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CR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CR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CR)是一种使用两个反馈环来控制直流电机转速的系统。
其中一个环,被称为速度环(内环),用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另一个环,被称为电流环(外环),用来控制电机的电流。
ACR系统能够提供更精确的转速控制,同时能够保护电机免受过流和过载的损坏。
ACR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控制器的参数。
其中,内环控制器的参数包括比例增益(Kp)和积分时间(Ti);外环控制器的参数包括比例增益(Kp)和积分时间(Ti)。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来选择,可以通过试验和调整来获得最佳参数。
在内环控制器中,比例增益决定了速度误差与输出调节器输入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输出调节器的输出值与速度误差的乘积。
积分时间决定了对速度误差的积分时间长度,即速度误差累计值。
在外环控制器中,比例增益决定了电流误差与输出调节器输入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输出调节器的输出值与电流误差的乘积。
积分时间决定了对电流误差的积分时间长度,即电流误差累计值。
ACR系统的设计还需要确定速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类型和位置。
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可以选择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电流,可以选择霍尔传感器、感应电流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需要合理安装在电机上,以确保准确测量电机的转速和电流。
在系统工作时,ACR系统通过测量电机的转速和电流,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得到速度误差和电流误差。
然后,内环控制器根据速度误差来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速度接近设定值;外环控制器根据电流误差来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电流接近设定值。
这些控制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输出到电机,实现对电机速度和电流的控制。
ACR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电机的负载特性、速度和电流的响应时间、系统的稳定性等。
通过合理选择控制器的参数和传感器的类型和位置,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基于MATLAB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MATLAB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常用于工业生产中对电机速度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基于MATLAB软件进行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包括系统设计、参数设置、控制策略选择、系统仿真以及性能分析等方面。
文章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进行详细阐述。
一、系统设计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由速度环和电流环构成。
速度环控制系统的输入为速度设定值和电机实际速度,输出为电机期望电压;电流环控制系统的输入为速度环输出的电压和电机实际电流,输出为电机实际电压。
通过控制电机的期望电压和实际电压,达到对电机速度的调控。
二、参数设置在进行系统仿真之前,需要确定系统中各个参数的值。
包括电机的额定转矩、额定电压、电感、电阻等参数,以及控制环节的比例增益、积分增益、微分增益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选择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控制策略选择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PID控制、PI控制、PD控制等。
在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可以选择PID控制策略。
PID控制器由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组成,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四、系统仿真在MATLAB中进行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可以使用Simulink模块进行搭建。
根据系统设计和参数设置,搭建速度环和电流环的控制器,连接电机实际速度和电机实际电流的反馈信号,输入速度设定值和电机期望电流,输出电机期望电压。
通过仿真可以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评估系统的性能。
五、性能分析在仿真结果中,可以分析系统的静态误差、超调量、调整时间等指标,评估系统的控制性能。
通过参数调整和控制策略更改等方式,可以优化系统的控制性能,使系统达到更好的调速效果。
总结:本文基于MATLAB软件对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进行了设计与仿真。
通过系统设计、参数设置、控制策略选择、系统仿真以及性能分析等步骤,可以得到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并通过参数调整和控制策略更改等方式,优化系统的控制性能。
基于DSP的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实验系统设计共3篇

基于DSP的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实验系统设计共3篇基于DSP的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实验系统设计1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实验系统设计直流电机调速是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一般采用PID控制器。
双闭环控制是PID控制器的一种改进,它既可以保证控制系统对速度的精度也可以对电机电流进行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DSP的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实验系统的设计。
硬件设计1.直流电机及驱动器直流电机是转换为机械能的电能转换的主要设备之一。
在实验中选择一台小型直流电机,以其低功率,小体积,易于控制为主要考虑因素。
驱动器采用直流调速电机控制器。
2. 双闭环控制器双闭环控制器是PID控制器的一种改进,它可以对电机电流进行控制,保证控制系统对速度的精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该单片机集成了内置的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算法,可方便地实现双闭环控制。
3. 光电编码器和减速器光电编码器和减速器也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电编码器主要用于检测电机的转速或转角,减速器可以通过降低电机的转速来提高电机性能。
软件设计1. 算法设计基于DSP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中主要采用PID控制算法,该算法是通过调节三个参数,即比例、积分、微分调节来控制电机的速度。
PID控制器会不断地进行调节,使电机的输出保持在所需的速度范围内。
2. 软件运行本实验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在DSP芯片中使用程序存储器存储程序,其中包含了PID控制器的算法,通过用户输入所需的速度值,根据PID 算法进行调节,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DSP的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实验系统控制精度高,控制范围广,动态响应速度快,能够满足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要求。
在多次测试中,实验系统的控制误差小于1%,性能稳定可靠。
