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成人高等教育《兽医微生物学》教材建设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兽医微生物学》教材建设研究
归纳 总结。 教 材 编 写 的 针对 性 成 人 教 育 的 对 象 基 本 上 是 在 职 工作 人 员 , 大 多来 自基 层 。 他们 有鲜 明的特点 : 有 明 确 的学 习 目标 , 学 习的主 动性 强 ; 来 自各 行 各 业 ,有 一 定 的社 会 阅 历 和 丰 富 的 实 践 经 验 :思 维 能
考试 周 刊2 o 1 3 年 第 1 3 期
成 人 高等教 育《 兽 医微 生 物 学 》 教 材 建 设 研 究
任 慧 英 刘 文 华 邹 玲 温 科 技 学 院 , 山 东 青 岛 2 6 6 1 0 9 )
为 了深化 成人 高 等教 育 改革 , 提高 人 才培 养质 量 。 推 动 成 人高等教 育 的发展 , 山东 省 教 育 厅 资 助 建 设 了 多 个 品 牌 专 业, 其 中 包 括 青 岛 农 业 大 学 动 物 科 学 专 业 。 在 专 业 建 设 的 过 程中, 青 岛 农 业 大 学 组 织 编 写 了 山 东 省 成 人 高 等 教 育 动 物 科 学 品牌专业 系列教 材 , 兽 医 微 生 物 学 作 为 动 物 科 学 专 业 的 专 业基 础课和 核心课 程 , 其 配 套 教 材 的 建 设 也 在 课 程 建 设 中 诞 生 。本 文 对 《 兽 医微 生 物 学 》 成 人 教 育 教 材 编 写 中 的 体 会 进 行
描述 。
二、 本 教 材 的 主 要 内容 及 亮点 由于 动 物 科 学 专 业 成 教 本 科 生 的 课 程 设 置 中没 有 兽 医 免 疫 学 的课 程 , 本 教材 中将兽 医免 疫学 的 内容 包含 在 《 兽 医 微 生 物学》 中。 作 为一部分 出现 , 这种编 排方式屡 见不 鲜[ 4 . 。 本 教 材 共 分 为 四 大 部 分 。 第 一 部 分 介 绍 兽 医 微 生 物 学 基 本 知 识。 包 括 细菌 、 病毒 、 真菌 及其 他原 核细 胞型 微 生物 的形 态 、 培养 特征 、 生化 特性 、 致病 性及微 生物 学诊 断方法 等 ; 第 二 部 分 介 绍 兽 医 免 疫 学 的基 本 理 论 . 包 括免疫 系统 、 抗原、 抗体、 补 体、 细胞因子 、 免疫应答 、 变态 反应 、 生 物 制 品 及 免 疫 学 诊 断 技 术 等 内容 : 第三部分 为兽医微 生物学各论 的内容 , 介 绍 兽 医 临 床 常 见 的病 原 细 菌 、 病毒及其 他类型的微生物 。 第 四部 分 为 实 训指导 , 介 绍 兽 医微 生 物 学 的 基 本 技 术 。 书 后 附 彩 图及 主要 参 考文献 。 为 了 便 于 学 生 自学 , 本 书对每 章统 一 了结 构 , 包 括 内 容 提要 、 重点 难点 、 基本 内容 、 知识链 接 、 案 例 分 析 及 复 习 思 考 题等 六个 板 块 。 “ 基本内容” 、 “ 知识 链 接 ” 及“ 案例分析” 均 为正 文 内容 的阐述 。在 “ 案例 分析 ” 板块 中, 采 用 夹叙 夹议 、 提 出问题 的方 式撰 写 . 所举 案 例均 来源 于 生产 实 践 , 案 例 选 择不 仅要 典型 , 还要 突 出时代性 和 趣味 性 。 例 如 在 介 绍 细 菌 的 结 构 中谈 到 革 兰 阴 性 细 菌 的 细 胞 壁 中 存 在 周 质 间 隙 , 周 质 间 隙 可 给 蛭 弧 菌 提 供 繁 殖 的 场 所 从 而 导 致 细 菌 自身 的 裂 解 。因 此 在 细 菌 部 分 的 末 尾 给 出 了 如 下 的 案 例 分 析 : “ 某 公 司 用 蛭 弧 菌 作 为 淡 水 和 海 水 的 环 境 改 良 剂 , 据 称 对 引 起 虾 蟹红 体 、 红腿 、 肠炎 、 烂 鳃 等 细 菌 性 疾 病 的病 原 ( 嗜 水 气 单 胞 菌、 大 肠杆 菌 、 沙 门菌 、 海洋 弧菌 、 溶藻 弧菌 、 鳗弧菌、 荧 光 假 单胞 菌等3 0 多种 细 菌 ) 有 极强 的裂 解作 用 。 试 分 析其 机理 。 ”

