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诗鉴赏ppt

合集下载

羁旅诗鉴赏 ppt课件

羁旅诗鉴赏  ppt课件

ppt课件
15
• 其他常见词语: • 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飘蓬 •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
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 之楼。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沙鸥:飘零,伤感; •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ppt课件
10
鹧鸪——羁旅乡愁
• 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
•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
绪。
•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 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 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 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 轩涕泗流。”
ppt课件
13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 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 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 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 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 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 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 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羁旅诗 备受命题人的青睐。
ppt课件
3
•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 天空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 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 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 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 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 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羁旅诗鉴赏ppt课件

羁旅诗鉴赏ppt课件
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 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 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 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羁旅诗 备受命题人的青睐。
3
•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 天空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 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 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 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 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 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4
羁旅之人怀有什么样的情感呢?
①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 爱与思乡之情。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 洛阳城。 《蜀道后期》张说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清江引 • 秋 怀》张可久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
黄叶飞。
《山中》王勃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 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 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 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 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 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14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 栏或登楼远眺来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 人、友人的伤心之楼。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 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泪。”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 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 人”;

羁旅诗鉴赏 ppt课件

羁旅诗鉴赏 ppt课件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
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
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
浦。
诗人的思乡之情是如何表现的? 触景生情,有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
对写法,从家乡朋友写起,低问家乡渔郎是否思念 自己以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二、何种情形易写诗抒 发思乡怀人的情感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羁旅思乡诗
学习目标
❖ 羁旅思乡诗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的把握
一、常见思想情感及产生原因
思乡怀人诗常见的思想感情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
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商
❖ 山早枫行桥》夜等泊。
❖ 商山早行
❖ [唐]张继
温庭筠

月落乌啼霜满天,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④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 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 《登高》。
❖ 登高
❖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鬂, 潦倒新停浊酒杯。
情因梦切
蜀中九月登高 王勃

2023届高考语文羁旅思乡诗精讲课件17张PPT

2023届高考语文羁旅思乡诗精讲课件17张PPT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1.B “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搅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 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 2.①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 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 ②“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 即生不逢时的苦闷; ③“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 ④“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 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思乡诗
羁旅
因种种原因, 长久寄居(客居)他乡
灵魂四问
•一、诗人为何会羁留在外? •二、何时会有感慨? •三、会有何种情感抒发? •四、用何种方式表达?
一、诗人为何会羁留在外?
•1.长期在外地做官 •2.流离漂泊、居无定所 •3.久戍边关难以归家
二、何时会有感慨?
•1.节日、时令: 中秋、重阳、月圆之日、 除夕、日暮
袅炊烟。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回望一路缘岸而行的泉水,曲折注入江中;在夕阳照射下,是多么绮丽壮观。 远远看去,山色苍茫寂寥,在晚照之下,江水在夕阳一同增辉满溢。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我感慨时局动荡,无法为国出力,愧对孔圣人的教诲,我远离京城,如同王粲一般。 我这一生漂泊凄苦,历经磨难,只能独自叹息。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选用“玉露”“枫树林”等景物,“玉 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一片萧条。“巫山巫峡”,诗人所在。用“凋伤”、

高考语文 羁旅诗鉴赏汇总 课件(共52页)

高考语文 羁旅诗鉴赏汇总   课件(共52页)

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 唐·宋之问)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3
知识点2 羁旅诗的分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 来风景异》)
1、久戍思归
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
2020/8/18
4
知识点2 羁旅诗的分类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
3、宦海沉浮
2020/8/18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 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年华老去的悲伤之感
7
知识点2 羁旅诗的分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与自
己的孤独之情。
8
知识点3 羁旅诗的常见意象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 鸿雁:鸿雁传书,引发思乡怀人之情。 子规(杜鹃):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表达孤独悲伤之意。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 “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梧桐叶落有飘零之感。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 柳:①“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②多种于檐前

羁旅思乡诗复习实用精品完整ppt课件

羁旅思乡诗复习实用精品完整ppt课件
百年 多病 独登台
地远 时惨 长久客居
年暮垂老 体弱 更显孤独
结论:后两联
运用情景交融 和直直抒胸臆的 手法抒,抒发内
心浓胸重、郁结 的悲臆痛。
艰难 潦倒
时世和自身处境难 失意、衰颓
停酒
精选ppt课件2021
愁上加愁
10
总结:
全诗用了借景抒情和直 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借登高 所见萧瑟悲凉、雄浑阔大的 秋景和境遇之悲,抒发作者 长年飘泊、老病孤愁、为国 忧愁的悲伤之情。
对思乡怀人诗思想内容的评价,就是要结合当 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生活处境,整体阅读 全诗,把握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精选ppt课件2021
5
教材回顾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羁旅愁思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
蒙的小洲,日暮时分
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夸张 拟人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 以景结情
急风 高天 哀猿
清渚 白沙 回鸟
萧萧落木 滚滚长江
凄凉
渺小 哀伤
冷清
结论:
悲 借景抒情,

