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中生物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主要类型随堂练习 浙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5.3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5.4群落的主要类型同步精练(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5.3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5.4群落的主要类型同步精练(浙科版必修3)

基础演练1.现有两个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种群,其中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乙图表示甲图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甲乙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解析: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部分重叠时,每个物种都会占有一部分无竞争的生态位,可以实现共存。

答案:C2.如右图,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

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最可能()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解析:两种生活习性相似的动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具有相同的生态位,生存竞争会很激烈。

答案:D3.下列关于群落主要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种最丰富的群落是热带雨林B.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C.占陆地表面积最大的群落是草原D.生活在气温最低环境的群落是苔原解析:沙漠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6% ,草原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12% 。

答案:C4.善于挖洞和具有快速奔跑行为的动物主要分布于()A.热带雨林B.草原C.荒漠D.苔原解析:草原中的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及具有快速奔跑能力的动物。

答案:B5.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生活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下列哪一项而避免竞争()A.食物特化B.空间的垂直分离C.生态位重叠D.空间水平分离解析:虽然两者生活在同一空间,但食物来源不同,这属于食物特化。

答案:A6.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形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解析:选项A,开始的时候甲乙两种生物都比较少,所以竞争比较弱,当到达t3时,甲乙两者数量都比较多,竞争加剧,但是随着甲增长速率变为负值,种群数量会逐渐减少,两者竞争作用变弱。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二生物三随堂练习: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主要类型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二生物三随堂练习: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主要类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高二生物必修三随堂练习: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主要类型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成绩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决定于与食物的关系(B)它决定于与天敌的关系(C)它决定于与其他生物的关系(D)它决定于同种生物的关系2.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生活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 )而避免竞争(A)食物特化(B)空间的垂直分离(C)生态位重叠(D)空间水平分离3.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

两个种群均以橡树为食,图中x所指部分最可能表明(A)两种群秋季竞争食物,但夏季不发生竞争(B)两种群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D)两种群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4.下列动物属北方针叶林代表动物的是(A)驼鹿(B)鸵鸟(C)驯鹿(D)田鼠5.下列哪一种群落的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A)北方针叶林(B)荒漠(C)热带雨林(D)苔原6.下列关于群落主要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种最丰富的群落是热带雨林(B)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C)占陆地表面积最大的群落是草原(D)生活在气温最低环境的群落是苔原7.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度”的课题研究,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是(A)土壤中动物种类丰富,少数种为优势种(B)土壤中动物种类丰富,多数种为优势种(C)土壤中动物种类不丰富,少数种为优势种(D)土壤中动物种类不丰富,多数种为优势种8.如右图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

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最可能(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9.下列关于物种生态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位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B)同一生物群落中不可能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相同(C)生态位重叠本身一定伴随着竞争(D)一些生物通过空间的垂直分离避免竞争10.右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

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第12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学案浙科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第12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学案浙科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第12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学案浙科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第12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学案浙科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第12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学案浙科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12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学考要求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a a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a a课时要求(1)举例说出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2)说出演替的概念和类型.(3)举例说出群落的演替。

(4)关注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一、群落的主要类型1.形成不同群落的原因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2.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1)森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2)草原错误!(3)荒漠错误!(4)苔原错误!例1善于挖洞和具有快速奔跑行为的动物主要分布于( )A.热带雨林B.草原C.荒漠D.苔原答案B解析草原中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及具有快速奔跑能力的动物。

例2下列关于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北方针叶林主要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B.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生物的2/3C.草原的气候特征是每年降雨量在250~800 mm之间D.沙漠年降雨量不足150 mm答案B解析在地球已知生物种类中,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约占其一半。

二、群落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和实例(1)概念: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直到出现一个稳定的群落才会中止。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5.3 教学设计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浙科)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5.3 教学设计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浙科)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庄浪县第二中学王永生本部分内容为浙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群落》的第三节《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教材阐述了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以及生态位的重叠和竞争现象,并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减少或避免竞争所带来的不利而形成了很多形态和行为适应特征。

安排在学习了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在有种群、群落的概念前科学知识的前提下,为前面知识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同时也是为后面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学生能充分认识从个体到种群再到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个生命体系知识把握了方向,是学习的重点,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1.阐明生态位的概念。

