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的分类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字词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包含声、形、义三方面的内容。

词是由一个或几个字组成的具有完整意义的单位。

造字方法:形声、会意、指事、象形、假借等方法。

词的分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拟声词、叹词等。

句子句子是由具有完整意义的词语按照语法规则组成的语篇单位。

句子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用于修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修辞手法的分类:比喻、夸张、排比、倒装、反问、设问等。

常用标点符号中文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冒号、分号、引号、破折号等。

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指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写作技巧的分类:开头、结尾、列举、对比、补充、转折等。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了解和熟悉文学作品、文学名著、文学流派、文学名词等方面的知识。

文学常识内容:古代文人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现代文学作品、作家,如《呼啸山庄》、鲁迅、余华等。

诗歌常识诗歌是抒发情感、雕刻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形式。

诗歌常识内容:诗歌的基本要素、韵律、格律、修辞手法等。

成语故事成语是由四字或四字以上的词语组成,具有固定搭配,有特定意义的词语。

成语故事是以成语为主题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解释和展示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文章阅读文章阅读是指理解文章的意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文章阅读的技巧:提前预测、带着问题阅读、划重点、归纳总结、理解段落主题等。

写作规范写作规范是指在写作时遵循语言、文体、书写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写作规范的内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遵循语法规则、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得当等。

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是指分辨和理解近义词、反义词之间的差异和用法。

词语辨析的技巧:比较、归纳、举例等方法。

记叙文阅读与写作记叙文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以描述人物、事物和事件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阅读与写作的内容: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环境描写等。

小学语文写作十大技巧及不同分类

小学语文写作十大技巧及不同分类

小学语文写作十大技巧及不同分类如何用更具体的词语来表达?在孩子的作文中,常常会看到“很”和“非常”这样的词语出现,但是这些词语过于笼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想法。

因此,XXX建议孩子们在写作时,要想一想如何用更具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比如,可以用“非常开心”来代替“很开心”,用“非常感激”来代替“很感激”,这样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具体、有感染力。

6.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作中,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比如,可以用“太阳像一颗火球,照耀着大地”来形容太阳的光芒,用“花儿争相开放,好像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让孩子的作文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让读者更容易被感染和吸引。

7.用具体的细节描写写作中,用具体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具体、有感染力。

比如,可以用“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微微颤动着身躯,像是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用“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嘴唇微微颤动,像是在说出内心的痛苦”来描写一个人的情感。

这些具体的细节描写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具体、有感染力。

8.注意段落结构在写作中,注意段落结构可以让文章更加清晰、有条理、易于阅读。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其他的句子都应该围绕这个主题句展开。

同时,每个段落之间也应该有一个过渡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

注意段落结构可以让文章更加清晰、有条理、易于阅读。

9.多读多写在写作中,多读多写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多读优秀的作品,可以研究到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多写作文,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因此,孩子们应该多读多写,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10.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写作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让作文更加生动、具体、有感染力。

因此,孩子们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害怕被别人批评和否定。

关于写作技巧介绍

关于写作技巧介绍

关于写作技巧介绍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持续的练习和不断的提升。

下面将介绍一些写作技巧,帮助你进步写作才能。

一、构思和规划1.明确写作目的:写作前需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要描绘、说明、阐述还是要娱乐、感染读者等。

2.确定主题和要点:在构思文章时,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并明确要展开的要点,将主题和要点组织好,文章构造明晰。

3.编写提纲:编写提纲可以帮助你整理思路,明确文章的构造和内容,使写作更加有条理。

二、语言运用1.遣词造句: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灵敏多样的句式,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2.恰当表达:注意选择适当的词语或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防止使用重复、模糊或不准确的表达方式。

3.注意语法和标点: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不当使用会影响文章的流畅度和准确性,要注意这些方面的细节。

三、篇章构造1.引言局部:写作的开场要引人入胜,可以使用引言、故事情节或者激发读者兴趣的问题等方式。

2.主体局部:主体局部是整个文章的核心,要有明确的逻辑构造,将各个要点进展有机的组织,可以采用因果关系、比照、分类等方式进展组织。

3.结尾局部:结尾局部可以对文章进展总结,或者给读者留下深思熟虑的问题,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引发考虑。

