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学PPT(29张)
环境保护技术与生态伦理

环境保护技术与生态伦理摘要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斗争中,生态伦理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在更深的层面上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判断。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应该遵循的实践准则。
关键词环境保护技术;生态伦理;主要规范1 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它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动态系统,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故而又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原者)所构成。
人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要素,其实践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可小觑,人和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就应成为人类及其社会繁荣和发展的必要前提[1]。
1.1 在污染防治方面,各类污染控制领域的技术数量有着突飞猛进的增长处理废气、废水、废渣、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沙漠等环保技术的进步,都有效地延缓或补救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因此,人类应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契机,努力实现“经济转变”,从而找到出路。
例如,开发和采用不产生污染物的技术,以及能源替代和有毒材料替代,通过废物最少化,实现经济高效和环境安全的生产。
利用环保技术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可以培育出新的生物品种,可以研制菌类剂对废弃物进行无毒处理等等,环保技术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可以大有作为。
1.2 在节约能源技术方面更是日新月异世界各国开发和采用节省能源和原材料的技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控制污染的双重目标。
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再生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释放二氧化碳,构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源泉。
并且,由于再生能源开发的成本费用较高,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在工业中的应用所占比例,从整个世界来看,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处于次要的地位。
这就是说,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仍将是今后各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能耗。
环境伦理学 PPT课件

2.1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背景
1962年,蕾切儿.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控制自然’这
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代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 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
1968年,保罗.埃利希《人口炸弹》。——使人口问题成为69年环 境问题的核心。
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 污染、粮食生产和能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 长的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
逊(Rachel Carson)
人类不可能象征服者那样对自然发号施令。
1.3
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包含3大
主题的研究:
自然的价值和权力的研究
人对自然道德原则的确立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研究
现实生活领域中环境伦理学问题。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宗旨是寻求一种普遍认同的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和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下列问题构成了环境伦理学实现其宗旨必须解答的基本问 题:
我们怎样认识自然界;
评价标准问题;
义务的对象问题; 适用于这个伦理领域的美好品格的标准和正确行为的原则是什么?
我们怎样为上述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个恰当的哲学方法论和世界观背景?
我们怎样才能建立起合理的环境道德规范?依据何种原则?如何运用这 些原则和规范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2 环境伦理学的历史演进
1975年,霍‚存在着生态伦理吗?‛论文。
1979年,《环境伦理学》杂志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创 刊。
到1980年,该领域的文献目录已厚达71页。 1989年底,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成立。
环境伦理学ppt课件免费

公众参与环保
公众应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 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公众应支持政府和环保组织的工作,为环保事业 贡献力量,如捐款、志愿服务等。
公众应监督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对环境污染和破 坏行为进行举报和维权。
国际环境伦理
Hale Waihona Puke 01国际社会应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反对破坏生 态环境的行为。
03
环境伦理学的实践应用
企业环境伦理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应遵循环境伦理原则,将环境保护纳入经营决策中,实现经济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企业应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废弃物排放、节约能源 、降低资源消耗等。
企业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环保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深生态学主张人类应当彻底放弃对自然的控制和主宰,追 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它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 杂性,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努力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 持续性。同时,深生态学还主张一种更为简单和可持续的 生活方式,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利益冲突的复杂性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 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是环境伦理学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道德观念的多样性
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道德观念存在 差异,如何形成普遍共识是环境伦理学面临的又一挑战。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科技的进步在带来环境改善的同时,也可能加剧环境问题 ,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成 为环境伦理学的重要议题。
动物权利论
总结词
动物权利论认为动物拥有与人类同等的权利和尊严,不应被人类随意剥夺生命或 受到不人道的对待。
环境伦理观概述PPT(共 30张)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
8、不要活在别人眼中,更不要活在别人嘴中。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不满而为你改变,你能做到的只有改变你自己!
•
9、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哪有什么好命天赐,不都是一路披荆斩棘才换来的。
•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四、环境伦理观对 发展观的影响
从人本主义的环境伦理出发,如下几条行为准 则是企业应当优先考虑的:
①估量那些与企业没有直接商务往来的人所承 受的损失。
②不要认为公司或企业道理仪就是国家或社会 的利益。
③充分利用非消费性物品以及尽量回收再利用 。
④勿滥用不可再生的资源。 ⑤勿被“消费主义”左右。 企业的自然主义伦理要求我们不要将自然视为 资源的集合,而关心和珍惜自然自身的价值。如下 几条准则是企业自然伦理所应准循的: (一)视生态系统为有效率的经济系统而加以 尊重
•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环境伦理》课件

