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三定律 - 副本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4

哪两个力是平衡力。
N
• 解:
f A
F
A
mAg
B
N地
B f
mbg N
美容院加盟店 / 美容院加盟店
• 例1: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 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 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 B、大人拉小孩的力不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 • D、地面对大人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比地面对小
第四节 牛顿第三定律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甲物体 力 乙物体
N
N
• 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把其 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 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 1、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两个物 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 线上。
•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F’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
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时 力的作用
作用物体 性质
间
效果
分别作用 作用力和 在两个不 反作用力 同的物体
相同
同时产生 各有各的 同时变化 作用效果 同时消失
平衡力
作用在同 不一定相 一个力的产 使物体平
一个物体 同 生,变化,消 衡
上
失不一定影
响另一个力
转的深紫色巨大数据,只见与杂耍有关的数据全都相当优秀,总分竟然是98.49分!第四章傍晚时分,四个闪级生在大臣级生活部安排的别墅花园内每人用法宝和咒语制做了三十种美味佳肴 ,只见空地上立刻摆上了一百二十道丰盛的食物:波扣泉暗酒、嫩扒静风球、鲜塌明梦条、风溜乳软圈、烤地气汤、晚煮怪花!飘煲亮傻液、妙滚幻晃块、脆炖亮浪干、云炒海硬排、焖深云羹、 浪蒸奇卷!飞酱影惨糕、清烩隐闪包、麻烧风飞团、雾煎古玄片、炸浓闪菜、鲜烹幽圈!怪扒烟寒酥、荤塌丽晨丁、糖溜云丑花、海烤远圣派、煮墨射粥、脆爆余排!仙滚晶邪糕、素炖醉夕丝、 醋炒天疯卷、湖焖飘悬粥、蒸红透汤、软涮异片!冰烩峰秋酥、香烧秀晚条、油煎晨影圈、醉炸光幻汤、烹棕露酒、幻扣疑派!嫩塌锦地果、鲜溜霞春干、风烤美春排、春煮影灵羹、爆黄跃液、 香煲神粥!妙炖雾明饼、脆炒浅凶团、云焖凸粼片、雪蒸飞魂菜、涮绿窜糕、悬酱仙汤!清烧美亮肠、麻煎淡海花、雾炸玉佛派、冬烹湖阴粥、扣蓝跳酥、影扒猛羹!荤溜玉风段、糖烤嫩梦卷、 海煮妙软粥、梦爆晚弧汤、煲青怪糕、粼滚美菜!素炒幽晃球、醋焖水浪圈、湖蒸液硬汤、亮涮暗峰酒、酱紫奇酥、波烩魔粥!香煎静闪块、油炸明飞排、醉烹乳玄羹、闪扣地鬼液、扒灰幽果、 飘塌妖汤!鲜烤幻晨包、风煮亮丑片、春爆海圣菜、晚煲深暖糕、滚褐余饼、飞炖冷酒!脆焖隐夕丁、云蒸风疯派、雪涮古悬粥、浪酱浓雪酥、烩粉异肠、怪烧暗液!麻炸丽晚丝、雾烹云影粥、 冬扣远幻汤、鲜扒墨冰糕、塌黑疑段、仙溜傻糕!糖煮醉春条、海爆天春汤、梦煲飘灵酒、脆滚红烟酥、炖白神球、冰炒惨酥!醋蒸秀凶干、湖涮晨粼羹、亮酱光魂液、软烩棕光果、烧金仙块、 嫩煎寒糕!油烹霞海团、醉扣美佛菜、闪扒影阴糕、幻塌黄雾饼、溜银猛包、妙烤邪酥!风爆浅梦花、春煲凸软粥、晚滚飞弧酥、香炖绿气肠、炒彩美丁、清焖秋果!云涮淡浪卷、雪酱玉硬汤、 浪烩湖峰糕、悬烧蓝云段、煎奇魔丝、荤炸地饼!忽然,蘑菇王子的∈七光海天镜←忽然发出了阵阵铃声,蘑菇王子拿出∈七光海天镜←一看,只见个校霸正在千里之外的校园区巧立名目,用坑 蒙卡要逼,霸吓捕押欺的手段征收羊肉调节税和跳水干部管理费蘑菇王子高兴道:“哈哈!来生意啦!咱们又可以筹集一笔购买跳级许可证的资金!”于是蘑菇王子说服月光妹妹和壮妞公主留下 ,然后和知知爵士像耍狮子一样组合成了一个有着紫仙色蝎头,彩光金色鸟身子,亮粉色神光翅膀,海梦色猪尾的大怪貂朝正南方向飞去……夜很深了,虽然已是满天星辰,但地面的景物依然十 分清晰明亮、光彩艳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或称为行动--反作用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这一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以及力的作用。
1. 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三定律的正式表述是:“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对物体A也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简而言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定律适用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
2. 力的作用对称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具有对称性。
例如,我们站在地面上,我们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地面同样也会对我们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就是行动--反作用的力。
这种力的对称性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许多物理现象中。
3. 实际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
例如,当我们行走时,我们用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力,地面同样也会对我们的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力,这样我们才能够推动身体向前移动。
同样地,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燃料向后喷射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使火箭能够向上升空。
4. 借助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的现象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看似矛盾或奇特的现象。
例如,当一个船只在水中划桨时,划桨的力会推动船向前移动,而水向后反作用的力则会推动船的划手向后倒退。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可以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得到合理的解释。
5. 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碰撞中的应用牛顿第三定律也适用于物体之间的碰撞。
当两个物体碰撞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
例如,当一个排球打到墙上时,排球施加一个向前的力,而墙则对排球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使得排球反弹回来。
6. 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尽管牛顿第三定律在简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易于理解,但在复杂的系统中,其应用可能会更为复杂。
比如,当多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每个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施加力,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需要考虑进去,才能准确地描述系统的运动。
7. 结论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以及力的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经典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经典例题和习题(含答案)第二模块——必过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理解要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5)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2.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3.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
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2)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N=mg-ma,当a=g时,F N=0,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4、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牛顿第三定律(共84张PPT)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④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比较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力平衡
共同点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 物体上 不一定同时产生或消 失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思考判断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 体.(√)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 (×)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3.探究交流 火箭为什么能将“神舟八号”推向天空?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牛顿三定律

牛顿三定律Newton's Three Laws of Motion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Newton first law of motion)、牛顿第二定律(Newton second law of motion)和牛顿第三定律(Newton third law of motion)的总称。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运动速度决定的,没有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
物体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inertia)。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law of inertia)。
第一定律也阐明了力的概念。
明确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因为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联系的,而不是和速度相联系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点,往往容易产生错觉。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所有的参照系里都成立,实际上它只在惯性参照系里才成立。
因此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成立,作为一个参照系是否惯性参照系的判据。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这个力或那个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