四、修饰和修订1.修饰语言:修饰语言可以凸显重点和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可以使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描写等方式来修饰文章。

2.修订文章:写完初稿后,要对文章进展仔细的修订,检查文章的构造、语言和逻辑是否通顺,修改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准确的地方。

3.朋友审查:可以将文章交给亲友或者同行进展审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和完善文章。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我们的写作才能会逐渐进步。

希望以上介绍的写作技巧对你有所帮助!。

学术写作技巧章节划分

学术写作技巧章节划分

学术写作技巧章节划分学术写作是学生和研究者在完成论文、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章时必备的技能之一。

一个良好的章节划分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并能够有条理地阅读和跟进作者的思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学术写作技巧和章节划分方法,帮助您提升写作水平。

一、引言(Introduction)引言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开篇之作,主要用于引入研究话题、背景和目的,激发读者的兴趣。

在引言中,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 研究背景:对于所研究的话题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前人研究情况。

2. 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阐述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重要性。

3. 研究问题: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假设,让读者清楚了解研究的方向。

4. 研究方法:简要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数据来源,说明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目的是为了阐明研究话题的现状和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在文献综述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主题分类:根据研究话题的不同,将文献综述分为若干主题,并按照时间和主题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2. 文献评价:对每篇文献进行简要评价,包括方法的可靠性、数据的权威性和结论的合理性。

3. 研究空白: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为自己的研究铺垫。

三、方法(Methodology)方法部分是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样本的来源,以及研究的可行性等内容。

具体来说,方法部分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究设计: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设计,如实验设计、调查问卷设计等。

2. 数据采集:阐述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包括实验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等。

3. 样本选择:说明选择样本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样本数量和代表性等方面。

4. 数据分析:介绍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文本分析等。

四、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果与讨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和发现进行展示和解释的环节。

写作文的12种技巧

写作文的12种技巧

写作文的12种技巧1开门见山落笔扣题所谓 " 开门见山 ",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2引用经典彰显底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1、诗词开头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2、俗语开头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

如:中国有句俗语说:" 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

"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3、名人名言开头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一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33962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 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

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 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

'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声音开头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

如:"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 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常用的写作方法

常用的写作方法

常用的写作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倒叙法: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关键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这种写作方法称为倒叙法。

2. 顺叙法: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这种写作方法称为顺叙法。

3. 插叙法: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一下,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这种写作方法称为插叙法。

4. 补叙法:在前面所写的事情不完整时,后面可以加以补充,使内容更加完整,这种写作方法称为补叙法。

5. 夹叙夹议法:在叙述中穿插议论,这种写作方法称为夹叙夹议法。

6. 先议后叙法:先提出论点,然后通过叙述来证明论点,这种写作方法称为先议后叙法。

7. 先叙后议法:先叙述事情,然后通过议论来总结全文,这种写作方法称为先叙后议法。

8. 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或人物来突出主题,这种写作方法称为对比法。

9. 象征法:通过象征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写作方法称为象征法。

10. 衬托法:通过衬托手法来突出主题,这种写作方法称为衬托法。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写作方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写作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来决定。

写作技巧及方法

写作技巧及方法

习作复习课一、习作评分标准小学生作文应注重写真实的内容,抒真挚的情感,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鼓励创新,写出个性。

作文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不吝啬分数。

一类文(27—30):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二类文(24—27):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三类文(18—24):基本切题,思想健康,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四类文(12—18):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五类文(0—12):内容有错误,语句表达很差,不会使用标点,错别字很多。

评定参考: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足5分为止;标点错误每个扣0.5分,扣足3分为止;卷面太乱,字迹潦草酌扣1—2分。

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审题定中心一、审题——定中心在作文时,首先要仔细审查、分析、研究作文题目,切实弄清题目的意思,全面分析题目的要求、范围,切实掌握题目的重点,这就叫做“审清题目”。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审题准确,意味着习作成功了一半;审题有误,写作“跑题”“偏题”“离题”;那语文成绩只有“全盘皆输”、“死路一条”!审题的基本方法:1、辨清作文题目的类型,明确写作内容。

