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

合集下载

治理水的污染——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治理水的污染——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生态净水流程中的水景 :成 都活水公园在生态净水流程 中突出了自然的动水景观。 在一次性将河水抽入厌氧沉 淀池后,水一直顺着地形依 靠重力流淌,不再借助其他 人工手段,设计师将水流量 控制得很小,从而确保贯穿 全园的一脉活水终年流淌不 息。整个净水系统虽然自然、 恬静、谦逊,但流水的灵气 依然使生态净水的精神洋溢 于全园。
选题2:磁器口嘉陵江支流河道凤凰溪景观整治 选题
1.选址理由:
2.基地现状
由于居民污水排放,加之长期无人管制,河道水质极差,但河岸植被等保存较好。
3. 研 究 方 向
1、解决/弥补污染问题 2、以水的净化为题设计景观 3、恢复凤凰溪的自然风貌 4、设计滨河亲水空间
4. 存 在 的 疑 惑
1、污染源怎么解决?
人工湿地概念: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充分利 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能力的特点,利用生态系统 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 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 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其他景观处理
滨河水景:成都活水公园在府 南河之滨采用了挑水木楼、水 力水车、护栏堤岸、不设护栏 的亲水草坡堤岸和亲水台阶堤 岸、码头等形式,人与水的关 系变化多样。滨水带的很多区 段能随着水位的涨落而发生变 化,让人注意到河水的自然变 化。
治理水的污染——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成都活水园,占地24000多平方米,坐落于成都市中心府南河畔,是一个具国 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园中庞大的水处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府南河 的水质,也因此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 。每天有200立方水从 河中抽出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到河中。
公园形状是一“鱼”形, 游人往往从鱼嘴而入,走 向鱼尾。而沿着河岸又恰 好在公园散步,游赏全景。

城市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探索分析———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城市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探索分析———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城市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探索分析———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作者:刘欣杨依婷赵卓琦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5期摘要院成都市活水公园是1997 年建成的世界上首座以展示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为主要内容、以水保护为主题的生态公园。

它所展示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工程现己正常运行了20 年,被污染的水体通过进入公园的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植物水塘———养鱼池———回到府南河,这一过程是一个大的生态水体循环。

本文就城市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过程及所用系统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活水公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活水公园是园林艺术与人工湿地净水工艺相结合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与实践。

城市园林艺术因应用了人工湿地净水工艺系统,而增加了科学内涵。

人工湿地净水工艺系统是一门内容广泛、内涵丰富的学科,有许多待研究和待完善的课题,需要多学科合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 概况四川省成都市活水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湿地生态展示景观公园,该公园展示了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过程。

其占地2.4hm2,坐落于成都市的护城河———府南河。

2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公园的创意者,美国“水的保护者”组织创始人贝西·达水难分的象征意义,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的总体造型,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公园中的流水取自锦江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

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人工湿地净水工艺分成3个系统,形成3 个区,分别展示了人工湿地系统3 个不同的工艺过程,相应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休闲、娱乐、教育等景观功能,成都活水公园集人工湿地净水系统与园林景观于一体,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和生态意义。

2.1 进水预处理系统环境艺术家利用厌氧池的水面上设置了象征清水受污染的石雕作品,在厌氧池与兼氧池的联接处设置了可观赏与自流曝气的水流雕塑;厌氧沉淀池泵入污水,厌氧沉淀池出水经水流雕塑自流曝气后,流入兼氧高位水池的工艺过程;园林建筑设计者利用沉淀池与地面的高差及其地形地貌,设计建设了反映川西古建筑特点的,带水车的吊脚楼和地下展厅,并在地上山坡上种植仿峨眉山的亚热带自然植被。