2.举例说明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除原理。

3.举例说出自然界的生物为减少或避免竞争而在形态和行为上的适应状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材料分析,培养自学、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态竞争,增强探究生态的兴趣。

【教学重点】生态位的概念、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除原理。

【教学难点】生态位的概念、自然界的生物为减少或避免竞争而在形态和行为上的适应状况。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及、模型及挂图2、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教师:回顾复习,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形成的原因?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学生:思考回答前面学习的相关生态概念常识。

教师:讲解群落的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与环境相互矛盾统一的反映。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讲授新课】一、群落的生态位教师:什么是群落的生态位?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1、生态位教师:课件展示生态位是指群落中物种利用各种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种与种群中其他物种关系的总和,生态位决定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浙科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科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科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是高中生物必修3中的一章节,属于生态学的范畴。

本章节主要讲解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本节课程的重点是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群落中各类生物的生态位分化。

二、教学目标1.熟悉生态位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群落中各种生物的生态位分化;4.通过案例分析来巩固对生态位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1.生态位的概念和特点;2.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3.群落中各类生物的生态位分化。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4.1 教学内容4.1.1 生态位概念和特点1.生态位的概念;2.生态位的特点。

4.1.2 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1.竞争关系;2.利益依存关系;3.共生关系。

4.1.3 群落中各类生物的生态位分化1.营养生态位;2.空间生态位;3.时间生态位。

4.2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分组策划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了解生态位的概念、特点以及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典型案例的解析,探究和理解群落中各类生物的生态位分化。

五、教学流程安排5.1 总体安排时间活动5分钟课程引入20分钟生态位概念和特点20分钟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40分钟群落中各类生物的生态位分化10分钟课程总结5.2 详细安排5.2.1 课程引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2.2 生态位概念和特点通过PPT、文献等教材,讲解生态位概念和特点。

5.2.3 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学生讨论生态位的相互关系,并引导学生分析竞争、利益依存和共生关系。

5.2.4 群落中各类生物的生态位分化教师讲解不同生态位的类型,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和理解,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群落中各类生物的生态位分化。

5.2.5 课程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继续引导,加深学生对于生态位的认识和理解。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 第五章 群落同步名师精选教案 浙科版必修3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 第五章 群落同步名师精选教案 浙科版必修3

第五章群落一、课标内容1.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阐明群落的演替。

二、教学要求第一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选学)第二节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第三节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选学)第四节群落的主要类型第五节群落演替1.课时建议(共计4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的教学重点是物种丰度和优势种。

将本节与下一节通盘考虑,设计成一个教学方案,合用1课时。

通过补充生物实例,增加感性认识,理解优势种的概念。

(2)“第二节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的教学重点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教学难点是群落的时间结构。

采用创设情境设计相关问题,以学生熟悉的森林中植物与动物分布等实例,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讨论的形式,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对本节教学难点的教学可采用创设情境设计相关问题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讨论的形式。

(3)“第四节群落的主要类型”的教学重点是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不同生物群落特点的比较。

用不同群落的图片、视频结合教科书内容,列表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

(4)“第五节群落演替”的教学重点是群落演替的概念、原生和次生演替以及顶级群落的概念;教学难点是群落的演替过程及其最终平衡状态。

通过弃耕农田演变成森林和湖泊演变成森林的例子,引出并理解演替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起点、基质、环境条件、经历时间的长短等几方面比较原生演替、次生演替的不同。

可适当补充一些实例,简要分析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如人工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果林)、过度放牧、生物入侵等,以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借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5.3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5.3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5.3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目标导航 1.简述生态位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除原理。

一、生态位的概念1.生态位:指物种利用________________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____________相互关系的总和。

2.意义: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

二、生态位重叠1.含义:两个物种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现象。

2.类型:________重叠和________重叠。

3.结果(1)资源丰富时,可以共用同一种资源,不伴随________。

(2)资源短缺时,会发生________。

①生态位____________的两个物种,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生态学上的____________。

②生态位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物种,可以实现共存,并且具有竞争优势的物种最终会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生态位重叠与竞争1.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1有被排除的危险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知识点二生物的种间关系2.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

两个种群均以橡树为食,图中X所指部分最可能表明()A.两种群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竞争B.两种群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D.两种群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3.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图所示。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结构随堂练习 浙科版必修3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结构随堂练习 浙科版必修3

