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是一处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上海市崇明岛东北部的沿海地带。
作为上海市首个国际湿地公园和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而闻名。
公园的建设旨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一个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站点,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旅游和休闲地点。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占地面积广阔,约有256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水陆转换区、滩涂、海滨湿地和河口生态系统等多种生态系统。
这里是一个珍贵的生物多样性热点,生活着大量的鸟类、昆虫、植物和海洋生物。
每年春秋季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北方迁徙至崇明东滩湿地,为这片美丽的湿地增添了活力和色彩。
公园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6点,游客可通过步行、自行车或者乘坐观鸟渡轮来探索这片湿地。
公园内设有多条生态步道,可以沿着这些步道欣赏自然景观、观赏候鸟、体验湿地的独特魅力。
在步道上,游客还可以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工作,加深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除了湿地生态系统,崇明东滩湿地公园还有其他丰富的自然景观。
其中包括独特的滩涂景观、绵延的河口湿地和壮观的海岸线。
滩涂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独特的地貌和植被,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
河口湿地则是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地方,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公园的海岸线是一个迷人的地方,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和沙滩,还可以观察海洋生物和海浪的壮观景象。
除了自然景观,崇明东滩湿地公园还有其他的设施和活动。
公园内设有观鸟塔和观景台,可以提供更好的观景体验和拍摄机会。
此外,公园还设有自然教育中心,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向游客普及湿地保护知识,引导大家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公园的开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平衡。
案例分析东滩生态城

案例分析:东滩生态城2005年8月25日,ARUP与上海实业集团签订了一份关于在东滩生态城镇进行建筑环境系统规划的协议。
东滩位于中国第三大的岛屿--崇明岛, 靠近上海、坐落在长江入海口, 目前是一大片农业用地。
整个总体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在上实集团名下的86平方公里土地上,兴建一个带形城市,整个项目计划耗时40年。
其中一期部分的面积为6.3平方公里。
上海市政府计划将崇明建成生态岛,东滩则将建成生态示范区。
ARUP目前正为东滩项目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其中包括城市设计、规划、人文蕴含、可持续发展能源管理、垃圾管理、可回收能源处理实施、经济及商业规划、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建筑、基础设施还有甚至是社区及社会配套设施的规划。
这项高度创意的设计工程,是在由奥雅纳为主构建、经各方一致同意的整合可持续发展框架的推动下展开的。
该框架包含经济、环保与社会三方面的既定目标,这些目标与国家、地区以及SIIC公司,为创造中国城镇建设新方向所制定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
这种发展方向上的转变指的是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新模式,是解决环境污染、减少废气排放与寻找化石燃料替代资源方面,发生的一种阶段性变化。
东滩生态城市将成为为一座生动地、具有浓郁现代文化气息与中国特色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我们通过设计将使在东滩的经历成为“视”、“听”、“味”、“嗅”、“触”觉全方位的感受。
城市由三座相互连接的村庄组成,每个村庄都有一个以旅游、创新科技,以及健康为不同主题的混合功能开发区。
我们将依次开发这些村庄,首先动工的是以旅游为主题的村庄,计划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之前完工,届时向世人展示一个生动的城市范例。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个城镇可容纳8万居住人口,人们在附近即可找到各种工作,无需奔波往返于上海市区。
同时,这里还会成为上海附近极富吸引力的休闲与度假地。
城里的居民能方便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500米以内即可搭乘公交车或水上出租车,实现便捷完善的服务网络。
湿地公园文旅综合体打造案例

湿地公园文旅综合体打造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为核心景观要素,结合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公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湿地公园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湿地公园的吸引力和综合利用效益,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探索将湿地公园打造成文旅综合体。
本案例分析将以某个具体的湿地公园文旅综合体项目为例,探讨其背景、过程和结果,并总结出相关经验和启示。
2. 案例过程2.1 背景介绍本案例所涉及的湿地公园位于某省会城市郊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湿地资源,但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有效开发利用手段,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为了提升该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其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文旅综合体。
2.2 规划与设计阶段在规划与设计阶段,政府组织了专业的团队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首先,团队对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文化遗产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同时,还考虑了周边交通、酒店、商业配套等因素。
