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案例汇集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景观效应案例

人工湿地景观效应案例

人工湿地景观效应案例人工湿地景观是指通过人为营造湿地,将其作为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具有水生植物、湿地景观和生态功能的湿地空间。

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也可作为城市防洪和水资源调节的一种手段。

以下是一些人工湿地景观效应的案例。

1.苏州园林别墅区的人工湿地苏州园林别墅区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占地面积约为1400亩。

园区通过拓宽河流并设置多个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被对水质进行净化,同时增加了湿地连通性,提高了自然景观。

这些人工湿地通过吸附污染物、拦截悬浮物质以及提供适宜的生境等方式,显著改善了湖水的环境质量,提高了区域空气的湿度,降低了城市的温度,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2.上海世博会湿地公园上海世博会湿地公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占地面积约为2.33万平方米。

公园通过人工湿地的构建,修复了原本被世博会园区占用的区域,将其改造为一个生态景观区,并设置了湿地花坛、湿地草坪、湿地林地等多个功能区。

公园不仅提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还通过适宜的园林设计,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个人工湿地景观,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生态效应,还提高了城市绿化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南京夫子庙湿地公园南京夫子庙湿地公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占地面积约为2.9万平方米。

公园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将原本的污水处理区改造成一个湿地公园。

公园内设置了多个湿地池塘、荷花池、湿地花坛等景观元素,并种植了大量湿地植物。

这个人工湿地公园不仅成功处理了区内的污水,还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4.北京奥运村湿地公园北京奥运村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占地面积约为17.6万平方米。

公园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净化,同时提供了一个具有湿地生态特色的园林景观。

公园内设置了多个湿地池塘、湿地步道、湿地座椅等景观元素,通过休闲与生态相结合的设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经典案例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经典案例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项目主管单位:方案编制单位:方案编制时间: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基础 (1)1.3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3)1.4设计及施工范围与处理规模 (5)1.5工程地点 (6)第二章处理工艺选择 (6)2.1处理水量与水质 (6)2.2治理工艺路线选择 (7)第三章各专业设计简介 (13)3.1建(构)筑物设计 (13)3.2基础、防渗设计 (14)3.3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14)3.4高程及总图布置 (15)第四章各主要处理设施简介 (16)4.1化粪池 (16)4.2生物滤池 (17)4.3潜流人工湿地 (19)4.4出水池 (20)4.5氧化塘 (21)第五章劳动定员 (24)5.1技术管理措施 (24)5.2劳动定员 (24)第六章投资报价 (24)6.1估算编制说明 (24)6.2估算范围 (25)6.3估算范围 (25)第七章工程工期、经济分析 (28)7.1工期 (28)7.2工程内容 (28)7.3经济分析 (28)第八章运行管理 (29)8.1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管理及日常的维护 (29)8.2定期清掏污泥 (29)8.3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处理设施 (30)第一章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宋岗村位于造甲乡西北,总面积56.76公顷,处于江淮分水岭屋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年降雨量857.毫米,平均无霜期228天,最大冰冻深度约为9厘米左右。

全村共有住户1295户,敬老院1个,村委会1个,幼儿园(托儿所)3个,卫生所(计生站)3个,小学1所。

人口5380人。

该村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配套的收水、排水管网和农户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就地处理生活污水,有效避免污水横流现状恶劣现象,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题。

污水处理即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改善长丰县江淮分水岭地区农村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长丰县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实例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实例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实例摘要: 在借鉴浙江桐庐等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吉安县在多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作。

该县农村污水处理主要采取人工湿地处理模式,即10~20户农户建造一套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过收集沉淀—厌氧—人工湿地等过程进行处理。

监测结果显示该系统对COD、氨氮等去除能力强,出水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能达标,表明该系统是一种适合农村污水处理的系统,适合在当地农村推广应用。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实例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zhejiang tonglu succes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JiAnXian in multipl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the rural sewage treatment of pilot projects. The county rural sewage treatment mainly take artificial wetland processing model, that is, 10 to 20 families to build a set of peasant household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sewage after collecting precipitation-anaerobic-such as artificial wetland process for processing. Monitoring the results show the system of COD,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ability, the water pollution index are the standard,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a kind of suitable for rural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local rural application.Key Words: rural sewage; artificial wetland; processing; engineering example1 引言吉安县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来源少、居民居住分散等原因,普遍缺少排污设施规划,缺乏专门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2024年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范文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低能耗、高效率、生态友好的特点,逐渐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就其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人工湿地某城市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污水问题,引入了人工湿地技术,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引入湿地系统。

