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科普知识

人工湿地科普知识

人工湿地科普知识1. 人工湿地的定义和作用1.1 人工湿地的定义人工湿地是指人为建造或修复的湿地区域,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物、生态和水文过程,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去除水中污染物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1.2 人工湿地的作用1.水质净化: 人工湿地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如悬浮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从而改善水质。

2.洪水防治: 人工湿地可以起到储水和缓冲洪峰的作用,减少洪水的冲击力。

3.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工湿地提供了适宜的生境条件,可以吸引和滋养各种野生动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4.改善生态环境: 人工湿地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吸收有害气体和减少噪音。

5.旅游休闲: 人工湿地是一个理想的观光和休闲场所,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和美丽景观。

2. 人工湿地的分类2.1 基于水文特征分类1.自由水面湿地: 如湖泊、池塘等,主要用于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

2.流态湿地: 如人工溪流、人工湿地等,主要用于水质净化和洪水防治。

3.浸润湿地: 如人工湿地过滤系统等,主要用于水质净化。

2.2 基于湿地植被分类1.浅水湿地: 如浅水湖泊和沼泽,植被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浅水植物组成。

2.河岸湿地: 如河流的沿岸湿地,植被主要由河岸植物组成。

3.漆黑湿地: 如氧化性漆黑湿地,植被主要为湿地种植物。

4.泥炭湿地: 如泥炭沼泽,植被主要由泥炭形成的乔木和灌木组成。

3. 人工湿地的建设和管理3.1 人工湿地的建设步骤1.选址和准备: 根据周围环境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地点并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2.设计和建造: 根据水文特征和湿地类型,进行设计和建造工作。

3.植被的筛选和种植: 选择适宜的湿地植被,进行种植和养护。

4.水质监测和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管理和调整。

3.2 人工湿地的管理和维护1.水位管理: 根据季节和需求,合理控制水位,保持湿地生态平衡。

2.植被管理: 定期修剪和更新湿地植被,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效果。

3.废物处理: 处理湿地中的废物,避免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损害。

(完整版)湿地公园生态水净化系统的构建

(完整版)湿地公园生态水净化系统的构建
16
三、案例分析
• 景观水净化与生态构建——文博园景观用水综合治理工程
17
三、案例分析
• 河水净化再利用——新密市双洎河人工湿地工程
湿地进水
项目规模120000 m3/d,处理双洎河(新密段)上 游河流来水,设计出水水质满足IV类水标准要求, 出水供给周边工业用水和补充下游河道。
达标出水

填料的选择
二、项目概要及研究进展
微生物的筛选
11
二、项目概要及研究进展
工艺的组合优化
工艺流程,可根据具体湿地 公园水质净化系统项目的水 质、地形、气候等因素,自 由组合。
一体式复合生物反应器 ABR+AO处理系统
生态基人工湿地
景观人工湿地
生态砾石床处理系统 土壤生态处理系统
复合填料生态处理系统
生态浮床
12
二、项目概要及研究进展
团队已经在该技术领域申请专利14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团队成 员已在该领域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30余篇。
13
三、案例分析
•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新密市郭岗村污水处理工程 湿地
2009年建设,污水处理规模300吨/天,采用
表流人工湿地
生态稳定塘
垂直流人工湿地
双洎河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
18
三、案例分析
• 地表水源修复工程——禹州市颍河地表水源湿地修复工程
项目处理颍河上游来水,包括张寨、高门楼、老官 陈和沙陀4个湿地工程,处理规模分别为0.6万、0.8万、 1.0万和4.0万m3/d,进水水质按照地表水Ⅳ类水,出水水 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
项目构思
生态净化
复合生态水处理技术,是组合污水预处理系统、生态净化 系统以及景观表面流湿地系统,对点源和面源污染进行生态 净化处理,使工程建造符合大自然的法则。根据具体项目的 不同情况设计组合,适用范围广泛。

