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麻醉的临床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双氯芬酸钾的临床应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双氯芬酸钾的临床应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它具有起教快, 止痛效果好 而副作用小的优点 本文就双 氯莽酸钾的药代动』 学特征 ,临床应用及其制剂研究进行 了 』 综述 1 药代 动力学特征 双氯芬酸钠 ( il f n c o i m 简称 D )的药理、药 Dc o e a d u , S S 代动力学等已有 比较详细 的综述 。普遍认 为 D s的药教 与 其抑制前列腺素等合成有关 ,它是环氧化酶的强抑制剂,可 减少前列腺素 ,前列环 素以及血栓素产物的合成 。D 与 Ⅱ P s 分别为双氯莽酸的钾和钠盐 ,其药理作用相同,土要不 涮在 于前者 的水溶性 大干后者,以及 由此而 导致的药物制剂起 效 时间的不 涮以及临床应用 的不 列。 D P的水溶性 比 D s好,所 以常被制 成在胃酸【易溶的建 } l 释制剂 ,而 D s则常被开发成肠溶 制剂或缓控释制剂 禁食 者 口服 n P的达峰时间为 0 3 h .3 2 ,平均达峰时间为 1,最 h 侠能在培药 lm n后从血浆一 检测 到药物 。还有 项 54 Oi { - 3 名个体 的研究表明 D 速释片的达峰时 间约为 D 肠溶片达峰 P s 时间的 13 最早 玎检测 出药物的时间 比 D 肠溶片快 2 倍, /, T s 0 但是 两种盐的 C a m x和生物利用度相似 。 a溶解后 ,其制 ’ 刑- 的双氯芬酸就 以同样 的方式分布 、代谢和 消除 。双 氯莽 酸具有 很高的蛋 白结台 率 (9 5 )可透过 胎盘 ,也可少量 9.% 出现在母乳中,有 疑著的首过消除代谢, 口服后仪霄 6% 0 的 活性药物 以原形进入件循环 ,原形药物及代谢产物主要 由尿
患者进行了双 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比较 了 n 速释片 5 m P 0 g和 D 肠溶片 5 m s 0 g的止痛效果 结果显示 D P速耔片平均疼痛强 度在培药 0 2 h后能显著减轻,而 D 5 s则需要 2 蛙低的疼 h 痛强度 D P出现在培药后 2 ,D 现在给药后 3 。 h s h 2 4偏头痛 . n 5Ⅲ P O g或 10 g的止痛效果 与 Sm t i ta 0r a u a r pa

双氯芬酸钠超前镇痛用于骨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双氯芬酸钠超前镇痛用于骨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c l o f e n c a s o d i u m p r e e mp i t v e a n a l g e s i a . Me t h o d s 5 0 c a s e s o f o r t h o p e d i c s u r g e r y p a i t e n t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o b s e r v a -
d o i : 1 0 . 1 5 8 8 7 / j . e n k i . 1 3 - 1 3 8 9 / r . 2 0 1 5 . 2 2 . 0 0 9
I ’ e c l i n i c a l e fe c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f d i c l o f e n a c s o d i u m pr e e mp t i v e a n a l g e s i a f o r o r t h o p e d i c s o p e r a io t n DE NG C h u n — l i n g.
但 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术后 4 8 h内 , 观察组 曲马多 的使用 次数少 于对 照组 , 用量低 于对照 组 , 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结论 双氯芬酸钠超前镇痛用 于骨外科 手术 , 可有效缓解 术后疼 痛 , 提 高患者镇 痛满意 度, 减 少术后镇痛药 的使用 。 【 关键词】 超前镇痛 ; 双氯芬酸钠; 术后疼痛; 自 控镇痛泵; 视觉模拟评分 【 中图分类 号】 R 6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5 ) 0 8 A一 0 0 1 5— 0 3