浅谈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计划

浅谈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计划

内的学生 还相互传 抄实验结果 . 出现雷 同的 实验报告 。 因此 , 在今后 的教学过程 中 . 应改
变传统 的实验报告 书写规范 . 突出兽医微 生 物学实验 的特点 . 要 求学生在实 验报告 中用 图片 等形 式展示 自己的实际 实验结果 . 并要 求学生对 自己实验 结果进行总 结和分析 . 实 验失败成 功要总结 经验 . 实验失 败要找 出失 败的原 因和改进 的方 法 . 避 免在 以后 的实验 中再次发生 更 为重要的是教师要 严格 要求 学生 独立完 成实 验报告 . 实 事求 是 . 写 出实 验的真实结果 四、 全面改革考核方式 。 注重学生综合素 质的提高 实验课 成绩 不 仅体 现学 生对 实 践技 能 的掌握 . 还反映学生 对理论知识 的理解 要 客观真实 地反映学 生的实验水 平 . 必须 建立


告. 并参与课前准备 工作 . 从而使 学生在有限 的课时 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 合 理安 排 实验 内容 。 培 养学 生应 用 能力 传 统模 式 的兽 医微 生物 实验 课 程按 单 个知识 点组织 教学 .每个 实验的 目的就是为 了完成实验 内容 的教学任务 ,掌握相关的理 论知识和涉及 的基 本技能 .每个实验内容之 间的联 系如何 ?其 在整个实验教学中起什么 样的作用? 没有进 行系统地整合 与梳理 , 从而 不利于学生整体知识 框架 的形成及综合能力 的培养 。 针对这个问题 . 应从 学科特点和培养 计划的要求 出发 .适 当优化和整合实验课 内 容。 可简单分为基础性实验和综 合性 实验 基 础性实验 主要 包括 细菌形态观察方法 、培养 基的制备 、 细菌 的分 离培养技术 、 细菌的生化 实验和血清学 实验等 : 综 合性实验即以生产 实践 中的常见 病例为例 .进行综合诊断和分 析 一方面通过基础 性实验内容的学习和训 练 .使学生掌握兽 医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 技能 。 为后 面的综 合性 实验打好基础 : 另一方 面通过综合性 实验训练 .又能使学生巩 固和 熟练基础性操作 。 如此反复练习和应用 . 能让 学 习形成 系统 的知识 框架 和完整的思路 . 为 综合能力 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 重视 结果分析和讨论 。 提高学生分析 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实验 报告是 学生必须 完成 的一项作业 . 完 成实 验报 告不 仅是 学生 全 面总结 实验 的 过程. 更是 发现 问 题、 分 析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过程 . 该 过程有利 于培养 学生严谨 的科学 态度 。 因此 . 每次 实验后 , 教师都会 要求学生 对 自己 的实验结果 进行认 真观察 、记 录 、 分 析 和讨论 . 提出 自己的观点 和见解 如 果教 师课前 没有 特别 强调 实 验结 果分 析的 必要 性 和重 要性 .不 规范 实 验报 告的格 式 和 内 容. 学生完 成的实验 报告与 指导书没什 么差 别, 只是 照抄实验 目的 、 实 验步骤等 , 往往忽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提高实验 教学质量
21 选 择 实验 教 学 内容 ,合 理安 排 实验顺序 .
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大纲 , 认真选择实验内容 ,其 中包括 :培养基的配制 ,消毒与灭菌 ,细菌、放 线菌 、酵母菌 、霉菌的形态观察 ,细菌革兰氏染 色等实验担 .这其中大多为验证性实验 ,较合理地安排实
V0 . 8 No 5 J2 .
9 月
S p e.
20 08
文 章编号 : 10 — 8 1( 0 8) 5 0 - 3 0 7 9 3 2 0 0 - 15 0 1
兽 医微 生物学 实验课教 学改革
薛春梅
( 佳木 斯大学 生命 科学 学 院 ,黑 龙 江 佳 木斯 14 0 507)
其是对一些已经养成习惯的不规范操作 ,特别重视 ,并亲 自示范 ,直到学生改正过来 为止.例如 ,在显微 镜的使用过程 中, 很多学生有用一只眼睛观察 ,另一只眼睛闭着的坏习惯 ,教师经过反复强调纠正 ,使学 生逐渐养成了两眼同时睁开观察 的好习惯. 2 . 重视 实验结果分析和 实验报告的完成 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实验教学 的重要环节 , .3 2 学生经过全过程的 实验操作 、观察和思考后 , 最后得出结论 , 这不但可与理论教学 内容相联系,而且在教师指导下 , 会促使
维普资讯
l6 l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第 2 8卷
验 顺 序尤为重 要 ,学生 完成 “ 养基 的配制 ”和 “ 培 消毒 与灭 菌 ”后 ,进行 “ 土壤 微 生物稀 释 、 离 、纯化 ” 分 , 得 到 细菌 、放 线 菌 、酵 母菌 、霉 菌的纯 培养物 ,在此基 础 上 ,进行 微 生物形 态观 察 、细 菌革兰 氏染 色等 一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

