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杯托注射模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

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篇一:注塑模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茶杯盖注射模具设计作者届别系别机电系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摘要塑料在当今世界上无处不用,因此塑料模具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注塑模。
由此可知,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瓶盖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及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茶杯盖注塑模具的设计。
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茶杯盖的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较深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program的学习,可以建立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库,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画装配图、零件图,进一步系统深化cad熟练程度,加深了对模具各个零件的认识。
关键字: 塑料模具,注射机,型腔,浇注系统abstractplastic is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oday with , therefore has great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plastic , especially in injection molding ,so the study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have great significance.this topic mainly aims at bottle caps mold design, through to models to carry on the techn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 comparison , this topic embarks from the product mix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the concrete mold structure , tomolds gating system, the mold formation parts structure, goesagainst the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choice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 examination, has the detailed design, simultaneously and simple establishment molds processing craft. through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indicated that this mold can achieve this to model the processing craft which an institute requests. is the teacup covers injection mold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opic designs primary mission. is also designs an injection mold to produce the teacup to cover models a product,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to raise the outputthrough the design, injection mold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notes that some of the details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mold.through learning program, you can create a simpler components parts store, and effective improve efficiency; through painting assembly drawing, part drawings, and further deepen the cad system proficienc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 parts of mold.key words: plastic mold, injection machine, mold cavity, pouring system目录1前言 (6)1.1模具工业的地位 (6)1.2塑料注射模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6)2茶杯盖制件分析 (9)2.1茶杯盖的模具设计流程 (9)2.2塑件分析 (10)2.3茶杯盖的三维图 (11)3 茶杯盒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11)3.1方案的选择 (11)3.2制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选择 (12)3.3浇注系统设计 (12)3.3脱模机构设计 (14)3.4 溢料排气系统设计 (14)3.5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 (15)3.5.1凹模工作尺寸的计算 (16)3.5.2 凸模工作尺寸的计算 (17)3.5.3 前模仁的设计 (18)3.5.4成型零件的设计 (19)3.6导向与定位机构 (20)3.7 选择脱模方式 (21)3.7.1脱模机构的设计 (21)3.7.2脱模力计算� (21)3.8 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22)3.9.模架选用 (23)4.注射机的选择 (24)4.1 注塑机基本参数 (24)4.2初选注塑机 (25)4.3 注射机的校核 (26)4.3.1 注射压力的校核 (26)4.3.2 锁模力的校核 (26)4.3.3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26)4.3.4 模具外形尺寸校核 (27)4.3.5 模具厚度校核 (27)4.3.6模具安装尺寸校核 (27)4.3.7 开模行程校核 (27)5.塑件的总装图 (28)6参考文献 (29)【篇二:毕业设计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根据注射模具在国内外的飞速发展以及注射模软件cad/cam 的提高再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及本专业的培养计划,我选用奇瑞车的工具箱盖双型腔注塑模设计作为本次的毕业设计题目。
塑料杯托注射模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塑料杯托注射模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塑料杯托注射模设计摘要:本课题是塑料杯托注射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聚丙烯(pp)水杯注塑模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聚丙烯(pp)水杯注塑模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dcb7f5cc17552706220816.png)
目录1. 聚丙烯(PP)水杯的工艺分析 (3) (3) (4) (4) (5) (5)2. 注塑机的选用 (6) (7) (7) (8) (8)3注射模设计步骤 (8) (8) (9) (9) (12) (12) (14) (15) (16) (16) (17) (17) (18) (18) (18) (19) (20) (20) (20) (20)4模具图 (22)5模具总装图 (23)聚丙烯(PP)水杯注塑模设计摘要:本文对水杯的技术要求和工艺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工艺方案及模具形式。
而且对水杯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分析与计算, 根据分析结果选注塑机和注塑工艺,从而确定聚丙烯水杯设计思路及方案,最后在设计过程中运用Pro/E、Auto CAD软件进行注塑模结构设计与计算并绘制出模具总装图以及部分非标准图形。
