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防静电控制程序文件

合集下载

ESD控制程序 (自动保存的)

ESD控制程序 (自动保存的)

ESD 控制程序目录1.目的 (2)2.适用范围 (2)3.用语定义 (2)4 参考文件 (3)5职责分工 (3)5.1质量平台职责 (3)5.2 各线体经营体品质组职责 (3)5.3 各线体经营体设备职责 (4)5.4 人力平台经营体职责 (4)5.5 各线体经营体生产组织职责 (4)5.6仓库组织和交管组织职责 (4)5.7 ESD领导小组组长 (4)5.8 ESD工程师 (4)5.9 ESD代表 (5)6.业务流程图无 (6)7业务流程图说明 (6)7.1静电敏感度确认要求 (6)7.2ESD培训 (6)7.3 ESD符合性认证及验证 (7)7.4 接地系统 (7)7.5人员接地 (8)7.6 ESD保护区域(EPA) (9)7.7保护区内的静电源和材料控制 (9)7.8 进入保护区 (9)7.9【湿度控制】 (10)7.10【工作台】 (10)7.11【腕带】 (10)7.12【鞋】 (10)7.13【地板】 (10)7.14【座椅】 (11)7.15【离子风机】 (11)7.16【货架】 (11)7.17【设备】 (11)7.18 【工作服】 (11)7.19【防静电手套和手指套】 (11)7.20【推车及移动货架,周转箱和物料盒,托盘】 (12)7.21【包装】 (12)7.22【标识】 (12)7.23 设备和工具要求 (14)7.24【ESD敏感器件的处置,贮存和转移】 (14)7.25【参照表格】 (15)7.26开封要求 (17)7.27【修订权限】 (18)8.附件 (18)9.记录管理 (18)ESD控制程序1.目的本文件的目的是建立ESD控制程序,严格执行,以提高产品品质,并减少ESD对产品的损坏。

本文件提供执行的行政要求和技术要求,是海尔智能电子有限公司建立、支持和维护ESD控制体系的基本指导。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海尔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所有存在静电敏感器件和产品的检验、仓储、配送、生产、组织、测试、维修、搬运包装及存储过程的所有部门。

静电防护管控程序

静电防护管控程序

上海XXXXXX科技有限公司静电防护管控程序文件编号:JH-QP-ESD-01版本:B/0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2023年09月26日发布 2023年09月26日实施上海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0 目的: (1)2.0 适用范围: (1)3.0 规范性引用文件: (1)4.0 术语和定义: (1)5.0 人员安全 (2)6.0 ESD管控程序 (2)6.1 ESD管控程序要求 (2)6.2 ESD管理职责 (2)6.2.1 ESD管理组织架构图 (3)6.2.2 ESD职责权限 (2)6.3 适用性调整 (4)7.0 ESD管控体系行政管理要求 (5)7.1 ESD管控体系 (5)7.2 人员培训控制 (5)7.3 ESD 控制项目(物品)导入认可管控 (6)7.4 ESD控制项目符合性验证管控 (7)8.0 ESD管控体系技术要求 (7)8.1 接地/等电位连接系统 (7)8.1.1 接地地桩 (7)地桩和总等电位箱连接示意图 (7)8.1.2 接地主干线和支干线 (8)从总等电位端子箱用100mm2多股敷塑铜导线引出接地主干线到各楼层的等电位端子箱,从楼层等电位端子箱用6mm2多股敷塑铜导线引出接地支干线到各工作区。