2020秋高二地理湘教学案:第2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2020秋高二地理湘教学案:第2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生活链接] 2019年6月10日,黑龙江省湿地日暨扎龙自然保护区建区40周年主题活动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举行。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最多的繁殖栖息地,是我国第一个以丹顶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多年来,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和人为干预措施,有效遏制了过度开发湿地资源的破坏行为,实现了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了解: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

知道:湿地的概念,分布特点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应用:掌握分析人地协调观:调整人类活动,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综合思维:总结湿地的环境效应和地球之肾功能;分析湿地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区域认知:理解某区域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途径,并探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不同区域湿地价值的差异,湿地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调查家乡有无破坏湿地的现象,分析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湿地概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错误!地表或为错误!浅水覆盖的土地。

3.特点(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错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我国湿地的分布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错误!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自我探究] 海洋是湿地吗?[答案] 海洋、森林和湿地是世界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有水但水较浅,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是湿地,海洋不是湿地,而是和湿地并列的生态系统之一.二、“地球之肾"1.湿地的价值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三、湿地资源问题1.原因、表现及危害(1)原因:人类对资源、环境的错误!过度开发利用。

公园设计案例分析

公园设计案例分析

周边环境
总体效果
露天音乐厅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
千禧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建的露天音乐厅, 敞开式的富有张力的设计成为公园中的点睛之笔。 音乐厅高约40m,敞开式的舞台是由形状似“波 浪卷发”的不锈钢带状物构筑而成的。
露天音乐厅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
蛇形天桥 BP Bridge
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是千禧公园规划 的资源共享和因地制宜的规划创意 理念。千禧公园与建有儿童游乐场、资 源 共 享 , 从 而 多处运动场的格兰特公园仅一道之 弥 补 自 身 因 场 地 隔,千禧公园巧妙的利用 BP 桥与 所 限 而 无 法 实 现 之连接,既为公园增添了一处艺术 更 多 的 运 动 功 能 景观桥,同时又与格兰特公园实现 的遗憾。
设计改造
场地的文化历史与其现在 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 。 曾经这里是密集的工厂区 , 现在成为为哈德逊河谷创 造财富和活力的好性能景 观区。
曾经杂乱无章的柳树、刺槐、桤木构成的 森林以及滩涂边的草原已经被倾斜的扶垛 巧妙地加以改造。
在平缓和退化的地区我们建造植被茂盛 的湿地来过滤暴雨的降水,抵抗侵蚀。
Case Analysis案例分析公园设计 Nhomakorabea1
芝加哥千禧公园
设计理念
千禧公园是一座大型地下停车场,为城市提供了停车功能。 如果了解千禧公园的历史,我们就不得不为千禧公园的规 划创意折服。千禧公园最初的规划方案,就是建一座“带 点绿意的停车场”,但随着工程的不断实施,戴利市长与 一群伟大的设计师团队智慧的激烈碰撞,将一个带点绿意 的停车场建成了世界瞩目的千禧公园。简而言之,千禧公 园的最初规划目的就是一处城市停车场,而建成后的公园 就是一座位于停车场之上的大型屋顶公园。 公园在实现城市公共空间一般功能的同时,又为城市提供 了 9000 个车位,极大地满足了城市中心的停车需求。

海岸湿地复育案例探讨

海岸湿地复育案例探讨

海岸湿地复育案例探讨─美国旧金山南湾晒盐池滩地复育计画楊磊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兼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常務理事前言近几十年来,台湾由於经济的快速发达,以及人口的急速增加,使得台湾的环境也相对的面临日渐破坏的命运,尤其是海洋及海岸地区的环境。

此乃因台湾平地腹地的面积本就狭小,因此需往海岸地区发展,也因而连带造成对海洋及海岸地区环境的破坏。

目前台湾海岸地区所遭受的环境问题大致可区分為海洋及海岸环境污染、海岸土地地层下陷、海岸土壤盐化、海岸的侵蚀加剧及因海埔地不当的开发与填海造地工程等所造成的海岸生态栖地的破坏。