从而得出完整的理论设计结果,为今后工程设计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聚丙烯水杯,塑模,设计, 型芯, 型腔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of Polypropylene Cup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technical structures of polypropylene cup to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solution and the mold styles.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and calculates the relevant data of the cup, and whereupon selects the injection machine and injection technique, determines the design idea, makes the general drawing of mold, and some non-standard drawings with Pro/E and AutoCAD, to obtain the final theoretical design. The design lay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design.Key words: polypropylene cup, plastic mold, design, core, cavity1.聚丙烯(PP)水杯的工艺分析聚丙烯(PP)水杯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用品,是装水的良好用具。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1)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1)1.2塑料模工艺与注塑模具 (1)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3)第2章注塑模的工艺分析 (4)2.1注塑模组成部分 (4)2.2模具的毛坯、制造特点和使用关系 (5)2.3注塑模结构分析 (6)2.4注塑模工作原理及装配图 (7)第3章定模板的制造加工 (9)3.1定模板的加工 (9)3.1.1制定定模板加工步骤 (9)3.1.2 选择加工设备 (12)3.2加工工艺过程 (12)第4章型芯的加工制造 (13)4.1型芯的加工 (13)4.1.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13)4.1.2 加工工艺过程 (16)第5章定模座板、动模座板的加工 (18)5.1定模座板的加工 (18)5.1.1制定定模座板加工步骤 (18)5.1.2 选择加工设备 (20)5.1.3工工艺过程 (20)5.2动模座板的加工 (20)5.2.1制定动模座板加工步骤 (21)5.2.2 选择加工设备 (22)5.2.3工工艺过程 (22)第6章型芯固定板的加工 (23)6.1制定型芯固定板加工步骤 (23)6.1.1分析型芯固定板的结构 (24)6.1.2 确定加工方法 (24)6.1.3 选择加工设备 (24)6.2加工工艺过程 (24)第7 章支承零部件的加工 (26)7.1支承板的加工 (26)7.1.1制定支承板加工步骤 (26)7.1.2 加工工艺过程 (27)7.2垫块的加工 (28)7.2.1制定垫块加工步骤 (28)7.1.2 加工工艺过程 (29)第8章推出机构的制造 (30)8.1推件板的加工步骤 (30)8.1.1制定推件板加工步骤 (30)8.1.2 加工工艺过程 (34)8.2推板的制造 (34)8.2.1制定推板加工步骤 (35)8.2.2 加工工艺过程 (35)8.3推杆固定板的加工 (36)8.3.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36)8.3.2 加工工艺过程 (37)第9章标准件的选用 (38)9.1导柱的选用 (38)9.2浇口套的选用 (39)第10章模具装配、试模与调试 (41)10.1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41)10.2连接件的调试与修整 (43)10.3注塑模中出现的问题 (44)10.4成型设备的参数 (44)结论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 (49)第1章绪论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毕业设计——塑料水杯的注塑模设计

毕业设计——塑料水杯的注塑模设计塑料水杯的注塑模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塑料水杯的塑料成型过程,以及我们如何选择材料和材料的优异性,在制造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塑料模具的成型和分型面的设计。
解决了如何去分型,如何去建模等一系列问题:如材料的分析、成型工艺的分析以及模具的设计,型腔的数目等。
还简要地介绍了塑料水杯的零件的加工过程以及整套模具的制造过程。
【关键词】:材料分析;成型工艺分析;模具设计引言水杯是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每个人都会用。
想必大家看了上面句话就知道我今天所设计的东西是什么?没错就是水杯。
别看一个小小的水杯,但是它所用的材料不同,对使用的效果也不同,制造的工序就不同了。
水杯包括铁质水杯、塑料水杯、玻璃水杯、陶瓷水杯等等一系列的。
而我这次设计的是塑料水杯。
做塑料水杯的材质好有多种,一起看看它的优缺点吧! pp聚丙烯材料有催化剂,分子质量调节剂,润滑剂,抗氧剂,透明剂。
做成水杯的话加颜料。
透明剂最好不能加无机盐的透明剂。
耐温能120度。
PC聚碳酸酯的,同上,一般含有少量双酚A,但是PC的硬度透明度耐温都很好。
PET聚酯同上,耐温不够,做凉水杯子可以。
耐温也就70度。
目前最好材料的就是AS塑料水杯和太空玻璃水杯。
两种目前最为常见的水杯材料。
一、平面图分析(一)CAD平面图的具体尺寸(如图1)图1平面图(二)UG三维建模(如图2)UG中在塑料模具的建模方面功能非常强大、快捷。
图2三维建模二、材料特性分析塑件材料选用:目前常用的塑料水杯材料有两种:1.AS塑料。
AS塑料是苯、丙烯晴的共聚物,中等的耐气候性,收到高温环境的影响较小,不容易被酒精和油腻污渍影响质量,耐疲劳性较差,透明度高,强度好。
手感也好。
2.太空玻璃太空玻璃又称PC塑料,经过高温不会放出有毒气体,安全环保。
材料比较的轻有助于拿,而且绝缘性好的不容易触电,强度和韧性,并且耐热性和耐寒性也较好,就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硬度不好,容易被刮花导致不能长时间使用,容易被刮花。
塑料水杯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管理资料]
![塑料水杯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9d6d0bde518964bce847c21.png)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模具是汽车、电子、电器、航空 仪表 轻工 塑料、日用品等工业部门极其重要的工艺装备。没有模具、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模具不是一般的工艺装备,而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工业发达国家把模具作为机械制造方面的高科技产品来对待。他们认为:“模具是发展工业的一把钥匙;模具是一个企业的心脏;模具是富裕社会的一种动力 ”。目前, 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工业的产值均已超过机床工业总产值。美国模具年产值已超过1O0亿美元;日本从1957年到1984年二十七年间, 模具工业增长100倍;1987年台湾地区模具出口达一亿二千万美元。香港的模具年产值为3D亿港币,我国的模具年产值为人民币3O亿元。
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当今注塑迅速发展,但是与国际水平却相差很远。从整体来看,中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多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主要缺陷明显的表现在精度不高,技术含量低、复杂程度低等缺点。严重的阻碍着国内电子业的发展。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供过于求的趋势。因此中国塑料模具行业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发展不平衡,产品总体水平较低;工艺装备落后,组织协调能力差;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体制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尚需时日。这些都严重的阻碍着国内电子业的发展。设计出好的产品却无法做出是我模具业的最大不足。因此,注重科技含量,借助了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则尤为重要。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毕业论文-杯托的注塑模具设计

