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 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 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 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 氮、磷等养分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 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传统经济模式 资源 废物 污染
系统1 资源
废物
沙棘,俗称“酸柳”、“酸刺”、“黑刺”,属于胡颓子科,为 落叶乔木或灌木。沙棘果维生素含量极高,营养保健价值高。内 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大面积种植沙棘,有 效地控制了沟道水土流失,每年可减少流入黄河泥沙2100万吨。
处理好生物与环 境的协调与平衡
需考虑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
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 群的最大数量
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 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 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资料2 石油农业
地少人多
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机械进 行农业生产
资源破坏、农 业环境污染
农药、 化肥 (过量)
作物 利用
未利 用
土壤、水体、食物污染
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
生态位置空缺
其他物种占据
系统结构或功能正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协调与平衡原理
资料分析 氮磷废水排放
水葫芦、藻类疯长
消耗溶解氧,植物体 死亡分解产生毒素
物质能量收支不平衡
西北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 进行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哪些树种?
几种西北地区特别适宜树种: 沙棘、山杏、刺槐、锦鸡儿、 杜梨、沙枣、合欢、臭椿
杨树不适应当地环境,与其不协调

高中生物 专题五 生态工程 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专题五 生态工程 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1.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
【提示】 大豆和固氮菌的共生就是一例。固氮菌为大豆提供 氮素,而大豆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大豆能够在 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会受到影 响。
2.几种典型生态工程原理归纳 (1) 单 一 人 工 林 比 天 然 混 交 林 稳 定 性 低 , 易 暴 发 虫 害 ——________原理。 (2)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________原理。 (3)引种考虑适应环境——________原理。 (4) 林 业 生 态 工 程 建 设 , 既 考 虑 种 树 又 考 虑 生 活 问 题 ——________原理。 【提示】 (1)物种多样性 (2)协调与平衡 (3)协调与平衡 (4) 整体性
【解析】 通过技术的进步,污染物的资源化是可以实现的。 【答案】 B
考点二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原理
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
物质循环再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态系
物质循环
“无废弃物农业”
生原理
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三北防护林”建设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生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
课堂探究
13
考点一 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 1.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因分析 (1)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石油农业 ①模式内容: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模式。 ②弊端: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经济 的发展以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为代价。
(2)建立生态经济——循环经济 模式: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 个系统的生产原料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自我校对 一、1.(1)生态学 (3)生态环境 生产方式 生产力 (4)自然 环境 2.自然界物质循环 经济效益 3.可持续 4.(1)循环经济 (2)污染物 生产原料 (3)生态工程 二、1.(1)物质循环 (2)环境污染 (3)无废弃物农业 2.(1) 抵抗力 (2)生产力 (3)①食物链 ②某些藻类 3.(1)环境 (2) 失 衡 4.(1) 社 会 — 经 济 — 自 然 (2) 平 衡 (3) 种 树 生 活 5.(1)①分布式 ②优化 ③桑基鱼塘模式 (2)①总体功能

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三课件:专题5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三课件:专题5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提示:植树造林时,要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树种绝不 能单一,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地植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探讨3: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
提示: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就是一例。固氮菌为豆科作物提供氮素, 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 的土地上生长;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
某些藻类 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物种繁多,系统稳定。 ②正面:由珊瑚虫和_________
3.协调与平衡原理
环境 的协调与平衡。 (1)理论基础:生物与_______ 失衡 和破坏。 (2)意义:可避免系统的_______
4.整体性原理
社会—经济—自然 (1)理论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合系统。
污染物 ,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 (2) 特点:一个系统产出的 ________ 生产原料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___________
生态工程 。 (3)手段: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合作探讨] 探讨1: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
提示: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 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 了资源的浪费。
【答案】 B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
)
D.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解析】
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探究一
探究二 易错点排查
据了解,加上此次行动拆除的设备,河北省累计拆除高炉 60 座,转炉、电炉 60 座,压减炼铁产能 2 056 万吨、炼钢产能 2 325 万吨,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 1 243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35 万吨,减少烟粉尘排放 2.42 万吨。思考:(1) 结合材料讨论传统炼钢业存在的问题。(2)在发展炼钢业时,如何处理提高 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3)给生态经济下个定义。
探究一
探究二 易错点排查
●名师精讲●
1.传统经济 (1)弊端。 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 破坏为代价,如 1998 年长江洪水泛滥。 (2)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石油农业。 ①石油农业是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 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 ②“石油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 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一二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生态工程的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 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 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 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提示:(1)传统炼钢业存在的问题有:高消耗、高排放(超量排放 CO2)、 高污染、破坏植被、使土地退化等。(2)将炼钢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发展生 态炼钢,减少或不排放废物,使废物资源化(合理即可)。(3)生态经济主要是 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 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 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选修3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选修3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 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益的同步发展。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 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 ,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引种的生物必 须适应当地的 环境
