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六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点归纳

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一、提取DNA的溶解性原理包括哪些方面?1.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
①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有何特点?要使DNA溶解,需要使用什么浓度?要使DNA析出,又需要使用什么浓度?在0.14mol/L时溶解度最小;较高浓度可使DNA溶解;0.14mol/L可使DNA析出。
②在溶解细胞中的DNA时,人们通常选用2mol/LNaCl溶液;将DNA分子析出的方法是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缓慢注入蒸馏水,以稀释NaCl溶液。
酒精是一种常用有机溶剂,但DNA却不能溶于酒精(特别是95%冷却酒精),但细胞中蛋白质可溶于酒精。
2.从理论上分析,预冷的乙醇溶液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降解;二是降低分子运动,易于形成沉淀析出;三是低温有利于增加DNA分子柔韧性,减少断裂。
3.采用DNA不溶于酒精的原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将DNA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4.提取DNA还可以利用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原理。
利用该原理时,应选用怎样的酶和怎样的温度值?蛋白酶,因为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水解蛋白质而不会对DNA产生影响。
温度值为60~80℃,因为该温度值蛋白质变性沉淀,而DNA不会变性。
补充:DNA的变性是指DNA分子在高温下解螺旋,其温度在80℃以上,如在PCR技术中DNA变性温度在95℃。
5.洗涤剂在提取DNA中有何作用?洗涤剂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从而瓦解细胞膜。
6.当鉴定提取出的物质是否是DNA时,需要使用什么指示剂进行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呈现蓝色。
原理总结:通过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溶解或析出DNA,可以从细胞中提取和提纯DNA;再利用酒精进一步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达到提纯的目的;最后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物质是否是DNA。
二、实验材料的选取不同生物的组织中DNA含量不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电子书

走近生物技术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2腐乳的制作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
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
附录1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
附录2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国际单位
附录3常用培养基配方
附录4常用的消毒灭菌操作方法
附录5常用化学抑菌剂。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对 DNA 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都要用猪血细胞来做实验材料B.在 DNA 的粗提取中可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析出C.在实验中都要进行除杂处理以便得到较纯净的 DNA 或血红蛋白D.将析出的 DNA 溶解在 2mol/L的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呈现蓝色2.下列关于蛋白质性质的叙述中,不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泳动速度的是()A.蛋白质分子的大小B.蛋白质分子的密度C.蛋白质分子的形状D.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3.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 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 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4.通过样品处理和粗分离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还含有其他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如呼吸酶等)。
怎样将杂蛋白与血红蛋白分离开来呢?常用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化。
以下做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凝胶色谱分离蛋白质包括:制作色谱柱、装填色谱柱、样品加入和电泳B.色谱柱的装填过程要注意:装填前凝胶需要充分溶胀、装填要均匀、尽量紧密,降低颗粒间隙;无气泡;洗脱液洗涤平衡不能断流C.样品加入和洗脱的基本过程是: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不能破坏凝胶面)→调节缓冲液面→洗脱→红色区带均匀地移动标志着成功→收集分装蛋白质。
最后将纯化的样品进行电泳鉴定D.如果红色区带移动不均匀、歪斜、散乱、变宽等,其主要原因是色谱柱的装填有问题5.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B.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C.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D.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6.如果在除去杂质时选择方案三,为什么要将滤液放在60~75 ℃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 min()A.使DNA变性B.使蛋白质变性C.使DNA和蛋白质变性D.分解蛋白质7.对PCR的实验操作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A.准备→移液→混合→离心→反应B.准备→移液→离心→混合→反应C.离心→移液→混合→反应D.移液→离心→混合→反应8.某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泰加林地区的冰中,发现了一种冰冻的已灭绝的巨大动物的肌肉。
高中生物选修专题课题

课标版·生物·选修1
5.PCR扩增的计算
自 主
理论上DNA扩增呈指数扩增。若只有一个DNA提供模板,
预
习 则复制n次后有2n个;若开始有N0个DNA,则复制n次后获得的
子代DNA数目为N0·2n个。
课 时
作
要
业
点
导
学
第29页
专题五 课题2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课标版·生物·选修1
自 主
PCR需要适宜,但又不同于细胞内复制的条件。比如耐热
预
习 的DNA聚合酶,不需添加解旋酶,不需加生物能量ATP,但需
添加RNA或DNA引物,能够人为控制温度和复制周期等。
课 时
作
要
业
点
导
学
第30页
专题五 课题2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课标版·生物·选修1
自
主 预
近十年来,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
习
验室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在试
习
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
课
2.复性:在50℃左右条件下,系统温度降低,两种引物通
时 作
要
业
点 导
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形成局部双链。
学
DNA双链变性复性加热缓8慢0~冷1却00℃单链
第26页
专题五 课题2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课标版·生物·选修1
3.延伸:在72℃左右条件下在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
学
(2)子链的合成:①需要 引物 ;②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
的 5′端向3′端延伸 。
第6页
专题五 课题2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复习课件

• 2.PCR的反应过程 • 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分为变 性→复性→延伸三步。学.科.网 zxxk. • 3.PCR技术反应过程中控制不同温度的意义 • (1)90 ℃以上时变性,双链DNA解聚为单链; • (2)50 ℃左右时复性,两种引物与两条单链 DNA结合; • (3)72 ℃左右时延伸,TaqDNA 聚合酶促使 DNA新链的合成。
• 5.玫瑰精油称为“液体黄金”,其提取方法() • A.只能用水蒸气蒸馏法 B.可用蒸馏法和压 榨法 • C.可用蒸馏法和萃取法 D.可用压榨法和萃 取法 • 【答案】 C
• (200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DNA和蛋 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双 ) •选) 【答案】( BD • A.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需用 蒸馏水涨破细胞 • B.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 出DNA可去除蛋白质 • C.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 以去除溶液中的DNA • D.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 进行分离纯化
