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政府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合集下载

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河南经济开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河南经济开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目前,河南经济开展总体程度在全国经济开展的大格局中仅属于中游偏下程度,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也不是十清楚显。

这一现实状况的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受消费要素投入量的制约,更受诸如制度、人力资本等消费效率因素的牵制。

一、政策差异因素开展经济学认为,不兴旺经济状态的形成与资本短缺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在自然条件、原材料和资本三要素中,资本对于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政策性因素表达出来,国家不同时期政策的差异直接导致不同地区投融资规模的差异,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程度起刺激或制约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施行/非平衡开展战略0,把东部作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区域,对非重点投资区域的投资力度也有很大差异。

2023年,河南中央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2。

3%,而湖北为26。

4%,湖南为18。

6%,山西为21。

6%。

在金融信贷方面,2023年,河南人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5113元,而山西为7361元,湖北为5730元,全国平均程度为8800元。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新兴的重要融资渠道,但河南的新兴金融业开展相对落后,利用股市和债市融资的才能低,对新兴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与周边其他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到2023年底,河南在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有27家,而同期湖北有53家,湖南有34家,安徽有29家。

政策差异导致的投资融资差异,已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制度因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制度的变革与优化还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特别是在经济系统越来越复杂的形势下,利用制度变革与优化来降低复杂系统中行为不确定性更显得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较快,不但为企业开展创造了由法律、制度、政策等组成的综合制度条件,而且还在制度变革的最终表达$$市场化进程方面赢得了先发优势。

据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测算,1997年河南市场化综合指数一度跃居全国第8位。

河南城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河南城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河南城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作者:耿城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6期【摘要】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以来最大的变化和建设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加快,城镇化率显著提高,城镇人口和城镇的规模大跨度的发展,成为我国近代以来最显著和最有影响力的发展趋势。

河南省我国的中部省份,是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相应的其农业人口也数量非常庞大,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就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

因此本文特以此为研究目的,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剖析,以期获得建设性成果。

【关键词】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实证分析;1引言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政治改革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科学有序,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持续提高。

这对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注入了源源的动力,而城镇化的建设也为我国整体实力的增强增加了最具影响力的内涵。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国外学者认为,本世纪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科技进步会是最具影响力的重要事件。

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国之所以取得较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化在起作用,而在未来的三十要使中国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就需要城镇化建设来推动。

而且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仅会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会对世界经济和世界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到现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化率显著提高,在可预计的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结合到河南省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水平逐年提高,对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河南省的发展战略中,对城镇化建设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力度,在河南省的发展中城镇化的建设会发挥其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

因为河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也是农业人口大省,在全省的总人口数量中,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要远高于其他省份,这也是摆在河南省城镇化建设面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和特点。

就实际情况来看,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的进度相较于其他省份要迟缓一些,远落后于东部的发达省份,甚至还不及中西部的一些省份。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发布时间:2021-06-18T08:31:13.842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2期作者:黄嘉雯[导读] 还是对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经济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可谓是意义非凡呐。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摘要:在现在的变化来说,经济的发展才是来衡量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最高要求,通过建立财政收支和经济增长的模型,结合河南省这些年的财政收支总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财政支出的总数量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不管是哪一类的财政支出对于经济的增长都有着促进作用,即使是这样但是财政支出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对于支出的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太好的方面需要进行调整,为此本文就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一、引言改革开放一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的了一系列的成果,尤其是对外经济这一方面取的了长足的发展,在对外方面投资的规模也是不断的增加和扩大,据调察数据显示,河南实际对外吸收的金额总数据占全省国内总产值的3.83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河南省也制定了一些合理的相关外投政策,以便扩大外商投资的范围,这样对于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不仅是对本省分的经济增长,还是对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经济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可谓是意义非凡呐。

二、经济增长的模型和数据选择来源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投资是分割不开的。

这里用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增长总值DGP来表示经济增长,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FDI换算成人民币。

由于数据的变化还不改变原来的那种和谐的关系,并使其趋线性化,消除时间中存在的异方差,对所需要的方面进行了自然对数变化。

三、检验方法与实证分析。

通过对原来数据的分析得知,河南省的外商投资直接和经济的增长呈现出的情况是不断增长的现状,而且趋势性较为强,在变动的方向和步伐上也是较为一致的,由此可以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经过检验分析,发现两变量都表现出较为平稳的趋势,一旦有了共同的趋势,这也就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河南省的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建立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四个公共因子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其次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变量,并测算河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对全要素生产率和四个公共因子进行回归,具体分析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因子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众所周知经济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是数量、规模上的扩张,而经济发展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更突出表现为在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变革。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那么,如何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因此任一单个指标都无法全面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设计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经济发展方式,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含义,本文从经济增长速度及稳定性、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选择并设计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名称及指标含义见表1。