双氯芬酸钾临床应用133例观察

双氯芬酸钾临床应用133例观察

药过 敏者禁 用 , 已有 肝 肾功能 损害 者 慎用 。 对
参考文献
[] 吴 1 [] 何 2 妍, 黄 萍, 韩 敏等 双 氧莽酸钾胶束人 体药代动力
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中国药房 , 0 , ( )1 8 J 2 1 1 3 :5 0 2 庆 . 亚雄 , 周 许树耘 等 双 氧莽酸钾凝胶荆 治疗急性疼 痛和安全性评价[]华西 药学杂志 , 0 : ( )4 7 J 2 01 6 : 0 5 6
[] 黎卉寿主编 临床肠 外及肠 内营养 支 持[ 4 M]北京 : 人民军
医 出版 杜 ,9 6:9 19 2 5
[ ] E a e C m a s f atc n u tb f d g 2 vr D, x p ̄ o o s d J ue e i s m t J n g r a q i e n _] P N 1 8 , : 】 I E , 90 4 7 9 [ ] C r —S a J Me e JL S e a T as udr 3 ue o rM , 1r , hr t D W. r d oe J t t ] m a n a
素 是体 内重 要 的炎 症 介 质 , 在 发 热 和 疼 痛 病理 它 过程中起重 要 作用 , 氯芬 酸钾 能 抑 制 炎 症 反应 双
中的前列 腺素 合成 , 而抑 制 前 列 腺 素 引 起 的 毛 从 细血管透 性增 加 和血 管扩 张 两 个 环 节 , 少 炎症 减
渗 出, 善血 液循 环 , 利 于 炎症 迅 速 消 退 , 改 有 因此 对于 关节 、 肉扭 伤 、 肌 口腔 手 术 、 经等 无 菌 性 炎 痛 症、 组织 水肿 和疼痛 效果 良好 2。 双氯芬 酸 钾 的副 作 用 主 要 表 现 为 上 腹 部 不 适, 消化不 良、 胀气 , 罕见 消化道 出血 穿孔 , 偶见 肝

双氯芬酸可用于创伤及术后止痛

双氯芬酸可用于创伤及术后止痛
(发稿编辑:李瑞枫)
27 2019.04 No.12
抗炎止痛 疗效确切 非甾体抗炎药作为解热镇痛药在临床 应用已多年,在创伤及围手术期镇痛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使 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已经超过100种,双氯 芬酸钠是其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其作用机 制是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从而 阻断炎症的反应过程,发挥抗炎止痛的作 用。因疗效确切,现已在全球广泛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临床应用 双氯芬酸钠,多年的应用结果表明【1】,双 氯芬酸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较阿司匹林、 曲马多、吲哚美辛、萘普生等强2~2.5 倍,对手术后疼痛、胆绞痛、肾绞痛等有
较强的镇痛作用。
术后镇痛 强烈持久 一项对80例骨科术后患者采用双氯芬 酸钠缓释制剂镇痛的观察研究显示【2】, 当术后疼痛达WHO疼痛分级3级时一次性 给药,观察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制剂 100mg;对照组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分 别于用药后1、12小时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 况,结果显示:用药后1小时,观察组镇 痛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10、60、10 例,对照组分别为4、46、30例;用药后12 小时,观察组镇痛显效54例,有效26例, 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 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骨科患者术后因刀口疼痛影响食欲 及睡眠,对疾病恢复不利。双氯芬酸钠缓 释剂是一种新型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其镇 痛作用强烈而持久,且无中枢神经系统的 不良反应。与哌替啶比较,双氯芬酸钠缓 释剂镇痛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患者术后
E-mail:qiuhuayan@ 责编/邱华艳
诊疗康 复
双氯芬酸可用于 创伤及术后止痛
文/ 林泉
创伤是机械因素引起的人体组织或器 官破坏,当创伤出现的时候大多会伴随剧烈 疼痛。在医院的诊疗过程中,经常伴随着疼 痛,各种手术也是创伤。2001年在悉尼召开 的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学术研讨会则提 出,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消除诊疗过程中 的疼痛是医生的基本任务之一。

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麻醉科药物是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用于控制疼痛、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关键药物。

麻醉科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于提高麻醉科医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药物的分类主要分为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和麻醉辅助药。

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局部麻醉,麻醉药通常是通过静脉或呼吸吸入给药的方式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辅助药主要用于治疗麻醉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麻醉选择要综合考虑手术区域、手术持续时间、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

对于小手术或低龄患者,一般选择局部麻醉药物;对于大手术或高龄患者,一般选择全身麻醉药物。

在选择和应用麻醉药物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史等。

针对麻醉可能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影响,麻醉科医生需要在选择用药时有针对性的考虑,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速度。

麻醉科医生在用药过程中要严谨、细致、精确。

准确计算剂量、按时给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是关键。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给药速度,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在麻醉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麻醉科医生要特别关注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药物过敏史较多的患者,应选择无过敏反应的药物;对于可能引起明显相互作用的药物,如有必要应当调整药物剂量或改用其他药物。

