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登记表(1)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起点坐标 X: Y: Z:第页/总页注:M= L×cosβ; h= L×sinβ;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记录人:计算人:检查人:组长: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页 / 共页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 2、点号: m 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矿区钻孔单位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样品管理组长:年月日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化探样品送样单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岩矿石名称封蜡排水法(方法一)塑封排水法(方法二)主要元素划分结果干样重量(P1)封蜡样体积(V)封蜡样重量(P2)蜡比重(d)小体重(XT)塑封样重量(P)塑封样体积(V)小体重(XT)注: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封蜡小体重XT=P1()d P PV1 2--;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塑料袋)采样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t,体积单位:m3,体积V=L1×L2×h 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
基本分析取样要求

矿产勘查基本分析取样方法和要求(试行)固体矿产勘查基本分折采样是矿产勘查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采样质量直接影响矿体圈定、资源储量估算、矿床评价和地质成果的真实性,必需高度重视。
基本分析样在地表和坑探工程中一般采用刻槽法采样,在钻探工程中采用锯开法采样,其工作方法及质量要求按《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国家地质总局,1977年)执行。
根据规定要求,结合目前基本分折样品采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现将采样工作方法和基本要求概述如下:一、基本分析采样目的通过对矿样分析,了解矿石中主要有益、有害组分含量,为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和品级,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提供依据。
二、采样工具及材料样品袋(一般用白布缝制,要求可装5-10Kg矿样)、小型石材切割机(角磨机)、手锤、圆(扁)钢钎头(数十支)、采样围布、垫布、刷子、钢卷尺、罗盘、红油漆、记号笔、秤、样品标签、采样登记表等。
三、布样原则及要求1、布样应在详细观察、工程地质编录、分层的基础上进行;2、样品应尽可能沿矿体厚度方向、分矿石类型、品级、分段连续布置;在勘查工程中样品布样方向一般与工程延展方向一致,如,在探槽中的采样位置一般在槽底,或编录壁的下部;坑道中的采样位置一般在首选壁的腰线上;沿脉坑道则布在掌子面上(一般视矿种和矿石变化情况间隔4—10米);圆井、浅井或竖井布在首选壁的中线上;3、同一件样品不得跨越不同的矿种或不同矿层(图1);图1 不同矿种(层)分开取样示意图4、同一件样品一般不得跨越不同自然类型及工业品级(图2);图2 不同自然类型及工业品级应单独取样5、单样样长代表的真厚度一般不应超过该矿种的最低可采厚度(图3);图3 单样样长所代表的真厚度一般不超过该矿种的最低可采厚度6、钻孔岩心中,同一件样品不得跨越不同孔径岩矿心(图4);图4 同一件岩心样不得跨越不同孔径采取7、钻孔岩心中,同一件样品不能跨越回次采取率相差较大的回次(图5);图5 同一件样不能跨越回次采取率相差较大的回次8、矿层中夹石(脉岩)厚度大于等于夹石剔除厚度(在勘查设计中应明确)时,夹石应单独采样(图6);图6 夹石与矿层采样示意图9、矿层中夹石小于夹石剔除厚度时,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①一般可合并到相邻低品位矿石样中自然贫化(图7);②若在矿化较均匀的矿体中,可一分为二分别划分到相邻的样品中;③若夹石宽度较大(小于夹石剔除厚度),也可单独采样;图7 脉岩剔除原则10、矿层的顶、底板必须有控制样品;11、根据探矿工程编录成果,按照上述一般原则,对样品进行划分,编制采样登记表(附表1中的前4项及第12项),经技术负责人核准后,按此表到实地布样,在布样过程中若发现表中划分不合理的样品,应按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化探资料整理表格

1:5万化探野外资料整理要求1、1:5万化探野外采样提交资料种类、各种野外采样表格和样式依据1:5万化探规范(报批稿)作了修改、调整,从2013年起执行,废除以前的资料整理要求。
2、电子文档数据内容:清图、记录卡电子文档、送样单、航迹监控图、工作小结、工作总结、项目组采样质量检查汇总表、GPS数据文件(.txt、.gdb两种格式);3、清图点位统一采用投影的方式生成,属性中应包括采样点号、横坐标、纵坐标、点号(不带大格号)、GPS文件号、采样日期、采样时间、高程、图幅号、采样人等,清图中野外质量检查点应用不同的子图表示;GPS数据文件中.txt、.gdb两种格式文件名称应对应统一,文件名称用记录卡中相对应的文件号(GPS号+顺序号),.gdb文件应含有相应航迹,当GPS内存用完时应及时更换文件号,以免航迹丢失,在GPS有信号地区无航迹点将不予验收;禁止随意删除和合并.gdb文件;4、点位变更应填写点位变更记录表;5、野外三级检查明确为采样小组-项目组-地调院(物化探所),各类检查记录表格在各级检查中通用。
采样小组检查:自检、互检、样品加工自检,自检、互检用同一种表格分别填写,每个图幅完成后编写采样图幅工作小结。
项目组检查:方法技术检查(野外和样品加工,野外采样技术检查原则上每个采样小组都应该检查,样品加工技术检查用样品加工质量检查记录表)、记录卡野外检查、记录卡室内检查、样品加工质量检查,编写项目组采样质量检查汇总表,各种检查表格附在汇总表之后;6、室内资料检查、样品加工质量检查比例大于总工作量的10%,野外质量检查(包含方法技术检查和记录卡野外检查)比例大于总工作量的5%,野外检查要求有航迹。
7、采样工作总结要力求表述出野外工作的各种过程,建议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工作区地质矿产特征、工作部署及组织、工作方法技术、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点位变更及其它情况说明)、质量管理及工作质量评述、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地质表格大全