结论本文介绍了基于DSP的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实验系统的设计。
实验系统采用了STM32系列单片机,集成了内置的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算法,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实现了电机的精确控制。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04
系统软件设计
控制算法设计
算法选择
算法实现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 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将控制算法用编程语言实现,并集成 到系统中。
算法参数整定
根据系统性能指标,对控制算法的参 数进行整定,以实现最优控制效果。
调节器设计
调节器类型选择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 的调节器类型,如PI调节 器、PID调节器等。
在不同负载和干扰条件下测试系统的性能, 验证系统的鲁棒性。
06
结论与展望
工作总结
针对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如电流和速度的动态 调节、超调抑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
针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 ,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实验验证,提高了系统的鲁棒
性和适应性。
实现了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优化设计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所设计的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研究展望
进一步研究双闭环直流电动机 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提高系
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复杂环境和 工况,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 实验研究,验证系统的可靠性
和实用性。
探索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 统在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 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发 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功率驱动模块
总结词
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方向。
详细描述
功率驱动模块是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方向。它通常 由电力电子器件(如晶体管、可控硅等)组成,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来实现对电动机的速度和 方向的控制。功率驱动模块还需要具备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等功能,以确保电动机和整个系统的
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电机调速方案,在工业控制中被广泛应用。
该调速系统包含了两个闭环控制回路,分别是转速内环和电流外环。
转速内环负责控制电机的转速,电流外环负责控制电机的电流,通过合理设计控制器来提高电机的调速性能。
以下是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步骤:1.系统建模:首先根据电机的物理特性及参数,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模型有电枢电机模型和电磁转矩模型。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建模。
2.转速内环设计:转速内环的目标是控制电机的转速,在不受外界负载扰动影响的情况下保持设定转速。
常见的转速内环控制器有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
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快速响应、较小的超调量和稳态误差。
3.电流外环设计:电流外环的目标是控制电机的电流,在既定转速下,保持电机的稳定工作。
电流外环通常采用PID控制器,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电机电流的精确控制和动态响应。
4.控制器参数整定:为了使控制系统能够良好地工作,需要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整定。
通常采用试探法或者现场试验法来确定控制器的参数,通过调整参数,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5.稳定性分析:在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常用的方法有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发现系统的不稳定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6.仿真和实验验证:对于设计完成的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可以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来评估其性能。
利用现代控制工具和仿真软件,可以进行虚拟实验,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不断优化系统性能。
实验验证则是在实际环境下进行,通过实际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在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转速和电流的控制要求,并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参数整定,可以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并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需求。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介绍

电流环的设计:采用PI控制器,实现对电机电流的精确控 制。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参数整定:根据系统特性和实际需求,对 速度环和电流环的参数进行整定,以实现最佳的调速性能。
双闭环直流调速 系统的应用
双闭环调速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01 电机控制:用于控制电机 的转速、位置和扭矩等参 数,实现精确控制
04
够抵抗各种干扰和故障,保持正常运行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步骤
01
确定系统需求:分 析系统需求,确定 调速系统的性能指
标
02
设计调速系统结构: 选择合适的调速系 统结构,如双闭环
调速系统
03
设计控制器:设计 控制器参数,包括 比例、积分、微分
等参数
05
设计驱动电路:设 计驱动电路,包括 功率放大器和驱动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特点
速度闭环控制:通过速度传
感器检测电机转速,实现速
01
度的精确控制
响应速度快:双闭环调速系
统能够快速响应负载变化, 03
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精度高:双闭环调速系统能
够实现高精度的速度和位置 05
控制,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位置闭环控制:通过位置传
02 感器检测电机位置,实现位
置的精确控制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介 绍
演讲人
目录
0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 概念
0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0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应用 0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
趋势