总之,麻醉科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对于提高麻醉科医生的药物应用水平和麻醉效果至关重要。

该指南应包括麻醉药物的分类、选择和应用原则、给药剂量和速度、药物相互作用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麻醉科医生的规范化操作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麻醉服务。

麻醉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麻醉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麻醉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麻醉药指的是用于无意识状态下保证手术、诊断以及其他医疗操作安全进行的药物。

麻醉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广泛,能够有效控制疼痛、放松肌肉以及产生无意识的状态,为医生提供操作空间,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重点分析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观察结果。

一、麻醉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麻醉药可以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两大类。

全身麻醉药包括静脉注射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抗痛、镇静和失去意识的作用。

局部麻醉药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的传导,使局部感觉丧失而达到麻醉效果。

二、全身麻醉药的应用全身麻醉药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其中静脉注射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是最常见的应用形式。

静脉注射麻醉药常用的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吸入麻醉药则包括氟烷、异氟醚等。

这些药物的应用可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且具有快速清醒的优势。

三、局部麻醉药的应用局部麻醉药常见的应用形式有皮下浸润麻醉、表面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等。

皮下浸润麻醉主要用于小手术或切口修复过程中,表面麻醉则适用于浅表部位的手术,如眼科手术。

神经阻滞麻醉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实现麻醉作用,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手术或疼痛治疗。

四、麻醉药的临床效果观察1. 疼痛控制:麻醉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或局部神经传导的作用,有效控制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

2. 动态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3. 病人恢复:麻醉药在手术结束后会逐渐代谢,患者会从无意识状态中渐渐清醒,同时麻醉师会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意识恢复等指标,确保病人的安全。

观察结果显示,麻醉药在手术结束后能够迅速清醒,无明显的副作用。

4. 术后并发症:虽然麻醉药在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某些患者可能出现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

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麻醉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总结: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的临床应用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的临床应用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的临床应用茶永康;徐娇;毕瑞;徐学武【摘要】目的比较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与单纯应用芬太尼术后皮下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200例20~76岁患者,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雅兵)十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分别用雅兵8 m1+芬太尼0.5 mg和芬太尼1.0 mg+氟哌利多5 mg行皮下自控镇痛.结果术后4~48 h各时点A组与B组VAS评分相当(P<0.01),镇静评分A组低于B组(P<0.01).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A 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用于术后皮下镇痛优于单纯芬太尼镇痛.【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18【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皮下镇痛;雅兵;芬太尼【作者】茶永康;徐娇;毕瑞;徐学武【作者单位】672400,云南省巍山县医院麻醉科;672400,云南省巍山县医院麻醉科;672400,云南省巍山县医院麻醉科;672400,云南省巍山县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确切是最主要的术后镇痛药物之一,但随剂量增加,不良反应也明显,雅兵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抗炎镇痛效果好,本研究观察雅兵联用芬太尼用于皮下镇痛(PCSA)效果与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例手术患者,ASA I-II级,年龄20~76岁,男120例,女80例,体重48~70 kg,近期无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病史,凝血功能障碍、哮喘、肾功能不全等禁忌证,皮下镇痛分为雅兵十芬太尼(A组)和芬太尼组(B组)各100例。

1.2 麻醉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或神经阻滞。

1.2.1 镇痛方法 A组芬太尼0.5 mg十雅兵8 m1,B组芬太尼1.0 mg+氟呱利多5 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行皮下镇痛,背景剂量2 m1/h,PCA每次0.5 m1,锁定时间15 min,术毕前30 min开始镇痛,镇痛部位选一侧上臂,以套管针行三角肌皮下埋置接镇痛泵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_杨志伟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_杨志伟

·临床论著·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杨志伟吴达丰*梁勤敏李洪伟①(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麻醉科,杭州311106)【摘要】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2011年12月 2012年3月,选择ASAⅠ 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0例,按手术通知单顺序编号,依次交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前10min实验组臀部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2h(T2)、6h(T6)、12h(T12)、24h(T24)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和布氏评分法(BCS)进行舒适评分,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2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实验组术后24h内各时点VAS评分及B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少(2例vs.9例,χ2=5.711,P=0.017),追加镇痛的例数少(3例vs.10例,χ2=5.094,P=0.024)。