诗人借萧瑟 凄凉、雄浑
孤独
之 阔大的秋景,
情 抒发内心的
生命短暂、
悲伤之情。
韶光易逝
精选ppt课件2021
9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惨境 遇 悲
万里 悲秋 常作客
晴川历历汉阳树,念也就油然而生。(以乐景写
芳草萋萋鹦鹉洲。哀融情,)那弥尾漫联在寓长情江于之景上,的情浩景浩交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
烟波江上使人愁。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_____。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 •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示例 •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_____。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 • (1)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 可以) •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 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 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 自己浓浓的乡愁。
鉴赏羁旅诗角度归纳
1、留心景物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如杜甫的《月夜》; ②“鸿雁传书”,如韦应物《闻雁》和赵嘏的 《寒塘》; ③“折柳送别”,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杜鹃啼血”,如晏几道的《鹧鸪天》 ……
鉴赏羁旅诗角度归纳
2.抓住关键词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 “孤”“悲”“无情”“怜”“空”“独” “故园” “相思”等,这是鉴赏的切入点,直 接点明作者的情感。
主要情感
• • • • 3.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主要情感
• 4.表现了一种怨战、厌战的情绪
主要情感
• 5.表现闺中人的伤春、惜春 • 蝶恋花 欧阳修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词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 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
羁旅漂泊到天涯
——羁旅诗鉴赏
羁旅:寄居异乡或客居异乡的人。
羁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 国,反映客居异乡的情感的诗歌
教学目标:
1、了解羁旅诗常见的意象,基本的情感, 常见的表现手法。 2、理解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赏析诗 歌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鉴赏羁旅诗角度归纳
1、留心景物意象
自然天象:月亮、秋风、秋霜、浮云、烟、暝色、日 暮、暮霭、落日、夕阳等 ②植物草木:衰草、梧桐、征蓬、浮萍、落花、黄叶、 春草等 ③鸟兽哀鸣:杜鹃、猿啼、沙鸥、孤雁、寒蝉等 ④登楼寄怀:驿站、客馆、西楼、高楼、小楼、危楼、 危栏等 ⑤特殊节日:人日、元宵节、社日、寒食、清明、上 巳 端午 七夕 中秋、重阳节、冬至、除夕等 ⑥物件工具:马、舟、征铎、寒砧等
鉴赏示例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 要节日。
鉴赏示例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 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 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鉴赏示例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 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 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 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 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 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 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鉴赏示例
• 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鉴赏示例
• 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闺怨诗
• 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 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 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 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 “闺”的本意是小门。古人建房其内室 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 代女性。“怨”,埋怨,抱怨也。
【常见意象】 • •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 为类意象; •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 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 •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 意象。
鉴赏训练2 • • • • • •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 的作用。(5分)
鉴赏训练2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 的作用。(5分) • 答: •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 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 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 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鉴赏示例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 要节日。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 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 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 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
鉴赏训练2 • • • • • •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 了怎样的氛围?(3分) • 答:
鉴赏训练2 • • • • • •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 了怎样的氛围?(3分) • 答: •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 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 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鉴赏羁旅诗角度归纳
②侧面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 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 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 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 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 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 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 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 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主要情感
• 6: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 常常是一一对应的: 以相思寓渴望抱效国家; 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 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
Hale Waihona Puke 鉴赏羁旅诗角度归纳4、注意常见手法 惯常的“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想象,虚实结合”“渲染”等表 达技巧,
鉴赏羁旅诗角度归纳
4、注意常见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 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 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 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 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 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 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 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鉴赏训练1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①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迷津:迷路。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木 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对表达感情有什 么作用?(6分)
鉴赏训练1 •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①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注]①迷津:迷路。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木 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对表达感情有什 么作用?(6分) •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思乡之愁和前途渺 茫的惆怅之情。(2分)首联借树叶凋落、 鸿雁南飞、北风萧瑟、江水寒凉的秋景, 渲染出清冷孤零的氛围,为抒发思乡迷茫 的情怀作铺垫。(4分,意思对即可
主要情感
•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主要情感
•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 丈夫在外出征或在外谋取功名,闺中的 妻子自然是日思夜想。 • 唐代金昌绪《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鉴赏羁旅诗角度归纳
3.把握情感类别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抒发客居他乡的孤独凄凉及愁苦。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表达对亲人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 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之情。如柳中庸《征人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