状物较少,可将混合液放入到冰箱中再冷却几分钟。
1. (改编)在DNA分子的粗提取实验中,两次向 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 ) A. 稀释血液、冲洗样品 B. 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l浓度使DNA析出 C. 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量 D. 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答案】B
• 2.(2010年青岛模拟)下列关于DNA粗提取 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DNA的溶解度越大 • B.人的血液不可代替鸡血进行该实验 • 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 • D.利用DNA易溶于酒精的特点可除去DNA 中的部分杂质 • 【答案】 B
• 1.(2008年江苏生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 是( ) • A.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 解而不能使其析出 • B.在沸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 呈现蓝色 • C.用电泳法可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 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 • D.用透析法可去除蛋白质样品中的小分 子物质
高中生物选修1课本答案汇总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 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三、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四、[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五、练习2.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2020-2021高中生物1配套作业:专题5 课题1 DN的粗提取与鉴定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作业:专题5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含解析专题五课题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10]一、选择题1.某同学用洋葱进行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A.加入洗涤剂后用力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B.用蛋白酶纯化过滤后的研磨液中的DNAC.加入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D.加二苯胺试剂摇匀后沸水浴加热[解析]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轻缓,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的操作。
2.若选择的实验材料为植物细胞,破碎细胞时要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
加入食盐的目的是(A)A.促进DNA的溶解B.分离DNA和蛋白质C.溶解细胞膜D.溶解蛋白质[解析]该实验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促进DNA的溶解。
3.关于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香蕉、鱼卵、猪血都是适宜的实验材料B.DNA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C.析出DNA时使用冷酒精的效果更好D.沸水浴条件下二苯胺与DNA反应呈蓝色[解析]猪属于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含DNA,A错误;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在0。
14 mol/L溶解度最低,B正确;DNA不溶于酒精溶液,所以析出DNA时使用冷酒精的效果更好,C正确;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D正确。
4.以血液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A)A.防止血液凝固B.加快DNA析出C.加快DNA溶解D.加速凝血[解析]柠檬酸钠为抗凝剂,可以防止血液凝固。
5.(2019·海南文昌中学高二期末)图1、2 分别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图1、2 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B.图1 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C.图2 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D.在图1 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解析]图1、2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使细胞吸水涨破,后者是降低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使DNA沉淀析出,A 项错误;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获取的是含DNA的滤液,所以要保留滤液,B项正确;图2中加蒸馏水是使NaCl溶液的浓度降低,DNA逐渐析出,所以完成过滤之后DNA存在于沉淀物中,应弃去滤液,C项正确;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其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分解DNA中的杂质蛋白,从而有助于去除杂质,D项正确.6.甲、乙两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涉及的两个操作装置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图甲的烧杯和图乙的试管中所用溶剂都为NaCl溶液,但两者浓度不同B.图乙试管经稍微加热后即可观察到一支试管中的溶液明显变蓝,另一支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蓝C.图甲操作需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以使DNA析出,并缠绕在玻璃棒上D.图乙操作中所用的二苯胺需现配现用以达到较好的鉴定效果[解析]图甲烧杯中为酒精溶液,图乙试管中为NaCl溶液;图乙试管需要在沸水中加热5 min;图甲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卷起丝状物;图乙操作中所用的二苯胺最好现配现用,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 OH+6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蛋白质技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方法及原理方法原理凝胶色谱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电泳法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典例1】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B.电泳只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不同,从而迁移速度不同来分离蛋白质的C.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D.装填色谱柱时要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避免出现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变式1】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_______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 ;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用于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_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专题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1)提取玫瑰精油实验①方法:水蒸气蒸馏法。
②实验流程(2)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①方法:一般用压榨法。
②实验流程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2.胡萝卜素的提取(1)胡萝卜素的性质: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2)实验设计①方法:萃取法,石油醚最适宜作萃取剂。
②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3)鉴定方法:纸层析法。
【典例1】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1)用于提取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花开的盛期采收,大约是每年的5月上、中旬,原因是在此阶段_________。
(2)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当蒸馏烧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____________。
