Papay,经鼻内镜修补CFR –1992年,Jankowski;垂体瘤 –1997年,Jho;斜坡脊索瘤 –今天,鼻内镜颅底外科涉及各种鼻眶
颅底的良恶性肿瘤以及外伤、炎症性病 变(真菌)等
2
3
4
鼻颅底外科涉及的解剖范围
鼻、鼻窦分别与前、中、后颅窝相 邻
成人与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
青少年蝶骨气化已成熟
33
颈内动脉、视神经管、圆管、翼管分型
–半管型+全管型
颈内动脉 46.3%;视神经管 58.0%
圆管
70.7%;翼管
83.3%
成人与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
34
颈内动脉分型 视神经管分型 圆管翼管分型
35
蝶上筛房
36
37
38
39Leabharlann 垂体瘤–额筛窦---前颅窝(筛板、筛顶、额叶) –蝶窦---中颅窝(蝶鞍、垂体、海绵窦、
颞叶等)、后颅窝(斜坡脑干) –上颌窦---翼腭窝、颞下窝、中颅窝
5
鼻内镜手术解剖范围
6
鼻内镜手术解剖范围
–未突入型、半管型、全管型
30
甲介型
右鞍前型 左半鞍型
右全鞍型 左鞍前型
蝶窦气化类型
31
大翼气化
小翼气化
翼突气化
枕骨气化
32 鞍背气化
蝶骨体以外结构气化
蝶窦气化分型
–甲介型 鞍前型 半鞍型 全鞍型 4.0% 10.0% 15.7% 70.3%
蝶骨大翼、小翼、翼突、鞍背、枕骨气化 7.3% 8.0% 28.7% 9.3% 4.0%
鼻颅底解剖
崔顺九
1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
–1989年,Papay,经鼻内镜修补CFR –1992年,Jankowski;垂体瘤 –1997年,Jho;斜坡脊索瘤 –今天,鼻内镜颅底外科涉及各种鼻眶
颅底的良恶性肿瘤以及外伤、炎症性病 变(真菌)等
2
3
4
鼻颅底外科涉及的解剖范围
鼻、鼻窦分别与前、中、后颅窝相 邻
成人与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
青少年蝶骨气化已成熟
33
颈内动脉、视神经管、圆管、翼管分型
–半管型+全管型
颈内动脉 46.3%;视神经管 58.0%
圆管
70.7%;翼管
83.3%
成人与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
34
颈内动脉分型 视神经管分型 圆管翼管分型
35
蝶上筛房
36
37
38
39Leabharlann 垂体瘤–额筛窦---前颅窝(筛板、筛顶、额叶) –蝶窦---中颅窝(蝶鞍、垂体、海绵窦、
颞叶等)、后颅窝(斜坡脑干) –上颌窦---翼腭窝、颞下窝、中颅窝
5
鼻内镜手术解剖范围
6
鼻内镜手术解剖范围
颅底解剖 ppt课件

7、三叉神经压迹:位于颞骨岩部前面近尖端 处,承托三叉神经半月结。
Hale Waihona Puke 翼腭窝上颌骨与翼突之间的狭窄骨性腔隙,内含:上颌 神经、蝶腭神经节及颌内动脉内端
前界:上颌骨 后界:翼突及蝶骨大翼的前面 顶界:蝶骨体下面 内界:颚骨的垂直部 下界:移行于翼腭管
交通: 1、后上经圆孔与颅腔交通 2、前上经眶下裂与眼眶交通 3、内上经蝶腭孔与鼻腔交通 4、外侧经翼突上颌裂与颞下窝交通 5、下经翼腭管、腭大孔和腭小孔与口腔交通
眶上裂综合征:眼球固定、上睑下垂、瞳孔散 大、额部皮肤感觉和角膜反射消失。
3、圆孔:上颌神经经此向前达翼腭窝
4、卵圆孔:下颌神经及导血管经此向下达颞 下窝
5、棘孔:脑膜中动脉经此孔入颅腔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排列在一条弧 线上,颅中窝切除凿骨线即循上述弧线进行。
6、破裂孔:位于颞骨岩尖部和蝶骨体之间, 颈内动脉经此入颅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 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 早……”
前颅窝由额骨的眶板、筛骨的筛板及蝶骨小翼 构成。
中部凹陷,中线处有一骨嵴称鸡冠,为大脑镰 前部附着处。两侧为筛板,有嗅丝通过。
中颅窝 前界由蝶骨小翼后缘和视神经沟前缘构成;
后借颞骨岩部上缘和蝶骨体后缘的鞍背与颅后 窝分界,容纳颞叶。
结构:蝶鞍、海绵窦。
后颅窝 前面:鞍背和枕骨斜坡 前外侧:颞骨岩部后面 后面:枕骨
颅中窝的孔、管、裂和压迹共有七对,由前向 后分别为:
1、视神经孔:蝶鞍前交叉沟的两侧,有视神 经及动眼神经通过;