作文题目的类型有:命题、半命题、选题和话题等。

(1)全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规定的,只需按题目要求去定中心、安排材料,绝对不能改变题目中的一字一词。

更不能自作主张,另写文题。

比如作文题《一件有意义的事》。

(2)半命题作文:要进行“完形填空”,即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才能作文。

不能粗心大意,信手填写。

比如作文题《我和××》,可以把题目中的“××”,换成人定题为《我和爸爸》,也可以把“××”换成物,定题为《我和课本》、《我和闹钟》。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诗歌的写作技巧篇一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结构技巧: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其他写作技巧:例如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附:写作技巧写人看似简单,实际很难。

因为要写一个人容易,但要突出他的个性特点,让他在自己的笔下与众不同,就不那么容易了。

加之中考时往往可以避开,同学们平时自然就对这类少了关注。

其实,写的技巧往往是相通的,只要你做有心人,在你的心中、笔下,一定会有一个个神采奕奕的面孔诞生的。

正如我们读名著往往记得最牢的是人物形象,写好人物,也将使你的文笔生辉。

这里就介绍几个写好人物的方法,或许对你会有一点儿帮助。

一、表里如一,细节激活。

要写好人,就不能光注意外表,还要善于通过外表展现内心世界。

因为一个人外在的言行往往流露着内在的心理,所以在写人物的言行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都应时刻想着人物与之相应的心理。

言为心声,行即神形,一个细节,或许足以激活一个人物,激出一段往事,激发一篇美文。

西施的一笑一颦,美就美在那是真情的流露;东施仿效,则一定反为不美了。

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写也正是这个理儿。

二、烘云托月,对比增效。

烘云托月是名家写人常用的一种方法。

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增强表达的效果。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表现的是岳王祠里岳飞和秦桧的塑像。

