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表

合集下载

中国主要不锈钢牌号最新国家标准

中国主要不锈钢牌号最新国家标准

在很大程度上,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各种环境中对防腐性能的要求。

许多合金曾是被设计用于一种特定环境的,随后其应用范围发展得越来越广泛。

因此,对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选用,其耐腐蚀性能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这里主要介绍均匀腐蚀、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

3.1 均匀腐蚀提高不锈钢稳定性的最重要合金元素为铬和钼。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这些成分的含量均较高,因此在各种溶液中都显出很好的耐腐蚀性。

在有些环境中,硅、铜和钨等元素的添加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

图1所示是一些奥氏体不锈钢在纯硫酸中的等腐蚀速度曲线图。

可以看出,合金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如904L,254 SMO和654 SMO等,在较大浓度和温度范围内比普通型奥氏体不锈钢,如304和316等,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该图同时也显示了高硅不锈钢SX具有非常强的,抵抗浓硫酸的能力。

图1 一些奥氏体不锈钢在纯硫酸中的等腐蚀速度曲线图,腐蚀速度为0.1毫米/年*欧洲统一标准硫化氢(常出现于油井和气井中)的存在会增加出现应力腐蚀破裂的风险。

因为铁素体相的氢脆性,双相不锈钢,特别是经过深加工的部件,则较容易出现裂纹。

在硫化氢和氯离子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不锈钢出现应力腐蚀破裂的危险性就更大。

而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此类“酸性”环境中是具有很强的抗应力腐蚀破裂能力的。

NACE MR0175-95是专门为油气生产中,针对硫化应力腐蚀破裂问题如何选材所制定的标准。

此标准中包括了254 SMO,而且也同时包括了退火和冷加工状态。

所容许的最大硬度值(35 HRC)也比普通型奥氏体不锈钢 (22 HRC)要高的多。

从这一点看,在含有大量硫化氢,最恶劣的油气环境中,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是最佳的材料选择。

2.4海水中的腐蚀导致不锈钢发生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最常见的环境是在水中,尤其是在海水中。

因为海水的氯离子含量是非常高的。

由于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临界点腐蚀温度和临界缝隙腐蚀温度均非常高,见表7,说明其在海水中耐局部腐蚀的能力也是非常的强。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常用钢材的型号、化学成分、用途及性能

常用钢材的型号、化学成分、用途及性能

常⽤钢材的型号、化学成分、⽤途及性能轴承钢1. 概述轴承钢是主要⽤来制造滚动轴承的零件。

如滚珠、滚柱和轴承套圈等。

它们在⼯作时承受着⾼的集中交变载荷,由于滚珠与轴承套圈之间的接触⾯积⼩,在⾼速转动的同时还有滑动,会产⽣很⼤的摩擦。

因此滚动轴承钢应具有⾼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对钢的⾦相组织、化学成分要求是⼗分严格的,否则会显著缩短轴承的使⽤寿命。