XXXX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杯托注塑模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老师20**年4月28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各系、教研室主任审批生效;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摘要本设计是以“杯托注塑模设计”为主题。
其设计思路由参考多个生产事例而得出,设计内容是从零件的工艺分析开始的,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设计的大体思路。
在设计当中,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原来所没有接触过的,尤其是前段时间所学的理论课知识与现在的自己动手操作设计,设计顺序开始是从零件的材料选择,接下是成型参数、密度、收缩率的确定,模具种类与模具设计的关系、塑件的尺寸精度与结构、注射机的选择、模具设计有关尺寸的计算(包括模具行腔型芯的计算及其公差的确定)、注塑机参数的校核、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冷却、加热系统计算、注射模标准件的选用及总装技术要求等内容。
其次是模具的结构,在模具结构的设计当中,首先设计的是模具的型腔结构,接下来是型芯结构、斜导柱、滑块、导向机构、复位杆、拉料杆、推件杆和推出机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化,更重要的是为了以后与制造人员的配合。
既让自己有了良好的设计习惯,又能锻炼自己的配合意识。
为以后工作做一次演练,这样更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前言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塑料制品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选择杯托这个题目时,主要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
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很多家用电器,当然杯托也是这些家用电器的必备产品。
选择它的目的在于它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另外我们遇到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结构,以及它的性能,还有它的原理,那么每当我们发现它的毛病时,就可以自己动手去操作,把它的问题找出来,一方面可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它的那些地方会经常出现问题,在我们选择杯托时会留意一下。
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高质量的模具设计、先进的模具制造设备、合理的加工工艺、优质的模具材料和现代成形设备等都是成形优质塑料的重要条件。
塑料注射模具毕业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毕业设计塑料注射模具毕业设计作为塑料加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注射模具的设计也愈发复杂和精细。
本文将探讨塑料注射模具的毕业设计,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塑料注射模具的材料选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和铜合金等。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大型注射模具的制造;铝合金则具有轻质和导热性能好的特点,适用于小型注射模具的制造;而铜合金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磨性能,适用于高速注射模具的制造。
在毕业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和分析。
其次,注射模具的结构设计是决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成型精度和表面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材料浪费。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通过CAD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和模拟分析,优化模具的布局和形状,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的设计,以确保注射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良好。
此外,制造工艺也是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制造工艺的选择和优化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生产周期。
常见的制造工艺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和线切割加工等。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通过制造工艺的仿真和优化,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最后,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注射模具的设计也需要符合环保要求。
例如,在材料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可回收材料或生物降解材料;在制造工艺上可以采用节能减排的工艺。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加入环保指标的考量,设计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注射模具。
综上所述,塑料注射模具的毕业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环保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塑料杯托注射模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塑料杯托注射模设计摘要:本课题是塑料杯托注射模设计。
首先进行塑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其外形、材料、收缩率等参数的分析来确定模具设计的方案。
通过分析塑件的材料、大小选择注塑机,之后进行注塑机的校核。
该塑件采用侧向分型抽芯的方式来成型,又是一模两腔,设计模具的结构时包括定位环、浇口套、模具的型腔结构、型芯的结构、斜导柱、楔形块、滑块、导滑槽、挡板、复位杆、拉料杆、导向机构、推出机构、浇注系统、排气系统、模温调节系统等。
该设计方案简单明了,提高塑件的生产精度和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同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规范化,生产时制造人员更加清楚,能够规范化生产。
同时也可以将自己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现相结合,并让自己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又锻炼了自己的配合意识。
关键词:塑料杯托;注射模;侧向分型;说明:①题名以简明的词语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5字),应中英文对照。
题名通常由名词性短语构成,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如题名内容层次很多,难以简化时,可采用题名和副题名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副题名起补充、阐明题名的作用。
题名和副题名在整篇学位论文中的不同地方出现时,应保持一致。
②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可供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③中文摘要一般字数为300 600字,外文摘要实词在300个左右。
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Title(居中Times New Roman字体三号粗体)Abstract(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粗体):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Key words(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粗体):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术语表说明:术语表是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