(8)接地线颜色要求:设备接地线用黄绿线,静电接地线用蓝线。

(8)接地系统干线、支线示意图 (8)8.1.3 用电设备接地 (8)设备二次接地示意图 (9)8.2 人员接地 (9)8.3 EPA(静电防护区)管理要求 (10)8.3.1 静电源控制要求 (10)8.3.2 孤立导体控制要求 (10)8.3.3 工作表面(含防静电台垫)控制要求 (10)8.3.4 防静电腕带控制要求 (11)8.3.5 腕带报警器(实时监控设施)控制要求 (11)8.3.6 防静电鞋控制要求 (12)8.3.7 防静电地板控制要求 (12)8.3.8 防静电座椅控制要求 (12)8.3.9 离子化静电消除设备控制要求 (12)8.3.10 防静电货架控制要求 (13)8.3.11 防静周转车控制要求 (13)8.3.12 烙铁、电动螺丝刀控制要求 (13)8.3.13 防静电工作服控制要求 (144)8.3.14 防静电手套(指套)控制要求 (14)8.3.15 工装治具控制要求 (14)8.4 防护包装控制要求 (14)8.5 标识控制要求 (15)8.6 搬运控制要求 (15)9.0 内部审核 (15)10.0 不合格及纠正预防措施 (16)11.0 附录 (16)11.1 附录1:ESD控制项目(物品)导入认可要求表 (16)11.2 附录2:ESD控制项目(物品)符合性验证要求表 (16)1.0 目的:本程序旨在为公司产品实现的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静电放电(ESD)技术支持,防止ESD敏感元器件在过程中的静电损伤,提高公司整体的静电防护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静电防护管制程序

静电防护管制程序

一、制订维护人员:二、会审纪录:三、核准: (本份文件修订纪录表共修订种类:A :增加D :减少M :修改C:章节建立并定义本公司静电敏感组件及静电防护区域内管制规范。

提供一个适当的准则,以保护所有静电敏感组件免于受到静电放电损害。

确保所有人员进入静电防护区域人员明了静电防护设备设施及正确观念,特订本管制程序期能静电放电伤害降到最低。

二、范围:依据ANSI/ESD进行规范,凡属本公司之静电防护措施及静电防护区域均适用。

三、权责:组件敏感等级之判定:各产品设计研发处。

组件敏感等级数据提供:各产品设计研发处及采购部。

ESD量测设备量规仪器校正:质量工程部。

ESD教育训练导入:人力资源部。

ESD 日常作业量测:静电防护小组。

ESD防护稽核验证:静电防护小组/质量管理部。

供货商ESD防护稽核:供货商实地评鉴小组。

四、定义:ESD :静电放电:物质表面的正/负电分离所造成电位。

:静电防护区:能限制静电压包含物料及设备的工作环境。

ESDS静电放电敏感度:对组件特性产生改变,致使组件无法符合其特定特性下的HBM ;人体模式:ESD最低水平。

由人体的指尖接触ESDS产品而放电。

CDM ;组件充电装置模式:由组件本身放电至周围对象。

MM ;机械模式:由设备本体接触ESDS产品而放电。

;静电防护区中一个共享的接地点。

离子化:将中性空气分子分离为带正/负电的分子。

ANSI/ESD :美国标准静电防护规范。

静电防护小组:包括项目经理/总务/研发/生产/工程/品保/采购/仓管/RMA代表。

五、ESD作业管制:接地系统:静电地桩阻抗值小于10 Q,每年委外量测并岀俱『静电接地阻抗测试报告』。

回路阻抗值小于1Q。

所有生产设备之AC-IN PUT必须为三插头。

有接地端之电源机器设备一律接地。

用电表Q档量测电源接电箱与接地线,并确认是否导通。

厂内回路阻抗必须小于1Q,且每半年量测一次。

记录于「设备接地量测记录表」(接地线颜色:AC电源接地线及仪器设备为绿色。

ESD控制程序

ESD控制程序

1.0 Purpose 目的To implement and maintain an effective ESD control procedure at xxx. 为了在公司执行有效的ESD控制流程。

2.0 Scope 范围This procedure covers all processes involving handling of electrostatic sensitive devices. 适用于所有接触敏感电子元件的操作流程。

3.0 Relevant Document 相关文件<W004 Electro Static Test WI><C001 Wrist Heel Grounding Check Sheet><C003 Floor Surface Resistance><C006 Mat Surface Resistance><C007 Static Voltage>4.0 Tools and Equipment 工具和设备* Wrist & Heel Grounding tester 手腕和脚接地测试仪* Wrist Strap 手腕带* Static Slippers 静电鞋* Static dissipative mat 静电消散垫子* Grounded workstation 接地工作台5.0 Organization Units Affected 相关部门All people who enter ESD control area, including operators, engineers, visitors and so on. 所有进入ESD控制区域的员工,包括操作员,工程师和访客等。