双闭环直流调速 系统的基本概念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01
速度环:用于控 制电机转速,实
现速度调节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1.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首先要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这是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础。
根据电机的参数和运动方程,可以得到电机的数学模型,一般为一组耦合的非线性微分方程。
2.速度内环设计速度内环负责实现期望速度的跟踪控制。
常用的设计方法是采用比例-积分(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的输出是速度的修正量,通过与期望速度相减得到速度误差,然后根据PID算法计算控制器输出。
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是一个关键问题,可以通过试探法、经验法或优化算法等方法进行调节,以实现最佳的速度跟踪性能。
3.电流外环设计电流外环的作用是保证电机的电流输出与速度内环控制输出的一致性。
一般采用PI调节器进行设计。
PI调节器的参数通过试探法、经验法或优化算法等方法进行调节,以实现电流输出的稳定性。
4.稳定性分析与系统稳定控制设计好速度内环和电流外环后,需要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线性化方法、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方法进行。
分析得到系统的自然频率、阻尼比等参数后,可以根据稳定性准则进行系统稳定控制。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模型预测控制、广义预测控制、滑模控制等。
5.鲁棒性设计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中,鲁棒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引入鲁棒性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系统对参数扰动和外部干扰的抑制能力。
常用的鲁棒性设计方法包括H∞控制、μ合成控制等。
以上是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具体的设计过程可能因实际应用和控制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需要深入了解电机的特性和系统的控制需求,综合运用控制理论和工程方法,通过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来不断调整和优化控制参数,以实现系统的高性能调速控制。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一、系统结构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由两个闭环控制组成,分别是速度子环和电流子环。
速度子环负责监测电机的转速,并根据设定值与实际转速的误差,输出电流指令给电流子环。
电流子环负责监测电机的电流,并根据电流指令与实际电流的误差,输出电压指令给电机驱动器,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二、参数选择在进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之前,需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
根据实际的电机参数和转速要求,确定速度环和电流环的比例增益和积分时间常数等参数。
同时,还需根据电机的动态特性和负载特性,选取合适的速度和电流传感器。
三、控制策略速度子环采用PID控制器,通过计算速度误差、积分误差和微分误差,生成电流指令,并传递给电流子环。
电流子环也采用PID控制器,通过计算电流误差、积分误差和微分误差,生成电压指令,并输出给电机驱动器。
四、仿真实验为了验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
首先,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模型,并设置不同转速和负载条件,对系统进行仿真。
然后,通过调整控制参数,观察系统响应速度、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指标的变化。
五、仿真结果分析根据仿真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当系统负载发生变化时,速度子环能够快速调整电流指令,使电机转速保持稳定。
同时,电流子环能够根据速度子环的电流指令,快速调整电压指令,以满足实际转速的要求。
此外,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可以改善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六、总结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调速方案,通过双重反馈控制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包括系统结构设计、参数选择、控制策略及仿真结果等。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能够满足实际转速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1 年6月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原理双闭环调速系统是建立在单闭环自动调速系统上的,实际的调速系统除要求对转速进行调整外, 很多生产机械还提出了加快启动和制动过程的要求,这就需要一个电流截止负反馈系统。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嵌套连接。
即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装置。
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内环;转速环在外面称外环。
这就构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原理:电动机在启动阶段①突加给定电压*n U ,d I 随着上升,当d dl I I ≥后电机开始转动,转速调节器的输入端存在偏差信号*n nn U U U ∆=-,经放大后输出的电压保持为限幅值*im U ,使d I 迅速上升到*,d dm i im I I U U ≈≈,转速调节器工作在开环状态。
② 电动机以最大电流恒流加速启动。
电动机的最大电流(堵转电流)可以通过整定转速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来改变。
③在电动机转速上升到给定转速*0n n =后, 转速调节器输入端的偏差信号减小到近于零,但其输出由于积分作用,是转速超调,转速调节器退出饱和状态,闭环调节开始起作用。
对负载引起的转速波动,转速调节器输入端产生的偏差信号将随时通过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来修正触发器的移相电压,使整流桥输出的直流电压相应变化,从而校正和补偿电动机的转速偏差。
·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的理由在要求较高的调速系统中,一般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能够快速启动制动;二是能够快速克服负载、电网等干扰。
通过分析发现,如果要求快速起动,必须使直流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输出最大的恒定允许电磁转矩,即最大的恒定允许电枢电流,当电枢电流保持最大允许值时,电动机以恒加速度升速至给定转速,然后电枢电流立即降至负载电流值。
如果要求快速克服电网的干扰,必须对电枢电流进行调节。
以上两点都涉及电枢电流的控制,所以自然考虑到将电枢电流也作为被控量,组成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而且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在突加给定下的跟随性能、动态限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等,都比单闭环调速系统好。
·工程设计方法:① 先选择调节器的结构,以确保系统稳定,同时满足所需的稳态精度。
② 在选择调节器的参数,以满足动态性能的要求。
在选择调节器的结构时,只采用少量的典型系统调节器的具体设计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电路基本数据如下:1)直流电动机:220V ,136A ,1460r/min, 0.132min e C V r =⋅,允许过载倍数 1.5λ=2)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Ks=40;3)电枢回路总电阻R=0.5Ω;4)时间常数:电磁时间常数Tl=0.03s; 机电时间常数Tm=0.18s;5)电流反馈系数0.05V Aβ=6)调节器输入电阻R0=20Ω;7)转速反馈系数0.007minV rα=⋅设计要求:设计电流调节器,要求电流超调量%5%iσ≤,转速无静差,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10%nσ≤。
