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课件1
合集下载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教学课件1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进一步认识氧气的性质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 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那么在实验室操作时,有什么需 要注意的呢?
第二部分 PART 022
新课讲解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课后练习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
正确的是( A
)。
A.①③ C.②③
B.①⑤ D.②④
课后练习
2.如图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相关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 B )。
A. 制备 B.收集
C.验满
D.放置
课后练习
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进行实验并探究 。
(1)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收
课堂小结
实验室 制取氧气
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装置的选择
实验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检验: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入瓶内,木条复燃,说 明是氧气。 验满: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 明已收集满。
第四部分 PART 04
拓展延伸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氧气(共17张PPT)

实验编号 (1)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 (2) 星的木条复燃
(3)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又复燃
分析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 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 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 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 用。
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 未见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 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 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 下: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叫做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 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2.3制取氧气(1)+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1
2
3
4
5
2.实验室收集氧气 ,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的原因是( )
C
①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②氧气 易溶于水 ③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⑤氧气 的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⑤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1
2
3
4
5
3.实验室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下列不当操作与引起的后果相符的是( )
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1.氧气 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3制取氧气(1)
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知识点一:制取氧气的方法
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______变化。
物理
2.实验室制法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一种________的固体。
暗紫色
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
检验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减少污染
1
2
3
4
5
6
7
【记忆大师】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制取氧气》教学课件1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防止 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药品平铺(使 药品 固)
在管口塞一团棉花(防 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 管)
外 焰 加 热
导气管刚露出橡皮塞(有 利于气体的排出。)
导管只能伸 入集气瓶口
4、实验步骤 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实验步骤
残留,绿色环保。
化氢”会分解成氧气和用水法。:将所本以品稀,释1这00里0倍写水后直 到“分解快、无残留、接绿喷色洒与环养保殖池”塘内。。
• 这是特种部队正在野外生火。要想在30 s 之内燃起篝火,离不开特种兵背包里的法 宝——高锰酸钾(出示高锰酸钾药品实 物)。原来,高锰酸钾可以分解为锰酸钾、 二氧化锰和氧气。产生了支持燃烧的氧气, 生火当然不成问题。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制取氧气》教 学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制取氧气》教 学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5.验满方法
(1)排水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大气泡放出时, 证明 已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6.放置方法
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制取氧气》教 学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制取氧气》教 学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7、易出错的地方
导管稍微露出橡 皮塞即可(便于 气体排出。)
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 管炸裂。)
课题3 制取氧气(1)
分离液态空气法
• 我们知道,如果鱼塘里缺氧,就会造成大
量的鱼死亡,对渔民造主成要很成分大:的过氧经化济氢 损失。 渔民们常用一种叫做“含氧量来规格乐:”15%的增氧剂 给鱼塘增氧。(展示氧作 释来用 放乐与 新用 生图途 态片: 氧本,和品用在于文分养字解殖过池说程塘中的 明书:大家看, 氧来乐增的氧,主药要性温成和分,使“用方过便氧,无
制取氧气第1课时课件新版粤教版

3.2 制取氧气
二、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__反_应__速_率__,而本身的 _质__量_____和____化_学__性__质_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一变两不变” (1)“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__化__学_反__应_速__率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不变”是指催化剂的___质__量__和_化__学_性__质_____没有改变。
mL过氧化氢溶液
有大量气泡
过氧化氢在
二氧化锰的
__作__用__下_产__生___
(3)
②用药匙加入少量____________
3.2 制取氧气
①待实验(3)的试
管内的液体不再
__二__氧_化__锰__在__
又产生大量 __反__应_中__化__学__
3.2 制取氧气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将__带_火__星__的_木__条_伸__入__集_气__瓶_中__________, 现象是___木_条__复_燃_______。 5.氧气的验满方法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_____将_带__火__星_的__木_条__放__在_集__气_瓶__口__,__ __若__木__条_复__燃_,__证__明_已__收_集__满__。 (2)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视察到__集__气_瓶__口_有__大__气_泡__冒_出________时,说 明氧气已满。
3.2 制取氧气
[方法点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掌握反应原理,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
反应的条件选择需要的产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 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还要 掌握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3.2 制取氧气
九年级化学课件制取氧气(1)——催化剂与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产生大量气泡, 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
木条复燃
氢分解速度
产生大量气泡,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
木条复燃
化锰只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度
结论
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前 后二氧化锰本身不变。
思考与交流
1、二氧化锰的加入使产生氧气的速率有何变化? 2、二氧化锰的质量及化学性质在本实验中有无变化?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 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特点:“一变 两不变”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加入催化剂后,不仅化学反应更快了,生成的物 质质量也更多了。
不反应的物质使用催化剂后,就可以发生反应了。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只有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如何检验氧气呢?