最终,团队制定了一个全面而可行的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 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建设湿地公园生态中心,并推行科学管理措施。
- 旅游设施建设:修建游客中心、观景台、步道等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服务。
- 文化展示与体验:利用湿地公园所在地区的文化资源,打造传统手工艺展示区、民俗表演区等。
-娱乐休闲项目:引入水上运动项目、露天剧场等娱乐休闲设施。
2.3 建设与运营阶段根据规划方案,政府进行了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
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专业公司合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政府还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并邀请知名旅游企业参与投资和运营。
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后,政府与专业运营团队合作,开展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
运营团队负责景区门票销售、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工作,并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主题推广活动。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简)

过度收割、捕捞及非法捕猎
• 面临过度收割、捕捞及非法捕猎的状况,政
人口密度
人口素质 外来物种 土地利用强度 工业污染
0.95
0.35 0.69 0.95 0.50
农业及生活污染
压力综合指数
0.95
0.8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九段沙湿地所承受的压力的综合指数为0.81,
与崇明东滩(0.64)相比,其目前承受的来 自人为活动造成的压力极小。
政府对九段沙湿地所做出的响应
响应指标 响应现状评价
数据来源(Origin) 统计数据 和土地利用
健康状态 State
论文数据、 实地监测数据 以及GIS数据
响应 Response
统计数据 和民意调查
选取评价指标
• 生态结构特征指标
1. 海岸边缘植被 主要研究海岸植被的宽度。 2. 湿地增长退化率 每年湿地的增长或退化的面积百分比。 3. 湿地受威胁情况 以湿地区内人类的各种扰动为基础,加上 自然的外来种入侵构成。 4. 水质 长江河口及沿海水质。 5. 土壤环境 包括土壤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 6. 生物重金属富集 主要是指底栖动物中的重金属富集情况。 7. 生物多样性 评价地区动植物种数占所在生物地理区(长江三 角洲)湿地动植物种数的百分比。 8. 生物量 以植物平均地上干重,鸟类数量以及底栖动物生物 量进行综合评价。
信息
响应
社会响应 决策与行动
制度或个 体反应 立法 经济手段 新技术 社会价值 观念改变 国际义务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的东滩岛上,是中国最大的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
该公园占地面积约为4,86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为2,800公顷,是一个极其珍贵和重要的自然遗产。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于2006年对外开放,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宝库和观鸟天堂。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非常丰富。
这里有稀有物种,也有众多候鸟和水鸟栖息繁殖。
这里的湿地草地和沼泽是北方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都有大量候鸟从四面八方飞来,停留休息或繁殖。
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到黑颈长脚鹬、大斑尾蜂鸟、橙翅鸿雁等珍稀鸟类。
此外,湿地公园还是陆生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麋鹿、麻雀、兔子等。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宝贵的生态资源,也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公园内有众多的生态观光路线,游客可以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专门的观光车,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公园内的游客中心提供相关的讲解和导览服务,让游客更加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工作的意义。
在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游客可以参与一系列的户外活动,例如野营、钓鱼、草地烧烤等。
这些活动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意识。
此外,崇明东滩湿地公园还设有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和展览,向公众普及湿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人们爱护生态环境,共同参与保护工作。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来进行生态保护工作,包括湿地修复、候鸟保护和环境监测等。
同时,公园还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研究项目,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尽管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目前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人类活动和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湿地生境的破坏和水质的恶化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因此,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公众应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减少对湿地的人为干扰。
崇明岛东滩湿地生态分析

崇明岛东滩湿地生态分析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最东端,南北濒临长江的入海口,向东缓缓伸向浩瀚的东海,并与南北大陆遥遥相对。
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南起奚家港,北至北八滧港。