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法是通过对一组变量或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综合成少数几个综合性因子,并将原始变量或指标再现为这些因子的一种过程。

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这一组变量或指标之间的联系,将相关性较强的几个变量归结为一个因子,称其为公共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公共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以下是利用SPSS17软件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因子分析,各指标的数据利用《河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原始数据计算而得。

(一)提取公共因子根据SPSS输出结果,前四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累计百分比为91.972%,大于85%,所以前四个因子基本反映了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我国政府规模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政府规模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 国政 府规 模 实证 分析
本文根据 2 0 1 0 年 《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主要选取财政支 出占 G D P的 比重 和政府公务员 占 就业人 口 ( 总人 口)的比重对我国政府规模进行有关分析 。
1 、基 于财政 支 出的分 析 。本文 以财 政 收支 总额作 为 我 国政 府 控制 资 源绝 对 指标 开 展分 析 ,由
府” 、“ 大 政府 ” 的争论 。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我 国政府规模的增长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中心 ,广大公众
认 为政 府 规模 过大 ,要求 控 制政 府 规模 的 呼声 E l 高 。我 国政 府 规 模 是否 如 公 众想 象 的那 样 大 ,它
是适度 的吗?如何确定合理的政府规模 以实现行政管理与经济增长的 良性互动?用什么指标衡量 政府规模更合适?这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
( 2 ) 行 政 管 理 费 占财 政 支 出 比重
表1 .1 9 9 0 - - 2 0 0 9 年中国财政支出占G D P比重图 ( 单位: %) — 一
略有上 升 。为 了真实反 映政 府规 模 ,本 。 —
文收集了行政管理费占 财政支出的比例 。 l

这 个 结 构 性 指 标 反 映 政 府 规 模 大 小 。 2 0…I ▲
财政 收入和常住人 1 : 7 数的影 响。政府 规模要 适 应本 国 国情 ,要 与社 会 需求、经 济财政 的 支撑力相联
系,保持合 理的增长度。
[ 关键词 ]政府规模 ;公务 员;影响 因素 ;适度 [ 中图分类号 ]C 0 3 5—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7 4 6 2( 2 0 1 3 )0 2— 0 0 4 3—0 4

政府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述评

政府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述评

政府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述评李银秀【摘要】Government size has been the focus of academia and the real social concern for a long term. Today,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government of a country should be how to exercise their functions, such as which functions should be exercised, its size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what level, so as to provide more economical,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services to the public, all of these are China's urg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but also a worldwide dilemma. The 3rd Plenary Session of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s resolution also re-emphasized to improv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which core is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importa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economic growth, the government fiscal capacity, population and open perspectives,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government size on the theoretical and academic point of view.%政府规模一直是学术界和现实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用SWOT方法分析摘要:虽然河南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省内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性。

本文用SWOT分析方法,从区域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河南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机遇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河南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区域经济 SWOT 影响因素一、引言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经济发展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地理位置、技术条件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经济综合体。

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的经济大省,区域发展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较大提高,但随着河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省内的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增大,这又进一步制约了河南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缩小各区域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SWOT分析法是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并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进而选出最佳经营战略的一种分析方法[1]。

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中,通过SWOT方法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

二、文献综述曾国良[2]从自然条件、文化意识观念、教育以及人才因素、资本因素、政策因素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认为消除区域差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共同富裕和社会的稳定。

朴银哲,金兆怀[3]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延边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提出了延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发挥优势,利用机遇,规避风险,迎接挑战,实现延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代琳琳[4]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基础条件和社会发展是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河南省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以及利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进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资源与环境学院计量地理学课程论文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班级姓名学号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一直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2001~2014年河南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消费、财政支出对河南省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河南省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一、前言(一)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