02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 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
称。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微生物 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 、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 旋体等八大类。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面积大、吸收 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 应强、易变异等八大特点。
探讨如何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对动物疾病进 行预防和治疗,包括疫苗研制、药物筛选 等。
前沿动态介绍
01
新型微生物检测技 术
如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 术等在兽医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
02
微生物组学研究进 展
阐述微生物组学在揭示动物微生 态与疾病关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 果。
03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 疫学交叉研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通过底物显色反 应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微生物。
05
动物感染性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动物感染性疾病概述
定义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 现的动物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 菌性、寄生虫性等。
抗感染治疗
选用敏感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等,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包括护理、营养支持、对症治 疗等。
免疫治疗
使用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 等,提高动物免疫力。
预防控制
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消 毒等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摘要】介绍了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包括加强安全教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模式、开放实验室等,从而达到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兽医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动物医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内容丰富、理论知识涉及面较广,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大量的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通过亲手实践来理解艰深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深化理论知识并且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双重效果。

传统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大多数是以教师的演示示范实验或是验证性的形态观察类实验,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另外由于课程本身特点导致授课过程中涉及一些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引起教学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如何在更好保障学生以及教师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独立的创新思维模式,是我们近几年来在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中探讨的重点。

1.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实验第一课安全问题永远是重中之重,我们每天都在强调,可是话到了学生耳朵里却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是我们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而上好实验第一课,在经过几年的实践后,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兽医微生物实验第一课,我们不进行任何实验教学,而是针对实验安全进行一个专题讲座。

在此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各类仪器的安全使用方法,各类危险药品的安全操作过程,编写了生物安全手册发放给学生学习。

我们还找到了大量的真实案例的相关报道,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到忽视安全问题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

授课教师还会找来研究生辅助,共同演示给学生,遇到一些危险状况的紧急处理办法,并让学生进行演练。

这样不仅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更让学生真正掌握危机情况的处理办法,让学生在遇到状况时能够从容处理。

谈成人高等教育兽医微生物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谈成人高等教育兽医微生物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谈成人高等教育兽医微生物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兽医微生物学是与其它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各学科交叉与渗透的一门前沿学科,近年来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发展得极为迅速,为揭示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新认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它对构筑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兽医微生物学也无疑地成为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生物专业相关基础课程开设薄弱,兽医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抽象、逻辑性强,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理论和新技术发展迅速,便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生物专业兽医学生的难学课程之一。

因此,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必须不断思考的问题。

根据“兽医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和大纲学习要求,着眼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成人专业本科开展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坚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1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面对高等学校为区域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毕业生的就业上岗日趋困难等新形势,应着重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离的问题,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要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能力的培养。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与发展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2提高自身修养,端正对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微生物学教学应紧跟学科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应坚持教学改革,更应以科学发展观去指导教学改革。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微生物教学中要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指导,以培养出更多人格完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兽医生物技术专业技术人才。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Ths p a tc e c i g r fr o i e h d n d p a tc e c i g me h d,p o td su e t i r cie t a h n eo m prv d d t e a va ce r ci e ta h n t o r moe t d n  ̄pr cie a lt si l td su ns a tc bi y, tmu ae tde t i it rs n l anig a fe tv l n nc d t uai fta hig. n e e ti e r n nd ef cie y e ha e he q l t o e c n y Ke y wor ds:Vee n r ir bo o ;e p rm e tlta h n tr ay M c o il g i y x e i na e c i g; rf r e om
rf ma o f h e r a co il o reb e e i a hn o t t h n ig m a so tahn , n o rg g s d n t e r t n o teV t i r Mi bo g cus y rn w n t c ig cne ,c a gn en f ec ig e cu a n t e t o o i en y r o y ge n i u p r c aepe aa o ok ri n ec m e n eo a h r ,n rigtes d nst b c v epo c o s a hn . at i t rp rt n i w r , a i t o p t c f e c es a d ug t e t o ea t e i t r e t f ee r i ip i n sgh e t n h u i nh j r c g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以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为例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以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为例

课程教学KE CHEN G JI A O XU E兽医微生物学是很多涉农高校动物医学和动植物检疫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操作技能。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各教学环节进行。