2组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及苏醒期烦躁,且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少,可以安全用于临床。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6604(2013)05-0429-03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Operation Yang Zhiwei,Wu Dafeng,Liang Qinmin,et al.Department of Anesthesia,Hangzhou Yuh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uhang31110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ynaec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ASAⅠ Ⅱwere schedulced for laparoscopic operation according to surgery notice sequentially numbered from December2011to March2012.They were alternate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ed group(n=25)and the control group(n=25).Each group of25cases were using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Before induction,the treated group received 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of2ml,and the control group remained untreated.The effect of analgesia was accessed by visual analog scale(VAS)and the easement score was accessed by BCS at2h,6h,12h and24h after surgery.Side effects were also recorded.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ed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better VAS and BCS in24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P<0.05).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restlessness was found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2cases vs.9cases,χ2=5.711,P=0.017),and significantly less cases of additional analgesia were observed in the treated group(3cases vs.10cases,χ2=5.094,P=0.024).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PONV(P>0.05).Conclusion 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operation can obviously alleviate postoperative pain,reduce the use of analgesic and the incidence of restlessness of patients with fewer side effects,therefore we conclude it can be saf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Nonsterio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Preemptive analgesia;Laparoscope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恢复快,但多数患者由于腹壁穿刺孔、二氧化碳气腹刺激、内脏牵拉等因素仍存在术后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氯芬酸麻醉的临床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3-05-14T11:17:06.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明娣郭滨颖孟繁纯[导读] 与保钾利尿药同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围术期如使用注意检测钾离子浓度。

张明娣郭滨颖孟繁纯(哈尔滨市眼科医院 150000)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117-02 【摘要】目的讨论双氯芬酸麻醉应用进展。

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

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轻,剂量小,个体差异小。

【关键词】双氯芬酸麻醉应用
双氯芬酸是氨基苯乙酸衍生物,化学名为2-[2,6-2氯(苯)-氯苯]乙酸单钠盐,分子式C14H10C12NO2Na,与布洛芬同为使用最广的该类药物。

目前临床所用制剂多为肠溶片、缓释片、片剂、栓剂和针剂,以及外用凝胶。

一、药理作用
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前列腺素。

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酯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

其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

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轻,剂量小,个体差异小。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与食物同服降低吸收率。

血药浓度在空腹服药后2小时达峰值,但与食物同服则6小时达峰值,缓释药物约在4小时达峰值。

空腹时最好应用肠溶衣片。

药物半衰期约2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在乳汁中浓度极低,可以忽略,在关节滑液中服药后4小时其水平高于血浆水平,并可维持12小时。

大约50%在肝代谢,主要转化途径为单羟化、多羟化或甲基化反应,产生几种酚酸类代谢物,35%从胆汁、粪便排出,40%~65%从肾脏排出,长期服用几乎无蓄积作用。

目前临床所用制剂多为肠溶片、缓释片、片剂、栓剂和针剂。

双释放剂型含25mg肠溶颗粒和50mg缓释颗粒,药物的小颗粒制剂为1mm,一般不需胃蠕动影响即可进入肠道,提高了胃肠道的耐受性,可更快和更可靠地吸收,血药浓度稳定,受食物的影响小,达峰浓度仅1小时,以后维持稳态浓度约20小时,每日仅需服用1次,不良反应发生明显降低。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
1.适应证
(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
(2)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2.用法和用量
口服:双氯芬酸钠或者双氯芬酸钾,25mg每日3次,75mg每日1次。

外用:按需要治疗的痛处大小,取一定量药涂敷患处,轻轻揉擦,每日3~4次。

3.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不适、腹痛、烧灼感、反酸、纳差、便秘、恶心等,其中少数患者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3)可引起水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严重不良反应。

(4)其他少见的有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极个别患者出现黄疸、皮疹、心律失常、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4.禁忌证对本品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过敏者禁用。

5.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本品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2)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

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3)对诊断的干扰:可致尿中尿酸含量升高。

6.特殊病人用药本品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但不致畸,可通过胎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4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本品可致或加重老年人胃肠道出血、胃溃疡和穿孔,应慎用。

7.药物相互作用
(1)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

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2)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麻醉手术病人出血的危险。

(3)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

(4)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同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

(5)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浓度,同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6)本品与抗糖尿病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疗效,故需慎重考虑。

(7)围术期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

(8)与保钾利尿药同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围术期如使用注意检测钾离子浓度。

8.药物过量药物过量时应尽快采取洗胃和活性炭处理,以阻止其进一步被吸收。

对并发症,例如血压过低、肾衰竭、惊厥、胃肠刺激、呼吸抑制,应进行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卢成涛.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术后切口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24期.
[2]郭海燕,滕卫红.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09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