如果再不知警惕,任其破坏下去,最后终将使我国海岸地区的资源耗尽,也使整体的海洋及海岸生态系统结构的崩解。

其中,最為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因不当海岸土地的规划及开发所造成的海岸生态栖地的破坏。

為何会如此?其原因為由於陆上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致使陆上土地的取得必须先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也因此造成许多的开发行為往往会选择在地价较為便宜的海岸地区。

各种的开发行為包括大型的海岸工业区的开发(例如像彰滨工业区及云林离岛工业区等)、港口、发电厂、垃圾掩埋场或焚化炉、以及沿海道路的开拓等,这些海岸设施皆会大规模的进行开挖等对环境造成极為重大的开发活动,因而对整体的海岸生态系统及栖地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尤其是丰沛生物多样性的海岸湿地。

台湾的海岸湿地大都分布於西部海岸(如图1所示),而台湾的西海岸从北到南也都有湿地的分佈。

湿地具多样化的功能包括,滞洪调洪、净化水质、提供水源、营养循环、生產天然產物、野生物动物避难栖息所、游憩及文化等功能价值,而像海岸湿地、潮间带及河口等地区,原本就是许多海洋生物孵育、生长、栖息及避难的场所,但是由於各种人為的开发行為,这些具关键重要性的海岸生态环境往往将会变更作為他用。

此外,由於原本台湾西海岸的湿地环境,北从关渡、挖子尾,往南至新丰、新竹香山、台中大肚溪口,一直到嘉义鰲鼓、好美寮、台南曾文溪口,再南至高雄永安,这是台湾西海岸上一连串的海岸湿地区域,对於台湾生物物种的迁移具有其重要的生态地位,也因此对於台湾西海岸建立湿地生态保育轴,并对其加以保护是诱其必要性。

湿地公园的景观植物配置

湿地公园的景观植物配置

美学原则
整体美
通过植物的色彩、形态、季相 等要素,营造整体和谐、美观
的景观效果。
层次感
合理配置不同高度和种类的植物, 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结 构。
多样性
运用多种植物种类和品种,丰富植 物景观的色彩和形态,提高观赏价 值。
功能性原则
净化水质
选择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 植物,如水生植物和耐水 湿植物,以吸收和减少水 中的污染物。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
作用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在生态旅游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提供观赏、遮阳、防风、净化空气等,同时还有助于维持 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价值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在生态旅游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
THANKS。
湖泊湿地的典型植物群落
沉水植物群落
以轮藻、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为主,形成清 澈透明的湖泊景观。
浮叶植物群落
以睡莲、菱角、水鳖等浮叶植物为主,形成绿意 盎然的湖泊景观。
挺水植物群落
以芦苇、香蒲、茭白等挺水植物为主,形成高低 错落的湖泊景观。
河流湿地的典型植物群落
河岸带植物群落
以柳树、榆树、水杉等河岸带植物为主,形成绿树成荫的河 流景观。
VS
水生花卉群落
以荷花、睡莲、金鱼藻等水生花卉为主, 形成绚丽多彩的人工湿地景观。
05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案例分析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植物配置
植物种类
公园内种植了多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和水生植物等, 如柳树、枫树、松树、荷花等。
配置特点
植物配置注重季相变化,以自然式为主,强调林缘线和林冠线的 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

生态工程案例分析

生态工程案例分析

生态工程案例分析——上海后滩公园金色向日葵盛开在田间,水稻到了快要收割的时候,芦苇和芒草等在溪流中挺立……这并不是哪个农庄的田园风光,而是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的自然景观。

后滩公园位于上海世博园C片区的黄浦江畔,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路隧道,面积约14公顷,用地岸线长约1.8公里。

该区域是受黄浦江水流冲积和潮汐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积区域。

为了让这片划入世博园区的湿地重现生机,从2005年起,上海海洋大学张饮江教授领衔的水生态工程课题组的建设者们对后滩区域水体本底、土壤本底、植被本底等状况进行了科学调查,经过四年努力,后滩湿地的面积从4公顷增加到14公顷,成为市区惟一的湿地生态公园。