残留
处理后
岩心长
回次采取率(%)
注:长度单位:m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工程编号第页
层
号
起
止
分层采取率
(%)
分层
讲尺
换层
孔深
轴
夹
角
分层
真厚
度
岩矿石
名称
花纹
代码
地质描述
备注
回
次
号
岩
心
长
回
次
号
岩
心
长
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钻孔终止通知书
No.
批准(分队长)
经研究决定孔于米处停止钻进。
终止原因:
终孔后的要求:
地质组长:水文地质组长:
探矿技术员:机长:
矿区技术负责:
年月日
钻 孔 测 斜 原 始 记 录 表
地区:孔号:孔深:,套管深度米
仪器型号绝缘
给定方位
测量方位
误差
给定倾角
测量倾角
误差
备注
测
前
测
后
深 度
(米)
倾 角
方 位 角
岩矿石名称及地质简述
质量要求
钻进技术措施
备注
1
2
3
4
5
6
7
1、岩芯采取率大于65%,矿芯及顶底板采取率大于80%。
2、每百米及出矿底板,丈量钻杆,校正孔深,误差大于千分之一则消除误差。
3、清水钻进时每班测量水位一次,提钻后、下钻前各测一次,并记录在班报表上。
4、每百米测孔斜一次,直孔顶角小于2度,大于3度时测方位角,并采取纠斜措施。斜孔及定向孔顶角上下偏离靶心小于1度,方位角不得偏离靶心3度,如果超差时则及时纠正。
样品采集填写表格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省(区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采样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校对人记录人采样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指标解释与填表说明一、总体要求1.本表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登记表,每个监测点位填写一张。
各省分配多少个监测点位,就必须填写多少张。
2.本表由采样人在田间采样时实际填写,填写后将原表交与省级环保站汇总,不得采样后将誊写表汇交省级环保站。
3.若本表中填写错误需要更改,在表项中用单实线条划掉,在旁边重新填写,不得利用涂改液、摸涂等方式进行修改。
4.省级农业环保站将本表汇总后,装订成册,作为原始档案留存,不得随意丢弃;5.本表需复制一份提交项目执行组备份。
二、指标解释与填表说明【表头】填写采样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和县(区、市、旗)名称。
【采样日期】按年月日进行填写,如2012年05月03日。
【点位编码】根据本次工作的样品编码规则,采样点位编码按县域单元进行编码,每个采样点位赋予唯一流水号,采样点位编码不得重复。
【基本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可从地方国土资源部门确认所调查耕地是否为基本农田。
【采样地点】准确填写该采样点位所属的乡(镇)、村(屯)、组,有明确到组的填写到村组,没有明确村组的,填写到村。
【GPS定位】要求对每个采样点位进行GPS定位,选择WGS 84坐标系,填写经、纬度坐标。
经度、纬度填写时要用十进制格式填写,小数点后保留4位。
如果GPS上是以度、分、秒或者度、分等各式显示的,要将GPS中的显示格式进行转换,以度的十进制格式显示,并将GPS上的定位结果抄录到本表格项中。
填写格式如:北纬:30.2422、东经:114.3345。
【所属区域类别】本表项要求填写该采样点位所属的区域类别,要求在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一般农区四个选项中钩选1项,只能选择1项,不能多选。
样品信息登记表

附表9-9
样品信息登记表
(第页共页)
采样单位:(公章)检测机构(公章)采样人复核人单位责任人
采样填报时间:年月日检验结果填报时间:年月日
*、** 填写相应数字。
***采样环节填写相应数字:1.原材料购置 2.加工前贮存 3.加工 4.成品 4.半成品储藏 5.加工后储藏 6.服务
**** 按照1.特大型餐馆、2.大型餐馆、3.中型餐馆、4.小型餐馆、5.小吃店、6.快餐店、7.饮品店、8.食堂、9.集体用餐配造单位、10.中央厨房填写相应数字即可。
***** 按实际检验项目名称填写,检验项目不止一个的,在右侧插入列继续填写,每个项目对应一列.各项目检验结果单位及实际检出限应分别注明,未按规定注明的,视作无效数据。
腹泻病人采样表

