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底质测量专用标准规范研究
国家海水水质标准

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 1998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同时代替 GB3097,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所改变: , 3.1(海水水质分类,由三类改四类); , 3.2(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 , 4.1(增加了海水水质监测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预处理的规定); , 4.2(增加了海水水质分析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海洋局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CD 551463 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Sea water quality standard 代替 GB3097-821 主题内容与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使用功能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12763.4-91 海洋调查规范海水化学要素观测 HY 003-91 海洋监测规范 GB12763.2-91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水文观测 GB7467-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85-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11910-89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11912-89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3192-91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11895-89 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海水水质分类与标准 3.1 海水水质分类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HY海洋行业标准

HY 海洋行业标准HY 003.1-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总则HY 003.2-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HY 003.3-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HY 003.4-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水质分析HY 003.5-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沉积物分析HY 003.6-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生物体分析HY 010-1992: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HY 016.10-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试验HY 016.11-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试验HY 016.1-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总则HY 016.12-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Ea:冲击试验HY 016.13-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Eb:连续冲击试验HY 016.14-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Ec:倾斜和摇摆试验HY 016.15-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Q:水静压力试验HY 016.2-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HY 016.3-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Ha:低温贮存试验HY 016.4-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试验HY 016.5-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Hb:高温贮存试验HY 016.6-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HY 016.7-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HY 016.8-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HY 016.9-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J:长霉试验HY 021.10-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倾斜和摇摆试验导则HY 021.11-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水静压力试验导则HY 021.1-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低温试验导则HY 021.2-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低温贮存试验导则HY 021.3-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湿热试验导则HY 021.4-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变化试验导则HY 021.5-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长霉试验导则HY 021.6-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导则HY 021.7-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导则HY 021.8-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导则HY 021.9-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连续冲击试验导则HY 025-1992:海洋仪器(设备)水下部件涂料涂覆技术条件HY 029.1-1993: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范HY 029.2-1993:国家海洋局系统机关档案业务规范HY 029.3-1995:海洋调查观(监)测档案业务规范HY 034.5-1994:电渗析技术用于锅炉给水的处理要求HY 043-1997:海洋溢油鉴别系统规范HY 044-199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常用消油剂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HY 070-2003: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HY/T 003.10-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污染物入海通量调查HY/T 003.7-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大气分析HY/T 003.8-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放射性核素测定HY/T 003.9-1991:海洋环境监测规范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HY/T 004-1991: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档案分类法HY/T 005-1991:SZC6-1型数字传输式温盐深剖面仪HY/T 006-1991:SBA3-2型台站声学测波仪HY/T 007-1992:颠倒温度表HY/T 008-1992:海洋仪器术语HY/T 009-1992:SYC1-1型感应式盐度计HY/T 011-1992:抓斗式采泥器HY/T 012-1992:机械式深温计HY/T 013-1992:手摇绞车HY/T 014-1992:印刷海流计HY/T 015-1992:厄克曼海流计HY/T 017-1992:表层水温表HY/T 018-1992:采水器HY/T 019-1992:海洋行业标准体系表HY/T 020-1992:海洋仪器印制线路装配板涂覆保护HY/T 022-1992:中国海洋调查机构代码HY/T 023-1992:中国海洋观测台站代码HY/T 024-1992:中国近海海洋调查断面代码HY/T 026-1992:海洋仪器(设备)牺牲阳极的保护设计和安装HY/T 027-1993:海洋仪器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和表HY/T 028-1993:海洋浊度标准液的配制HY/T 030.1-1993: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HY/T 030.2-1993:中国极地考察档案著录细则HY/T 031-1993:SLC9-2型直读式海流计HY/T 032-1994:海洋科学文献分类法HY/T 033-1994:海洋科学叙词表HY/T 034.1-1994:电渗析技术术语HY/T 034.2-1994:电渗析技术异相离子交换膜HY/T 034.3-1994:电渗析技术电渗析器HY/T 034.4-1994:电渗析技术脱盐方法HY/T 035-1994:海流计HY/T 036-1994:温度盐度深度综合测量系统HY/T 037.1-1994:海洋资料浮标准作业规范总则HY/T 037.2-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DS14HY/T 037.3-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1-1HY/T 037.4-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F2-1HY/T 037.5-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2-1HY/T 037.6-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资料处理HY/T 038-1995:GTL-D型膜孔径测定仪HY/T 039-1995:微孔滤膜孔性能测定方法HY/T 040-1996:系列采水器HY/T 041-1996:蒸馏及膜法水处理装置型号命名方法HY/T 042-1996: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HY/T 045-1999:海洋能源术语HY/T 046-1999:SCA2-2压力式验潮仪HY/T 047-1999:工程海冰技术规范HY/T 048-1999:SYA2-1型实验室盐度计HY/T 049-1999: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测试方法HY/T 050-1999: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HY/T 051-1999:中空纤维微孔滤膜测试方法HY/T 052-1999: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HY/T 053-2001:微孔滤膜HY/T 054.1-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HY/T 054.2-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测试方法HY/T 055-2001:折叠筒式微孔膜过滤芯HY/T 056-2001: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业务规范HY/T 057-2001:海洋管理机关档案业务规范HY/T 058-2001: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HY/T 059-2002:海洋站自动化观测通用技术要求HY/T 060-2002:中空纤维超滤装置HY/T 061-2002: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HY/T 062-2002: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HY/T 063-2002: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HY/T 064-2002:管式陶瓷微孔滤膜测试方法HY/T 065-2002: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HY/T 066-2002: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折叠式过滤器HY/T 067-2002:水处理用玻璃钢罐HY/T 068-2002:饮用纯净水制备系统SRO系列反渗透设备HY/T 069-2003:海洋有害藻华(赤潮)监测技术导则HY/T 069-2005:赤潮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70-2003: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HY/T 071-2003:表层漂流浮标HY/T 072-2003:卷式超滤技术平板超滤膜HY/T 073-2003:卷式超滤技术卷式超滤元件HY/T 075-2005:海洋信息分类与代码HY/T 076-2005: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77-2005: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78-2005: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79-2005:贻贝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80-2005: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81-2005: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82-2005: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83-2005: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84-2005:海湾生态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85-2005:河口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规程(报批稿)HY/T 086-2005: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评价指南(报批稿) HY/T 087-2005: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报批稿)HY/T 089-2005:波浪浮标HY/T 090-2005:压力式波潮仪HY/T 091-2005:极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浮标HY/T 092-2005: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HY/T 093-2005:海水营养盐自动分析仪HY/T 094-2006: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HY/T 095-2007: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HY/Z 001-1988:海洋仪器产品标准化审查规定HY/Z 002-1988: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细则HYS 2-1989:明渠污水流量计、液位计暂行技术要求。
海洋观测规范第6部分: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编制说明