2、眶上裂:位于蝶骨大翼和小翼之间,向前 通眼眶,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眼神经及眼上静脉通过
鼻颅底解剖

鼻腔良性肿瘤
如乳头状瘤、纤维瘤等, 表现为
如鳞状细胞癌、腺癌等, 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 出现鼻塞、鼻出血、恶臭 分泌物等。
外伤性骨折与畸形愈合
鼻骨骨折
表现为鼻梁塌陷、歪斜等 畸形,伴有疼痛、肿胀等 症状。
鼻中隔骨折
表现为鼻中隔偏曲、鼻塞 、鼻出血等症状。
畸形愈合
06
鼻颅底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方法
X线平片检查
常规X线检查
通过拍摄不同角度的X线片,观察鼻颅底骨质结 构,判断是否存在骨折、增生等病变。
鼻颏位X线片
显示鼻腔顶壁、后壁和蝶窦情况,用于观察筛 板、蝶窦等部位的病变。
鼻额位X线片
显示额窦和筛窦的情况,有助于诊断额窦炎、筛窦炎等疾病。
CT扫描技术及应用价值
神经
鼻颅底区域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 梢和神经纤维,包括感觉神经和 运动神经。这些神经支配着鼻颅 底软组织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淋巴组织
鼻颅底区域存在大量的淋巴组织 ,包括淋巴结和淋巴管。这些淋 巴组织参与免疫应答,对抗感染 和炎症。
04
鼻颅底毗邻关系
与眼眶的毗邻关系
骨性连接
鼻骨与额骨鼻突连接处为额鼻缝,与泪骨连接处为鼻泪缝,与上颌骨额突连接处为额突 缝。这些连接构成了鼻眶之间的主要骨性支撑。
研究历史
鼻颅底的解剖学研究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学者对 其进行描述。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鼻颅底结构的认 识逐渐深入。
研究现状
目前,鼻颅底的解剖学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对于其结构、功 能和临床意义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 不断进步,对于鼻颅底的微观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仍在不 断深入。
鼻颅底解剖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鼻的解剖和生理PPT课件

鼻中隔偏曲症状 鼻中隔偏曲的症状包括鼻塞、头 痛、流涕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嗅 觉减退或丧失。
05 鼻的保健与护理
保持鼻腔清洁
定期清洁鼻腔
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
使用棉签轻轻擦拭鼻腔,保持鼻腔通 畅,避免鼻屎堆积。
长时间佩戴口罩可能导致鼻腔过度潮 湿,滋生细菌,应适时让鼻腔透气。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一盆水,以 保持室内湿度在适宜水平,有助于减 少鼻腔干燥和鼻屎形成。
03
鼻腔内的鼻毛能够阻挡 灰尘和细菌进入下呼吸 道,起到过滤作用。
04
鼻腔内的黏液能够吸附 和清除吸入的灰尘和细 菌,保持呼吸道清洁。
鼻窦的生理学
01
02
03
04
鼻窦是鼻腔周围的骨性空腔, 主要功能是增加鼻腔的共鸣和
减轻重量。
鼻窦内含有气体,能够增加鼻 腔的通气量,提高呼吸效率。
鼻窦内的分泌物能够润滑鼻腔 ,保持湿润。
鼻窦炎的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严重时 可能导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鼻窦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 生素、抗过敏药等,手术治疗主要针对慢性鼻窦炎和严重鼻窦
炎。
鼻息肉
鼻息肉分类
鼻息肉可分为单侧鼻息肉和双侧鼻息肉, 不同类型的鼻息肉症状和治疗方法也有所
不同。
鼻息肉定义
避免过度刺激
减少刺激物接触
避免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等刺激性物质,以减少对鼻腔的刺激。