在实际核算中,常以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

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

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投资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2001—2014年的14中,我省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1.5%,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省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一)数据收集本文采用了2001-2014年的河南省生产总值等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具体数据表如下:(二)模型设计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河南省生产总值(y )作为对经济发展的衡量,代表经济发展;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衡量资本投入;用价格指数(x2)去代表消费需求;用财政支出(x3)代表政府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0 1 . 3 2 No . 5
0e t . 2 01 4
2 0 1 4年 1 O月
地 市级 政 府 规 模 影 响 因素 的 实证 研 究
— —
以河南 省 为例
张树 忠, 朱一鸣
( 河 南工业 大学 经济 贸易学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要: 政府规 模是 我 国推 进行 政体 制改 革 、 简政 放权 进 程 中值 得 关 注的 一 个重 大课 题 ,
第3 2卷
第 5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e n t
研 究文 献 也 有 不 少 ,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以 下 三 个 方
关 于政府 的 角 色 , 政 府 与 市 场 之 间 的关 系 , 不 同
理论 学派 有 不 同 的观 点 , 从 自由主 义 的 “ 守 夜 型
政府 ” 到凯 恩斯 主义 的“ 干预型政府” , 再 到 现代
货 币主义 学派 、 供 给学 派 、 新 制 度学 派 的 “ 有 限 干 预 型政府 ” , 归根 结底 , 这 些 理论 背 后 的实 质 性 问 题还 是政 府规模 问题 。
而经 济发展 水平 、 城 镇化 率 与地 方 政 府 规模 也 呈 正相 关关 系 , 即“瓦格 纳 法 则” 是成立的; 此
外, 我 们还发 现人 口规模 、 产 业结 构和 开放 程度 也是 影响 地方政 府规模 的 重要 因素 。
关 键词 : 地 方政 府规 模 ; 财政 分权 ; 动 态面板 中图分 类号 : F 1 2 7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7— 9 7 3 4 ( 2 0 1 4 ) 0 5— 0 0 9 2— 0 6
测度方 法 。本 文 我 们 将 重 点 研 究 地 方 政 府 规 模
改革 开 放 以来 , 我 国经 济 持 续 快 速 增 长 , 被
外界 称为 “ 中国经济 奇迹 ” , 但 政府 规模 的过 度膨 胀 同样是 一 个 难 以 回避 的 问 题 。我 国 自财 税 制 改革 以来 , 财政分权进程 在不断深化 , 在 不 同层
文章 以“ 利 维坦假 说 ” 和“ 瓦格 纳 法则 ” 为 理论 基础 , 利 用河 南省 1 9 9 0~ 2 0 1 2年 的地 市级 面板
数据 , 通过构 建静 态 面板 数据模 型 和动 态 面板数 据模 型 , 从 一 个更微观 的视 角考察 了地 方政 府 规 模 的影响 因素 。研 究发现 , 财政 分权推 动 了地 方政 府规 模 的扩 大 , “ 利 维坦假 说 ” 并不 成 立 ;


引 言
影 响是 不容忽 视 的 , 甚 至对 地 方 官 员腐 败 也 会 产
生 一定 的影 响 , 比如周黎 安 ( 2 0 0 9 ) 对 政 府规 模 与
政 府规 模 问题 是 经 济学 的古 老 问题 , 又是 转 型期 的 中国面 临的 一个 现 实 问题 , 历 来 是 两会 前
与其 他宏 观经济 数 据相 匹 配 , 系统 分 析 了 地市 级
级政 府之 间形 成 了竞 争市 场 , 地 方政 府 努 力 为 当 地抓 经济 、 搞建 设 、 引外 资 , 可 以说地 方 政 府 在 经 济 发展 中发挥 了重 要 的作 用 , 但 同时政 府 财 政 收
支规 模也 保 持 着 较 高 的 增 长 速 度 。政 府 规模 的 过度 膨胀 , 对 于经 济 长期 发展 和 国 民经济 结 构 的
面: 一方 面是 对政 府规 模 与 经济 增 长 之 间 的关 系 进行研 究 , 比如李 村璞 ( 2 0 1 0 ) 、 高彦 彦 ( 2 0 1 1 ) 等; 另一方 面则 是对 是否 存 在最 优 政 府规 模 的研 究 , 比如 马栓友 ( 2 0 0 0 ) 、 许志英 ( 2 0 0 6 ) 等; 此 外 还 有 学者分 析 了政 府 规模 的 影 响 因 素 和 政 府 规 模 的
后 的热 点 议 题 。政 府 的基 本 职 能 是 为 社 会 提 供 公共产 品 , 但 由于市 场 的资 源 配置 功 能 并 不 总是 充分有 效 的 , 为此凯恩斯提出了“ 干 预 型政 府 ” 。
地 区腐 败 问题 进 行 了研 究 , 结果表明 , 政 府 规 模 的扩大会 增加 地 区腐 败案 件 的发生 率 , 政 府 支 出 结 构对 一个地 区官 员腐败 也会 产生 显著影 响 。 政 府规模 对 于 经 济 和 社 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至 关 重要 , 因为 政 府 规 模 影 响 着 政 府 运 行 的效 率 , 自改革 开放 以来 , 对政 府 规模 的讨论 一 直 是 行 政 改革 的核 心 内容 之 一 。 国 内对 地 方 政 府 规模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7— 0 3 作者简介 : 张树 忠 , 男, 河南郑州人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为 区域金融 。
第 5期
张树 忠 , 朱一 呜 :地 市级政 府规模影 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的影 响 因素 , 既有 文 献对 于 这 一 问题 的 研究 均 是 基于 省级层 面 的 , 而 很少 有 研究 是 基 于 更微 观 的 地市 级层 面 。 因此 , 我 们 收集 整 理 了河 南 省 1 8 个地 级市 自 1 9 9 0年到 2 0 1 2年 以财政 支 出 占经济 总量 比重来 衡量 的 地方 政 府规 模 的数据 , 并将 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