生物中心主义是一种环境伦理学观点,认为所有生物都拥有内在价值和尊严,不应被人类任意剥夺或剥削。生物中心主义强调所有生物的生存权和幸福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任何生物的灭绝或受到伤害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生物中心主义主张尊重所有生物的生存权和幸福权,反对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详细描述
动物权利论者认为动物拥有与人类同等的权利和尊严,不应被人类任意剥夺或剥削。他们主张动物应享有基本的自由和福利,包括免受饥饿、疾病、虐待和无理剥夺生命的权利。动物权利论强调动物福利的重要性,提倡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和幸福权,反对将动物视为人类的附属品或资源。
总结词
生物中心主义认为所有生物都拥有内在价值和尊严,应受到尊重和保护。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等措施,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推动绿色发展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合力。
详细描述
总结词:生态中心主义认为生态系统本身拥有价值和权利,应受到尊重和维护。
03
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生态平衡
人类生存
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环境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基础。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障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环境伦理》ppt课件
环境伦理概述环境伦理的主要理论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未来展望
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学(ppt 29页)

2.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
当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 着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特征的自然生 存方式,盲目追求高投入、高速度、高 消费、高享受,这种不可持续的生产、 消费模式使地球环境状况急剧恶化,自 然资源锐减。
19
3.市场经济制度的某些缺陷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它能够 有效地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 极性。然而,市场经济也追求利益的最大 化,某些急功近利、杀鸡取蛋、贪婪追求 利润者往往过分向大自然攫取财富以换回 利润,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15
第二节 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危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环境危机,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失度导致生态
平衡失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并给人类生 存和发展造成的种种威胁。 (一)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2.水危机和水污染; 3.海 洋污染;4.温室效应;5.酸雨;6.臭氧层 空洞。
16
(二)生态破坏
生态哲学为生态道德来源提供论证; 生态哲学为生态道德目标提供论证; 生态哲学为生态道德何以可能提供论证。
5
二、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是以生态学为科学基础、以生 态哲学为价值论基础的应用伦理学,是有 关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主义的道德哲学。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问题。它把世界看作是有机统一整体,即 “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6
生态伦理的思想虽然自古有之,但是作为一 门学科,是现代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西方生态伦理学 的孕育时期。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是西方生态伦理 学的创立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是生态伦理学的系统 发展时期。
7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要求是,确立自然界的 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的理论;生态伦理学 的实践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整个 自然界。
第10章环境伦理观PPT课件

47
13.将废弃物分类卖给回收站(废纸、废玻璃、 废塑料),将有害物质个别处置
14.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15.旧鞋钉掌,延长使用寿命 16.使用节能、节水的洗衣机、洗碗机,保证
这些机器装满物品时使用 17.洗后衣物日晒凉干,减少使用烘干机 18.一周少用一次洗碗机,一年可省千升水
48
19.用过的水再浇花 20.婚宴不宜铺张浪费,聚会方式可改为健身
16
③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道德法则 老子哲学从自然自然和人道规律的一致性中, 引申出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道德准则。“知止不 殆”,“知足不辱”是道家道德准则的集中体现。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 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 以长久。”
17
⑵儒家的环境伦理意识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从根本上讲与道家 是一致的。它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 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为最终目标。
31
五、环境伦理观的产生
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涉及人 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何者为正当、 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负有什 么样的义务等问题。
32
1.生命中心主义
观点:不仅动物有“权利”,而且包括植物 在内的所有生命体都有其自身的“固有的价 值”,都应当受到同等的尊重。
目的: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避免被人类伤 害。
26
⑶佛学的环境伦理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尊重生 命的思想表述的得最完整的是佛教禅 学,如果剔除其中附加的宗教的神秘 内容,可以看到,佛学理论中所阐发 的生命观,包含了丰富和深刻的环境 伦理思想。
27
①万物平等的生命意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学课件(共45张PPT)