该人工湿地采用自然—生物复合处理工艺,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经过人工湿地的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某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传统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普及。

当地政府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建设了多个小型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作用,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三、常见问题探讨1. 人工湿地的设计与建设人工湿地的设计与建设是影响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设计时需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和植物种类。

同时,要合理设计湿地基质、水力条件等,以保证湿地的处理效果和生态平衡。

在建设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湿地的维护与管理人工湿地需要定期维护与管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处理效果。

维护工作包括清理杂草、修剪植物、更换失效基质等。

同时,需对湿地系统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处理效果和水质变化情况。

管理方面,需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管理措施和运行经费等,确保湿地的长期稳定运行。

3. 湿地处理效果的评估与提升为确保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需定期对湿地系统进行评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工艺基础及案例(建工)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工艺基础及案例(建工)

.人工湿地的组合及运行机理

一套完整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均由预处理工艺、前处理工
艺、主体处理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组成。
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属于污水进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前的物理处
理工艺,一般包括栏污格栅、缓冲池、沉沙池及快速渗滤池等。
• ♦沉淀池,也作沉沙池,是废水进入人工湿地前的预处理工艺, 主要起到缓冲水流流速、沉淀泥沙及大颗粒悬浮物的作用。
工程简介
梅溪湖人工湿地工程建址位于三环线两侧,梅溪湖街道办事处天顶 村委会,工程红线总占地面积,合亩。其中三环线以外面积为 ,合 亩亩,三环线以内面积为,合亩。
梅溪湖人工湿地水质控制
项目
()
进水水质
设计出水水质

去除率
控制目标(类)
() ≤
() ≤
() ≤
() ≤
()
粪大 肠杆菌 (个)

工艺流程
• ♦按照人工湿地工程工艺组合方式,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以及复合型人工湿 地。
人工湿地的形式
.人工湿地的形式和组成
• ♦按照人工湿地内,污水流动的方式,可将人工湿地分为表面 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 ♦按照人工湿地工程工艺组合方式,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以及复合型人工湿地 。
♦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年)提出,要在我国的广大农 村进行污水处理的推广与应用,而人工湿地正是其推广的模式之一。因 此,切合我国农村环境实际,结合农村具体条件,探讨出一套切实有行 的农村污染人工湿地综合整治技术指导文件将是其推广应用的当务之急 。
介绍完毕,请多指教

污水处理中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农村污水处理
农村地区污水处理一直是难题,人工湿地处理技 术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建 设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和农业废水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的方法主要包括稳定塘和 垂直流湿地。稳定塘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净化废水 ,而垂直流湿地则通过植物、微生物等净化废水 中的污染物。
应用领域的拓展
农村污水处理
针对农村地区分散性、规模小的特点,开发适用于农村的人工湿 地处理系统,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
工业废水处理
针对不同工业废水特点,研发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技术 ,降低废水排放标准。
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净化与利用,减轻城市排 水压力,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技术创新与改进
高效藻类水处理技术
01
通过优化藻种和环境条件,提高藻类对污染物的吸收效率,降
低处理成本。
纳米技术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
02
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提高湿地填料的吸附性能和微生物活
性,增强污水处理效果。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人工湿地的实
时监测与智能控制,提高运行效率。
城市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一。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处理城市生活和工
业废水,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水环境。
输标02入题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优势在 于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同时还能美化城市环境 ,提高生态效益。
01
03
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去除 COD、BOD、SS、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水质,满

污水处理中的人工湿地技术应用

污水处理中的人工湿地技术应用

污水处理中的人工湿地技术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重要的环保问题。

人工湿地技术作为一种生物处理方法,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污水处理中的人工湿地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一、人工湿地技术概述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组合体的作用,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共同处理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技术。

它以湿地植物为载体,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生物膜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分解、吸收、降解,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人工湿地技术的优点1. 生态环保: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生态系统工程,它模仿自然湿地的生态过程,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