(4)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精油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变式1】植物组织中存在多种有机物,不同有机物的提取方法不尽相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芳香油具有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过程中都要用到的一种化学试剂是________。
(3)从橘皮中提取橘皮精油时,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干燥,并用________浸泡;为探究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设置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4)胡萝卜素为________色结晶,粗提取胡萝卜素所用的萃取剂应该具有______,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
【典例2】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_或平板划线法接种。
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__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
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________。
【变式2】请回答下列有关胡萝卜素提取的问题:(1)从植物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所用溶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萃取前,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新鲜的胡萝卜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________。
(3)因为有机溶剂易燃,萃取时应采用________方式加热。
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还要在加热瓶口安装________装置,而萃取液可进一步用蒸馏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
(4)鉴定胡萝卜素粗品的方法是________。
在18 cm×30 cm滤纸下端距底边2 cm处做一基线,在基线上取A、B、C、D四点,用最细的注射器针头分别吸取0.1~0.4 mL溶解在石油醚中的________样品和提取样品,在A、D和B、C点上点样。
点样液挥发干后,将滤纸卷成圆筒状,置于装有1 cm深的石油醚的密封玻璃瓶中进行层析。
当堂检测:8.提取茉莉精油的正确步骤是()A.鲜茉莉花+清水―→水蒸气蒸馏―→除水―→分离油层―→茉莉油B.鲜茉莉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茉莉油C.鲜茉莉花+清水―→除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茉莉油D.鲜茉莉花+清水―→分离油层―→除水―→水蒸气蒸馏―→茉莉油9.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原料、相应精油的名称及适宜的提取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玫瑰花、玫瑰精油、压榨法B.橘皮、橘皮油、压榨法C.胡萝卜、胡萝卜素、萃取法D.薰衣草茎叶、薰衣草油、蒸馏法10.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原料颗粒的紧密程度B.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C.所使用原料的干燥程度D.所使用原料的新鲜程度11.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B.电泳只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不同,从而迁移速度不同来分离蛋白质的C.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D.装填色谱柱时要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避免出现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12.下图是利用水中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
下列有关该装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先固定热源——酒精灯,再固定蒸馏瓶,并要注意其离热源的距离B.在安装蒸馏头时,要使蒸馏头的横截面与铁架台平行C.图中冷凝管进水口、出水口接错,冷凝管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与水蒸气流向相反D.将温度计固定在蒸馏头上,固定的位置如上图所示,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下限略高于液面13.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B.压榨法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C.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D.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14.已知青蒿素,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挥发;而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
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________和干燥,以提高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________和时间,以防止青蒿素分解。
(2)提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所得液体浓缩前需进行________。
(3)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是水蒸气蒸馏中的________法,在提取过程中分别加入NaCl(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4;要提高玫瑰精油的产品质量,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15.胡萝卜素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等状况,有助于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请根据其提取过程及胡萝卜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法。
不采用蒸馏法的原因是________。
(2)以下为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A→过滤→B→胡萝卜素,其中B过程叫________。
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________作为溶剂。
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应严格将温度和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甲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一处错误并改正:____________。
(4)图乙是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示意图。
该鉴定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法。
在图乙的胡萝卜素层析结果示意图中,A、B、C、D四点中,属于提取样品的样点是________。
16.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备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提取获得。
请回答下列问题:(1)胡萝卜素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选用________(填“乙醇”或“乙酸乙酯”)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__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
(2)筛选能产生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接种环进行________。
(3)提取到的胡萝卜素粗品可以通过________法进行鉴定,鉴定过程中需要用胡萝卜素标准样品作为________。
(4)碳源的种类对β-胡萝卜素的产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结果如下:据表分析,最佳碳源是________。
若要进一步探究最佳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科研人员尝试利用紫外线处理红酵母,以获得高产菌株,使用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定量分析后,若得到高产菌株,要对其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在-20 ℃的冷冻箱中保存。
17.某植物园中种植的有菊花、玫瑰等花卉,还有葡萄、橘子等水果,其中玫瑰、橘子都可以作为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原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____________、压榨和____________等。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2)玫瑰精油适合用____________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而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