试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转速调节器,并校验转速超调量的要求能否得到满足。
电流环的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①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s=0.0017s。
②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Toi=0.002 s(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是时间是3.3ms,为了基本滤平波头,应有Toi=3.33ms,因此取Toi=2ms=0.002s)。
③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
i s oi 0.0037T T T∑=+= (Ts和Toi一般都比Tl 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iσ%≤5%,可按典型Ⅰ型设计电流调节器。
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所以把电流调节器设计成PI型的.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0.038.110.0037liT sT s∑==(3)计算电流调节器的参数ACR超前时间常数i i 0.03sTτ==;电流环开环时间增益:要求%5%i σ≤时,应取0.5I i K K ∑= ,因此10.50.5135.10.0037I i K s T s-∑=== 所以,ACR 的比例系数: 135.10.030.5 1.013400.05I i i s K R K K τβ⨯⨯===⨯(4)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 1135.1I ci K s ω-==①晶闸管装置传递函数近似条件: sT 31i c <ω 即 1.1351.1960017.03131>=⨯=s T s 满足近似条件; ② 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影响的条件:,13l m ci T T ≥ω 即13340.82ci s ω-==< 满足近似条件; ③ 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oi s ci T T 131≤ω,即11180.83ci s ω-=> 满足近似条件; ④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0R =40k Ω,各电阻和电容值为0 1.0134040.52i i R K R k k ==⨯Ω=Ω,取40k Ω30.030.754010ii i C F F R τμ===⨯,取0.75F μ 30440.0020.24010oi oi T C F F R μ⨯===⨯,取0.2F μ含滤波环节的PI 型电流调节器按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指标为: 4.3%5%i σ=<,也满足设计要求。
转速环的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①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s 0074.00037.0221i 1=⨯==∑T K ②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0.01s③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10.00740.010.0174n on IT T s s s K ∑=+=+=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能较好的原则,在负载扰动点后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还必须在扰动作用点以前设置一个积分环节,因此需要Ⅱ 由设计要求,转速调节器必须含有积分环节,故按典型Ⅱ型系统—选用设计PI 调节器。
3)选择调节器的参数=h =50.0174s=0.087s n n T τ∑⨯转速开环增益: K 22222216396.42250.0174N n h s s h T --∑+===⨯⨯ ASR 的比例系数:()160.050.1320.1811.72250.0070.50.0174e m n n h C T K h R T βα∑∑+⨯⨯⨯===⨯⨯⨯⨯(4)近似校验转速截止频率为:111396.40.08734.5Ncn N n K K s s ωτω--===⨯=①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1163.7cn s ω--==> 满足简化条件②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1138.7cn s ω--==> 满足近似条件(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根据图所示,取040R k =Ω,则:011.740468n n R K R k k ==⨯Ω=Ω 取470k Ω 630.0870.1851047010n n n C F F R τ-===⨯⨯ 取uF 2.0 30440.0114010on on T C F F R μ⨯===⨯ 取1F μ含滤波环节的PI 型转速调节器(6)检验转速超调量当h=5时,%6.37n =σ,不能满足要求.按ASR 退饱和的情况计算超调量: %,2.81%max =∆b C Cmax *2()N n n b mC n T z C n T σλ∑∆∆=- 1360.50.01740.132281.2% 1.58.31%10%14600.18n σ⨯=⨯⨯⨯⨯=<,满足设计要求。
小结:转速负反馈环为外环,其作用是保证系统的稳速精度;电流负反馈环为内环,其作用是实现电动机的转距控制,同时又能实现限流以及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在突加给定下的跟随性能、动态限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等,都比单闭环调速系统好。
双闭环能够快速启动制动,能够快速克服负载、电网等干扰。
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如果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要求。
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来控制动态过程的电流或转矩。
另外,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电网电压扰动的作用点离被调量较远,调节作用受到多个环节的延滞,因此单闭环调速系统抵抗电压扰动的性能要差一些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抗干扰性较差,当电网电压波动时,必须待转速发生变化后,调节作用才能产生,因此动态误差较大。
就目前来看,直流调速系统仍然是自动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
电流转速双闭环调速电路,因其具有极高的调速范围、很好的动静态性能及抗扰性能,在调速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直流调速和直流电机的软起动。
它还应用到造纸、挤塑、印染及其他直流调速领域。
而且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因其具有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所以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来实现生产的制动调速即提高工艺产品的质量。
在我国许多工业部门,如轧钢、矿山采掘、海洋钻探、金属加工、纺织、造纸以及高层建筑等需要高性能可控电力拖动场合,仍然广泛采用直流调速系统。
目前,发达国家应用的先进电气调速系统几乎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双闭环控制系统已经普遍的应用到了各类仪器仪表,机械重工业以及轻工业的生产过程中。
随着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双闭环控制系统总的发展趋势也向着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
而在我们国内,双闭环控制也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时期,目前已经基本发展成熟,但是目前的趋势仍是追赶着发达国家的脚步,向着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