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局方案审查要点
规划建筑方案审查要点

规划建筑方案审查要点规划建筑方案审查是指对建筑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建筑方案在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美观性等方面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在规划建筑方案审查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首先,应关注建筑方案的合理性。
合理的建筑方案应当满足城市发展规划、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实现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其次,要关注建筑方案的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建筑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可行性。
在技术上,需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施工工艺、施工时间等要素;在经济上,需考虑建筑物的投资回报、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因素;在法律上,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用地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要重视建筑方案的安全性。
安全是建筑方案审查的核心要点之一。
要关注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确保在生产、使用和灾害发生时能够保证人员的安全。
特别是对于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和特殊用途建筑,应更加重视安全性的审查。
此外,还要注意建筑方案的功能性。
功能性是指建筑方案是否满足其预定的功能要求。
建筑物的功能性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建筑方案审查时需重点关注建筑物的功能性,即各功能区域的布局是否合理,各功能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以及是否满足具体的使用要求。
最后,建筑方案审查还需要注意建筑物的美观性。
美观性是指建筑方案在外形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局等方面是否具有艺术感、舒适感和环境协调性。
建筑物的美观性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审美要求,更是为了提高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
在进行规划建筑方案审查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要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审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建筑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实用性,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要点

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要点一、基本要点:1.合规性审查:规划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如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规范、环保要求等。
2.可行性审查:规划是否符合可行性要求,包括场地条件、土地利用、水电气供应等是否满足要求。
3.建筑物高度:审查建筑物的高度是否符合规定,不会对周边环境和景观产生重大影响。
二、建筑要点:1.建筑风格:审查建筑的风格和外观设计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破坏原有的景观和风貌。
2.建筑材料:审查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具备耐用性和安全性。
3.空间布局:审查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功能和人流的要求。
4.绿化率与景观:审查建筑物周围的绿化率和景观设计是否充分考虑到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
三、道路要点:1.道路布局:审查道路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交通需求和人流引导。
2.车行道和人行道:审查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满足交通安全和行人通行需求。
3.路口和交通标识:审查道路交叉口和交通标识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交通规则要求。
四、公共空间要点:1.公园和广场:审查公园和广场的布局和设计是否满足公众活动和休闲需求,是否具备友好的景观和环境。
2.社区设施和服务设施:审查社区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规划是否完善,包括学校、医院、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容量。
五、环境保护要点:1.污染防控:审查规划是否充分考虑到环境污染防控措施,如噪音、废气、废水等的处理方案。
2.资源利用:审查规划是否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是否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态保护:审查规划是否保护周边的自然生态,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六、安全与灾害防控要点:1.消防设施:审查规划是否满足消防设施的要求,包括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器材等。
2.地质灾害防控:审查规划区域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风险,是否考虑到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控。
在审查修建性详细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要点,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查。
规划局审查方案要点

规划局审查方案要点规划局审查方案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城市建设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审查方案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一、规划的合法性规划的合法性是策划中最关键的一步。
一个合法的方案应该符合相关规划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审查方案时,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规划者是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规划,其次是规划方案是否符合相关规划和指导性文件的要求。
如果方案违反法律法规或规划要求,必须予以否决。
二、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科学性是指方案是否符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在审查方案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规划布局是否合理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交通设施、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等多方面因素。
我们需要审查方案是否符合这些因素,并评估其对城市功能和形象的影响。
例如,是否考虑了市民的交通需求和出行习惯,是否既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同时又合理规划生态空间。
2、规划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城市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例如交通流量、建筑安全、水源保护等。
在审查方案时,我们需要检查规划方案对这些技术问题的解决是否足够,是否可行。
例如,规划的建筑是否满足基本的安全标准,是否充分考虑了地质条件等因素。
三、规划的可持续性城市建设需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在审查方案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城市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有限性,我们需要审查规划方案中所涉及的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是否均衡。
例如,是否考虑了水、电等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筑所使用的环保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2、生态环境是否受到破坏城市建设规划需要注重生态环保,我们需要评估规划方案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例如,是否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是否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3、社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一个可持续的规划方案需要能够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我们需要评估规划方案是否充分考虑了社会需求,这包括市民生活、文化活动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规划局审查方案要点(四篇)