成都活水公园

成都活水公园

SHANGHAI CHINA
成 都 活 水 公 园
该案例的原型是世界上第 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 环 境公 园 —— 成 都 活 水 公 园 。案 例 将 社 区和 公 共 空 间 的 雨 (污)水进 行 有效 收集 ,通过 生物 自净 功 能进 行水 的 处理 和循 环利 用 ,向人 们 展 示 被 污 染 的水 体 在 自然 界 由 浊 变 清 、由 死变活的过程 ,启迪人们珍惜水资源。微缩版的成都活水 公 园 ,取 鱼水 难 分 的 象 征意 义 ,将 鱼 形剖 面 图 融 八公 园总 体 造 型 ,喻 示人 类 、水 与 自然的 依 存关 系 。公 园分 为 4个部 分 :分别反映自然未被 “现代文明”污染前的状况 、自然 环 境 被破 坏 和 污 染 时 的状 况 、水 的 人 工湿 地 生 物净 化 系 统 部分 和展 示河 水经 过生 物净化 后的 运用 状况 。
看 点 四 : “鱼尾 ”部分是一个亲水空间 ,清 洁的水 通过 臭 氧 氧 化 塔进 行 消 毒 处理 后 经 卵 石铺 地 的 小 溪 流入 此 地 。这里设 置 了互动 感应喷 泉 。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看点一 :花园通过地下管道,连接着卫生间、厨房和院
内的洗手池 。院 子里 所有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汇集 ,流 人管式沉 沙井 ,然后进八人 工湿 地植物床 ,植物床放有过滤作 用的大小
碎石 ,种植了芦苇 、姜花 、伞草 、美人蕉 ,这些都是 根系特别 发达的湿地植物。它们能把水里的有毒物质降解 、吸收掉 ,产 生的微生物能吸附在碎石上 ,为植 物提供 养分 。
看 点 二 :太阳神乌广场设有各种生物图案及环保教育 小 品 和 艺术 雕 塑 —— 富有 人 文 气息 的 广 场地 下挖 有厌 氧化 处理 沉淀 池 ,是 收集污水 和进 行初 步处理 的地 方 。

活水公园介绍

活水公园介绍
内容概括
简介 设计规划 公园特点 公园特色 净化处理 建造目的 登上世博 原理及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简介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位 于中国四川成都,占地24000多平方米。取自府河水, 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 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 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成都活水园,占地24000多平方米,坐落于成都市中心 府南河畔,是一个具国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 园中庞大的水处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府南河的水质,也 因此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并为之骄傲。 每天有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 到河中。
原理及作用
实质:微缩版的湿地 其主要净水原理是湿地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 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 养物质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消减 环境污染。 另外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 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 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据一些地方 的调查,湿地周围的空气湿度比远离湿地地区的空 气湿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对也多。因 此,湿地有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优化自然环境,对 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有利。
公园特色
园内的中心花园雕塑喷泉、自然生态河堤、“黄 龙五彩池”等自然风景和几十种水生植物、观赏 鱼类巧妙融合在一起,集教育、观赏、游戏为一 体,使人们在走近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中,充 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活水公园不光是对于水资源的处理尤为独到,在 植物配置上也是相当的适时适地。活水公园再现 了四川成都峨眉山风景区自然地森林景观。将山 地的林带景观搬移到城市之中,并对与周边的环 境起到了一定的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微观调节 的作用,可以说是中看又中用。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案例之成都活水公园.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案例之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城市田园化的可能在成都府南河畔,有一座“鱼”状的公园,里头密布着树林和各种大小不一的水塘,沿着河边狭长地分布着,它就是成都的活水公园。

在旅游界,活水公园的名声或许不如成都青城山、都江堰一类的地方响,不过,它在国际上却很知名,以至于当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设“城市最佳实践展示区”时,展示区的总规划师看中了这个公园,遂邀请其参选。

在遴选委员会的一致肯定下,活水公园于2008年4月2日入选“城市最佳实践区”实物案例。

入选词上对活水公园给予了高度评价:成都市活水公园项目采用生态化的处理方式,让污水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为目前许多地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这座活水公园,最初是怎么出现的呢?那是1997年,成都府南河改造工程即将结束。

美国水保护协会创始人、艺术家贝西在听闻府南河改造工程后,联想到自己擅长的水处理工程,于是给成都市市长写了一封信,建议在河边做一个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公园,向公众展示实地的污水处理系统。

这一年,中国国内的“空气质量报告”制度刚刚出台,环保对很多城市而言还只是一个新鲜且奢侈的词。

贝西在给市长写信之前,已经向很多国家“推销”过自己的想法,但她的想法第一次真正被接受,是在成都,而且是在1997年的成都。

成都市政府很快做出决定,将她的构想变为现实。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案例2010年,最终出现在上海世博园的城市最佳实践展示区里的活水公园模型,展示了这么一个场景:待处理的水体通过在如鱼鳞般层层递降的植物塘后,各种水生植物将收集到的雨水一道道净化,最终流出的是一池清水。

而在活水公园这个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里,通过精心设计的水体净化装臵——各种水池与湿地植物的沉淀预拦截作用,上游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过的河水得以变清。