⼀般滚动轴承钢的含碳量较⾼,在0.95~1.1%范围内,并加⼊某些合⾦元素,如铬、锰等。

多以球化退⽕交货,在使⽤前需进⾏淬⽕(约840℃)和低温回⽕(150℃)。

(1)⽣产制造⽅法:对轴承钢的冶炼质量要求很⾼,需要严格控制硫、磷和⾮⾦属夹杂物的含量和分布,因为⾮⾦属夹杂物的含量和分布对轴承钢的寿命影响很⼤。

夹杂物量愈⾼,寿命就越短。

为了改善冶炼质量,近来已采⽤电炉冶炼并经电渣重熔,亦可采⽤真空冶炼,真空⾃耗精炼等新⼯艺来提⾼轴承钢的质量。

(2)⽤途:除做滚珠、轴承套圈等外,有时也⽤来制造⼯具,如冲模、量具、丝锥等。

2. 主要⽣产⼚及输往国家、地区我国⼤连钢⼚、⼤冶钢⼚是⽣产轴承钢的主要产地。

⽬前主要输往⾹港和东南亚地区。

3. 进⼝主要⽣产国家我国主要从⽇本、德国进⼝轴承钢。

4. 种类我国⽬前已⽣产⾼碳铬不锈轴承钢,主要钢号有9CR18;渗碳轴承钢,主要钢号有G20CrMo;铬轴承钢,主要钢号有GCr15。

5. 规格和外观质量规格主要有圆钢、扁钢、钢丝等。

钢材表⾯应加⼯良好。

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和夹杂。

冷拉钢表⾯还应光滑、⼲净、⽆氧化⽪。

6. 化学成分国标、冶标、⽇本标准中主要钢号的化学成分见表6—7—24。

表6-7-24 有关标准中主要钢号的化学成分指标注:上述钢号Cu%均⼩于0.25。

7. 物理性能轴承钢的物理性能主要以检查显微组织、脱碳层、⾮⾦属夹杂物、低倍组织为主。

⼀般情况下均以热轧退⽕、冷拉退⽕交货。

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

钢材的低倍组织必须⽆缩孔、⽪下⽓泡、⽩点及显微孔隙。

马氏体不锈钢的钢号,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

马氏体不锈钢的钢号,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

马氏体不锈钢1、常用马氏体不锈钢的钢号、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

1、Cr13型(1)此类钢的化学成分见表2-8表2-8 1Cr13,2Cr13,3Cr13,4Cr13钢的化学成分,%①①GB1220-92(2)力学性能1Cr13,2Cr13,3Cr13,4Cr13 钢的力学性能分别见表2-9至表2-16。

表2-9 1Cr13钢的室温力学性能①摘自GB1220,硬度为退火或高温回火后的数值②实际生产检验值,钢材截面尺寸≤60mm表2-10 1Cr13钢的高温力学性能表2-11 2Cr13钢的室温力学性能①摘自GB1220,硬度为退火或高温回火后的数值;②实际生产检验值,钢材截面尺寸≤60mm,硬度为退火后硬度值。

表2-12 2Cr13钢的高温力学性能表2-13 3Cr13钢的室温力学性能①摘自GB1220,括号内硬度系退火或高温回火后的布氏硬度;②实际生产检验值。

表2-14 3Cr13钢的高温力学性能表2-15 4Cr13钢的室温力学性能①摘自GB1220;②实际生产检验值。

表2-16 4Cr13钢的高温力学性能(3)耐蚀性能1Cr13,2Cr13,3Cr13,4Cr13 钢均具有不锈性。

在室温的稀硝酸以及弱有机酸中也有一定耐蚀性。

1Cr13和2Cr13钢在某些介质中的耐蚀性能见表2-17和表2-18表2-17 1Cr13钢的耐蚀性能表2-18 2Cr13钢的耐蚀性能(4)工艺性能包括冷、热加工性能、热处理性能及焊接性能。

1Cr13钢的冷塑性及深冲性、抛光性和切削加工性能均良好,其板材厚度与深冲度的关系见图2-49。

它的热加工温度以850-1200℃为宜,随后需灰冷或砂冷。

它的焊接性能与0Cr13相近,焊后若焊缝需进行机加工时,应进行退火处理。

1Cr13钢的热处理工艺见表2-19。

图2-49表2-19 1Cr13钢的热处理工艺2Cr13钢冷塑性变形性能、深拉和深冲性以及切削加工性均尚好,它的热加工温度以850-1200℃为宜,随后需砂冷或及时进行退火处理。