规划局审查方案要点一、荷载计算:模板及支架的设计荷载1.模板及支架的自重。
2.新灌混凝土自重,普通混凝土采用24kn/㎡;3.钢筋自重,根据图纸确定,一般梁板为1.1kn/㎡混凝土,梁为1.5kn/㎡混凝土。
4.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混凝土堆集的自重。
(1)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撑模板的小楞时,均布荷载为2.5kn/㎡,另应以集中荷载2.5kn,再行验算;比较两者所产生的弯矩,取其大值。
(2)计算直接支撑小楞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为1.5kn/㎡。
(3)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计算时,均布活荷载为1.0kn/㎡。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1)对水平面模板为2.0kn/㎡。
(2)对垂直面模板为4.0kn/㎡。
6.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参照《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
7.倾倒混凝土时所产生的荷载。
8.荷载组合。
二、强度计算1.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挠度,使其最大变形不得超过规定值。
2.计算模板结构构件最大弯矩、剪力和挠度。
3.模板结构构件承载能力验算和稳定性验算,确定支撑材料、支撑方式和立柱间距。
4.在计算过程中绘制细部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接头方式、间距、纵横支撑及剪刀撑。
三、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1.对模板及支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应从构造上采取有效的防倾倒措施,风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其中基本风压值应乘以调整系数0.8,模板的抗倾倒系数采用1.15。
对倾倒有利的恒荷载应乘以0.9的分项系数。
2.对于计算大模板、立体组装模的脱模荷载时,应计算脱模吸力。
3.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严禁使用脆性、过分潮湿,易于变形和弯扭不直的木材。
4.钢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其设计荷载值乘以γ=0.85的折减系数。
采用冷弯簿壁型钢应符合《冷弯簿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其荷载值不予折减。
5.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变型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1)结构使用时表面外露者,模板的变形值不得超过其跨度的1/400。
规划实施方案审查要点

规划实施方案审查要点在制定规划实施方案时,审查要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方案的审查,可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问题。
因此,在进行规划实施方案审查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审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这包括方案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能够解决现实问题。
同时,还需要审查方案中所涉及的资源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支持方案的实施。
另外,还需要考虑方案的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
其次,要审查方案的风险和可持续性。
在制定和实施方案时,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
因此,需要对方案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同时,还需要审查方案的可持续性,即方案是否能够长期有效,是否能够持续产生效益。
另外,要审查方案的实施路径和措施。
这包括对方案实施的具体路径和步骤进行审查,确保方案的实施路径清晰、可操作。
同时,还需要审查方案中所涉及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要审查方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
因此,需要审查方案中是否包括了监测和评估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规划实施方案审查是确保方案可行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需要重点关注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风险和可持续性、实施路径和措施、监测和评估机制等要点。
只有通过严格的审查,才能确保规划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规划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更新版

规划方案技术审查要点1. 概述规划方案是城市规划基础性文件,是指在规划建设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对城市空间、功能、结构、格局、面貌、风貌等方方面面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出各种措施和方法,达到优化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效果。
因此,规划方案技术审查是保障城市合理发展的重要环节。
2. 技术审查要点2.1 规划文本规划文本是规划方案中的核心内容,规划文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影响着规划方案的实际效果。
因此,在技术审查时,需要审查规划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并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规划方案的编制依据和目标•城市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城市发展规划思路和原则•城市空间结构设计•各功能区域设计•应急预案设计•实施方案设计•其他与规划方案设计相关的内容2.2 规划图件规划图件是规划方案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对规划方案的具体展示,达成共识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在技术审查时,需要审查规划图件的内容和形式,并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比例关系和线条精度•图件标注和图例说明•颜色和线型标识•区域用途和功能分类的合理性和标准性•最近路标的合理和标准2.3 经济技术指标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涉及面很大,而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就是落实规划方案的关键环节。
因此,在技术审查时,需要审查经济技术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预算和资金来源•工期和建设进度•设计标准和技术方案•市场需求和采纳程度•环评审查和安全保障2.4 法律法规规划方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类文本,因此在编制和实施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在技术审查时,需要审查规划方案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以下内容着重审查:•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明文件是否合规•规划方案的信用证明内容是否规范•规划方案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文明建设要求是否符合法规标准3. 总结规划方案技术审查是保障城市合理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环节。
在审查时,需要综合考虑规划文本、规划图件、经济技术指标和法律法规等要点,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规划局方案审查要点