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牛顿第二定律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合=ma几点说明:(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
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反正方向。
(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本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高考物理复习课件: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2020/9/5
•再 •见 •!
2020/9/5
(1)作用物体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 只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力的性质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 2020/9/5 力必是同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以是性
(3)力的作用时间不同.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而一对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另一个可 以存在.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2020/9/5
探究学习: 1.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
2020/9/5
探究学习: 2.到底谁会赢,为什么?
2020/9/5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的,大人与小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 是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大人拉过来的过 程中,大入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 力总是相等的.大人为什么能把小孩拉 过来呢?关键在于地面对两者的最大静 摩擦力不同.
所以,答案为A、B.
2020/9/5
3 、 跳 高 运 动 员 从 地 面 跳 起 , 这 是 由 于 (CD)
2020/9/5
(2)定律中的“总是”这两个字是强 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 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即:
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 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 间,还是任何形状的物体之间,其相 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 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或静 止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都是大小相等的.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 -F' (负号表示反作用力 F' 与作用力 F 的方向相
牛顿热力学三定律

牛顿热力学三定律你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是牛顿运动三定律,而热力学有三大定律,但和牛顿没有关系。
一、牛顿运动三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内容: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 理解:- 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例如,汽车在光滑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如果突然撤去发动机的牵引力(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汽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
施加于物体的外力合等于此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即F = ma(其中F是合外力,m是物体质量,a是加速度)。
- 理解:-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也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 例如,质量为m = 2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合外力F=4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m)=(4N)/(2kg) = 2m/s^2,物体将获得向右的加速度2m/s^2。
3. 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理解:-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能相互抵消。
- 例如,当你用手推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一个力F_1,桌子同时对手施加一个反作用力F_2,F_1和F_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_1=-F_2。
手感觉受到桌子的阻力,桌子受到手的推力而可能发生移动等状态改变。
二、热力学三大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其表达式为Δ U = Q+W,其中Δ U表示内能的变化量,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牛顿是17世纪英国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三大运动定律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三大运动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现象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它表明,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以恒定速度沿着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可以简单地用公式来表示为:ΣF = 0,其中ΣF表示受力合力,如果ΣF等于零,那么物体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惯性定律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一个静止的物体为什么不会自发地运动起来,或者一个物体为什么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同时,这个定律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特殊现象,比如车上的人在车突然停下来时向前倾斜的原因,或者火车急刹车时物体向后滑动的原因。
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牛顿的第二定律也被称为动量定律。
它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F = 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动量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会随着作用力的改变而改变,当作用力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也会增大,而当质量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则会减小。
这个定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计算物体所受的力、估算物体的质量以及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的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它表明,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在另一个物体上的力,都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其施加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即:对于任何作用力F,都会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F。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划船时船身后退的原因、发射火箭时火箭向上飞的原因等。
此外,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交通事故的原因,从而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础,它们揭示了运动的本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个光 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 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抛物线 B.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C.竖直向下的直线 D.无规则曲线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 ,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F合= ma 2、理解: F量化了迫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外部作用, m量化了物体“不愿改变运动状态”的基本特性(惯性) ,而a则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v)变化的快慢。明确了 上述三个量的物理意义,就不难理解如下的关系了:
C.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只有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课堂练习 】
【例】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 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 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它阻力,设车无限 长,则两个小球: (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不能确定是否相碰
F
A
B
011.08届启东市第一次调研测试卷3
3.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 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 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 后顺序) t0 t1 t2 t3 时 间 体重秤 45.0 50.0 40.0 45.0 示数/kg 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 发生变化; B.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C.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不一 定相反; 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讨论: ①一物体以5m/s的速度匀速运动,惯性如何 体现? ②一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0的匀 加速运动,最初和1s末惯性如何体现? ③两质量不同的小球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惯 性如何体现?一物体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 出1s末,惯性如何体现?