不锈钢性能比较表

不锈钢性能比较表
316L/1.4404/1.4435不锈钢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比较表
化学成分 铬Cr 镍Ni 钼Mo 锰Mn 氮N 碳C 化学成分比较表 化学性能简述 欧标 (EN) 对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提高合金钢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提高乃腐蚀性、硬度、强度、减少马式体结构形 成的机会,但可能削弱锻造性能 可提高合金钢材料的锻造性能和焊接性能 ─ 提高硬度、强度,削弱伸张性、锻造性、焊接性 、加工性 硅可以提高强度及耐损耗性能;但对材料的冷成 型和热成型影响很大。应被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有害物质熔点只有44度,分布不均匀。不易清除 。冷轧断裂及不易锻造,应力控在0.05%以下 危害最大,遇铁形成亚硫酸铁,熔点低,使合金 材料在热处理时容易断裂。 对氧、氮、硫、碳有亲和力,用做稳定剂,提高 对分子间腐蚀的抵抗力 易使得材料表面在热成型处理过程中变得敏感, 作为有害成分对待 17.00~19.00 12.50~15.00 2.50~3.00 ≤2.00 ─ ≤0.03 美标 (AISI/ASTM) 16.00~18.00 10.00~15.00 2.00~3.00 ≤2.00 ─ ≤0.035 日标 (JIS) 16.00~18.00 12.00~16.00 2.00~3.00 ≤2.00 ─ ≤0.03 Dockweiler标准 (纯净素材) 标准值 17.00~17.50 14.00~15.00 2.50~2.70 1.30~1.75 0.04~0.20 0.012~0.03 典型值 17.30 14.00 2.66 1.51 0.068 0.023
硅Si
≤1.00
≤0.75
≤1.00
≤0.50
0.46
磷P
≤0.045
≤0.04
≤0.04
≤0.035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

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

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

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

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

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

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

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不锈钢系数表

不锈钢系数表

主页联系我们关于我们网络地图隐私政策关于我们产品增值加工库存目录销售查询新闻与事件技术信息不锈钢板材(310-310S,进口310-310S不锈钢板)不锈钢板材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板材300系列耐热不锈钢板材马氏体不锈钢双相/超级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镍合金板材不锈钢棒材增值加工按等级分类产品信息库存目录参看森德迈业钢铁公司库,索取您所需的等级。

«不锈钢板材«镍合金板材技术信息«什么是不锈钢?«什么是镍合金?310/310S - 300系列耐热不锈钢板材310/310S合金310/310S合金( UNSS31000/S31008 ) 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用于高温环境。

其较高的铬含量及镍含量保证了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及抗氧化能力。

与奥氏体304 合金相比,它在室温下强度要高一点。

310/310S (UNSS31000) / (UNSS31008)一般属性应用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短期机械性能水溶液腐蚀高温抗氧化性其他形式的退化加工特性技术规范310/310S 技术规范库存目录Alloy 310/310S增值加工等离子切割水磨切割机械切削锯切割钻孔、开孔、埋头孔磨边磨光压平轧制和焊接环产品信息钻孔板真空精选板高性能镍合金无轴板法兰盘宽板复式不锈钢板材。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见表1~表5),并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列入了部分牌号的物理参数、国外标准牌号或近似牌号对照表、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适用标准等。

本标准规定的牌号及其化学成分适用于制、修订不锈钢和耐热钢(包括钢锭和半成品)产品标准时采用。

2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10.5%,碳含量最大不超过1.2%的钢。

2.1.1奥氏体型不锈钢 austenitic grade stainless steel基体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奥氏体组织(γ相)为主,无磁性,主要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并可能导致一定的磁性)的不锈钢。

2.1.2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型不锈钢 austenitic-ferritic(duplex) grade stainless steel 基体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其中较少相的含量一般大于15%),有磁性,可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的不锈钢。

2.1.3铁素体型不锈钢 ferritic grade stainless steel基体以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铁素体组织(α相)为主,有磁性,一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但冷加工可使其轻微强化的不锈钢。

2.1.4马氏体型不锈钢 martensitic grade stainless steel基体为马氏体组织,有磁性,通过热处理可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

2.1.5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precipitation hardening grade stainless steel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并能通过沉淀硬化(又称时效硬化)处理使其硬(强)化的不锈钢。

2.2耐热钢 heat-resisting steel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或较高强度的钢。