选择温和的清洁用品
使用温和的洗面奶和洗发水,避免使用含有酒精和香料的产品。
注意饮食调理
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保持身体健康,减 少鼻腔问题。
定期检查与治疗
定期进行鼻部检查
05 鼻的保健与护理
保持鼻腔清洁
定期清洁鼻腔
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
使用棉签轻轻擦拭鼻腔,保持鼻腔通 畅,避免鼻屎堆积。
长时间佩戴口罩可能导致鼻腔过度潮 湿,滋生细菌,应适时让鼻腔透气。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一盆水,以 保持室内湿度在适宜水平,有助于减 少鼻腔干燥和鼻屎形成。
03
鼻腔内的鼻毛能够阻挡 灰尘和细菌进入下呼吸 道,起到过滤作用。
04
鼻腔内的黏液能够吸附 和清除吸入的灰尘和细 菌,保持呼吸道清洁。
鼻窦的生理学
01
02
03
04
鼻窦是鼻腔周围的骨性空腔, 主要功能是增加鼻腔的共鸣和
减轻重量。
鼻窦内含有气体,能够增加鼻 腔的通气量,提高呼吸效率。
鼻窦内的分泌物能够润滑鼻腔 ,保持湿润。
鼻窦炎的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严重时 可能导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鼻窦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 生素、抗过敏药等,手术治疗主要针对慢性鼻窦炎和严重鼻窦
炎。
鼻息肉
鼻息肉分类
鼻息肉可分为单侧鼻息肉和双侧鼻息肉, 不同类型的鼻息肉症状和治疗方法也有所
不同。
鼻息肉定义
避免过度刺激
减少刺激物接触
避免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等刺激性物质,以减少对鼻腔的刺激。
选择温和的清洁用品
使用温和的洗面奶和洗发水,避免使用含有酒精和香料的产品。
注意饮食调理
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保持身体健康,减 少鼻腔问题。
定期检查与治疗
定期进行鼻部检查
鼻的解剖ppt课件

危及生命
机理:面部静脉无静脉瓣,血液可逆向流动。挤压疖 肿时,血液经内眦静脉、眼上、下静脉汇入海面窦
治疗:未成熟时:抗炎治疗
鼓管口仅1 。5cm。 下鼻道:鼻泪管开口;外侧壁薄易穿刺。 中鼻甲:前部附着于前颅底骨,后部呈冠状位,向外附着于纸板, 将筛窦分为前组和后组;后上方为蝶腭孔,为蝶腭神经及血管出入 处 中鼻道 :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前组鼻窦开口处。 上鼻甲:前鼻镜下看不见。 上鼻道:后组筛窦开口。 蝶筛隐窝:上鼻甲后上方。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 筛泡、半月裂、筛漏斗、前组鼻窦的自然开口。是FESS手术的理论 基础。
鼻的解剖
鼻的组成
•外鼻 •鼻腔
•鼻窦
鼻的毗邻关系
•颅底 •眼眶
•口腔
鼻的支架
• 骨 : 鼻骨 上颌骨额突 额骨鼻突 • 软骨 :大翼软骨 鼻外侧软骨
外鼻静脉
• 内眦静脉-面静脉-颈内静脉 • 内眦静脉—眼上、下静脉—颅内海绵窦
鼻腔(nasal cavity) 鼻前庭:鼻阈 固有鼻腔:内侧壁(鼻中隔septum of nasal) 方形软骨、筛骨垂直板、犁骨 外侧壁:鼻甲(turbinate) 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鼻道 (meatus)上鼻道 中鼻道 下鼻道 蝶筛 隐窝 嗅裂 总鼻道 顶壁:鼻骨、额骨鼻突;蝶窦前壁;筛骨水平板 底壁:上颌骨腭突(3/4)、腭骨水平部(1/4) 后鼻孔:蝶骨体、蝶骨翼突内侧板、腭骨水平部后缘、 犁骨后缘
鼻腔神经
嗅神经:嗅区粘膜 嗅细胞—嗅丝—绣球—嗅中枢 感觉神经:眼神经 —筛前、筛后 上颌神经—蝶腭神经节-蝶腭 神经-鼻后上外侧支、鼻后上内侧支(鼻睫神经) 植物神经:副交感N—岩浅大N 交感N—岩深N 翼管N
《鼻的解剖》PPT课件

固有鼻腔
顶壁
鼻骨、额骨、筛骨的 筛板及蝶骨构成 筛板薄而脆 有筛孔,属于前颅窝的一部分。
内壁
为鼻中隔 ,由软骨 和骨组成支架,外敷黏膜其最 前下部的黏膜下动脉血管组成 网丛称利特尔区(Little area),是鼻出血最好发部位.