每天,这个占地仅2680平方米的小小活水公园,可处理的流量达到300立方米。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课件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课件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
5
人工湿地塘、床系统
•活水公园设有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芦苇、水竹生长茂盛,浸泡着的碎石床中。 •床中种植有浮萍、凤眼莲、水浮莲等浮水植物,睡莲、田字萍等漂叶植物,芦苇、香蒲、伞草、茭白、马 蹄莲、荷花等挺水植物,苦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并伴生有青蛙、鱼类、昆虫等水生动物。
2
二、活水公园规划设计
• 活水公园平面布局呈“鱼”形,象征活力健康,也成了该 公园设计的亮点之一。以“鱼水”关系喻示人类与水和自 然的密切性。这条鱼长525米,宽75米。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
3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取自 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 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 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每天有200立方水 从河中抽出,然后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到河中。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
9
绿地设计
• 自然森林群落模拟”这一景观是广泛分布于公园各处绿 地中。随着净水系统和自然森林群落的组合运用,让 “公园”的功能得以更完善地体现和发挥,在多是人造混 凝土景观周围布置令人舒适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作 为与净水系统相对应的软质景观,而且也具有分割限 制游览空间的作用,让公园的多功能性和人与自然鱼 水难分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
10
THANKS!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
12
人工湿地案例讲解之活水公园
6
养鱼塘系统
• 当污水经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净化处理后,出水可由GHZB1- 1999的Ⅴ类水净 化达到Ⅲ类水域(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 区及游泳区)的水质标准要求。

人工湿地案例分析

人工湿地案例分析

人工湿地案例分析目录1 北京黑土洼人工湿地 (3)1.1项目概述 (3)1.2工艺流程 (5)1.3效益分析 (7)1.4存在问题与建议 (7)2云南抚仙湖窑泥沟人工湿地 (8)2.1项目概述 (8)2.2工艺流程 (8)2.3效益分析 (9)2.4存在问题与建议 (9)3成都活水公园 (11)3.1项目概述 (11)3.2工艺流程 (11)3.3效益分析 (13)3.4存在问题与建议 (14)人工湿地案例分析1 北京黑土洼人工湿地1.1项目概述官厅水库为永定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是北京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

为修复官厅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2001年底开始由北京市水务局和德国勃兰登堡州经济部合作,开展了“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研究,目的是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在官厅永定河入库口控制入库污染,改善入库水质。

黑土洼湿地系统由人工湿地和稳定塘两部分构成,将官厅水库上游严重污染的劣V类来水引入稳定塘,经初步净化后,一部分水直接入库,另一部分水再经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其出水可达Ⅲ-V类地表水标准。

该系统处理能力达9*107m3/a,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总平面布置见下图。

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其中人工湿地占地7.31ha(110亩),分四个区,采用中方和德方设计的两种不同湿地结构模式,湿地年处理水量1500万m3。

1.2工艺流程人工湿地效果分析人工湿地工区湿地单元由挺水植物塘、一级植物碎石塘、水生生物塘、二级植物碎石塘、砂滤池5级构成。

湿地单元面积30m*125m,设计处理水量1728m3/d,面积水力负荷0.58m3/m2d,水力停留时间约38h。

设计最大面积水力负荷1.08m3/m2d。

湿地单元各级和不同季节溶解氧变化图不同季节氨氮去除效果不同季节CODmn去除效果不同季节总氮去除效果1.3效益分析人工湿地工、Ⅱ、Ⅲ区每平米面积造价150元,Ⅳ区单位面积造价190元,深度处理规模4. 4万m3/d,工程直接投资1170万元。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_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_白静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_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_白静

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生态化———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白 静 一、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与活水公园简介2000年10月18日,《成都宣言》在“21世纪城市建设与环境”国际大会获得通过,“建立理想家园”的呼吁飞向世界。

成都在全人类人居改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为成都带来荣誉的府南河整治工程更成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最佳范例”而令世人瞩目。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是以治理环抱成都市中心地区的府河、南河(又称锦江)为龙头,带动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小区建设,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建设的一项综合性整治工程。

工程从1993年启动,至1997年底已完成城市中心段的整治,投资27亿元,拆迁3万户,10万人入住,建成24个新居民小区,疏淘16公里河道,新建和加固25公里河堤使其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延伸整治从1998年开始,计划再用3至5年时间,使府南河河水污染、环境恶化问题有一个根本改善,还清流于长江,还清流于大海。

经过上一阶段综合整治的府南河850公顷水面得以净化,城市水环境大为改观。

河道沿线新增25公顷绿地,形成滨河绿色环带。

活水公园(Living Water Park )就是这环带上的一颗明珠。

紧依府南河畔的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水保护为主题的新概念公园,采用先进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中、美、韩三国水利、园林、环境专家共同设计,占地24000平方米。