3 确定化学成分极限值的一般准则3.1 碳在碳含量大于或等于0.04%时,推荐取两位小数;在碳含量不大于0.030%时,推荐取3位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表
表1 中钢规格—冷打或冷锻用极低碳钢与中碳合金钢化学成分表
表2 中钢规格—碳素硼钢及铬钒合金硼钢化学成分表
表3 中钢规格—免铅浴韧化线材化学成分表
表4 JIS G3104 铆钉用钢化学成分表
表5 JIS G3105链条用钢化学成分表
表6 JIS G3503 被覆焊条心线用钢材化学成分表
表7 JIS G3505 低碳软钢化学成分表
表12 JIS G4102 镍铬合金钢化学成分表
表13 JIS G4103 镍铬钼合金钢化学成分表
表8 JIS G3505硬钢线材化学成分表
注:上表之含碳量可由买卖双方协议,由原规定之成分范围上、下限各缩窄0.01%.
表14 JIS G4104 铬合金钢化学成分表
表9 JIS G3507冷打或冷锻用碳钢化学成分表
注:S09CK,S15CK及S20CK之不纯物不得超过Cu 0.25%,Cr 0.20%,Ni 0.20%,Ni+Cr 0.30%,其余种类之不纯物不得超过Cu 0.30%,Ni 0.20%,Cr 0.20%,Ni+Cr 0.35%。

表16 JIS G4106达式机械构造用锰钢及锰铬合金钢化学成分表
注:各种类钢料中不纯物,Ni不得超过0.25%,Cu不得超过0.30%,又锰钢钢料之Cr 不得超0.35%.
表11 JIS G4052 保证硬化能之构造用合金钢化学成分表
注:各种类钢料中之不纯物,Cu不得超过0.30%, Ni除在Ni-Cr钢及Ni-Cr-Mo钢外不得超过0.25%,双锰钢料中之Cr含量不得超过0.35%。

表15 JIS G4105 铬钼合金钢化学成分表
注:不纯物Cu不得超过0.30%,Ni不得超过0.25%.
表17 JIS G4801 弹簧钢化学成分表
注:不纯物Cu不得超过0.30%。

表18 JIS Z3312 CO2熔接用碳钢焊条钢化学成分表
表19 SAE/AISI 条钢、线材、锻造用半成品碳钢化学成分表
注:
1、铅(Lead)—为改良车削性,可在普通碳钢中加入0.15~0.35之铅,而在代号
的第二位与第三位中间加“L”,如10L45、10L12。

2、硼(Boron)——在细晶净静钢{Fine Grain,Killed Steel}中,加入
0.0005~0.0030%的硼,可增进硬化能,而在代号的第二位与第三位中间加“B”,
职10B21、10B38。

3、矽{Silicon}——条钢及半成品,当矽有要求时,其范围如下:0.10%以下
\0.10~0.20%,0.15~0.35%,0.20~0.40%,0.30~0.60。

——线材,当矽有要求时,
其范围如下:0.10以
下,0.07~0.15%,0.10~0.20%,0.15~0.35%,0.20~0.40%,0.30~0.60%。

4、某些品质、产品之磷、硫可降低成分上限要求。

表21 SAE/AISI 条钢、线材、锻造用半成品高锰碳钢化学成分表
表22 SAE/AISI 保证硬化能(淬火性)之碳钢及硼钢化学成分表
表20 SAE/AISI 条钢、线材半成品合金钢化学成分表
注:残留元素Cu:<0.35%,Ni:<0.25%,Cr:<0.20,Mo<0.06%
表23 SAE/AISI 保证硬化能(淬火性)之合金钢化学成分表
未完下页: 接上页
注:
残留元素Cu:0.35%以下,Ni:0.25%以下,Cr:0.20%以下,Mo:0.06%以下.
表24 ANSI/AWS A5.17—80 潜弧熔接用碳钢焊条化学成分表
注:
1、除表列元素外,其它刻意增加的元素也必须报列。

2、刻意增加的元素与残留元素之总和不得超过0.50%。

3、钢之含量,为焊线镀铜及残留量之总和。

表25 ANSI/AWS A5.18—79 气体掩护电弧熔接用碳钢焊条化学成分表
注:
1、铜之含量,为为焊线镀铜及残留量之总和。

2、镍、铬、钼、钒等残留量之总和不得超过0.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