6.0 Definitions 定义ESD: ESD stands for Electro Static Discharge; is a transfer of electronic charge between bodies at different electrostatic potentials that is caused by direct contact or in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field. ESD表示静电释放的意思,由直接接触或静电场的原因而使静电荷在不同静电势之间运动产生的。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文件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文件
5、0静电敏感区域得界定:
5、1静电敏感区域得确定:
SMT车间、SMT/DIP物料房、资材半成品仓、资材电子材料仓、产工维修室、装配半成品仓,装配车间。
5、2静电敏感器件
5、2、1各种二极管,三极管。
5、2、2CPU微处理器及各种BGA器件。
5.2.3石英,晶振体器件。
5.2.4各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8、28新投入防静电敏感区域得防静电工具等都应进行ESD认可,只有认可合格后,方可给生产线。
9、0静电敏感区域得工作台,工装,设备以及防静电器材得防静电规范
9、1基本防静电要求:
防静电工作区内得各种设备、工具、工装仪器都应实施静电防护措施,如接触元器件得部分应使用防静电材料,对非防静电材料应采用静电中与或涂抹防静电涂液、涂层等其她防护措施进行有效得接地(硬接地软接地)。
8、0静电敏感区域得防静电操作规范
8、1所有得ESSD(静电敏感器件)及其部件得操作必须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
8、2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得所有电子元器件都应视为ESSD来对待。
8、3贮存与运输ESSD及其部件时,应妥善进行防静电包装。
8、4拒绝接受未包装在防静电容器里得ESSD。
8、5所有用非ESD材料包装得电子元器件都应在指定得静电泄放区域,经过拆包与静电泄放处理后,方可用防静电中转工具将其转到静电敏感区域。
8、16操作时应尽量减少对ESSD及其部件得接触次数,
8、17组装电子设备时,如果需要使用电动批,应使用有接地线得低压直流电动批。
8、18在手工焊接时,应采用防静电低压恒温烙铁。对GJB1649规定得I类ESSD焊接,应在拔掉烙铁电源插头后进行。
8、19禁止重复使用ESSD器件包装管来包装ESSD器件。
7、2、1、1、4禁止在防静电衣上附加或佩带与工作无关得金属物品或装饰品。

ESD-电子产品生产过程防静电控制指引

ESD-电子产品生产过程防静电控制指引

目录1.目的 (2)2.适用范围 (2)3.定义 (2)4.职责 (2)5.工作程序 (2)6.相关文件和记录 (7)7.流程图 (8)8. 参考文献 (8)1.目的本文件的目的是建立全面的ESD持续控制程序,减少静电对ESD敏感元器件和本公司产品的制造环境的破坏,从而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设备的ESD保护要求;元器件和产品在生产制造、存储、搬运过程等环节的ESD要求。

3.定义ESDS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ESDP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ESD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PCBA -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4.职责本公司所有人员应贯彻执行该文件。

5.工作程序5.1 ESD地线5.1.1 在厂房附近,设立金属桩,ESD地线必须和其有效连接。

5.1.2 公司所有ESD地板,作业者的腕带,工作台的ESD桌垫,以及机械工装夹具等都应当有效连接到ESD地线上。

所有交流供电的设备和工具都必须和电源接地线连接。

5.2 人体接地5.2.1 所有进入ESD保护区域的人员(包括作业者,工程师,参观者和非生产人员等),必须戴好ESD手腕带,穿上防静电服和ESD鞋套,通过风淋室前的人体综合静电测试仪测试,合格后才可进入工作车间。

5.2.2 作业者在工作时,手腕带必须保证有效可靠的接地。

5.2.3 对要求带ESD手指套的工位,作业者必须带上ESD手指套后才可以进行操作。

5.3 ESD保护区域5.3.1 所有ESD保护区域,必须有明确的如下图所示的ESD保护标识ESD Protective Symbol ESD Susceptibility Symbol 5.3.2 所有ESD保护区域,必须用持久性的ESD地板且要求和ESD地线有效连接。

ESD控制程序.doc

ESD控制程序.doc

文件名称:ESD控制程序编号版次:拟制:审核:批准:1. 目的本文件定义所有在福建电子有限公司的防静电标准,并详述为防止静电电荷对敏感元器件造成损坏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2. 范围福建电子有限公司所有区域。