在人物的对比下,青山当然“有幸”,白铁自然“无辜”了,这就是对比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悬 念
四、悬 念 悬念,就是在文章 中精心设置疑团和矛盾, 以激活读者期待和关注的 一种艺术手段。
四、悬 念
悬念由设悬和解悬两个部分组成。 一般都是先将疑团或矛盾悬在那里,然
后宕开一笔,加以拖延,使读者一直产
生猜疑、紧张、渴望、揣测、担忧、期 待等复杂心理,急于知道结果。最后才 解开谜底,使真相大白。
写作技巧
传统技巧
1比兴 3衬托 5巧合 7象征 2对比 4悬念 6误会 8通感
一比 兴
比、兴是最古老的写作技巧, 是从2500多年前的《诗经》中概括出来的, 古典诗词多采用这种技巧。现代诗歌、散文、 小说、报告文学也常用比兴手法。
一、比 兴
兴,按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 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刘勰说:“兴者,起也。”在 实际运用中,不少兴的形象含有比 的意味,兴中有比,比中有兴。诗 的兴,多数放在全诗或一章一节的 开头,一般是一两句或两三句话, 所以又叫兴句。
七、象 征
第一节 传统技巧 七、象征 象征,就是借助于某 些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或 形象来对应人的心灵世界, 暗示某种与之相似的思想 感情。它在诗词、散文、 小说、影视剧本的写作中 被广泛运用。
七、象 征
运用象征,在文章或作品 中,可以是整体象征,也可以 是局部象征;可以是事件象征, 也可以是细节象征。但不管运 用哪种形式的象征,都要注意 如下两点:
一、比 兴
兴的作用,一是领出下文,使作 品要表现的事物或感情,自然地展现 在读者的眼前;二是兴中含有比的成 份,给读者某种形象的暗示,引发读 者的联想和想象,给读者以思索的空 间。
二、对 比
对比,就是把两个具有明显的差异、 矛盾和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 的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写作中 的对比,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给人留 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四、悬 念
例如短篇小说《看不见 的伤痕》(匈牙利卡洛 里·克斯法劳德),就是不 断采用悬念写作的。
五、巧 合
五、巧合 巧合就是利用偶然事件来组合故事 情节,它是情节发展、“突转”的动力。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个“巧”, 就是巧合,即凑巧相合、相遇或相同之 意。
五、巧 合
运用巧合时要注意: 第一,巧合必须合乎情理,即出 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第二,巧合要新颖独特,别出心 裁; 第三,运用巧合,要把握分寸 , 防止“弄巧成拙”。
八、通 感
八、通感
通感,也称作联觉,通觉,本是一种心 理现象。
由于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运用通感产生 了奇特的艺术效果,便逐渐形成了艺术通感 这一表现手法。
八、通 感
所谓通感,就是开放五官, 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触觉等沟通起来,使不同感官之 间形成感受的错位与转换。
第一节
八、通 感
传统技巧
六、误 会
六、误 会
误会式,就是根据作品中人 物之间发生误会,引发许多矛盾, 来结构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误会的产生,既有偶然性,也有 必然性。从误会的产生到消除, 必然使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六、误 会
可见,正是误会法,推进了 情节的发展,加重了作品的悲剧 效果,使读者感慨万千,遗憾不 止。
七、象 征
有某种相似点,做到像画 家齐白石所说的那样:“妙在似与不 似之间”。
七、象 征
第二,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即在写作时,尽量使主观与客观之间 自然吻合,和谐统一,既要表现出独 特的生活感受,又要符合客观事物的 某些特征或内在联系,不能牵强附会, 形神分离。
通感并不神秘,我们平时口头语 言中的“热闹”、“响亮”“言而无 味”、“字正腔圆”、“秀色可餐”、 “冷色”、“暖色”、“冷静”、 “刺耳”等词汇都与通感有关。 古代道学家提出“耳目内通”; 佛家提出“诸根互用”也即通感。
八、通 感
明代贾唯孝的诗句:“雨过树头云气
湿,风来花底鸟声香”(《登螺峰四顾
亭》),就将听觉、嗅觉打通了; 严遂成诗句:“风随柳转声皆绿,麦 受尘欺色亦黄”(《满城道中》);
八、通 感
再如艾青的诗“而当太阳以轰响 的光彩/辉煌整个天穹的时候”(《吹 号者》),就是将视觉转为听觉; 戴望舒的诗句:“我躺在那里/咀 嚼着太阳的香味”(《致萤火虫》), 就是将视觉转换为味觉;
八、通 感
三、衬 托
正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类似 的次要形象从正面衬托主要形象。 毛宗岗所说“写周瑜乖巧,以衬孔 明之加倍乖巧”就是正衬。
三、衬 托
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
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
毛宗岗所说“写鲁肃老实,以衬托孔
明之乖巧”就是反衬。
三、衬 托
法国作家左拉的小说《陪衬 人》,描写惟利是图的巴黎商人抛出 丑女,以每小时五法郎的价格,出租 给那些上层社会的小姐、太太,作为 陪衬人。由于那些小姐太太姿色一般, 用丑女去衬托他们,就把她们衬托得 漂亮迷人了。这用的就是反衬方法。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 “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 作者把嗅觉的“缕缕清香”与听觉的
“渺茫的歌声”沟通了;
八、通 感
韩少功在《西望芳草地》中写道: “天地间一片无际的、神秘的、柔软的 蓝,好像有只蓝色的歌在天边飘,融入 草丛飘向夜空。”这就将视觉的“蓝色” 与听觉的“歌”沟通了,让读者对歌有 色彩的感觉。
二、对 比
魏明伦在《巴山鬼话·序》中写道:
暮年的郭老有些可悲,他用违心的假 话否定自己黄金时代说过的大量真话。 晚年的巴老确实可贵,他用掏心的真 话忏悔自己灰暗时期说过的少量假话。
三、衬 托
第一节 传统技巧 三、 衬托
衬托,又叫“映衬”、 “陪衬”。它是用相似或相反 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使之 更加鲜明、突出的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