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生态工程
人教版选修三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案

选修三专题5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2.评述生态工程发展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
3.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二、教学建议1.课时数:本节教学建议用2课时。
2.课时侧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教学策略教材选择的六个生态工程各有特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经验,区域的特点进行选择,“搭配”出适于学生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第一节的教学中组织了实践活动《调查沼气工程的实施情况》,教师要精心设计参观内容,让学生通过调查,总结出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特点。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教学可以通过资料分析进行;如果学生的家乡有这类问题,教师就应从社会调查入手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工程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中要注意强调我国农民和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的创造,让学生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教学,师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沙漠化现状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的背景、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组织学生开展植树等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生态工程的建设。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教学,可适当加入湿地的生态功能、我国湿地面临的问题,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
可采取聘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也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如去湿地观鸟、考察等,让学生重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关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建设,在教学中注意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教学,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除教材中的实例外,教师可查阅相关资料,如向学生介绍德国的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德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很有特点)。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教学,一种方式是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课题小组,分专题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调查城市生态工程的现状,以小专题(如校园或小区绿化)的形式设计城市生态工程,撰写调查报告和开答辩会等。
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2课件:4-3(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自生 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___自__组__织___、自我优化、_自__我__调__节___、自我更 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 2.循环 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_物__质__迁__移__与__转__化___,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 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_转__化__率___较高。
(2) 整 体 原 理 的 第 二 个 内 涵 : 指 社 会 、 经 济 、 自 然 三 方 面 协 调 统 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例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 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 题,如下图所示。
3.几种常见的生态工程模式 (1)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系统,如作物秸秆的多级利用。
1.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B.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C.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A
()
【解析】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A正确;生 态工程是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错误;无废弃物农业 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C错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只能单 向流动,D错误。
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知识导图
生态工程
1.理论基础 生态工程应用__生__态__学__和__系__统__学______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术手段 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___设__计___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 境进行___修__复___、___重__建___。
3.目的 遵循__生__态__学____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 达到经济效益和__生__态__效__益____的同步发展。 4.特点 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_少__消__耗__、__多__效__益__、__可__持__续__ 的工程体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5 生态工程(高三复习课件)

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
无废弃物农业
系统中,进行区域小
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 环,循环往复,分层 分级利用,从而达到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效果。
物种多样性原理
物种多而繁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抵抗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 为种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 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 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
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 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 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 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 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 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 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人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
“生物圈2号”于1986年11月破土动工。1991年9月, 第一批8名实验者进入其中并开始实验。1993年2月,向 “生物圈2号”输氧,人员撤出。1994年2月第二批7名 实验者进入其中,几个月后撤出,实验失败。
“生物圈2号”的实验及启示
目的:
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以验证人 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工程, 仅仅依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 温度失调;二氧化碳的含量猛增;氧气的含量 减少;动植物的死亡
2019版人教版生物目录

人教版生物教材目录(2019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二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四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第五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三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被动运输第二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第三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四节光合作用于能量转化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三节伴性遗传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节DNA的结构第三节DNA的复制第四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知道蛋白质的合成第二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二节染色体变异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二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第三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四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第二章神经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三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四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第五节人脑的高级功能第三章体液调节第一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第二节激素调节的过程第三节人体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四章免疫调节第一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二节特异性免疫第三节免疫失调第四节免疫学的应用第五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第二节其他植物激素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第四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第一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三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第一节群落的结构第二节群落的主要类型第三节群落的演替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四章人与环境第一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三节生态工程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章发酵工程第一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二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第三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第二章细胞工程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第二节动物细胞工程第三节胚胎工程第三章基因工程第一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第四节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第四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一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第二节关注生殖性克隆人第三节禁止生物武器。
新人教版高中专题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选修生物

[学习目标]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知识点一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知识梳理1.生态工程(1)原理和方法:应用错误!生态学和错误!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术手段:系统错误!设计、调控和错误!技术组装等。
(3)任务: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错误!重建,对造成错误!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4)结果:提高生态系统的错误!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和错误!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1)目的:遵循自然界错误!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错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错误!少消耗、多效益、错误!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错误!大气、土壤和错误!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
3.生态经济(1)原则:错误!实行“循环经济”。
(2)目标:一个系统产出的错误!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错误!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3)手段:错误!生态工程。
错误!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2.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是什么?提示: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
3.“石油农业”如何理解?提示:1“石油农业”是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2优点:高产、高效、省时、省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解决粮食需求矛盾。
3缺点:高投入、高成本、高污染。
4改进的具体措施包括: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需要适量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多施有机肥,提高作物对水、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等等。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资料分析讨论:
超出环境承载力
_环境容纳量
由于周边城市、工业和农田的排 水中N、P的浓度高,水葫芦泛 滥,产生大量毒素。
3、协调与平衡原理
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讨论:
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 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特征的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 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态农业
(3)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 (1)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 (2)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 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300摩尔氧气,则农 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①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作物同时产出_______摩尔葡萄糖,农户从猪中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___摩尔的葡萄糖。 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本专题题图有什么寓意?
干裂的土地,赤红 的荒山,意味着不断 恶化的 生态环境 ,幼 苗的上方是蔚蓝的地 球,地球似乎化作一 滴甘露,滋润着大地; 幼苗又可寓意为
生态 工程,虽然柔弱,
却顽强地支撑着地球; 地球和幼苗组合和谐, 象征着希望。
生态工程的概念:
人类应用 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通过 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对已 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 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注意:
1.学科知识: 生态学和系统学 ;
高中生物同步备课系列【备教案】4.3 生态工程-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2