3. 职责3.1 综合部负责公司所有员工的ESD培训和各部门的防静电用具的校准。

3.2 品管部负责公司各部门的防静电用具的检验、测量及负责检验新的ESD防护用具。

并对所有防静电物品的供应商进行资格认可。

3.3 ESD控制小组每半年进行一次ESD定期审查。

4. 定义4.1静电(Electrostatic)静电就是对于观测者相对静止的电荷。

4.2静电释放(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 由于直接接触或受静电场感应而引起静电电荷的转移,使带电体上的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4.3 静电释放敏感产品(ESDS–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对静电释放产生的损害敏感的零部件或组件。

4.4 防静电保护区(EPA–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Area) 由防静电器材建造和装配起来,能防止静电释放产生的损害并做出明显标记的,给经过培训的人员操作ESDS 产品的区域。

A、EPA典型的EPA如下图所示:1 传导轮2 防静电垫3 防静电手腕带测试仪4 防静电鞋束测试仪5 鞋束测试仪脚踏盘6 防静电手腕带插孔7 EPA 接地线8 EPA接地极9 EBP 10 防静电手推车接地点11 防静电工作鞋12 电离设备13 静电工作台的台面14 防静电工作椅15 防静电地板16 防静电工作服17 防静电货架18 接地散料盘19 EPA 标识20 机器4.4.2气候与环境条件(推荐)4.4.2.1温度EPA内应维持室温在15~35 C范围内;4.4.2.2湿度EPA内应维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0%~70%RH 范围内;4.4.2.3气压EPA内应维持大气压力在86~106kPa范围内。

ESD防静电测试程序规范(全面版)

ESD防静电测试程序规范(全面版)

ESD防静电测试程序规范(全面版)1. 引言本文件旨在规定公司的ESD(静电放电)防静电测试程序,以确保公司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得到静电防护技术支持,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档适用于公司内部以及外协厂的静电防护和管理。

2. ESD静电防护标准及规范在进行EPA(静电放电防护区域)环境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抑制静电荷的积累和静电压的产生。

- 安全、迅速、有效地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

EPA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环境要求:- 明确的区域界限和防静电警示标志。

- 区域内的所有导体(包括人员)可靠接地。

- 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静电产生源。

- 使用12英寸原则,即ESSD(静电敏感型电子设备)必须远离静电源至少30厘米处。

3. ESD防护要求根据本公司产品器件的静电敏感度等级,将本公司EPA分为两个等级:- EPA一级区域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100V。

- EPA二级区域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50V。

3.1. EPA一级区域防静电要求1. 应尽量避免产生10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 做好ESD标识,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不得入内。

3. 进入本区域的人员应做好防静电要求,包括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鞋套)、腕带或手套,并作人体综合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

3.2. EPA二级区域防静电要求1. 应尽量避免产生25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 做好ESD标识,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不得入内。

4. 职责4.1. 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4.2.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4.3. 质量部负责根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防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静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所有相关记录的保存。

5. 静电控制要求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文件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1.0目的:本文指在规定磊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内部的ESD规范,为公司产品在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ESD技术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静电防护和控制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0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磊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防静电控制。

本文中的各项要求适用于防静电敏感区域。

当客户的产品有特殊要求时,采用客户要求。

3.0职责:3.1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2制造工程处负责根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防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静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所有相关记录的保存。

3.3.ESD防静电小组负责制定公司的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况。

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4.0概要: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穿插介绍了防静电设施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等内容。

5.0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5.1静电敏感区域的确定:SMT车间、SMT/DIP物料房、资材半成品仓、资材电子材料仓、产工维修室、装配半成品仓,装配车间。

5.2静电敏感器件5.2.1 各种二极管,三极管。

5.2.2 CPU微处理器及各种BGA器件。

5.2.3石英,晶振体器件。

5.2.4各种半导体开关元件。

5.2.5各种厚膜和薄膜电阻。

5.2.6电解电容。

5.2.7各种LED灯元件。

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5.2.8以上元器件组装的PCBA板。

5.3静电敏感区域的标识5.3.1静电敏感区的区域界限应该用黄黑相间的斜条纹来标识,线条宽度为5~10CM这两种斜条纹是专门用来标识静电敏感区的区域界限的,不可作为其它标识用。