取自府南河的水依次经厌养沉淀池、水流雕塑、植物塘、植物床等污水净化系统,使水发生质的变化,向人们演示了河水由“浊”变“清”的过程。

二、活水公园对建立良好人居环境的一点启示活水公园所依的府南河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养育成都人民的母亲河。

但随着近几十年城市快速增长的人口和工业化的发展,那条曾经可供人们垂钓、浣沙和洗涤的涓涓清流渐已消失了,代之的是一条“藏污纳垢”的臭河。

受污染的河流带来的是沿岸居住环境的迅速恶化;那与水息息相关的城市人文精神只留下残存在人们记忆中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沉淀池
污水泵入厌氧沉淀池内经物理作用使大部分不溶于水的悬浮物或沉于池底 从管道排出,或浮于池面用人工清除;经厌氧微生物分解把可溶于水的部分高 分子有机物分解为低分子有机物、CH4、CO2等,达到去污保水的目的。活 水公园的厌氧沉淀池上周边是观赏台和休闲地;池下周边为环境教育馆。在 环境教育馆内设置有模型、图片,游人可参观学习;设置有分析化验室,游人 可作参予性的实验研究。
进行科学的管理,不断地收割移走衰老的多余的植物,也就把 污染物带出了系统,使水得到净化。
养鱼塘系统
当污水经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净化处理后,出水可由GHZB1- 1999的Ⅴ类水 净化达到Ⅲ类水域(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 保护区及游泳区)的水质标准要求。
活水公园的养鱼塘主要养殖观赏鱼类,如各种花色的日本锦鲤与金鱼。这些 鱼以水中的养份和微生物为食。另外养鱼塘中鱼生长情况也是对前面工序 净化污水效果的直观的监测。如果养鱼塘中出现了异常(如鱼类大量死亡), 则此水未净化达到Ⅲ类水标准要求,不能供儿童戏水使用。
人工湿地塘、床系统
活水公园设有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芦苇、水竹生长茂盛,浸泡着的碎石床中。 床中种植有浮萍、凤眼莲、水浮莲等浮水植物,睡莲、田字萍等漂叶植物,芦苇、香蒲、伞草、茭白、 马蹄莲、荷花等挺水植物,苦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并伴生有青蛙、鱼类、昆虫等水生动物。
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植物塘、床系统内经物理吸附作用、 氧化还原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大部分分解可植物吸收的 营养物质,从而促进系统内的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及各种藻类 迅速生长,同时也促使许多原生动物、鱼类及野生动物的繁殖。
戏水池及自然水沟
养鱼塘的出水经渗滤池后流入戏水池,在戏水池中儿童及游人 可开展适量的亲水、戏水活动,使在现代繁华的大都市里很难 看到的这种类似于过去在乡村自然水体里儿童戏水的情景再 现,游人可从中体验到人水相亲的欢乐。同时也可让游人看到 在鱼塘和戏水池中,由于游人给鱼塘投食和在戏水池中儿童戏 水而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的现象。使游人在观赏、娱乐过程中 得到一种应当保护水、爱惜水的启示。
在水流过水流雕塑时,会自动使水流产生摆动与水花,增加水 与大气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处理状况
2008年测得经厌氧沉淀池和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的CODCr去 除率在69% ~ 89%之间,平均76.7%,NH3-N去除率在61%~ 91%之间,平均75.6%;总磷平均去除率达84.4%;2005年进水量 从300m 3/d增加至600m 3/d。
人工湿地之活水公园
151301020005 钟美
一、概况
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占地面积:约24平方千米 建设投资:3000万元 建成时间:1998年 设计师:西贝·达蒙(美国) 荣誉奖项:“中国环境教育的典范”,“国际水岸奖最高奖”、“环境地域设计奖”
二、活水公园规划设计
活水公园平面布局呈“鱼”形,象征活力健康,也成了该公园 设计的亮点之一。以“鱼水”关系喻示人类与水和自然的密切 性。这条鱼长525米,宽75米。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取自 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 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 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每天 有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然后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 到河中。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主要工艺过程为:厌氧沉淀池、人 工湿地塘、床系统、养鱼塘系统、戏水池及连接各工序的 水流雕塑与自然水沟等五个部分。
THAN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绿地设计
自然森林群落模拟”这一景观是广泛分布于公园各处绿地中。 随着净水系统和自然森林群落的组合运用,让“公园”的功能 得以更完善地体现和发挥,在多是人造混凝土景观周围布置令 人舒适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作为与净水系统相对应的软质景 观,而且也具有分割限制游览空间的作用,让公园的多功能性 和人与自然鱼水难分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