方案审查内容要点(稿)审核审核具体要求审核情况备内容注选址自有用地提供宗地界址点坐标表;授权供或地提供授权文件;条件选址提供普测有立项提交立项工程提供园林局、人防局意见证材料报送是否齐全出让应尽早提供出让合同项目基本指北针、图例、标注齐全内容比例尺周边环境交代情道路名称及宽度、河况流、周边建筑性质、高度、层数代征用地坐标、边界标注应与普测成果、钉桩或国土证一致出入口应与控规一致绿地表达方式正确、绿地率建筑退界包括退用地界和道路,主干道 10 米、次干道 7米、支路 5 米。
地下室轮廓线如有地下室或者地下车库,需标出用地轮廓总平图线,地下车库需标出入口。
建筑标注四点坐标、长、宽、高、层数、楼号公共千人指标每项设除表中要说明具体位配套施必须具体在总置外 ( 包括楼号、单元、表图中配备、体现层数等 ) ,还要在图中标注相应序号公共服务设施满居住项目:住宅与非住足千人指标表宅都应满足停车位要求;非居住项目:停车位要符合通则相关标准。
见通则 P57住宅项目中商业楼应写为“居住服务设施(商业)”,而不是配套商业。
建筑间距满足相关要见通则 P21间距求,图纸中包含实际距离和计算公式。
日照说明中关于日照图纸有日照不满足套分析需填写标注用型明细表,包括楼座编语:本项目的设号、单元编号、户编号、施方案符合国家户型;不满足日照的用有关日照标准。
房不能作为住宅使用,按照本方案建设可做物业用房和管理后,本项目对周用房边现状建筑国家规范规定的日照标注未产生不利影响。
“《督查督导》 P97雨水说明中注明雨水需写明具体下凹式绿利用利用标准用语。
地面积,透水铺装面积及雨水调蓄池容积经济容积率、绿地率技术等与规划条件、指标总规、地块控规表要一致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地面积等要与国土、发改、园林绿化等数据一致人口按 2.8 人 /户计算,核算人口与户数是否匹配工程证阶段人防建筑单体图面积与人防通知单中必须一致,位置与人防意见图必须一致建筑每栋建筑使用功单体能、层数、高度、明细建筑占地面积、表总建筑面积(需分别标出地上面积、地下面积)、户型、套数(需分别标出总套数和小于等于 90平方米的套数)每栋建筑备注后要标出人防、住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具体到小类)、停车场、地下车库等具体内容及面积单体长、宽、高与总平面平一致图每层每个房间都应标出功能、面积各层应标出总建筑面积以及各类功能建筑面积(如居住建筑面积、居民委员会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应与总平图中此栋建筑面积一致首层应画剖切线每层轴线统一单体标出里面颜色、立面石材等图标出高度(即室外地平到檐口高注意事项度)、层数若檐口之上用房(电机房等)高度超过 4 米(包括4 米),或者面积超过整层建筑面积的 20%,都应纳入总高度中。
规划方案技术审查要点包括