海洋观测规范第6部分: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编制说明国家标准海洋观测规范第6部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编制说明《海洋观测规范第6部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标准起草组二〇一九年六月海洋观测规范第6部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编制说明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15号令,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已经于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根据《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第十四条:“从事海洋观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海洋观测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海洋观测数据获取、传输和加工处理等工作只有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规程,才能实现信息有效共享,提高海洋观测资料的使用效益。
因此,拟修订《海滨观测规范》国家标准为《海洋观测规范》。
修订后的标准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海洋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海洋观测规范第3部分:浮标潜标观测》、《海洋观测规范第4部分:岸基雷达观测》、《海洋观测规范第5部分:卫星遥感观测》、《海洋观测规范第6部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海洋观测规范第六部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目的是为海洋观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标准,使其达到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以适应海洋发展的战略需要,促进海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
《海洋观测规范第六部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标准实施后,观测所获得海洋数据的处理有了统一的执行标准,可对海洋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规范,从而为社会发展、海洋经济建设、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国防安全等服务。
二、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计划项目编号,标准负责起草和参加起草的单位2012年9月,按照《海滨观测规范》国家标准修订工作会要求,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承担了《海洋观测规范第6部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起草编制任务。
标准负责起草的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2、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1)主要工作过程2012年9月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中比例尺海底地貌分类和制图图式》编制说明

《中比例尺海底地貌分类和制图图式》编制说明行业标准项目名称:中比例尺(1:250OOO-比IOoOOOO)海底地貌分类和制图图式行业标准项目编号:202332006 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审行业标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栏送审时填写)报批行业标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栏报批时填写)承担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源研究所____________ 当前阶段:回征求意见口送审稿审查口报批稿报批编制时间:2023年2月《中比例尺(1:250000-1:1000000)海底地貌分类和制图图式》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项工作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度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43号)文件下达,项目计划号202332006,《中比例尺(1:250000-1:1000000)海底地貌分类和制图图式》(以下简称《制图图式》),归口TC230∕SC2o2.目的意义海底地貌是海域自然资源的主导要素,海底地貌分类与制图一直是海洋调查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进行海底资源区划与规划、海洋灾害监测预警以及海洋军事应用的基础。
海底地貌图包含丰富的信息,不仅能反应海底地貌特征、成因和物质组成,还显示了海底表面地质过程。
中国海域海底地貌尤其是近海具有陆架宽广、陆源沉积物众多,潮流动力系统复杂等独特型,海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底地貌形态,随着海洋调查手段的进步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海底地貌制图技术也亟需向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加强。
中比例尺是目前海洋调查和研究中应用最广、图面表达内容最为丰富的地貌图比例尺。
在我国近海海洋调查专项、全球变化专项等重大专项中都采用了中比例尺作为基础图件通用比例尺。
而目前国内现有的海底地貌分类和制图标准在全面性、通用性和表达丰富度等方面尚不能满足全部要求。
海洋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