来到后滩公园,只见那里河水清澈见底,河中的“水下森林”郁郁葱葱。

除了沉水植物,后滩公园的水系中还有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和浮叶植物,它们高低错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

这片湿地中的动物很多,如花鲢鱼、白鲢鱼、餐条鱼、鳊鱼、青虾、河蚌、河蚬、小蝌蚪,还有来此栖息的野鸭、飞鸟。

这里风光秀丽,流水潺潺,凡经过这里的游客,都为青翠欲滴的水生植物、清澈见底的溪流碧波所感叹。

作为上海未来的“绿肺”,世博会结束后,后滩湿地公园被永久保留下来,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一抹绿色。

游走在后滩公园,一些景点似乎还依稀可辨旧码头、旧工厂的痕迹。

这里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

浦东新区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忆说过,五年前这里的天空是灰茫茫的,雾气、粉尘交织混合在一起。

几乎就是工业废渣和建筑废物的堆积场,狭长的地带垃圾遍野、污水横溢,一片狼藉。

现在外地游客会说,上海有一个外滩,还有一个后滩。

2007年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设计,2009年10月建成。

设计者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湿地的定义及分布1、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渔塘、人工河、人工湖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3、湿地的分布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活动:读图,分析我国湿地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课堂演练】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B.海南岛红树林C.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海洋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D.②④⑤4、我国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5、洞庭湖:湖南的名片洞庭湖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更是我们三湘大地的母亲湖,湖畔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鱼米之乡,洞庭湖同时又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蓄湖和资源生态湖。

二、“地球之肾”(作用)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淡水湖泊东方湿地——洞庭湖1、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2)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3)河湖密布,灌溉便利,水产养殖业发达2、洞庭湖的功能:(1)产出功能:产生人类需要的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动植物、矿产、水产)、生活资源(2)调节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3)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4)降解功能:净化水中污染物质(5)其他功能:美化环境、旅游、航运、各种动物的栖息地3、湿地的作用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生命的摇篮”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天然空调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水库”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地球之肾”净化水中污染物质→“鸟类的乐园”众多鸟类的栖息地→“资源的宝库”三、湿地资源问题分析洞庭湖由“第一”沦为“第二”的原因,并由此探究湿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湿地案例分析
目录
1 北京黑土洼人工湿地 (3)
1.1项目概述 (3)
1.2工艺流程 (5)
1.3效益分析 (7)
1.4存在问题与建议 (7)
2云南抚仙湖窑泥沟人工湿地 (8)
2.1项目概述 (8)
2.2工艺流程 (8)
2.3效益分析 (9)
2.4存在问题与建议 (9)
3成都活水公园 (11)
3.1项目概述 (11)
3.2工艺流程 (11)
3.3效益分析 (13)
3.4存在问题与建议 (14)
人工湿地案例分析
1 北京黑土洼人工湿地
1.1项目概述
官厅水库为永定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是北京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

为修复官厅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2001年底开始由北京市水务局和德国勃兰登堡州经济部合作,开展了“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研究,目的是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在官厅永定河入库口控制入库污染,改善入库水质。

黑土洼湿地系统由人工湿地和稳定塘两部分构成,将官厅水库上游严重污染的劣V类来水引入稳定塘,经初步净化后,一部分水直接入库,另一部分水再经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其出水可达Ⅲ-V类地表水标准。

该系统处理能力达9*107m3/a,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总平面布置见下图。

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其中人工湿地占地7.31ha(110亩),分四个区,采用中方和德方设计的两种不同湿地结构模式,湿地年处理水量1500万m3。

1.2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效果分析人工湿地工区湿地单元由挺水植物塘、一级植物碎石塘、水生生物塘、二级植物碎石塘、砂滤池5级构成。

湿地单元面积30m*125m,设计处理水量1728m3/d,面积水力负荷0.58m3/m2d,水力停留时间约38h。

设计最大面积水力负荷1.08m3/m2d。

湿地单元各级和不同季节溶解氧变化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