目录摘要································································································· (Ⅰ)术语表································································································· (Ⅲ)目录································································································· (Ⅳ)引言································································································· (1)1 塑件的工艺分析·····················································································································11.1外形分析································································································· (1)1.2材料分析································································································· (1)1.3体积与质量································································································· (1)1.4塑料成型机械································································································· (1)2 注塑机的选择································································································· (3)3注塑机的校核································································································· (5)4模具结构的设计································································································· (10)4.1 型腔布局····················································································································· (1)4.2分型面的设计································································································· (1)4.3浇注系统································································································· (3)4.3.1主流道设计································································································· (5)4.3.2分流道设计································································································· (10)4.3.3浇口套设计························································································································14.3.4定位环································································································· (1)4.3.5浇口设计································································································· (3)4.3.6冷料井································································································· (5)4.4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0)4.4.1定模型芯 (10)4.4.2动模型芯 (10)4.4.3型腔设计 (10)4.5侧向分型 (10)4.5.1侧向分型的方式 (10)4.5.2抽拔距的计算 (10)4.5.3斜销计算 (10)4.5.4导滑槽································································································· (10)4.5.5楔紧块································································································· (10)4.5.6滑块································································································· (10)4.5.7滑块定位装置································································································· (10)4.6模架的选择··································································································· (10)4.7推出机构··································································································· (10)4.8导向机构··································································································· (10)4.8.1动定模导向··································································································· (10)4.8.2推板导向··································································································· (10)4.9排气系统··································································································· (10)4.10冷却系统的设计································································································· (10)5 结论 (35)参考文献································································································· (38)致谢································································································· (40)附录A·································································································· (41)附录B·································································································· (42)引言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现代生产中,模具是大批量生产各种产品和日用生活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料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