海洋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一、总则(一)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结合海洋工程勘察的特点,制订本标准。
(二)海洋工程勘察是通过测量、测试、勘探、模拟、分析等手段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必须的、可靠的海底地形、海底岩土和海洋环境特征等成果。
海洋工程勘察主要包括海洋工程测量、海洋岩土勘察和海洋工程环境调查三个分专业。
海洋工程测量包括海底地形测量、海底面状况侧扫和底床稳定性分析;海洋岩土勘察包括海底近表层沉积地层结构探测、海底岩土的工程(物理、力学)性质等;海洋工程环境调查包括物理、动力及防腐蚀环境的调查。
其中物理环境包括海水温度、盐度、海冰、气象、悬浮泥沙及通量、沉积物热导率;动力环境包括波浪、潮汐、海(潮)流的一般条件及极值条件计算;防腐蚀环境包括海洋化学要素、污损生物及沉积物电导率等。
(三)海洋工程勘察资质设甲、乙两个等级,在海洋工程测量、海洋岩土勘察和海洋工程环境调查三个分专业同时满足甲级或乙级资质等级要求时,相应定为海洋工程勘察甲级或乙级资质;其中某一分专业满足甲级或乙级资质等级要求时,定为相应专业的甲级或乙级资质。
二、分级标准1、甲级(1)资质和信誉⑴近5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3项大型海洋工程相关分专业勘察任务;⑵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单位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800万元人民币(申请某分专业资质的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
(2)技术力量⑴具有同时承担2项大型海洋工程相关分专业的勘察能力。
每分专业至少有6名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其中有2名可以是从事本专业工程10年以上的中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和级配合理的技术队伍;⑵技术骨干应熟悉有关海洋管理的法规、规范及不同区段的海洋开发功能。
(3)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具有性能良好的海洋工程勘察装备或有依法约定能提供满足海洋勘察质量要求的协作单位;具有能快速处理资料、数学模拟、数学计算和机助制图的计算机系统,应用计算机CAD出图率达100%;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固定的工作场所。
国家海水水质标准

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 1998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同时代替 GB3097,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所改变: , 3.1(海水水质分类,由三类改四类); , 3.2(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 , 4.1(增加了海水水质监测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预处理的规定); , 4.2(增加了海水水质分析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海洋局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CD 551463 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Sea water quality standard 代替 GB3097-821 主题内容与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使用功能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12763.4-91 海洋调查规范海水化学要素观测 HY 003-91 海洋监测规范 GB12763.2-91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水文观测 GB7467-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85-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11910-89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11912-89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3192-91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11895-89 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海水水质分类与标准 3.1 海水水质分类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IEC 61174第4版标准研究与应用

下面 是 新增 内容和 修订 内容 的研 究 与分析 。 2 标 准新 增 内容 2.1 接 口描 述
第 4版标准增加 了接 口要求 ,规定了 ECDIS 可 以连 接 的传感 器 。 图 1描 述 了 ECDIS可 连接 的 传 感器类 型 ,实 线表 示必 须连 接项 ,虚 线表 示可选 项 。与 航 向传感 器 、 电子定位 系 统 (EPFS)、航速 航距 测量 仪 (SDME)、船 舶 自动 识 别系 统 (AIS) 和 雷达 的连接 ,第 ‘3版标准 有 所提及 ,但 并 未 以图 表 形 式 进 行 集 中 说 明 ,与 船 桥 报 警 管 理 系 统 (BAM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 (VDR)、驾驶 台
会 依据 各 自的要 求进行 质量 审查 ,但 这可 能存在 漏
检 或不 检 的情 况 ,这 可能导 致海 图产 品 的 Nhomakorabea 量参 差
图 1 ECDIS连 接 传 感 器 类 型
2.2 锚 更功 能 锚 泊 过 程 中需 要 驾 驶 台值 班 人 员 关 注 本 船 是
否走 锚 ,尤其 是在 大风 浪天 气 、锚 泊水 域受 限 、锚 地底 质 不佳 等 不利 情况 下 ,这是 影 响锚泊 安全 的重 大 隐 患 。在船 舶走 锚 的最初 阶段 ,如 果值 班人 员 能 及 时 发现 并采 取有 效措 施 ,走锚 所产 生 的危 险会大 大 降低 。锚 更功 能主 要依赖 于 EPFS定位 本船 位 置 。 2.3 极 区显示
摘 要 :文章对 2015年发布的 IEC61174第 4版标准 ,分模块说明 了新增加 的要求、功 能、以及修订的信 息显示、信息处理 内容等 ,并完成 了新功能的设计与 实现 ,提 高了电子海 图设备 集 成化 与智 能化 水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沉积物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 年3月1日发布,自2002 年10 月1日起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和控制海洋沉积物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毅、汤烈风、王菊英、阎启仑、马永安、关道明、王洪源。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使用功能的沉积物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378.5-1998 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17378.7-1998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J48-1983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3 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与指标3.1 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海洋沉积物质量分为三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与濒危生物自然保护区,海水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沉积物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二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三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特殊用途的海洋开发作业区。
3.2 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指标各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列于表1。
4 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4.1 海洋沉积物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制备及保存按G B 17378.5 的有关规定执行。
4.2 本标准各项目的测定,按表2的分析方法进行。
除大肠菌群及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所引用的标准为G B17378.7,病原体的测定方法所引用的标准为G BJ 48,其余项目的测定方法均引用G B 17378.5 标准,各项目的引用标准见表2。