2. 经济效益:相较于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3. 水资源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可将废水中的水分循环利用,在达到净化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领域1. 城市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传统污水处理设备的补充,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2. 工业废水处理:人工湿地技术也适用于一些工业废水的处理,如化工厂废水、冶金厂废水等,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3. 农田灌溉:人工湿地技术可将河道中的水源通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既减少了污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又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人工湿地技术应用案例1. 某市污水处理厂引入人工湿地技术,通过建设湿地植物区、沉淀池和过滤层等设施,成功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降解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可用于循环利用或者河流排放。

2. 某化工厂废水处理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在人工湿地内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并通过湿地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降解去除,达到了排放标准。

五、人工湿地技术面临的挑战1. 技术问题:人工湿地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硬质有机物和微污染物的处理上,仍存在一定困难。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北方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实例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北方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实例

运行时间 ( ) d 图4 人工 湿地系统进出水T 的变化 P
4 效 益 分 析
该工程运行后 , 具有 良好 的环境效益 , 可减少 C D 排 放 O。 量 约 4 8t年 , . / 减少铵态氮排 放量 约 0 3 年 , .6t / 减少磷排放量 约 0 0 年 , .6t / 大大减轻了水体 污染 。同时也 改变 了村 内污水
2・ 5 2・ 0

量不破坏原土层。湿地 底部及 四周应 做好 防渗处 理 , 湿地防 渗膜采用厚度为 10mm的复合土工膜 , . 膜上下各敷设 5 m 0m
细河沙防止破坏防渗材料。
3 处理 效 果 与分 析
该工程 2 1 0 0年 9月底 建成并进行调试 , 通过对人工湿地 半年来进 出水监测数据分析 , 以看 出经处 理后 的生活污水 可 满足 G 9 6 19 ( B8 7 - 9 6 污水综合排 放标 准》 一级标 准要求 , 能 够直观地反映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的效果 。取样 口分别设
微生物 的生长提供依附表 面和营养物 质 , 污水流经人 工湿 在 地时 , 基质通 过 吸收 、 吸附 、 积 和过 滤等 作用 直 接 去除 污 沉 染物 。
1 1 设 计 水 质 、 量 . 水
工程设计处理水量 7 。d 进水水质根据 实测 数据及生 0m / , 活污水常规检测确定 , 出水水质执行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 (B 87 一 l9 ) 9 6 96 一级标准 。设计进 出水水质情况如表 l 所示。
2 4 防 渗措 施 .
运行 时间 ( d) 图3 人工湿地 系统进 ,  ̄ 4- q7 NH +N的变化 -} I
到 5 %。N 一N是 氮存在 形式 中最 容 易被植 物 吸收 的 , 0 H 因此在种植 芦苇后 , H 一N去除率会有 明显增加。 N 3 3 人 工湿地 系统对 T , P的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案例汇集李匡文于东莞2010.4.9题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以其独有的优越性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和重视——投资建设成本小、运行费用低、运行技术低、能够结合景观进行建设,具有景观美的效果。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工湿地亦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接纳。

然,其毕竟也是一门低龄学科,从概念提出至今不过40年,引入我国不过20年,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工程化研究和应用亦不过10年光景。

因此,难免存在诸多的不足。

另由于跟风的学习态度使得各地人工湿地一哄而上,有资质无资质,有能力无能力的,都摸着石头过河,其结果可想而知。

自2003年,我国人工湿地甫一开始进行课题实验和规模化工程应用开始,我就开始了人工湿地的研究、设计、工程化应用与推广,参与的课题、工程有十数个之多,期间,当然也有个人的一些心得与感想。

把我自己做过的(包括参与施工、主持施工与主导设计)工程案例汇编了一下,一些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就没有收列其中。

简要介绍了工程的一些概况,并附上我自己摄制的一些图像。

当然不可能那么完备,只是想给人,给初学者一个直观的感受而已。

综观所列的这些工程案例,以及我参观考察和学习过的国内大部分的工程案例,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致命症结在里面,那就是维护和管理。