4.3 生态工程教案课题 4.3生态工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归纳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概述生态工程建设应遵循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四个基本原理。
3.通过分析和评价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4.通过评述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通过相关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建立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概述生态工程建设应遵循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四个基本原理;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通过分析和评价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并尝试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3.社会责任——评析生态工程发展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重点学习掌握生态工程的原理,了解生态工程的实际运用。
难点学习掌握生态工程的原理,了解生态工程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奥林匹克公园的图片,展示问题探讨中的资料,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讲解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探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重要建设项目。
公园所在地原来主要是普通村落和农田。
2002年招标设计,2005年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
公园建设坚持“绿色奥运”的理念,充分利用了原有地貌和植被,采用了营造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等多项生态技观看思考讨论创设情景,展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入课题业”物质循环再生示意图,讲解循环的概念和目的。
(1)概念: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物质的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环节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高。
(2)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3)遵循该原理的具体做法: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三北” 退耕还林
防护林退 还草、植树
耕还草还 造林等
林工程
实例
问题
原理
对策
案例
湿地生 态恢复 工程
江西鄱阳
湿地缩小和 整体性原理、协调 控制污染、 湖湿地生
破坏
与平衡原理
退田还湖 态恢复工
程
实例
问题
原理
对策
案例
矿区废弃地 的生态恢复 工程
矿区生态环 境的破坏
系统学和工 程学原理
修复土地、 恢复植被
确的是( )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
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
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
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解析: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 不同。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除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外, 主要是通过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 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我国的生态工 程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更要注意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从总体来看,发达 国家的生态工程的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也不那么强调经 济效益。不过,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缺乏定量化模型指导,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 样板等。 答案:D
①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基本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通过实践证明,这种生态系统较为理想,不仅有很好的生态效 而且也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 的能量。建立这种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动物粪便中的臭味主要来自氨,在沼气池中经______________的 用,可以形成________被植物吸收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人教版生态工程1.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原理。
解析:(1)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分别是: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有氧或无氧或兼性厌氧型。
(2)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在食物链中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起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即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3)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系统学和工程学、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一水生植物太阳(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2.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
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生产过程中物质循环的方向。
②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3)根据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2)①如右图所示:②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到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3)不正确。
因为食物链越长,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越难以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越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越少。
3.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材料一据计算,维持一个6口人的牧民家庭生活所需食物,需饲养35~40头牛,其中一半必须是母牛,以提供牛奶和繁殖小牛,其余为2~3头公牛,15~18头小母牛和几头小公牛。
这一畜群所需的牧场面积取决于降雨量(因降雨量影响产草量),在降雨量为250 mm地区,约需400公顷放牧地。
材料二“退耕还林工程”囊括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 897个县(含市、区、旗)。
到2010年,完成退耕地造林1 467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 733万hm2,陡坡耕地基本退耕还林,严重沙化耕地基本得到治理,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增加4.5个百分点,工程治理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1)在生态工程中,人类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________________原理可知,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若超过其限度,就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生态工程中人类应用了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其遵循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3)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因为若超过其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需遵循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
(4)生态工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生态恢复。
答案:(1)生态学和系统学(2)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原理(3)协调与平衡环境承载力系统的失衡和破坏(4)生态恢复4.英国的一位生态学家曾指出,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它必须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一切副产品都要再循环,尽量减少损失,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料等方法来保持土壤肥力。
②它必须实行多种经营,种植业用地与畜牧业用地的比例要恰当,这样才能使系统自我维持,并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出最大的生物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条件①强调的是生态农业应遵循________原理,这是借鉴了________________模式,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条件②强调的是____________原理和__________原理,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农业设计是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的前提和依据。
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在调查分析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假如你是该小组的成员,你认为这个设计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解析:(1)条件①通过农家肥料等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体现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条件②中“多种经营”等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原理,“种植业用地与畜牧业用地的比例要恰当”等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3)生态农业的设计要考虑合理巧接食物链、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利用,无废弃物,无环境污染(2)物种多样性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维持系统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优化结构,完善功能,增加生物量的产出(3)①研究设计合理的食物链组成或合理巧接食物链;②实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③实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或实现可持续发展或实现“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弃物生产模式;④设计合理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⑤提高整个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⑥绘制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⑦写出设计报告。
5.某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1)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该人工湿地的建立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和协调与平衡原理等。
(3)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说明完成该人工湿地的碳循环图解。
解析:(1)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层次,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该人工湿地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3)人工湿地中的细菌、真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大量的氮、磷等矿质养料以及CO,2被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吸收,使其生长迅速。
(4)湿地中的细菌、真菌多数为需氧型微生物,为提高其分解效率,可向水体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答案:(1)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垂直物质循环再生原理(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等矿质养料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4)向水体中适当通入空气(5)6.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各种粪便可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
(2)该生态工程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________。
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___。
解析:(1)图中生态工程能够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该生态工程中有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和多种畜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各种粪便可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图示生态工程中,农作物、果树、苗木是第一营养级,鸡、奶牛、鱼、猪、人都可作为第二营养级。
养鱼时,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环境容纳量。
答案:(1)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或整体性) 物质循环再生(2)猪、人环境容纳量(K值)7.(2018·长沙模拟)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