【课堂练习 】
【例 】竖直向上托起的排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 这是由于: A.排球受到向上的冲力的作用。 B.排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排球具有惯性。 D.排球不受阻力的作用。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⑴确定研究对象; ⑵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画出受力图 ⑶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将力与加速度作正交分解;
⑷沿各坐标轴方向列出动力学方程,进而求解. 5、 研究方法: 正交分解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
【例】有关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是同 向就是反向 B.物体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 是相同的 C.当物体速度增加时,它的加速度也就增大 D.只要加速度为正值,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例】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是: A.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运动越快,物体的惯性越大。 C.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D.质量不变的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
【课堂练习 】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 质叫做惯性 B.物体只有处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 有惯性
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发射初期时,弹头处于失重状态,但它受到的重
力却越来越大
013.南昌二中08届第二次阶段性考试1
1.质量为1吨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速度 匀速行驶。阻力大小不变,从某时刻开始,汽车 牵引力减少2000N,那么从该时刻起经过6s,汽 车行驶的路程是( )
A.50m B.42m
律的实验,如图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
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
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F t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作用的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零
(三)惯性: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的性质。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 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是否受力不管是否运动和 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切莫将惯性误解为“物体只有保 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在 受力作用时,惯性依然存在,体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 程度上。 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切莫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④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 的不良影响。 ⑤区分惯性概念与惯性定律。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保持原运 动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 运动定律,当有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必定改变。
牛顿运动定律Βιβλιοθήκη 1312班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历程 1、十七世纪前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亚里士多德 的错误观点):力是维持问题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论(正确认识):力是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基本观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 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 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根据:理想实验。 方法:实验+科学推理(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 来) 。
【例】汽车牵引拖车前进,关于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B.汽车牵引拖车加速前进时,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 的力 C.汽车牵引拖车匀速前进时,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 力才相等 D.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总是大小相等
【例】如图所示,用力F推放在粗糙地面上的物体匀速向右运动,
三、国际基本单位
共七个: 长度单位——米(m) 质量单位——千克(kg) 时间单位——秒(s) 电流单位——安培(A) 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
下列哪些物理量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A力的单位N B压强的单位Pa C长度单位m D加速度的单位cm/s²
3、笛卡尔对伽利略看法的补充和完善:如果没有其它 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 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
4.牛顿的观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 状态为止。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课堂练习 】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25m
D.24m
007.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上学期二摸17
17.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 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质量为m1的 双子星号宇宙飞船 A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质量为 m2的火箭组B,接触后,开动A尾部的推进器使A和B 共同加速,如图所示.推进器的平均推力 F=897N , 从 开 始 到 t=7.0s 时 间 内 测 出 A 和 B 的 速 度 改 变 量 为 0.91m/s.已知m1=3400kg,则m2的质量是多大? a
(二)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⑴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⑵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 ——正 应为如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⑶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一条实验定律,它是牛顿 以伽俐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 成果,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 ⑷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⑸自然界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但物体所 受合外力为零或某一方向受力为零的情况大量存 在,牛顿第一定律也适合这些情况
【例】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 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和Mc,与水平面的动摩 擦因数分别为µa、µb、µc,用平行子水平面的拉 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对应的直线甲、乙、丙所示, 甲、乙两直线平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µa<µb Ma=Mb B.µb<µc Mb>Mc C.µb=µc Mb>Mc D.µa<µc Ma>Mc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A.kg B. N C.m/s D.m/s2
四.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分 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F= - F′
注意: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生、同灭、同变、同 大小、同性质、反方向,但是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 体上,因此不能抵消。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
C.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堂练习 】
【例】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例】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 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A.手的后方 C.落在手中 B.手的前方 D.无法确定
【例】一个力作用在质量为m1的物体上产生的 加速度为a1,作用在质量为m2的物体上产生 的加速度为a2,当这个力作用在质量为 m1+m2的物体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为 。
【例】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箱子,前面的人用水 平方向成仰角θ1的力F1拉箱子,同时后面的人用与 水平方向成俯角θ2的推力F2推箱子,如图所示,此 时箱子的加速度为a,如果此时撤去推力F2,则箱子 的加速度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 D.不是增大就是减小,
aF
1 a m
另外,牛顿第二定律给出的是F、m、a三者之间的瞬时 关系,也是由力的作用效果的瞬时性特征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