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面积为326平方公里,属长江口典型的河口湿地。
其中,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为241.55平方公里,包括1998~2001年大堤以外的潮间带滩涂和水域;堤内以鱼蟹塘和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面积约为为85平方公里,也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
我们将对湿地的定义与类型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崇明东滩湿地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对崇明东滩湿地的重要意义,崇明岛的生态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湿地的定义与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
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湿地类型有以下五种:1.沼泽湿地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是最主要的湿地类型。
我国沼泽湿地面积 1370.03 万 hm²,占天然湿地面积的 37.85%。
沼泽的特点是地表经常或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具有特殊的植被和成土过程,有的沼泽有泥炭积累,有的没有泥炭。
沼泽湿地有藓类沼泽,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沼泽化草甸,内陆盐沼六个类型。
2.湖泊湿地湖泊岸边或浅湖发生沼泽化过程而形成的湿地。
具有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和调节气候、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等经济价值。
中国的湖泊分布广且不均匀。
按着湖群地理分布和形成特点,将全国划分5个主要湖区:青藏高原湖群、东部平原湖群、蒙新高原湖群、东北平原及山地湖群和云贵高原湖群。
长江中下游及青藏高原是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

砾石 清
生物 水
净化 蓄
梯田(tītián)生态净化
蓄水(xù shuǐ)沉淀
精品资料
土壤生态(shēngtài)净化
精品资料
重金属净化(jìnghuà)
精品资料
病原体净化(jìnghuà)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营养物净化(jìnghuà)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水质稳定(wěndìng)调节
精品资料
思。
庆幸的是,最新出来的人工(réngōng)湿地设计规范提出了,尽量不占用农田或者尽量利用废弃土地
建设人工(réngōng)湿地的意见,该当为此而欢呼者,毕竟,农田是为人生存的基础所在。
•
•
•
精品资料
九溪人工(réngōng)湿地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经过(jīngguò)前端表流湿地处理后的九溪人工湿地进水
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它既是上海2010年期间
世博绿地,也是未来上海市的公共绿地。上海世博会园区位于上海市中心,跨黄
浦江两岸布局,而后滩公园位于园区西南角,黄浦江之东岸,东界为浦明路,西
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为狭长的滨江地带,延黄浦江的岸线长约1.7km,总
面积约14hm2。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
581单位工程分部表a01人工湿地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构筑物工程安装工程格栅化粪池调节池厌氧水解池曝气池人工湿地池格栅调节池曝气池人工湿地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打桩基槽混凝土垫设备安装工程分主体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砌砖等管线工程分部进水管线排水管线电力管线放空管线附属工程土建和设备安装连接部位及预留孔预埋件等电器装置工程分电机成套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接地装置自动化仪表分部检测系统安装调试调节系统安装调试仪表盘箱仪表防护等功能性检验气密性试验满水试验等管道水压试验闭水试验设备单机试车运行联动试车等人工湿地技术图211潜流式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人工湿地技术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外表流动并在床体外表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知识浅析)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王丽园林(1)班N101001118 摘要:通过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建设的实践,在基地环境质量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规划内容以及水体与土壤、种植设计、引鸟设计等生境设计与创造方法等,以期对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系统;1现状概述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40km处。
规划面积为10km²,湿地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植被类型为草本植物潮滩湿地。
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是滴逐步向人工湿地转变,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以保存。
耕地、林地、鱼塘为区内的主要景观。
由于形成时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和饵料状况而成为亚太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
因此,也是一个以水鸟群落为特点的湿地生态系统。
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6.3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2湿地公园的构建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来为人类提供浏览、休闲和欣赏大自然的场所。
根据具体条件规划设计出各种湿地生境,从而引导、培育遭到破坏的原始乡土动植物资源,最终形成丰富、多样、自然的湿地生态群落。
1.生态旅游及休闲区该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
主要靠近入口处,设置了售票、管理、游船码头、自行车租借等各种休闲服务设施和旅游观光的设备。