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
H2O2 MnO2 H2O + O2 ↑
分液漏斗 橡皮管
集气瓶
锥形瓶
导管
水槽
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
——长颈漏斗
注意事项:
1、固体药品应事先直接 加入锥形瓶中; 2、长颈漏斗的作用是方 便加入液体药品; 3、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 应伸入液面以下(液封) 4、锥形瓶中的导气管应 刚露出胶塞为宜;向上排 空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 伸入集气瓶到底部。
3.根据图1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A 实验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集气瓶 。
该反应的符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 C (填字母)。
(2)C 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 铁色丝固剧体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产生大量,的黑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
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课件)_1

二氧化锰
重新加入过 氧化氢溶液
化氢产生的,二氧化锰只 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02 催化剂
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 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02 催化剂
闵恩泽院士 (1924-2016)
02 巩固练习
2.小明在实验课上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 其结果是( B ) A.反应不能发生 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少 D.收集的氧气纯度低
03分解反应
03 分解反应
思考与讨论:分析下列两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 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一种 反应物
知识归纳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反应条件? 作用是什么呢?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反应原理不同 实验装置不同 操作步骤不同
02催化剂
02 催化剂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02 催化剂
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1:
资料:过氧化氢在
过氧化氢溶液
0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有效成分:过氧化氢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过氧化氢溶液
黑色固体
0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发生装置 反应物状态
液体
反应条件 不加热、 固体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优秀课件1

【动手实验】 1.氧气的制取实验
实验步骤
①按照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实验装 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向锥形瓶中加入约0.1 g二氧化锰,塞好带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橡 皮塞,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约15 mL过氧化氢溶液,并将导管伸入集气 瓶瓶底。(或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于水槽中。)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过氧化氢溶液缓缓滴入锥形瓶中,待导管口有 气泡并连续均匀产生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
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 (鲁教版)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2.初步学会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并验证氧 气的性质。
3.通过氧气制法和性质的学习,培养严谨求 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复习巩固: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实验装置分为哪两部分?选择 装置的依据?
2.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为什么要待火柴快燃尽时才伸
入集气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以免火柴燃烧消耗氧气;防止高温生成的融化物溅落下来, 炸裂集气瓶。
3.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若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铁丝生锈等,也可能是
实验内容 1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步骤 连---检----装----收----验----放-----撤
实验内容2
空气里
木炭的燃烧
持续红热, 放出热量
铁丝的燃烧
—
产生黄色火 蜡烛的燃烧 焰,放出热
量
实验现象 氧气里
实验结 文字 论 表达式
剧烈燃烧,发出___白___光,放出 氧气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将集气瓶装满水,不留气泡; ②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本不含空气? . ABC (4)用上述装置来制取气体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都是固体 B.反应需加热 C.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D.制得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操作: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用手紧握试管,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少量水会进入导 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
4.收集方法:(有两种)
氧气不易溶于水 1.排水法收集(原因是 ) 氧气的密度比空大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原因是
)
排水法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注: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冒出的气泡为什么不宜立即收集?应何时开始收集?