6.0静电敏感区域的工程环境防静电规范6.1防静电工程环境的设计原则:设计防静电工程环境时,为达到静电防护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6.1.1抑制静电荷的积累和静电压的产生。

6.1.2安全、迅速、有效的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

6.1.3防静电工作区应按电子元器件静电敏感度确定防护所应达到的级别和程度。

6.1.4防静电区域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

6.1.5在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源。

6.2防静电工厂环境的要求:6.2.1环境的温湿度要求与温度计和湿度计的使用严格参照文件《温湿度管理规范》中作业。

6.2.2地板的防静电特性定期检查与维护保养,静电敏感区域的防静电保护接地技术要求,均参照文件《静电防护措施作业规范》作业。

7.0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防静电规范7.1各类人员的防静电知识培训要求及职责:有可能进入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或有可能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都应接受ESD知识的培训,这既是对每位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减少静电危害的根本方法和途径之一。

人员的防静电知识培训参照文件《静电防护措施作业规范》。

7.2人体静电防护系统:7.2.1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是指为防止静电荷积累,用防静电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织物作为面料而制成的工作服,样式有连体式、分体式等。

防静电工作服主要用来泄放人体高绝缘性能的服装所产生的静电或减少人体静电产生。

7.2.1.1防静电服使用要求:7.2.1.1.1应根据所制造或操作的ESSD的静电敏感度的不同,选用不同等级的防静电布料和防静电工作服。

7.2.1.1.2进入防静电区域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防静电大褂衣,夹克衣或防静电连体服,严禁穿一般合成纤维工作服。

7.2.1.1.3防静电衣必须在更衣室更换,不允许在ESD区域穿或脱防静电衣。

7.2.1.1.4禁止在防静电衣上附加或佩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或装饰品。

7.2.1.1.5防静电大褂衣和夹克衣,应保持清洁,工作服的洗涤应尽量采用简易方法进行,要避免受到较强的机械和化学操作的洗涤。

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7.2.1.1.6防静电工作服应在首次穿用前作防静电性能检测,只有测试合格方可投入使用,穿用一定时期后应对其防静电性能进行复测。

7.2.1.1.7总务处收到新的防静电衣时,通知制工处ESD专员对防静电服的静电电压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与检测标准参照文件《静电防护措施作业规范》。

7.2.2防静电帽防静电帽的相关规定请参照防静电服穿着标准,防静电帽应正确佩戴,帽沿朝前头发不能露出防静电帽外后脑部分的短细的头发不能超过防静电衣领外。

7.2.3防静电鞋:在生产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洁净室和超洁净室,以及高精密电子产品的装配间等对防静电要求较高的场合,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鞋,经过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工作。

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7.2.4防静电手套或指套:在对静电敏感的工位,如SMT敏感器件的作业工位,操作员工应戴上防静电手套或指套,防静电手套或指套兼具防腐蚀的功能。

7.2.5防静电腕带:每班开工前,员工上班进入车间自行测试静电环,禁止使用无绳腕带,检测标准与记录参照《静电防护措施作业规范》。

7.3临时或外来人员的防静电管理:7.3.1临时(外来)人员,包括参观人员、非本车间联系工作人员、临时施工人员(包括电工、修理工、装修工等),进入防静电区域时,必须遵守防静电区域和生产过程的各项防静电要求。

7.3.2临时(外来)人员在参观或作业过程中,不得靠近操作静电敏感器件的工作人员,也不得靠近或徒手接触含有静电敏感器件的在制品或成品。

7.3.3临时施工作业在正常生产时间内要避免瞬时高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压、瞬时放电的操作(如电焊、启动电机、开关高压电源等)或事前采取防范措施,或安排在非生产时间内施工作业。

7.3.4防静电区域内需要进行某种维护、修理作业时,维护人员应携带并使用防静电维修包,并遵守防静电区域的有关规定。

8.0静电敏感区域的防静电操作规范8.1所有的ESSD(静电敏感器件)及其部件的操作必须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