高二生物必修三随堂练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成绩_____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非生物的物质和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产者、消费者D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有关群落、生态系统、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片森林的所有草本植物可称为一个种群 B一片森林中的杉木林可称为一个群落C长白山的一片原始森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D长江中下游的全部鱼类就是一个群落3.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能量4.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A蚯蚓B硅藻C硝化细菌D酵母菌5.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除了必须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和分解者D各级消费者6.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中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A生物之间有间接关系B生物之间有直接关系C生物之间有食物关系D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7.在生态系统中,当狼捕食山羊时,它是A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B第三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D初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8.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许多种动植物,其中草鱼属于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9.下列表示的食物链正确的是A阳光→黄鼠狼→鹰B白菜→菜青虫→蛙C虾→小鱼→大鱼→鲸D阳光→牧草→羊→狼10.草、兔、狐、狼四类生物所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为A第二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C第四营养级D第五营养级11.对植物→鼠→蛇→山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B鼠是第一营养级C蛇是次级消费者D保护蛇可以抑制鼠12.对分解者正确理解的一组是①全部细菌和真菌②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③异养生物④自养生物⑤一定是厌氧生物⑥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③⑥13.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A蘑菇B根瘤菌C衣藻D大肠杆菌14.从生态系统的结构来看,它是生产者,但从生物体的微观结构来看,它没有核膜,这种生物是A真菌B细菌C绿藻D蓝藻15.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产者的是A硝化细菌B菟丝子C浮萍D蓝藻16.下列关于食物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动植物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B它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渠道C一个生态系统中通常由许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只能占一个营养级17.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A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B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C固定有机物中的碳D它是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的流动渠道18.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A④→①→②→③→⑤ B②→⑤→③→①→④C③→②→①→⑤→④ D②→⑤→④→③→①19.一个腐木的空洞中温度较外界低,底部有积水,洞内有原生动物、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必修三随堂练习: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主要类型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成绩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态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决定于与食物的关系(B)它决定于与天敌的关系
(C)它决定于与其他生物的关系(D)它决定于同种生物的关系
2.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生活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 )而避免竞争
(A)食物特化(B)空间的垂直分离 (C)生态位重叠(D)空间水平分离
3.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

两个种群均以橡树为食,图中x所指部分最可能表明
(A)两种群秋季竞争食物,但夏季不发生竞争
(B)两种群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
(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
(D)两种群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
4.下列动物属北方针叶林代表动物的是
(A)驼鹿(B)鸵鸟(C)驯鹿(D)田鼠
5.下列哪一种群落的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A)北方针叶林 (B)荒漠(C)热带雨林(D)苔原
6.下列关于群落主要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种最丰富的群落是热带雨林(B)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C)占陆地表面积最大的群落是草原 (D)生活在气温最低环境的群落是苔原
7.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度”的课题研究,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是
(A)土壤中动物种类丰富,少数种为优势种 (B)土壤中动物种类丰富,多数种为优势种 (C)土壤中动物种类不丰富,少数种为优势种 (D)土壤中动物种类不丰富,多数种为优势

8.如右图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

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最可能
(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
(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
(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
(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
9.下列关于物种生态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位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B)同一生物群落中不可能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C)生态位重叠本身一定伴随着竞争
(D)一些生物通过空间的垂直分离避免竞争
10.右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

这些种中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或全球分布的分别是
北极海域热带湖泊全球分布
(A) 1 2 3
(B) 5 3 4
(C) 3 4 2
(D) 2 1 5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简答题
11.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_________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_____
的总和。

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

12.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______,此时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就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生态学上的______原理。

由于竞争对双方都不利,所以自然界的生物形成了很多减少甚至避免的_____和_____适应,例如通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而避免竞争和______。

13.下面是某栎林中鸟类调查资料,调查数据表示各种鸟类分布的相对密度。

请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说明:
(1)该地区栎林中,________主要分布在林冠层,____________主要
分布在乔木层,_______主要分布在灌木层,_______主要分布在草被层。

(2)栎林中鸟类的分布主要取决于_______,这种分布有利于减少鸟类之间的__
_。

(3)鸟类分布的上述特点表明,群落结构具有______的特征。

(4)栎林中鸟类种类众多,为避免生态位重叠,鸟类形成了很多____和____适应。

(5)栎林中除了鸟类外,还有山毛榉、柳等植物,田鼠、林猫、红狐等动物,据此推断该群
落类型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