c 5、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 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1)指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b e f a 酒精灯 b 铁架台 a c 试管 水槽 d d e 导管 f 集气瓶 略向下倾斜 (2)实验时要注意:①试管口要____________;其目的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给试管加热时要 预热 将导管移出水面 先____,停止加热时要先_____________再 熄灭酒精灯 ,防 止 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炸裂 。 排水集气法 (3)上述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
2、装置原理
(1)仪器:
试管 铁架台 导管
集气瓶
玻璃片
洒精灯
水槽
左边为气体发生装置;右边为气体收集装置;加起来为制取装置。
活动:讨论与确定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发生装置 过氧化氢 溶液与二 液体 不需加热 氧化锰混 固液不加热型 合制氧气 氯酸钾制 固 固 氧气 固体 需要加热 加 高锰酸钾 热 型 制氧气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5.贮存方法: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立放在桌面上?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O2
O2
6.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检验:
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验满: 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氧气。
注:排水法验满: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 证明已收集满。
课题3
制取氧气
我今天的任务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 2.制取时的注意事项
探究: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原理: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暗紫色固体)
KMnO4
K2MnO4 + MnO2 + O 2
(1)在上图所示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1.用高锰酸钾制氧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药品为什么要平铺在试管底部? 增大受热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4.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
以免气体难以排出 刚冒出的气泡是空气,若收集则气体不纯。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6.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炸裂
观察与思考:
气体的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气体不易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
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
气体密度比 空气小
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决定
3.操作步骤:
(用排水法收集) • • • • • • • • 1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2 、装(装入药品和棉花,塞紧单孔塞子) 3 、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5 、收(收集气体) 6 、移(移导管出水槽) 7 、熄(熄灭酒精灯) 可简单归纳为:“茶、庄、定、点、收、余、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操作: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用手紧握试管,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少量水会进入导 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
4.收集方法:(有两种)
氧气不易溶于水 1.排水法收集(原因是 ) 氧气的密度比空大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原因是
)
排水法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注: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冒出的气泡为什么不宜立即收集?应何时开始收集?
c 5、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 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1)指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b e f a 酒精灯 b 铁架台 a c 试管 水槽 d d e 导管 f 集气瓶 略向下倾斜 (2)实验时要注意:①试管口要____________;其目的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给试管加热时要 预热 将导管移出水面 先____,停止加热时要先_____________再 熄灭酒精灯 ,防 止 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炸裂 。 排水集气法 (3)上述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
2、装置原理
(1)仪器:
试管 铁架台 导管
集气瓶
玻璃片
洒精灯
水槽
左边为气体发生装置;右边为气体收集装置;加起来为制取装置。
活动:讨论与确定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发生装置 过氧化氢 溶液与二 液体 不需加热 氧化锰混 固液不加热型 合制氧气 氯酸钾制 固 固 氧气 固体 需要加热 加 高锰酸钾 热 型 制氧气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5.贮存方法: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立放在桌面上?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O2
O2
6.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检验:
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验满: 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氧气。
注:排水法验满: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 证明已收集满。
课题3
制取氧气
我今天的任务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 2.制取时的注意事项
探究: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原理: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暗紫色固体)
KMnO4
K2MnO4 + MnO2 + O 2
(1)在上图所示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1.用高锰酸钾制氧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药品为什么要平铺在试管底部? 增大受热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4.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
以免气体难以排出 刚冒出的气泡是空气,若收集则气体不纯。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6.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炸裂
观察与思考:
气体的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气体不易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
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
气体密度比 空气小
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决定
3.操作步骤:
(用排水法收集) • • • • • • • • 1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2 、装(装入药品和棉花,塞紧单孔塞子) 3 、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5 、收(收集气体) 6 、移(移导管出水槽) 7 、熄(熄灭酒精灯) 可简单归纳为:“茶、庄、定、点、收、余、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