P111资料分析问题讨论 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 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特征的树种?如果在该地区 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的沙棘,耐盐碱力 较强的沙枣等植物。
4、整体性原理 整体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
食物链短而单调
,缺少松毛虫、
天牛的天敌。
生上面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 论?你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吗? 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才能保 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 为因素,而且往往作用巨大。
资料分析讨论:
⑴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2)系统整体性原理
理论基础:整体功能大于 部分之和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 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 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 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 ,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 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 “1+1>2”. 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 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
珊瑚礁“白化”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
人类应用 等学科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通过 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 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 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 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生态学和系统学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3)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第二十页,共30页。
[例]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县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和 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该县坚持 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之路。请分析图回 答问题。
民 ⑳种树 ,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 ○21 生活 问题,如
粮食、烧柴及收入等。
第十一页,共30页。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a.含义: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 ○22 不同组分 之间的 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 ○23 改善系统功能 的目的。 b.实例: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 ○24 桑基鱼塘模式 。
第八页,共30页。
2.物种多样性原理 (1)内容:生物 ⑥多样性 程度可提高系统的⑦抵抗力稳定,性 提高系统的 ⑧生产力 。 (2)实例 a.反面: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林,由于缺少昆虫 与其天敌相生相克的 ⑨食物链 而成为一片不毛之地。 b.正面:由 ⑩珊瑚虫 和某些 ⑪藻类 共生组成的珊瑚礁 区,物种繁多,系统稳定。
(4)该生态系统为何能提高经济效益?________。 (5)根据该县地处水乡这一资源优势,请就该生态系统提出 你的一条合理化建设。________。
第二十三页,共30页。
[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 平衡原理
(2)桑、油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蚕、禽、畜 (3)粪便等“废弃物”被及时利用 (4)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成本投入) (5)蚕沙碎屑养鱼,鱼塘塘泥肥田
生物与环
过环境承载力,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阳能开始的,例如桑等农作物;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
的是消费者,如蚕、畜、禽。
(2)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系统对物质进行了多级利用, 如利用粪便等合成有机肥,减少了对化肥的使用,降低了 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3)投入减少,使物质循环 利用,使产量提高。(4)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相对复 杂,从而使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自动调节能力提高。利用 生物的种内关系或种间关系来诱杀害虫,如利用捕食关系 引入天敌,利用性引诱剂进行防治害虫等。
(3)该生态工程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猪利用,温室温度
这遵循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
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
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生态恢复。 答案:(1)生态学和系统学 (2)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原理 (3)协调与平衡 环境承载力 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生态恢复
即时演练
2.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 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 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地结合 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 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4) 最 终 目 的 是 促 进 人 类 社 会 和 自 然 环 境 的 和 谐 发 展。
(5)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典例 1】 江苏某县地处水乡,畜禽养殖和栽桑养 蚕是当地农业的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扩张的同 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 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请分析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部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2019年春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019年春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的工程体系 B.能防止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C.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能提高能量利用率 D.生态工程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 治理”的道路
解析:选 D。生态工程不能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不能走先污 染、破坏,后治理的道路。
学原理 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 保持很高的系 珊瑚礁藻类和 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统生产力 珊瑚虫的关系