第十八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wùzhì)循环
〔1〕水循环
第十九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2〕碳循环
第二十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3〕氮循环(xúnhuán)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4〕磷循环(xúnhuán)
〔a〕形态结构:生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分布、垂 直分布〕、种的时间变化。 〔b〕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各组成局部之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关系。是生态 系统能量流动(liúdòng)和物质循环的根底。
第九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生产者 〔绿色植物 (lǜsè zhíwù)〕
环境 〔土壤、空气、水〕
❖按此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性 〔从类病毒、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到动物 界与植物界〕,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 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 统及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了多个层次,主要是遗传多样性、 物种(wùzhǒng)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 样性。
10,只是针对湖泊
等水域生态系统的
经验性法那么;
2. 不同生态系统的
1.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依次是第二、第三、 第四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七级。低位营养级 的能量仅有10%〔水生系统〕被上一个营养 级利用。
2.在数量上,第一营养级就必须大大超过第 二营养级,逐渐递减,就造成(zào chénɡ)了 生物数目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产率金
第二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2、生态学的开展(kāizhǎ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五)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是人类无限发展的 需要与自然资源有限性这样一对基本矛盾,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怀人类现实的利益 和发展,而更关怀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发展。 只有保护生态平衡,才能保障经济发展和社 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15
第二节 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危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环境危机,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失度导致生态
平衡失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并给人类生 存和发展造成的种种威胁。 (一)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2.水危机和水污染; 3.海 洋污染;4.温室效应;5.酸雨;6.臭氧层 空洞。
16
(二)生态破坏
12
(三)注重生态环境和自然资 源开发、利用的代际公平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对 现在的人们负责,而且要对未来的人们负 责。珍惜每一份自然资源,每一种野生生 物,保护好生态环境,把一个完好的地球 和健全的生态环境传递给后代,是人类应 该具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13
(四)人类合理节制自己的需求
系统之间的系统性和自组织性。 第二,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平衡性。 第三,强调主体多元性主体和客体没有
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 第四,确认人、生物体及其它自然物都
是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体。
4
生态哲学是生态伦理学的哲学理论基础。生 态伦理学则是生态哲学的价值论表达。有学 者认为生态哲学是生态道德的元伦理学。
与以传统伦理学相比较,生态伦理学有以 下两个特征:
一是扩大了伦理学共同体的范围。 二是扩大了人类的道德责任和目标。
8
三、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派别
(一)人类中心主义 是一种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的观点。这种观
点最初与神学世界观相联系。中世纪神学把 人类中心论建立在托勒密地球中心说的基础 上,按照这种理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 世界是上帝为了人而创造的,因而人是宇宙 的中心,人可以利用、征服和统治自然界。 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者一切以 人为尺度,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 的利益出发。
生态哲学为生态道德来源提供论证; 生态哲学为生态道德目标提供论证; 生态哲学为生态道德何以可能提供论证。
5
二、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是以生态学为科学基础、以生 态哲学为价值论基础的应用伦理学,是有 关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主义的道德哲学。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问题。它把世界看作是有机统一整体,即 “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人类绝非是自然的统治者,而仅仅是自然中 极普通的一员。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思 想应该是人类的价值中心,追求人类的活动 与大自然的协调是人类最高尚的境界。
11
(二)人与万物共尊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Toynbee,1899—1975 年)认为,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 尊严性,它是这种意义的存在。也就是说, 自然界的生物和无机物都有尊严性。大地、 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这一切都 有尊严性。如果人类侵犯了其尊严性,就等 于侵犯了人类本身的尊严性。
第十九章 环境与生态伦理学
第一节 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 第二节 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 第三节 动物权利
1
第一节 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
一、生态学与生态哲学 (一)生态学 生态学本质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
互作用的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现代生态学认为,现在的生态圈是宇宙在
几十亿年中进化而来的有机系统,它把地 外物质、地球上的无机物和生物种群协调 为一个维持自我平衡的和谐整体。
生态破坏即生态环境破坏,是指人类活 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所引起的破坏 。
1.物种灭绝的危机 2.森林萎缩 3.土地荒漠化 4.垃圾灾难 5.环境纠纷和生态侵略
17
(三)环境危机的原因分析
1.人口的压力 据悉,世界人口在有公元纪元以来的第
一个千年里,只有3亿人,而在第二个千 年里,就猛增至约60亿人。 地球资源在开发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显 得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6
生态伦理的思想虽然自古有之,但是作为一 门学科,是现代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西方生态伦理学 的孕育时期。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是西方生态伦理 学的创立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是生态伦理学的系统 发展时期。
7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要求是,确立自然界的 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的理论;生态伦理学 的实践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整个 自然界。
2
(二)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是从生态学理论及方法提升起来 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用生态学关 于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等观 点来探讨、研究和解释自然及人与自然之 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因此,生态哲学 实质是一种生态世界观。
3
生态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强调每个生态系统以及不同生态
18
2.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
当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 着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特征的自然生 存方式,盲目追求高投入、高速度、高 消费、高享受,这种不可持续的生产、 消费模式使地球环境状况急剧恶化,自 然资源锐减。
19
3.市场经济制度的某些缺陷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它能够 有效地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 极性。然而,市场经济也追求利益的最大 化,某些急功近利、杀鸡取蛋、贪婪追求 利润者往往过分向大自然攫取财富以换回 利润,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9
(二)生物中心主义 认为人对所有的生命都负有直接的道德
义务,所有的生命都是道德关怀的对象。 (三)生态中心主义 强调生物及其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和生
态过程,都是道德关心的对象。它强调 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价值和权利,认 为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道德优生性。
10
四、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
(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现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普遍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