规划方案技术审查要点包括规划方案技术审查是指对各种规划方案所涉及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全面的审查,以实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审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划背景在规划方案技术审查之前,必须对规划背景进行充分的了解。
首先要明确规划所在的地理位置、区域特征、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等重要信息。
其次,需要了解规划领域的相关政策政策规划、历史变迁、市场环境、人民群众期望等方面的情况,从中分析产生规划的根源和背景,为规划方案的制定及审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规划目标规划方案的制定目标是规划的重中之重,是相应规划工作的纲领和灵魂,是规划图纸产品可持续、稳定实现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的评价标准之一。
因此,在规划方案技术审查中,需要对规划目标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和分析,及其科学性、目标合理性和可实现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3.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是指规划涵盖的空间及其所辐射的影响范围。
在进行规划方案的技术审查时,需要对规划范围进行科学的制定和边界的确定。
同时,要分析规划方案所涉及到的经济、环境等关键方面,对影响范围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比较,确保规划有科学、合理的边界和范围。
4. 规划内容规划内容是指规划方案所涉及的关键性、实质性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规划的目标、方向、原则、政策、技术、实施步骤等要素。
在进行规划方案技术审查时,需要对规划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5. 规划手段规划手段是指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所要采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具体而言,规划手段包括规划方法、模型使用方法、图表绘制、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科学分析。
在进行规划方案技术审查时,需要对规划手段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确保技术手段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6.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保障国家和人民生产、生活、交通、通信、养老、文化等需求的基础设施。
在规划方案技术审查时,需要分析和考虑规划方案涉及基础设施的完整性、一致性、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推进规划方案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千人指标表
居住项目:住宅与非住宅都应满足停车位要求;
非居住项目:停车位要符合通则相关标准。
见通则P57
住宅项目中商业楼应写为“居住服务设施(商业)”,而不就是配套商业。
建筑间距
间距满足相关要求,图纸中包含实际距离与计算公式。
方案审查内容要点(稿)
审核内容
审核具体要求
审核情况
备注
材料报送就是否齐全
选址或
条件
自有用地提供宗地界址点坐标表;授权供地提供授权文件;
选址提供普测有立项提交立项
工程证
提供园林局、人防局意见
出让项目
应尽早提供出让合同
总平图
基本内容
指北针、图例、比例尺
标注齐全
周边环境交代情况
道路名称及宽度、河流、周边建筑性质、高度、层数
建筑单体明细表
每栋建筑使用功能、层数、高度、建筑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需分别标出地上面积、地下面积)、户型、套数(需分别标出总套数与小于等于90平方米的套数)
每栋建筑备注后要标出人防、住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具体到小类)、停车场、地下车库等具体内容及面积
建筑单体图
单体平面图
长、宽、高与总平一致
每层每个房间都应标出功能、面积
见通则P21
日照分析
说明中关于日照需填写标注用语:本项目的设施方案符合国家有关日照标准。按照本方案建设后,本项目对周边现状建筑国家规范规定的日照标注未产生不利影响。“《督查督导》P97
图纸有日照不满足套型明细表,包括楼座编号、单元编号、户编号、户型;不满足日照的用房不能作为住宅使用,可做物业用房与管理用房
层高:住宅不超过3、3;办公标准4、2,大开间4、5
单体剖面图
标出高度、层数
每个房间对照首层剖切线标出功能
填写地下高度,即室外地平到下底板表面高度
注意事项
效果图及模型
方案阶段要求有效果图,大的居住项目或公建项目要制作模型。
工程证阶段申报面积与配套要求
居住项目办理工程证阶段,如果建筑面积申报已经达到总建筑面积的50%,需申报教育、医疗卫生、社区管理服务设施。若达到80%,所有公共服务设施应完全申报。
各层应标出总建筑面积以及各类功能建筑面积(如居住建筑面积、居民委员会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等
各层建筑面积之与应与总平图中此栋建筑面积一致
首层应画剖切线
每层轴线统一
单体立面图
标出里面颜色、石材等
标出高度(即室外地平到檐口高度)、层数
若檐口之上用房(电机房等)高度超过4米(包括4米),或者面积超过整层建筑面积的20%,都应纳入总高度中。
雨水利用
说明中注明雨水利用标准用语。
需写明具体下凹式绿地面积,透水铺装面积及雨水调蓄池容积
经济技术指标表
容积率、绿地率等与规划条件、总规、地块控规要一致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地面积等要与国土、发改、园林绿化等数据一致
人口按2、8人/户计算,核算人口与户数就是否匹配
工程证阶段人防面积与人防通知单中必须一致,位置与人防意见图必须一致
代征用地
坐标、边界标注应与普测成果、钉桩或国土证一致
出入口
应与控规一致
绿地
表达方式正确、绿Βιβλιοθήκη 率建筑退界包括退用地界与道路,主干道10米、次干道7米、支路5米。
地下室轮廓线
如有地下室或者地下车库,需标出用地轮廓线,地下车库需标出入口。
建筑标注
四点坐标、长、宽、高、层数、楼号
公共配套表
千人指标每项设施必须具体在总图中配备、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