人工湿地并非人所宣传的那样,零管理及零运行费用。

要想保证人工湿地的可持续运行,必要的后期资金投入还是需要的,包括植物残体的收割、生物塘底泥的清理与打捞等。

与有志于从事这个行业的朋友共勉。

1、澄江县马料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时间:2003年7月工程工艺:氧化塘+垂直潜流+表流湿地污水类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000m3/d占地面积:20000m2达标要求: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目前状况:正常运行现场照片:表流湿地生长繁茂的慈姑与风车草上行垂直潜流湿地里的菖蒲人工湿地的进水是为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人工湿地的出水结语:马料河人工湿地和窑泥沟人工湿地一样,是云南省乃至国内填料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典范。

然与我国诸多的其它工程一样,缺少必要地维护,导致工程效能的降低甚至停滞,曾一度引起省市领导的责问。

它当然也是一个不尽完善的工程,但,也正是因为它的不完善,才能让从业者们累计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使后续工程得以有经验可循。

2、江川县渔村大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时间:2004年11月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污水类型: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处理能力:10000m3/d占地面积:13000m2达标要求:地表IV类水要求,部分满足III类要求目前状况:正常运行,部分指标达标现场照片:刚施工完毕的湿地系统运行3年后水平潜流湿地中生长繁茂的芦苇3年后水平潜流湿地系统中生长繁茂的风车草湿地进水湿地出水结语:作为高负荷潜流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力作,它曾获得了云南省政府、省环保厅、国家环保部等诸多领导的好评,也由此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与荣耀。

记得某个领导视察时,看到如此清洌的出水,激动地直接舀了就喝。

实际停留时间长,配置植物丰富,水力负荷高等是它的特点,缺点是太过规整,以至于所有见过它的人都说,人工饰造的痕迹太重。

目今,工程移交给当地政府后,因拿不出足够的资金进行维护,而导致池床淤塞,水体漫流,管道破损,水力负荷和实际运行能力大幅度降低。

这个工程也开启了人工湿地高效处理污水的先河,处理一立方污水仅用1.2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为人工湿地一直所诟病的占地面积大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3、玉溪市九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时间:2008年5月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垂直潜流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蓝藻水)处理能力:100000m3/d占地面积:150000m2达标要求:地表IV类水要求,部分满足III类要求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达标现场照片:九溪人工湿地进水经过前端表流湿地处理后的九溪人工湿地进水一级生物塘(氧化塘)系统,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蓝藻用于曝气的跌水系统九溪人工湿地出水九溪人工湿地水平潜流系统中生长繁茂的花叶芦竹生长繁茂的象草系统生长繁茂的风车草和花叶芦竹系统结语:这个工程之所以实施,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玉溪市城区人口的生活用水和改善抚仙湖水质,解除星云湖水对抚仙湖水质的威胁。

工程是目今为止,国内外面积最大的填料型人工湿地——光碎石填料就达15万立方。

工程继续秉承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负荷高效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节约每一平方米土地。

工程出水除磷和氨氮外,均达到了地表3类的标准,其蓝藻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

工程效果是有的,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工程所使用的土地均为农田,为租用,而工程的性质也仅为临时性工程,估曰20年。

想想合约到期后的退耕恢复问题,每一个设计师和建设者都应该沉思。

庆幸的是,最新出来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提出了,尽量不占用农田或者尽量利用废弃土地建设人工湿地的意见,该当为此而欢呼者,毕竟,农田是为人生存的基础所在。

4、萍乡市芦溪县南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时间:2009年7月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垂直潜流污水类型: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处理能力:5000m3/d占地面积:9000m2达标要求: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部分满足地表III类要求现场照片:处于生长恢复期的植物系统(相机日期有误)下行垂直流湿地系统正常运行期的南坑人工湿地(污水在填料以下运行)南坑人工湿地冬季运行效果湿地进水口及配水渠湿地进水及出水效果类比结语:南坑人工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第一个高负荷人工湿地,由于此前该区域没有相关借鉴的工程案例,因此,作为一个尝试,设计与施工相对比较保守,其水力负荷约0.5左右,停留时间52h。

工程配置了22个湿地植物品种,筛选出了约12种在此区域包括湖南、江西地域生长表现非常的湿地植物品种,这些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发育期长,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在有霜的条件下,常绿甚至半常绿。