底壁
即硬腭的鼻腔面, 与口腔相隔
外壁
自上而下三个骨质鼻甲(上、中、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的间隙称上、、中、下鼻道 中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腔隙 称嗅裂
位于鼻腔后上方蝶骨体内,由蝶窦中 隔将其分为左右两腔,其开口于蝶筛 隐窝。 因在各窦之后上,单独开口,发病机 会相对较少。
(一)呼吸功能 调温:丰富的血管 调湿:丰富的腺体(每天1000ml) 清洁:鼻毛过滤、粘液毯、溶菌酶、喷嚏反射。 (二)嗅觉功能:起识别、报警、增进食欲、影响情 绪等作用。 (三)共鸣作用:硬壁共鸣,增加声音力度,使其响 亮、华丽。 (四)反射功能: 喷嚏反射——清除刺激物 鼻肺反射——调节呼吸
外侧近下鼻甲附着处骨壁最薄,是 上颌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
下鼻道后端粘膜下有鼻-鼻咽静脉丛,是 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பைடு நூலகம்位
鼻窦(accessory nasal sinuses) 是鼻腔周围颅骨 内的含气空腔。 左右成对,共四对 按其所在颅骨命 名为: * 额窦 * 筛窦 * 上颌窦 * 蝶窦
前组鼻窦包括 额窦、前组筛窦和上 颌窦—— 均开口于 中鼻道 后组鼻窦包括 后组筛窦——开口 于上鼻道 蝶窦——开口于蝶 筛隐窝
底壁 为牙槽突,低于鼻腔底部,与磨 牙关系密切,常因牙根感染引起齿源性 上颌窦炎。
筛窦(ethmoid
sinus)
位于筛骨内,发育较早 气房呈蜂窝状。 其解剖关系最复杂 自身变异最多 与眦邻器官联系最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额窦 额隐窝 中鼻甲
纸样板 筛前动脉 前颅底筛泡顶
额隐窝的解剖关系
14
筛顶与筛板的连接方式
筛凹
倾斜式连接
15
高台式连接1617ຫໍສະໝຸດ 181920
21
22
23
蝶 鞍 斜 坡 区 解 剖
24
25
26
27
28
蝶窦气化类型
–蝶骨体气化 –蝶骨大翼、小翼、翼突、鞍背、枕骨气化
颈内动脉、视神经管、圆管、翼管类型
成人与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
青少年蝶骨气化已成熟
32
颈内动脉、视神经管、圆管、翼管分型
–半管型+全管型
颈内动脉 46.3%;视神经管 58.0%
圆管
70.7%;翼管
83.3%
成人与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
33
颈内动脉分型 视神经管分型 圆管翼管分型
34
蝶上筛房
35
36
37
38
垂体瘤
39
垂体瘤并脑室扩大
40
ss
s s
蝶窦外侧隐窝脑脊液鼻漏
ss
41
42
鼻咽纤维血管瘤
颅咽管瘤
43
鼻嗅神经母细胞瘤
44
谢谢大家
45
鼻颅底解剖
1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
– 1989年,Papay,经鼻内镜修补CFR – 1992年,Jankowski;垂体瘤 – 1997年,Jho;斜坡脊索瘤 – 今天,鼻内镜颅底外科涉及各种鼻眶颅