8.2进入静电敏感区域的所有电子元器件都应视为ESSD来对待。

8.3贮存和运输ESSD及其部件时,应妥善进行防静电包装。

8.4拒绝接受未包装在防静电容器里的ESSD。

8.5所有用非ESD材料包装的电子元器件都应在指定的静电泄放区域,经过拆包和静电泄放处理后,方可用防静电中转工具将其转到静电敏感区域。

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8.6不允许在静电敏感区域内存放和处理非ESD的材料,不允许在非静电敏感区域内存放和处理未包装的ESSD,不允许非ESD的材料与ESSD混放。

8.7进入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都要必须穿好防静电工作服,须戴上防静电环,腕带必须与皮肤有良好接触并将腕带接入可靠的防静电接地系统中,静电鞋和脚必须与防静电地板或ESD地垫保持良好接触,静电帽也必须按规定戴好。

8.8重要工位上应配备腕带监控器,以随时监控腕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8.9不得随意拆除和改变ESSD的封装,运送全过程应在防静电容器中进行,清点也尽可能在原包装内完成。

8.10测试ESSD时必须遵守加电和去电顺序,严禁带电插拔ESSD。

8.11持拿ESSD,应持其外壳两端,严禁人手触及其引脚或接线片,特别是空悬的输入端。

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8.12 ESSD器件的引脚或接线片,特别是空悬的输入端不可放在金属桌面上,容易引起导通,短路等ESD 事件,从损坏ESSD器件。

8.13装配ESSD时,尤其是MOS管等静电敏感器件,应戴上防静电手套或指套。

8.14清洗ESSD及其部件时,不得使用塑料刷。

8.15不具备防静电功能的必备工具和用具,应放在防静电桌垫上,并应置于离子风机的作用范围内。

8.16操作时应尽量减少对ESSD及其部件的接触次数,8.17组装电子设备时,如果需要使用电动批,应使用有接地线的低压直流电动批。

8.18在手工焊接时,应采用防静电低压恒温烙铁。

对GJB1649规定的I类ESSD焊接,应在拔掉烙铁电源插头后进行。

8.19禁止重复使用ESSD器件包装管来包装ESSD器件。

8.20原包装标识为静电敏感的元件其散料必须使用防静电材料盛放和包装。

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8.21 ESSD器件初始包装应在静电敏感区域内完成,要用防静电材料包装。

完成了初始包装的ESSD器件进行二次包装时可以在非ESD区域内完成,也需要防静电材料。

8.22禁止使用超过有效期的防静电材料来接触或包装ESSD器件。

8.23在任何场合均不允许未采取防静电措施的人员接触ESSD及其部件。

8.24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成型机、插件机、波峰焊机、贴片机、切脚机、清洗机等)必须采取接地等防静电措施。

8.25运输ESSD及其部件时,应将其放入防静电包装内进行,必要时用离子风机来消除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8.26新布置的生产线或工位等都应进行ESD认可,只有认可合格后,方可给生产线使用。

8.27新投入防静电敏感区域的防静电材料,包括主料,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辅料和包装材料都应进行ESD认可,只有认可合格后,方可给生产线使用。

8.28新投入防静电敏感区域的防静电工具等都应进行ESD认可,只有认可合格后,方可给生产线。

9.0静电敏感区域的工作台,工装,设备以及防静电器材的防静电规范9.1基本防静电要求:防静电工作区内的各种设备、工具、工装仪器都应实施静电防护措施,如接触元器件的部分应使用防静电材料,对非防静电材料应采用静电中和或涂抹防静电涂液、涂层等其他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接地(硬接地软接地)。

9.2防静电工作台的技术要求:工作台垫和地垫均应采用防静电材料。

9.3工作台的电气要求,工作台的安装(配置)要求,防静电工作台接地要求,防静电工作台使用与维护要求,落地设备防静电技术要求,台式设备的防静标题: ESD防静电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8-1 电技术要求,工装的防静电技术要求全部参照文件《静电防护措施作业规范》。

10.常用的检测方法10.1测试依据:按SJ/T 10533及SJ/T 10630。

10.2测试条件:全部测试均在生产场地内进行,环境温度28℃~28℃,70%≥相对湿度≥30%。

测试仪器:测试仪器包括: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地电阻测量仪、兆欧表或阻抗测试仪、万用表、腕带测试仪、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离子风机测试装置等。

所使用的仪器精度不低于2.5级,均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