为此区域人工湿地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5、昆明市体育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景观工程建设时间:2008年10月工程工艺:氧化塘+表面流+水平潜流污水类型: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能力:2000m3/d占地面积:4000m2达标要求:CJ/T 95-2000景观回用水标准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达标现场照片:工程施工前的景观河道及污水(与金鱼类比,水是黑色的)此时的汇水由于蓝藻滋生而泛绿施工一个月后,可以看到水质明显改善,景观效果也更加柔和以前的一汪绿水也变得清澈大量的污染由于填料的过滤与微生物的分解而消耗,使得水体透明度提高,沉水植物能够大量繁衍,进而促进了群落恢复的良性循环。

这也是我们进行湿地恢复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繁茂、丰富而处理功能旺盛的水生植物系统结语:作为一个改造工程——它将原本用于景观绿化的水系(河道)结合人工湿地(填料)进行改造,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至少它是一次有效的,有非常可行借鉴意义的尝试。

可想而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如果直排,其结果必然是那一汪绿水的。

工程秉承湿地景观的理念,采用潜流+表流湿地的结构模式进行景观化设计,不生硬,不造作。

但由于工程缺少必要的前处理,且工程占地面积所限,水力负荷较大,因此,运行维护任务繁重,繁茂的水生植物残体收割必须每月清理一次。

得益于水域微环境的修复与重建,使其自然衍生了大量的沉水植物,这是我们水域生态修复工程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通过沉水植物的自然衍替、循环和持续发展实现水体的自净。

6、江川人工湿地实验工程建设时间:2003年12月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处理能力:1000m3/d占地面积:1000m2达标要求:GB3838-2002II类水要求目前状况:课题验收结束,实际达到III类水要求,部分符合II类水要求现场照片: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及设置实验工程的氧化塘系统前端(前处理)系统经过氧化分解后的出水,蓝藻基本上给杀死了工程出水系统及出水结语:作为九溪人工湿地规模化应用在云南的实验工程(中试),该人工湿地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传入初期的中国人工湿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借鉴的依据也大都是国外的文献——实际上这些文献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中国没有那么大的闲置土地,中国的污染废水也都是直排的。

也是从这个实验工程开始,我们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达标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污水经过自然地力量还竟然能够变成这样。

7、云南城投福保塘湿地公园建设时间:2008年10月工程工艺:湿地公园+表流湿地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处理能力:3000m3/d占地面积:80000m2目前状况:正常运行现场照片:福保塘湿地景观湿地栈桥湿地栈桥引入的废水曲径通幽大量的恢复沉水植物(由于水里养了较多的鱼,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水是混浊的)结语:湿地公园建设的目的在于,在进行生态修复,景观改造的同时,满足湿地“自然之肾”的功能要求。

其实国外较多的人工湿地都是这样做的——它们把经过污水厂排放的废水导入大面积的自然湿地之中,通过湿地的模式对污水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并且结合景观规划对环境进行改造,当然,这需要更大的面积,这也是国外湿地水力负荷低至0.001的原因。

大多数情况下的湿地公园建设,应该是对湿地进行改造,而不是重建,比如西溪湿地、西湖西镜湿地。

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同时改造,这样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而对景观的改善效果却是最大化的。

后记:影响我国人工湿地发展问题的一些思考我国的人工湿地经历了由引入到发展的过程。

其建设的工艺和方法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出而变得丰富,人工湿地的处理效能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除了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外,作为工程应用建设的人工湿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一些实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为人工湿地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性的参考。

虽然如此,我国人工湿地建设和应用的步伐还是相对缓慢,其所取得的成果也属鲜见,这与人工湿地本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与我国目前人工湿地建设和管理的体制也有较大的关系。

1、人工湿地的建设占用耗费了大量的土地面积。

这对于我国,尤其是我国的中心城市而言,是其发展和推广应用开来的一个挚肘。

在我国现行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的体制中,是不可能于城市中腾出一块较大的土地出来建设人工湿地的。

2、人工湿地建设的开挖量大,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人工湿地建设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和固化池体建设,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复耕具有非常重大而长远的影响。

在我国目前的湿地建设和管理模式下,建设谨慎,发展缓慢。

3、人工湿地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用一句话来形容是,人工湿地“建一个废一个,废一个死一个”,以至于人工湿地在建成后很多都成为了当地政府的一个累赘。

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现行的人工湿地管理制度所制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