嵩县重点肠道病传染病监测——腹泻病人采样登记表一、一般情况1、监测年份:2、重点监测月份:3、监测医院名称:二、发病情况1、病例采样序号:2、病人姓名:3、性别:4、年龄:5、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6餐饮食品业7公共场所服务人员8商业服务9医护人员10工人11农民工12农民13牧民14渔船民15海员及长途司机16干部职员17离退人员18家务及待业19不详20其他)6、现住址:7、发病日期:8、采样日期:三、临床症状A11、腹泻次数:(24小时内最多腹泻次数,≥3次)A12、发热:(1有2无9未登记) A121、最高体温:℃A13、腹疼:(1有2无9未登记)A14、腹胀:(1有2无9未登记)A15、呕吐:(1有2无9未登记)A16、脱水:(1有2无9未登记)A17、其他:(1有2无9未登记)B、大便性状B11、水样便:(1有2无9未登记)B12、稀便:(1有2无9未登记)B13、脓血便:(1有2无9未登记)B14、黏液便:(1有2无9未登记)B15、血便:(1有2无9未登记)B16、米泔水样便:(1有2无9未登记)C、食入可疑食物名称:D、临床诊断:四、实验室检测项目和结果1、样品采集:样本名称:2、采样前是否使用抗生素:1使用2未用3未登记3、霍乱弧菌:1检测0未检测检测结果:1检出0未检出4、志贺杆菌:1检测0未检测检测结果:1检出0未检出5、伤寒/副伤寒杆菌:1检测0未检测检测结果:1检出0未检出6、O157出血性大肠:1检测0未检测检测结果:1检出0未检出7、小肠耶尔森菌:1检测0未检测检测结果:1检出0未检出8、空肠弯曲菌:1检测0未检测检测结果:1检出0未检出9、沙门氏菌:1检测0未检测检测结果:1检出0未检出10、其他病原体:1检测0未检测检测结果:1检出0未检出11、实验室检测时间:12、采样者:采样单位:13、检验者:检验单位:。
抗体检测采样要求

附件3:免疫抗体检测采样要求一、采样范围与数量1、每个市检查2个县(市、区),其中一个省随机抽查县,样品由检查组现场采样,另一个市推荐县,样品由市按要求自行采集后交检查组带回,样品数量相同。
2、县级随机抽查1个规模牛场(或羊场),每场采集10份血样。
每个县随机抽查两个乡,每个乡随机抽查1个规模猪场、1个规模鸡场、1个规模水禽场,每场采集10份血样。
每个乡随机抽查2个村,每个村采集散养户(至少3户)猪血样5份、禽血样5份。
二、采样原则与要求1、畜血样要求每份不少于3ml,禽血样要求每份不少于1.5ml。
样品采集后不要离心,由检查组当场封样,并随身携带、保管和运送。
2、采集的每份样品必须详细填写采样单,除了填写被采样畜禽的基本信息外,猪血样要求填写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情况,牛、羊血样要求填写口蹄疫的免疫情况,鸡血样要求填写H5(Re-4和Re-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的免疫情况,鸭、鹅血样要求填写H5亚型禽流感的免疫情况,每种疫苗的免疫时间一定要核对准确后再填写。
如果被采样畜禽未免疫某种疫苗或免疫了没有记录,均请在采样单的相关栏目中注明。
3、每份样品必须有编号,采样单与采血器上的编号必须一致,编号要简单,不出现重号。
具体要求如下:- 8 -所有样品编号:县名简称+动物种类+序号,县名用第一个汉字,动物种类包括:猪、牛、羊、鸡、鸭、鹅,如果同一市的两个县第一个汉字相同,则用两个汉字作为县名简称。
各县编号顺序为规模场在前,散养户在后。
三、检测项目、方法与结果判定1、检测项目(1)猪血清:检测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猪瘟免疫抗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2)牛血清:检测O型、A型、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羊血清:检测O型、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抗体;(3)鸡血清:检测H5(Re-4、Re-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4)水禽血清:检测H5(Re-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2、检测方法(1)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如被采样猪用了合成肽苗(现场采样时请标明)则用VP1结构蛋白ELISA方法检测;(2)猪瘟: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3)高致病猪蓝耳病:用LSI ELISA试剂盒检测;(4)禽流感、新城疫:用血凝/血凝抑制试验检测;3、结果判定(1)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 抗体效价≥26为免疫合格;VP1结构蛋白ELISA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免疫抗体合格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