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学习目标:“为什么学”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病毒虽然微小,看似很神秘,但距离我们又很近,比如可以感染人的有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可以感染动物的非洲猪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很多学生想到的都是病毒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但是不是所有的病毒只有危害,没有好处呢?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病毒,它不仅可以引起传染病,还可被人类利用,例如,噬菌体可用于某些细菌性疾病的治疗,腺病毒可作为载体制备疫苗。

结合本次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情况,其中有一种疫苗类型就是腺病毒载体疫苗,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努力学好知识报效祖国。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三部分,知识目标主要是学习掌握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特征以及病毒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价值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正反两面性,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内容:“学什么”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难点是病毒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授课内容主要从知识回顾、新课讲授、知识拓展三个方面介绍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一)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细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代表)和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代表)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病毒,让学生思考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建设规划
兽医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必考课。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要求教师除了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外,还必须研究教学方法,探索、革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建设规划。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改革规划
兽医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必考课。

该课程分为微生物学总论和各论。

总论主要以细菌、病毒为主,重点论述形态构造及其功能、生理、生态、分类、遗传变异、分布、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与宿主的关系;各论部分阐述医学和兽医学上重要的各种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其他微生物重点介绍(除细菌、病毒以外的微生物)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普通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初步掌握畜禽常见传染病的病原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及免疫学的常规诊断防治技术。

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治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利用微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诊断、防治畜禽的疾病,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避免农畜产品危害人类的健康。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是教研室永恒的主题。

根据学校对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体现强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教改思想,同时结合本教研室课程的特点和教师的具体情况,要求教师除了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外,还必须研究教学方法,探索、革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质量的动物医学人才而努力。

一、建设目标及步骤
1.建设目标及基本思路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持和改进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高素质的动物医学实用型人才,并且使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各项指标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要求。

(1)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年加大改革的力度,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充分借助全国各类精品课程的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教学能够使用现代化手段,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图文并茂,插有动画,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效果好;同时,结合素质教育,坚持教书育人。

(2)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
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以及执业兽医考试等,设计教学课程的具体内容。

在重视“三基”的同时,根据兽医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兽医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
内容,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兽医微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同步。

及时修订各专业使用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辅助教材。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过程既有示教又有操作内容,能满足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大力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逐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成为适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实验课。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在大力引进高学历、高素质年轻教师的同时,引进或特聘一名学科带头人,不断完善教师梯队建设,建立一支具有系统理论,熟悉本学科研究动态,有扎实的实验技能,有丰富教学经验,有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

逐年提高青年教师中的博士生比例,至2013年,博士学位在教研室青年教师中的比例力争达到100%,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0%以上。

(4)重视教材建设
兽医微生物理论课教材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学校将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国家级优秀教材的编写,并加快本学科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步伐。

(5)注重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
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各级各类课题。

利用目前在省内或国内一流农学院校的客座教授及特聘教授,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和合作,争取多渠道获得科研资助。

2.落实措施
(1)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并指导各位教师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技术,包括采集图片和动画材料、如何选择模板、如何进行超级链接等。

(2)要求授课教师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制作教学课件,本学期基本完成初稿;在教学中试用,通过问卷调查征求反馈意见;并请同行专家审阅、提出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修订完善,然后在教研室中推广使用。

(3)要求授课教师在有条件的教室应用媒体进行教学;
(4)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撰写一篇教学改革或教学研究论文;无特殊情况不撰写论文者年度教学考核视为不合格。

(5)聘请重点农业院校兽医微生物学教研室专家指导教改工作,特别是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现用本科教材内容多、学时少的实际情况,对现行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提出修订意见并组织教师编写《兽医微生物学》讲授提纲。

(6)根据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检验方法,结合我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逐步改革《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淘汰过时落后方法,教给学生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方法。

二、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目前,除了按精品课程要求上网的资料外,我们将逐步建设《兽医微生物》教学的更多上网内容,包括在线学习、多媒体课件库、网上答疑等。

并及时做好资料的更新和维护。

三、结束语
教研室对新到岗的教师实行3年内坐班制,35岁以下的教师均有培养计划,考核措施和详细记录,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集体备课、反复试讲、跟踪听课、教研室内部相互听课,使青年教师了解教学内容、讲授重点和难点,相互取长补短;鼓励、支持和协助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各级组织的教案比赛、授课比赛等各类与教学有关的竞赛活动,提高教学能力,并多次取得好成绩;为青年教师深造创造条件和提供方便。

近几年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先后被学校选送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参加教研室的教改、科研课题的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向兄弟院校学习,请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我们做示范授课、学术报告,参与和指导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通过以上努力,《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好成绩,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动物医学人才做出了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