2.自然湿地保护区河口湿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构成了湿地特有的自然景观。
在保持对该区域干扰强度最小的情况下,保留原有大片的野生芦苇群落、莎草群落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王丽
园林(1)班
N101001118 摘要:通过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建设的实践,在基地环境质量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规划内容以及水体与土壤、种植设计、引鸟设计等生境设计与创造方法等,以期对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系统;
1现状概述
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
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40km
处。
规划面积为10km²,湿地
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
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
植被类型为草本植物潮滩湿
地。
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
是滴逐步向人工湿地转变,但
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
以保存。
耕地、林地、鱼塘为
区内的主要景观。
由于形成时
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
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
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
的气候、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和
饵料状况而成为亚太候鸟迁
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
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
因
此,也是一个以水鸟群落为特
点的湿地生态系统。
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
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
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6.3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2湿地公园的构建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来为人类提供浏览、休闲和欣赏大自然的场所。
根据具体条件规划设计出各种湿地生境,从而引导、培育遭到破坏的原始乡土动植物资源,最终形成丰富、多样、自然的湿地生态群落。
1.生态旅游及休闲区
该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
主要靠近入口处,设置了售票、管理、游船码头、自行车租借等各种休闲服务设施和旅游观光的设备。
2.自然湿地保护区
河口湿地独特的
环境条件和植物
特性构成了湿地
特有的自然景
观。
在保持对该
区域干扰强度最
小的情况下,保
留原有大片的野
生芦苇群落、莎
草群落等,使游
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3.湿地展示研究中心
设施齐全的研究中心,承办国
内外各类有关湿地研究与保
护、水禽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国
际学术研讨会以外,同时通过
开放式的实验室、东滩湿地生
物图片展示厅、鸟蛋模型等形
式成为集生产、科研、教育、
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科学基
地
4.扬子鳄展示区
以扬子鳄的观赏、研究为主。
室外部分提供扬子鳄生活的合理场所,室内部分展示扬子鳄的标本和相应的资料介绍等。
并布置观鳄屋、扬子鳄研究中心等设施。
5.净化功能展示区和植物园
通过配置抗污水生植物
或生物净化的方法,减少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引入
昆虫、鸟类等,利用动物、
风力、流水等自然力量带
来更丰富的植物资源,形
成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
湿地生态群落。
通过游线
组织、景观与功能的一体
化设计,生动形象地展示
湿地植物对水体净化的
全过程并形成品种多样
的小型水生植物园。
3 环境质量分析
东滩湿地公园同其他一般公园的规划设计相比,既有共性,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生物多样性高、生态效应最大化是其最大特点。
而特定的环境
因素,又有其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
1.水质
由于基地位于咸淡水交汇区,高盐度和富营养化是其重要特征。
98塘内由于围堰的阻隔,受外界水质的影响较小,而其中的生态系统自净功能将起重要作用。
演替、群落结构变化等都会显著影响该自净功能。
除了富营养化状况外,氯化物含量偏高是崇明岛水质的另一个问题。
2.土质
东滩湿地的土壤属于盐土土类,成土年代晚,垦殖利用时间极短,表层土中渗透性盐分较高,有机质含量低,但速效钾含量较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3.植被资源
东滩湿地植被属于滨海盐
生植被类型,以芦苇群落
为主的禾草沼泽是生物量
最大的植物群落。
在沼泽
向草甸过渡的一侧,有鸭
跖草、稗草、马兰、茭白、
空莲子草等杂草伴生其
间。
在群落的低潮位一侧,
群落交错区,常见藨草、
海三棱藨草、水莎草、糙
叶苔草等植物混生。
芦苇植被呈斑块状分布。
而92堤和98堤之间,植被仍以芦苇群落为主。
而98堤外,接近芦苇带的下缘,主要以芦苇斑块和藨草、海三棱藨草等植被的混生为主。
但随着东滩向外淤长,芦苇群落亦有向外扩展成带的趋势。
4.动物资源
东滩是滴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上重要的驿站之一,也是雁鸭类等水禽
的越冬地。
每年光顾东滩湿地的非雀形目鸟类有108种。
总的看来,东滩湿地水质、土壤对公园建设的制约较大,而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公园最宝贵的财富。
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耐盐碱植物的选择和应用,以及为鸟类创造各种类型的生境条件,同时要兼顾迁徙鸟类的季节性与游客观赏的季节性变化。
4 结论
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是一个崭新的尝试,通过它的建设,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培育、修复与重建,逐渐形成湿地开发、利用、保护的示范区和生态旅游基地,东滩湿地有望成为长江口最重要的(迁徙)鸟类栖息地和长江口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河口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