1.(2018· 西安七十中高二期末)在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同时,一 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香蕉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苹 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 理( )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实例——无废弃物农业。
2.物种多样性原理 (1)内容: 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生物量 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__________ ,提
高系统生产力。
抵抗力稳定性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 。
(3)实例 ①反面: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林,由于没有一条昆虫 与其天敌相生相克的食物链,松毛虫肆虐一时。 ②正面:由珊瑚虫和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物种繁多, 系统稳定。
(1)洪灾的发生反映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提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 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2)石油农业为什么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提示:石油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庞大,大大削 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 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专题5 生态工程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 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重点) 3.尝试运用生 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难点)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阅读教材 P107~P109)
基本原理和方法
__生__态__学____、系统学

(2)合理应用: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__自__然__生__态___ _系__统__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___经__济__和__社__会_____等系 统的影响力。
(3)意义: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 部与整体、__开__发__与__环__境__建__设____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①理论基础:___分__布__式___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②合理应用: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 通过改变和__优__化__结__构____,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在分布 式的结构中,一般局部故障,不至于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
(1)洪灾的发生反映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提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 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2)石油农业为什么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提示:石油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庞大,大大削 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 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系统整体性原理 ①理论基础: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②合理应用:系统的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__比__例__关__系____,只 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 实现总体功能大于__各__部__分____之和的效果,即“1+1>2”。
连一连
判一判 (1)“石油农业”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 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 ) (2)实现原料→产品→原料的生产体系,可使废弃物资源化。 (√) (3)(2018·东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是物 种多样性原理。( × )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比较
概念
优点
缺点
传统 农业
结构简单,能量流
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
简单的种植业
动、物质循环水平

低,经济效益低
利用石油等提 现代
高农作物产量 农业
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
3.生态经济 (1)原则:___循__环__经__济_____。 (2)特点:一个系统产出的___污__染__物_____,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 一个系统的___生__产__原__料_____,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3)手段:__生__态__工__程____。
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阅读教材 P109~P113)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 概 念 : 物 质 能 够 在 各 类 生 态 系 统 中 进 行 区 域 小 循 环 和 __全__球__地___质__大__循__环___,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__物__质__循__环____。 (3)实例——无废弃物农业。
3.协调与平衡原理 (1)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__协__调__与__平__衡____。 (2)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__环__境__承__载__力____, 又称环境容纳量,它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最大
数量。
4.整体性原理 (1)理论基础:_社__会__—__经___济__—__自__然__复合系统。(如图)
手段
系统设计和调控技术组装
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__修__复__、__重__建_____,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
目的
___改__善_____,并提高__生__态__系__统____的生产力,
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目的:遵循自然界物__质__循__环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 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__经__济__效__益__和_生__态__效__益___的同步发展。 2.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__大__气___、土壤和_生__物__资__源__,
(4)在建设高新农业时,沼气池的建立是遵循系统整体性原理。 ( ×) (5)系统的整体功能等于部分之和。( × ) (6)(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期末)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 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 )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探究 1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 资料 1:1998 年夏季,长江洪水泛滥,根本原因是长江上游乱 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 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 湖泊面积急剧减小。 资料 2: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等,已造成资源破 坏和农业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探究 2 生态农业常见类型 (1)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蚕粪养鱼,塘泥 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如图所示:
该生态农业类型为_桑__基__鱼__塘__模__式___。
(2)该生态系统利用农作物发展养殖业,利用废弃物实现物质的 循环,保证能量的多级利用,如图所示:
该生态农业类型为__沼__气__农__田__立__体__养__殖__模__式__。
2.物种多样性原理 (1)内容: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_生__物___量____,提 高系统生产力。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_抵__抗__力__稳__定__性_____。 (3)实例 ①反面: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林,由于没有一条昆虫 与其天敌相生相克的食物链,松毛虫肆虐一时。 ②正面:由珊瑚虫和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物种繁多, 系统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