底的良恶性肿瘤以及外伤、炎症性病变 (真菌)等
2
3
4
鼻颅底外科涉及的解剖范围
鼻、鼻窦分别与前、中、后颅窝相 邻
–额筛窦---前颅窝(筛板、筛顶、额叶) –蝶窦---中颅窝(蝶鞍、垂体、海绵窦、
颞叶等)、后颅窝(斜坡脑干) –上颌窦---翼腭窝、颞下窝、中颅窝
5
鼻内镜手术解剖范围
6
鼻内镜手术解剖范围
7
鼻 前 颅 底 解 剖
8
1
9
10
11
筛板 筛顶
鸡冠 中鼻甲
12
筛顶与筛板的连接顶面观(高台式)
–未突入型、半管型、全管型
29
甲介型
右鞍前型 左半鞍型
右全鞍型 左鞍前型
蝶窦气化类型
30
大翼气化
小翼气化
翼突气化
枕骨气化
31 鞍背气化
蝶骨体以外结构气化
蝶窦气化分型
–甲介型 鞍前型 半鞍型 全鞍型 4.0% 10.0% 15.7% 70.3%
蝶骨大翼、小翼、翼突、鞍背、枕骨气化 7.3% 8.0% 28.7% 9.3% 4.0%
额窦 额隐窝 中鼻甲
纸样板 筛前动脉 前颅底筛泡顶
额隐窝的解剖关系
14
筛顶与筛板的连接方式
筛凹
倾斜式连接
15
高台式连接1617ຫໍສະໝຸດ 181920
21
22
23
蝶 鞍 斜 坡 区 解 剖
24
25
26
27
28
蝶窦气化类型
–蝶骨体气化 –蝶骨大翼、小翼、翼突、鞍背、枕骨气化
颈内动脉、视神经管、圆管、翼管类型
成人与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
青少年蝶骨气化已成熟
32
颈内动脉、视神经管、圆管、翼管分型
–半管型+全管型
颈内动脉 46.3%;视神经管 58.0%
圆管
70.7%;翼管
83.3%
成人与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
33
颈内动脉分型 视神经管分型 圆管翼管分型
34
蝶上筛房
35
36
37
38
垂体瘤
39
垂体瘤并脑室扩大
40
ss
s s
蝶窦外侧隐窝脑脊液鼻漏
ss
41
42
鼻咽纤维血管瘤
颅咽管瘤
43
鼻嗅神经母细胞瘤
44
谢谢大家
45
鼻颅底解剖
1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
– 1989年,Papay,经鼻内镜修补CFR – 1992年,Jankowski;垂体瘤 – 1997年,Jho;斜坡脊索瘤 – 今天,鼻内镜颅底外科涉及各种鼻眶颅
底的良恶性肿瘤以及外伤、炎症性病变 (真菌)等
2
3
4
鼻颅底外科涉及的解剖范围
鼻、鼻窦分别与前、中、后颅窝相 邻
–额筛窦---前颅窝(筛板、筛顶、额叶) –蝶窦---中颅窝(蝶鞍、垂体、海绵窦、
颞叶等)、后颅窝(斜坡脑干) –上颌窦---翼腭窝、颞下窝、中颅窝
5
鼻内镜手术解剖范围
6
鼻内镜手术解剖范围
7
鼻 前 颅 底 解 剖
8
1
9
10
11
筛板 筛顶
鸡冠 中鼻甲
12
筛顶与筛板的连接顶面观(高台式)
–未突入型、半管型、全管型
29
甲介型
右鞍前型 左半鞍型
右全鞍型 左鞍前型
蝶窦气化类型
30
大翼气化
小翼气化
翼突气化
枕骨气化
31 鞍背气化
蝶骨体以外结构气化
蝶窦气化分型
–甲介型 鞍前型 半鞍型 全鞍型 4.0% 10.0% 15.7% 70.3%
蝶骨大翼、小翼、翼突、鞍背、枕骨气化 7.3% 8.0% 28.7% 9.3%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